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晓艳  陶峰  陈红波 《安徽医药》2019,40(11):1223-1225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18年1~10月收治的35例胎盘早剥患者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时期孕周相近的正常分娩产妇3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前临床表现、妊娠合并症及计划分娩、母婴结局及各级胎盘早剥患者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 35例胎盘早剥患者中,胎盘0级早剥15例,胎盘I级早剥4例,胎盘II级早剥16例。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血性羊水和胎心异常的例数均较对照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早剥患者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较多,临床应重视此类产妇,加强管理,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实验室指标水平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扬州市妇幼保健院468例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子痫前期诊断标准,分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组88例、重度子痫前期(包含HELLP综合征)组380例;同期选取正常分娩孕妇37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生化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子痫前期两组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实验室指标对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价值,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实验室指标对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三酰甘油(TG)、D-二聚体(D-D)和镁离子(Mg2+)水平高于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25(OH)D、钙离子(Ca2+)水平低于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两组患者间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表明,25(OH)D、TG、Mg2、BUN水平对子痫前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发现TG诊断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结论 定期监测孕妇25(OH)D、生化和凝血功能指标,对预测子痫前期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玉洁  胡艳平  陈毛毛 《安徽医药》2018,39(12):1490-1492
目的 探讨再次妊娠孕妇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且符合TOLAC指征的产妇180例。TOLAC试产成功138例纳为A组,试产失败后转剖宫产42例纳为B组。随机选取同期初产妇180例为对照,其中试产成功152例为C组,试产失败后转剖宫产28例为D组。分别比较A组与C组、A组与B组中产妇一般情况及母婴结局,分析经产妇、初产妇试产失败主要影响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的住院天数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A组与B组的一般情况及母婴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22例产妇因社会因素而中转剖宫产,而D组8例中转剖宫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因其他产科因素导致的试产失败10例,少于D组(1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的操作规程及密切监测系统下,TOLA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及对尿液蛋白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文山州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各35例的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每次60 mL,每10小时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初始剂量设定为每次20 mg,每天1次,然后每隔1天将剂量增加12.5 mg,最高剂量为每天150 mg。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新生儿结局情况(胎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以及HPLLP综合征、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尿钙黏蛋白、24 h尿蛋白以及尿激肽原1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新生儿结局(胎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HPLLP综合征、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钙黏蛋白、24 h尿蛋白以及尿激肽原1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酒石酸美托洛尔与硫酸镁联合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该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显著降低尿液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桑琳  李兰  鲁大伟  杜世华 《安徽医药》2019,40(7):733-737
目的 研究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孕期体质量增加(GWG)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34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 kg/m2,50例)、正常体质量组(18.5 kg/m2≤BMI<25.0 kg/m2,260例)与超重肥胖组(BMI≥25.0 kg/m2,39例);根据孕期GWG不同,分为GWG过少组(41例)、GWG适宜组(133例)、GWG过多组(175例)。比较各组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结果 孕前超重肥胖组产妇剖宫产率、GDM、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低体质量组产妇贫血、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期GWG过少、GWG适宜组产妇相比,GWG过多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期GWG过多、GWG适宜组产妇相比,GWG过少组产妇GDM、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医师和产妇都要重视孕前BMI与孕期GWG异常对母婴的影响,临床应严格调控孕前BMI及孕期GWG在适宜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临床疗效、母婴结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23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用药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组患者分别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于睡前口服,1次/d;用量:高剂量组,150 mg/次;中剂量组,100 mg/d;低剂量组,50 mg/d,至妊娠37周停止用药。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母婴结局及凝血功能。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蛋白尿定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蛋白尿定量指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中剂量组患者剖宫产及早产几率分别为4.88%及7.32%,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P<0.05),中、低剂量组产后出血几率均为2.44%,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3组低体质量新生儿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显著高于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中、高剂量组(P<0.05)。