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家庭协同式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改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理行为异常的影响作用。方法以在本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增加家庭协同式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其临床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EF和CI水平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表现出的孤僻、闹情绪、抑郁等各种心理行为异常总发生率为1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5%(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5.92%和77.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理中增加家庭协同式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增强患儿心功能,改善心理行为异常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心肌炎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毒性心肌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等检查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心肌炎疾病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为一种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常见临床疾病,主要表现为局灶性或者弥漫性的心肌炎性病变。目前其临床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除对症治疗外,我们还应加强护理。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1例病毒性心肌炎为研究对象。我院男28例,女53例,年龄20-45岁,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和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各项功能指标评分情况,以及护理规划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痊愈39.47%,显效31.58%,有效23.68%,无效5.26%,总有效94.74%)显著优于对照组(痊愈26.32%,显效15.79%,有效21.05%,无效36.84%,总有效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功能指标评分情况社会功能(59.32±1.97),躯体功能(64.53±1.24),心理功能(67.34±1.39),物质功能(61.13±1.57)明显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49.27±1.84),躯体功能(51.23±4.96),心理功能(53.41±2.47),物质功能(48.36±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带教护理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55.26%,比较满意28.95%,一般满意13.16%,不满意2.63%,总满意度97.37%)显著优于对照组(非常满意7.89%,比较满意10.53%,一般满意32.68%,不满意57.89%,总满意度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指标,可以使患者快速痊愈,并取得了患者的好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5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7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心肌炎护理等。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病毒性心肌炎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心肌炎的控制时间和治疗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护理,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总结6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收入本院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护理,观察治愈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科学、有效、合理的综合护理,可使治愈率提高,复发率减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黄希正 《河北医药》1998,20(4):220-221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国内已有统一标准[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组委会,临床心血管杂志 1995;11(6):325]。本病大多数是由肠道病毒感染(主要是柯萨奇病毒B_(1~6)),近年来本市大力开展了柯萨奇B病毒抗体测定,所以得到确诊的病例有增加趋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心肌细胞坏死、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退行性变三种改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则纤维化逐渐增多。因此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应用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静脉注射为主,而抗病毒药物治疗则疗效很小(因为抗病毒药物多不能进入细胞内)。急性期应尽早卧床休息,但对康复治疗很少提及,本文目的旨在介绍本病的规范治疗及康复便于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原发病、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科自2001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4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1~14岁。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35例,室性心动过速28例,室性早博26例,房性早博28例。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29例,肌钙蛋白升高48例,血清谷草转氨酶均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总结15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收入我科的15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要点,包括一般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 15例患者没有发生并发症,以痊愈出院。结论有针对性的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黄芪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降低更明显(P〈0.01),心电图恢复更快(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传统治疗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组Ⅱ在治疗组Ⅰ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Ⅰ在各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Ⅱ与治疗组Ⅰ相比,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葛根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一例24岁女性患者,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入院,经营养心肌、抗病毒、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后,患者胸闷、心悸症状逐渐缓解,但心电图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律.遂给予激素冲击治疗2周,之后患者症状好转,但传导阻滞持续存在.临床药师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并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建议停用丹参注射液、果糖二磷酸等药物,改用黄芪注射液.考虑到利巴韦林的致畸作用确切,建议育龄男女慎用利巴韦林,并加强患者避孕教育.密切监测美托洛尔不良反应,在出现传导阻滞时,建议及时停用美托洛尔并加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期间密切关注失眠、水钠潴留等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Ⅰ(cTnI)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双抗ELISA法动态测定4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的血清cTnI,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结果46例患cTnI的阳性率为80.4%,CK-MB的阳性率为45.7%(P〈0.05)。病程15天cTnI的检出率为80.4%,而CK-MB的检出率为21.3%(P〈0.01)。病程60天cTnI的检出率为24.4%,而CK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8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能量合剂、辅酶Q10、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心肌酶(CK鄄MB,LDH1和LDH2)恢复至正常时间(10.5±2.3)d与对照组(14.3±2.8)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静注丙种球蛋白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疗效。方法将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胸腺肽,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黄芪注射液能显著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5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SVM)的首诊症状和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7年6月临床诊断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12~39岁,平均(26±14)岁。分析归纳SVM的首诊症状及临床经过。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首诊症状为晕厥、气促、胸痛者多,临床表现多样,病程凶险,心肌酶升高持续时间长,但无心肌梗死时的酶峰变化,少数患者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表现多样,病程凶险,但仍以心脏表现为主,临床表现和客观的辅助检查指标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黄芪注射液治疗组患儿20例,不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20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Tei指数检测其心功能,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LVEF、LVFS、E/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左心Tei指数、右心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左心Tei指数(0.33±0.03)、右心Tei指数(0.26±0.0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黄芪治疗组治疗后左心Tei指数(0.31±0.03)、右心Tei指数(0.24±0.03),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左、右心Tei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尸〈0.05)。临床疗效常规治疗组有效12例,黄芪治疗组有效18例。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测定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组,4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儿童的血清CK-MB,cTnI和hs-CRP。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K-MB,cTnI和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CK-MB,cTnI,hs-CRP联合检测的灵敏性胃89.6%,特异性为94.6%,准确性胃92.7%,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纯检测CK-MB、cTnI、hs-CRP(P〈0.05)。结论联合检测CK-MB、cTnI和hs-crp可以更准确的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