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活寄生汤合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和正清风痛宁单独使用及合用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9例患者分为三组(独活寄生汤组、正清风痛宁组及合用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关节炎症指数及血沉,类风湿因子滴度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合用组疗效明显强于独活寄生汤组和正清风痛宁组,尤其在改善关节炎症指数,降低血沉,类风湿因子滴度及C-反应蛋白等方面作用明显。结论:联合应用抗类风湿药物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二藤通痹合剂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RA患者分为二藤通痹合剂对照组(50例),二藤通痹合剂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组(50例),治疗3个月,观察DAS-28积分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DAS-28积分有显著差异(P<0.05),在具体的功能改善方面(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二藤通痹合剂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能有效改善活动期RA患者的症状(如关节疼痛肿胀数目,血沉、C反应蛋白等),增强抗炎镇痛、缓解病情的作用,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具有增效减毒作用,说明对活动期的RA患者两者联合应用可以作为一种用药的模式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及小剂量强的松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评价关节肿胀压痛数,采用VAS评估病情的整体变化程度,检测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4.
陆燕  苏建明 《辽宁中医杂志》2011,(10):2019-2021
目的:采用DAS28疗效评价指标,观察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联合应用正清风痛宁、甲氨蝶呤,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患者自觉关节疼痛程度,计算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评分(DAS28),同时观察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的变化,采用DAS28疗效评价指标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患者自觉关节疼痛程度、关节肿胀数、压痛数)、DAS28、血清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关节肿胀数、压痛数、DAS28评分及血沉、C反应蛋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2.5%,对照组总有效率64.1%,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参数、超微结构、P-选择素(CD62P)的影响。方法检测60例活动期RA患者血小板参数、CD62P及各活动性指标,并随机分为新风胶囊组35例和正清风痛宁组25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和上述各指标的变化。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并检测上述指标。其中每组2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RA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CD62P显著升高,血小板超微结构破坏严重。新风胶囊组显效率显著高于正清风痛宁组。治疗后新风胶囊组及正清风痛宁组患者血小板超微结构明显改善,新风胶囊组改善更明显,且PLT、PCT、CD62P显著降低。PLT、PCT与CD62P、免疫球蛋白G、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呈正相关关系,PLT还与关节压痛和晨僵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活动期RA患者PLT、PCT显著升高,且与各活动性指标具有相关性,提示PLT、PCT可作为反映RA活动性的客观指标;新风胶囊能通过改善血小板超微结构从而减少CD62P释放来改善RA患者的关节炎症病变,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断藤益母汤对比常规用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专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26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226名患者按113人一组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服用断藤益母汤;对照组服用来氟米特片。持续用药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关节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患者对疼痛度和病情整体的VAS评分以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VAS评分、健康状况问卷(HAQ)临床症状指标的差别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类风湿因子(RF)指标的不同。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试验组在关节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患者对疼痛度和病情整体的VAS评分以及医生对患者病情的VAS评分、健康状况问卷(HAQ)的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类风湿因子(R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藤益母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及降低风湿炎症指标的作用,对比来氟米特改善关节以及降低指标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藤乌头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慢作用药(DMARDs),治疗组同时给予二藤乌头汤水煎服;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炎症指标及细胞免疫因子(PAF、TNF-a、IL-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包括握力、关节疼痛、步行等,对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炎症指标及细胞免疫因子(PAF、TNF-a、IL-6)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结论:改善炎症指标及细胞免疫因子可能是二藤乌头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霞 《中医药导报》2012,18(3):79-80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照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雷公藤多甙。两组均治疗3个月作疗效评价。结果: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双手握力,血沉,类风湿因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分别应用单纯西药及在西药基础上加服薏苡仁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并对治疗3疗程后的两组患者行基本概念视觉模拟评分和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基本概念视觉模拟评分结果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类风湿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本概念视觉模拟评分和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仁汤联合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用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深层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洛索洛芬钠,60 mg/次,3次/d,氨甲蝶呤(MTX)7.5~2 mg/次,1次/周;观察组在口服洛索洛芬钠基础上加用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0.9 g/次,3次/d,连续服药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双手平均握力、静息痛、晨僵时间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沉(ERS),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含量变化;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IL)-17A,IL~(-1)8,IL-27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微小mRNA(microRNA,miR)-146a,miR-16表达变化。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双手平均握力、静息痛、晨僵时间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RS,CRP,RF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关节液IL~(-1)7A,IL~(-1)8,IL-27含量及miR-146a,miR-16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可能通过降低miR-146a,miR-16表达,调控炎症因子释放,进而减轻自身免疫因子的表达,从而达到改善风寒湿痹型RA患者体征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五藤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MTX联合中药协定口服方五藤饮,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观察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关节肿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ESR、CRP、RF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无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尿常规改变。结论:五藤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和关元穴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关节压痛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R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电针足三里和关元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RA患者病情评价(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 DAS28)评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功能(关节僵硬、疼痛和日常活动)评分、DAS28评分、关节肿胀指数和关节压痛指数以及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CRP、TNF-α和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症状、关节功能及血沉、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寒湿痹阻型RA分为常规组(n=60)和薏苡仁汤组(n=60),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甲氨蝶呤片+叶酸片+来氟米特片)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薏苡仁汤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薏苡仁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压痛指数、肿胀积分、疼痛指数及晨僵时间积分较治疗前更低(P0. 