结论 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剂量(100 mg/d)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母婴结局,同时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妊娠的结局。方法:搜集在某院治疗的42例胎盘早剥的孕妇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分娩的42例产妇作为参照组,分析胎盘早剥发生危险性因素,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的结局。结果:研究组中胎儿体重超过2.5kg、死产与新生儿死亡、自然分娩占比情况和参照组相比,数值之间有着显著地差异,组间比较有统计的意义,P0.05。结论:为改善胎盘早剥危险性因素与改善妊娠结局,需要构建保健的制度,以做到早诊断与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郑晨旻  汪莲 《安徽医药》2016,37(8):936-939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合并低蛋白血症不良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分娩无明显严重孕期并发症的双胎妊娠140例,将其中90例低蛋白血症患者设为观察组,按低蛋白血症诊断标准将90例患者分为重度低蛋白血症组(血清白蛋白<20 g/L,Ⅰ组,n=34)和轻度低蛋白血症组(20 g/L<血清白蛋白<30 g/L,Ⅱ组,n=56);血清白蛋白正常的双胎妊娠50例纳入对照组。统计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检查指标、妊娠不良结局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妊娠不良结局与对照组比较,肝肾功能及血脂损伤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次,体质指数(BMI),自然受孕与否,不良妊娠史,绒毛膜性质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间(Ⅰ组和Ⅱ组)比较,Ⅰ组肝肾功能及血脂损伤较Ⅱ组严重,Ⅰ组产妇在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新生儿低体重、窒息发生率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等方面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论 随着低蛋白血症的出现及进展,产妇肝肾功能及血脂代谢损伤加重,双胎妊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病率增加,并可造成围生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9.
40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妊娠结局情况。方法分析40例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母婴的妊娠结局,包括孕产妇死亡、剖宫产分娩、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及围产儿死亡、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并与同期正常住院分娩的40例产妇进行比较。结果子痫组孕产妇的顺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子痫组正常围产儿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严重危害母婴健康,须进行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其中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冷芹  张英  许孝凤  曹云霞  魏兆莲 《安徽医药》2017,38(9):1123-1126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体质指数增长幅度(△BMI)与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1 261例产妇按孕前BMI分为消瘦、正常、超重及肥胖组,按孕期△BMI分为△BMI<3.8 kg/m2组(A组)、3.8 kg/m2≤△BMI<7.5 kg/m2组(B组)和△BMI≥7.5 kg/m2组(C组),分析比较各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的情况。结果 超重及肥胖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妊娠期糖尿病(GDM)、剖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及消瘦组(P<0.05);C组的PIH、GDM、剖宫产、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A及B组(P<0.05);消瘦组及A组早产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消瘦、正常、超重及肥胖组和A、B、C组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体质量是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孕期体质量的增加,将其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胎盘早剥的临床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预防,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分娩的胎盘早剥产妇对比正常产妇,观察分析不同因素对胎盘早剥的影响,观察记录胎盘早剥产妇的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产妇年龄、孕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吸烟史、孕期药物滥用、流产或者胎盘早剥病史、血栓形成倾向、胎膜早破和机械损伤这几个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糖尿病、产妇饮酒史和产次这几个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产妇年龄、孕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产妇吸烟史、孕期药物滥用、流产或者胎盘早剥病史、血栓形成倾向、胎膜早破和机械损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9个自变量与胎盘早剥存在相关性,且伴随着OR值的增大,发病的危险性增加。结论胎盘早剥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应加大宣传孕期保健知识,针对性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中,不同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并接受剖宫产治疗的患者41例,根据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分为子宫前壁组(21例)与子宫后壁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母婴结局。结果 子宫前壁组患者胎盘植入率、产时出血量高于子宫后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的早产率、出生体质量基本一致;子宫前壁组急诊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子宫后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更易出现胎盘植入及产时出血量增加,在围生期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2月-2011年7月收治的8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患者为观察组,53例重度子痫前期未并发胎盘早剥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娩结局、母婴结局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早产率为88.9%,对照组早产率为6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性羊水、胎儿窘迫、宫腔积血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临床特征上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母婴结局中新生儿窒息、死胎、产后出血、子宫切除、胎盘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对母婴结局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发现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要进行早期预防和积极治疗。对于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和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对于已并发胎盘早剥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了保证孕妇生命安全要尽早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14.
