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分级递增多巴酚丁胺负荷量至最高负荷量时静脉注射99mTc MIBI行心肌断层显像的方法 ,间隔 4 8h再行静息断层显像 .将 2 2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和 1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多巴酚丁胺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2 % ( 18/ 2 2 )和 92 %( 11/ 12 )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并安全可行 ,无创伤性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加阿托品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采用分级递增多巴酚丁胺负荷量和多巴酚丁胺加用阿托品介入的方法对 2 2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进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 .[结果 ]单用多巴酚丁胺和多巴酚丁胺加阿托品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敏感性分别为 81% ( 18/2 2 )和 95 % ( 2 1/2 2 ) ,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时 ,加用阿托品可进一步提高因不同原因达不到预计心率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诊断敏感性 ,并安全、有效 .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并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术所显示的心肌损害程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方法 ]对 10 3例冠心病患者行99m 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心病的诊断阳性率为 96 % ,假阴性有 3例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较高 ,为 94 % ,特异性较低 ,为72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对单支病变血管的检出灵敏度高于双支病变及 3支病变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对前降支的检出灵敏度为 86 % ,左旋支为 6 2 % ,右冠状动脉为 82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了解冠状动脉血管树的解剖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检查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提供心肌灌注和存活状况的信息 ,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结合此 2种检查可使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探讨5F共用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可行性.[病例报告]采用5F共用导管给107例患者(Allen’s试验呈阳性)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桡动脉穿刺成功者为105例,改行股动脉穿刺者为2例;改用JL4.0者为1例,改用JR3.5者为3例,其余均采用5F共用导管获得成功.[讨论]5F共用导管应用于经桡动脉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背景 ]浅谈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 .[病例报告 ]3例患者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为 5 6岁 ;其中 2例为 3支冠状动脉病变 ,1例为 4支冠状动脉病变 .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 3 6% ,65 % ,75 % ;心绞痛病史为 1个月~ 2年 .均在正中开胸 ,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血管全部用自身大隐静脉 .2例搭 3支桥 ,1例搭 4支桥 .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术后 3例心绞痛症状均完全消失 ,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病例 .[讨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相似文献   

6.
对 5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 5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反复发作 ,并伴严重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5 0 % )。 2例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室颤 ,3例经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绞痛消失 ,1例行PTCA术后心绞痛减轻 ,1例待外科搭桥手术。认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可靠方法 ,但造影时可产生严重并发症。本病内科治疗效果差 ,冠状动脉搭桥术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采集 74例因胸痛住院患者血清进行C反应蛋白测定 ,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结果 ]A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低于 50 % ,B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 50 %~ 95% ,C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于 95% ;B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高于A组 ,C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高于B组 .[结论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它的血清浓度对冠心病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利用特制的造影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插入主动脉根部,注入高比重造影剂,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诊断技术。可清晰分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有无狭窄、狭窄部位及程度,以及侧支循环与左心室功能情况,对明确冠心病诊断,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做好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的护理,对成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避免并发症至关重要。本文就我科成功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门诊病人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45例门诊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的冠脉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加压包扎时间以及留院观察时间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为97.7%,平均冠脉造影时间为18.6±6.7min,加压包扎时间为4.2±0.6h,留院观察时间为6.6±1.8h.1例出现左右桡动脉严重痉挛而改为股动脉途径,余无血管并发症.随访1个月均无桡动脉搏动消失或手部缺血.结论 对门诊病人行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 11例冠心病的经验 ,探讨其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 .[方法 ]11例中男 9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6岁 .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者 5例(4 5 % ) ,合并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中度 )者 1例 .2例 (18% )曾在术前接受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 (或 )支架置入术 .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施行 .1例同期做了二尖瓣置换术 .[结果 ]1例在术后第 2天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1例在术后第 9天发生脑血管并发症 .出院时除 1例外其余病例的心绞痛症状均消失 .[结论 ]认识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人群的特殊性 ,熟练掌握冠状动脉手术的外科技术 ,合理选择适应症 ,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不明原因心律失常老年患者37例(A组)和有典型胸痛的老年患者40例(B组)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A组冠状动脉病变率为18.9%(7/37),均为单支病变,B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为97.5%(39/40),双支(13/39)、三支(6/39)病变占48.7%.A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老年不明原因心律失常患者冠心病发生率不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46例高龄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同时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8.9%;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3%;高血压病未合并冠心病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7.3%。多因素回归分析中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形成、严重冠脉病变和吸烟为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胸痛患者进行病因、临床特点分析及发病机理。方法对被疑为和(或)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进行CAG检查,对检查结果正常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AG检查的809例患者中,CAG正常的胸痛患者共有130例(占16.07%),临床确诊为高血压病61例,心脏神经症19例,冠心病心绞痛11例。结论CAG正常的胸痛患者不能排除冠心病,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它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但CAG正常者绝大多数都见于非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0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CAG)的X线表现及左室壁瘤的形成与冠脉病变支数、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左、右冠脉造影及左室造影308例,观察冠脉及左室病变的形态、范围和程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8例冠脉造影中,冠心病179例(58.1%),其中单支血管病变82例(45.8%)、双支56例(31.3%)、3支35例(19.6%)、4支6例(3.4%)。共累及323支血管,其中前降支(LAD)139支(43.0%)、回旋支(LCX)72支(22.3%)、右冠状动脉(RCA)95支(29.4%)、左主干(LM)17支(5.3%)。出现侧支循环27例、真性室壁瘤52例,其中同时出现侧支和室壁瘤的22例;左室附壁血栓7例,二尖瓣反流5例,左房血栓2例。结论 CAG能直接显示冠脉病变的形态、范围和程度,冠心病室壁瘤的形成与冠脉病变支数、侧支循环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在无创性冠状动脉显像方面的应用及其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厦增强扫描,以对比剂增强图像行三维重建,其中39例患者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对照。结果122例受检者中冠状动脉CTA(angiography with CT)正常者58例;25例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CTA发现再狭窄8例;39例CTA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者,进一步于DSA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8例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另11例正常(即为冠状动脉CTA的假阳性部分)。结论冠状动脉CTA是冠状动脉无创性检查的有效手段,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璁冠脉介入治疗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27例为单支病变,13例为双支病变,2例为三支病变;59支病变血管中左前降支(LAD)35支,左回旋支(LCX)7支,右冠状动脉(RCA)17支;狭窄程度为75~100%。采用Gruentzig等建立的方法进行PTCA。结果42例患者扩张成功40例,成功率为95.2%;59支病变血管扩张成功53支,成功率为89.8%;75处狭窄扩张成功66处,成功率为88%。术后40例扩张成功患者的症状均得以缓解或消失。结论PTCA对冠心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应注意术中的一些问题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双源CT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双源CT对冠脉检查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探讨DSCT对冠脉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 55例同期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及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的患者,分析比较DSCTC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 (1)DSCT冠状动脉造影按病例计算.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7.7%、72.6%、93.5%、88.9%和92.7%;按病变血管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4.9%、95.8%、92.5%、97.1%、95.5%;按可评价节段计算,检测节段病变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8.2%、96.9%、90.5%、96.1%、94.7%.(2)DSCT造影与选择性冠脉造影比较对冠心病的诊断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诊断各支血管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源CT对冠心病的诊断准确度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的筛查方面,DSCTA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CAG.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心动图对35例冠心病患者和18例非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研究对象都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冠心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增厚,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时尤其明显;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IMT、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靠指标,颈动脉超声检测在观察冠心病患者AS病变情况方面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