05),薏苡仁汤组下降福度显著强于常规组(P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活动度积分表28(DAS2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及机体功能评估量表(HAQ)评分均明显降低(P0. 05),薏苡仁汤组改善效果较常规组更佳(P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显著下降(P0. 05),薏苡仁汤组改善幅度明显强于常规组(P0. 05);薏苡仁汤组和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 00%和83. 33%(P0. 05);薏苡仁汤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 33%和5. 00%(P0. 05)。结论:薏苡仁汤联合西药及康复训练治疗寒湿痹阻型RA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压痛及晨僵等症状,提高其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花清风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TNF-α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小花清风藤组,对除正常组外的其余组采用牛Ⅱ型胶原和不完全氟氏佐剂等量乳化剂进行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制备,于炎症高峰期采用药物干预,连续20d。在用药第20天对各组大鼠足跖进行X射线观察,并取大鼠血清、滑膜,对大鼠关节滑膜做免疫组化和HE染色,ELISA检测RA大鼠血清中TNF-α和MMP-9含量。结果:X线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足跖出现溶骨现象,并有不连续低密度影;正常组大鼠足跖部无低密度影和溶骨现象;小花清风藤组、地塞米松组大鼠足跖部未见溶骨,低密度影不明显。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地塞米松组、小花清风藤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中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明显增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小花清风藤组、地塞米松组、正常组血清中TNF-α和MMP-9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说明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中TNF-α和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地塞米松组、小花清风藤组。结论:小花清风藤可影响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中TNF-α和MMP-9的表达,从而干预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本实验进一步阐明了小花清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机制,为小花清风藤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联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关节腔灌洗治疗湿热蕴结型老年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湿热蕴结型老年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给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2片/次,日2次,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关节腔灌洗,2日1次;西药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口服,1片/次,日2次;中药对照组给予痛风定胶囊口服,3粒/次,日3次。均于治疗14d后评价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尿酸、疼痛VAS评分、关节压痛、肿胀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西药(71%)及中药(73.3%)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的ESR,CRP,UA水平、疼痛VAS评分、关节压痛、肿胀程度均不同程度下降,而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各对照组(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关节腔灌洗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湿热蕴结型老年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损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杨太生 《新中医》2014,46(6):92-93
目的:观察二消散外敷联合针灸、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的基础上加用二消散外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指数)、风湿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P0.01)。治疗后2组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二消散外敷联合针灸、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可博  郑秀华  黄培凤 《新中医》2020,52(2):125-129
目的:探究热补针法结合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37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A(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热补针法针刺治疗,观察组B(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观察组C(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补针法针刺和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治疗时间3个月。通过测定比较4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18和IL-27含量,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和晨僵时间等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C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降低(P<0.05),双手平均握力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其他3组(P<0.05),双手平均握力高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肿胀指数、休息痛评分和晨僵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晨僵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4组血清CRP、RF和ER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血清CRP、RF和ERS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血清RF和ER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血清ERS水平低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4组关节液IL-17A、IL-18和IL-27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C关节液IL-17A、IL-18和IL-27含量低于其他3组(P<0.05);观察组A关节液IL-17A和IL-2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关节液IL-17A和IL-18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P<0.05),IL-27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补针法联合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湿热痹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湿热痹冲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设治疗组用湿热痹冲剂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关患者46例,对照组(正清风痛宁治疗)37例,结果:湿热痹冲剂能显著减轻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恢复关节功能,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67.57%(P>0.05)。提示湿热痹冲剂是治疗风湿热郁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及研究铺灸治疗寒湿型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探讨一种高效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108例纳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铺灸组,每组54例,通过观察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等指标,检测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指标及对各组治疗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检测指标的变化及两组间临床疗效的差异,并综合分析铺灸对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1)铺灸组、对照组均能明显减少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C-反应蛋白及血沉(P0.05);(2)铺灸组治疗寒湿性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铺灸结合西药治疗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大于西药治疗疗效,进一步推论铺灸对寒湿型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临床上分别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剂,双氯芬酸钠注射剂单独关节内注射及俩种注射剂关节内注射再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效果,为膝关节滑膜炎治疗提供确切的临床依据。方法:门诊确诊为膝关节滑膜炎病人分为三组:正清风痛宁组,双氯芬酸钠组,正清风痛宁+双氯芬酸钠组。疗程三周。半年后观察效果(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结果:正清风痛宁组有效率73.6%,双氯芬酸钠组有效率69.4%,正清风痛宁+双氯芬酸钠组有效率92.1%。结论:交替关节内注射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效果好,副作用小,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