袁桂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77-178
目的对导致产妇出现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本院进行分娩的70例临床产妇病例,其中35例产妇出现单纯的胎盘早剥症状,定义为A组;另外35例产妇在出现胎盘早剥的同时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现象,定义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对共性差别进行总结,从而归纳出导致产妇出现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过仔细对比研究发现,分娩方式、分娩孕周、血性羊水、宫腔积血、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均是导致产妇出现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主要临床特征,A、B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导致产妇出现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充分系统的掌握和了解,可以使产妇在临床分娩的过程中有效避免出现上述症状,使母婴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进一步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观察要点。方法回顾本院2011—2012年发生胎盘早剥的50例患者发病的主要高危因素、临床症状、体征、母婴结局、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无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为2例,剖宫产分娩42例,产后大出血20例,均抢救成功。结论提高对胎盘早剥发病的诱因及临床特点的认识,尽早识别胎盘早剥征象,及时处理,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母婴安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Evidence elucidating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of conventional drugs, β-2 stimulants and magnesium sulfate, on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for preeclampsia and preterm labor are rarely found. Both compounds pass through the placental barrier and could exert their adverse effects on the fetus. Exposure to these agents could be problematic long after the birth, and possibly result in diseases such as autism and cardiomyopathy. Since 1970 the possible roles of placental aminopeptidases, which degrade peptide hormones, in preeclampsia and preterm labor have been studied.

Areas covered: Many studies reveal that the fetus secretes peptide hormones, such as angiotensin II, vasopressin, and oxytocin, under hypoxia (stress) during the course of its growth, suggesting the critical effects these hormones have during pregnancy. The roles of placental aminopeptidases, the enzymes which degrade fetal hormones without passing through the placental barrier, were clarified. A first-step production system for recombinant aminopeptidases was established, by which engineered recombinant aminopeptidases were used for further experiments testing expected efficacy on controlling the level of hormones.

Expert opinion: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both aminopeptidase A and placental leucine aminopeptidase could be potentially safe and effective drugs for patients and their babies in the treatment of preeclampsia and preterm labo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8例妊娠中期PIH孕妇的血清AFP值,根据其AFP值分为观察组(≥250μg/L)54例和对照组(〈250μg/L)64例,并随访至分娩,比较2组孕妇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H孕妇血清AFP值异常升高与早产、胎盘早剥及分娩方式有相关性,产前监测孕妇血清AFP值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云 《安徽医药》2013,17(12):2077-2079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漏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2013年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分娩12例(10.7%),剖宫产100例(89.3%);子宫胎盘卒中9例,死胎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6例.B超检出32例(28.6%);胎盘早剥误(漏)诊率为39.3%;有明确发病诱因91例(81.3%),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使用缩宫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或腰腹胀、阴道流血、胎心率异常.重型胎盘早剥组妊高症的患病率、腹痛的发生率、首发临床表现到就诊时限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组.分娩方式、子宫胎盘卒中及新生儿窒息在I度胎盘早剥与Ⅱ/Ⅲ度胎盘早剥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娩方式、子宫胎盘卒中及新生儿死亡在确诊组以及漏误诊组胎盘早剥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早剥产前诊断应结合诱因、临床表现和B超等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围产期保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终止妊娠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2例产妇经治疗、手术后痊愈出院,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9.4%,切口感染2例,中度出血1例。均为单胎,新生儿2例死亡,1例死于吸入性肺炎,1例死于重度窒息,新生儿死亡率为6.3%。结论:重度子痫前期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正确系统的剖宫产治疗可提高围生儿生存率。同时应积极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监护母儿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