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侧先天性Ⅲ度腭裂修补多为两大瓣法 ,对腭前部裂隙修补 ,通常采用两侧粘骨膜做一瓦合组织瓣进行修补。两大瓣法修补单侧腭裂 ,术后能关闭硬软腭裂隙 ,延长软腭 ,缩小咽腔 ,修补后的软腭能灵活运动。但术后Ⅲ度腭裂腭前部唇侧裂隙尚未修补[1] ,常需进行二次修补手术。笔者以鼻侧犁骨、齿槽突粘骨膜连续翻转瓣加齿槽突唇侧裂隙Z形交叉瓣对腭裂前部唇腭侧裂隙一次修补闭合 ,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科 1 995年 1 0月~ 2 0 0 1年 1 1月收治的 30例单侧Ⅲ度腭裂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先天性单侧Ⅲ度腭裂、齿槽突均完全裂开 …  相似文献   

2.
硬腭黏骨膜侧翻瓣修复宽大腭裂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的腭裂修复形式对腭裂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将一侧硬腭黏骨膜从外侧切开,形成以同侧裂隙边缘为蒂的黏骨膜侧翻瓣,向内侧翻转展开,修复腭裂鼻、咽腔面的缺损,另一侧腭粘骨膜瓣平移旋转覆盖其上;供修复完全性单侧以及双侧腭裂73例。结果所有接受该法的患者均达到一期愈合,无复裂发生。术后经鼻咽内窥镜检查,3个月时腭咽闭合功能完全和发音明显改善者64例;一侧软腭动度良好、腭咽闭合较好和发音有所改善者9例。结论硬腭黏骨膜侧翻瓣手术适用于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腭裂患者,尤其对宽大腭裂患者的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及发音的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王东  肖林 《天津医药》1999,27(5):302-303
腭神经血管束牵拉松解法在腭裂整复中的减张作用及术后评价鲜见报道。笔者对25例单侧完全性腭裂患者术中采用牵拉松解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为我科1985年~1996年行腭裂整复术的单侧完全性腭裂患者50例,随意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术中行腭神经血管束牵拉松解,年龄5~10岁,男17例,女8例。软腭裂隙平均 19 mm。对照组 25例,未行腭神经血管束牵拉,年龄4~10岁,男 16例,女 9例。软腭裂隙平均 18mm。 2.方法50例均行二瓣法修复关闭腭裂。治疗组术中常规切开翻瓣,凿断双侧翼突钩,剪断腭腱膜,用中弯血管钳游离松解腭大孔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4.
以往对软腭裂多采用两大瓣后退法,创伤较大,且术后可能影响到上颌骨的发育,因此不是理想的手术方法。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反向双Z瓣法修复软腭裂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11岁。其中软腭裂10例,软腭裂伴硬腭隐裂6例。裂隙宽度0.5~2.5cm。手术方法。在裂隙两侧设计出位于口腔侧和鼻腔侧的两个方向相反的“Z”形瓣,一般左侧三角粘膜瓣蒂在前,右侧蒂在后形成一个粘膜肌瓣,然后呈交叉瓦合对位缝合。在手术过程中不凿断翼钩及剪断腭腱膜,术后不戴腭护板。裂隙宽度在2.0cm以上张力过大时,在上颌结节后做…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遇到过5例腭裂术后穿孔病例,笔者将其临床情况加以总结分析供同道参考。一、一般资料1.年龄与性别:男性3例,女2例,年龄5~8岁。2.术前情况及穿孔部位:5例均为三度腭裂,硬软腭交界附近穿孔2例,粘骨膜坏死性穿孔1例,硬腭前1/3穿孔1例,缝合部分裂开1例。二、讨论1.穿孔的原因分析腭裂术后硬软腭的交界附近穿孔2例,主要因为:①在粘骨膜瓣缝合前,没有彻底地剪断附着在硬腭后缘的腭腱膜。②没有凿断翼钩或者劈开翼内外板,以致腭帆张肌仍保持其原有的功能。粘骨膜瓣没有得到充分的松弛,这样…  相似文献   

6.
自1987~1999年我科共行腭裂手术225例,其中过宽腭裂修补术22例。现将22例过宽腭裂的手术修补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19例,女3例。年龄4~46岁,4~8岁6例,9~12岁11例,13岁以上5例。单侧Ⅲ度腭裂15例中,左侧11例,右侧4例;双侧Ⅲ度腭裂4例;Ⅱ度腭裂3例。22例中有19例伴单、双侧唇裂。2 手术方法及效果15例采用三大瓣法,2例采用蒂在上的咽后壁法,2例采用前腭瓣后翻转法,3例采用软腭鼻侧切口“Z”形交叉减张法。用三种方法修补后均一期愈合,效果良好。3 讨论对过宽腭裂各教课书上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也未见专业杂志上有人论述。笔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封闭前腭裂及口鼻瘘,重建牙槽突的完整性及稳定的上颔骨骨性支架,利于牙齿的萌出、生长及错位牙的正畸治疗,我们在修复腭裂的同时行自体腭裂颗粒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方法在腭裂修复的同时,设计犁骨粘骨膜瓣与鼻腔拈膜封闭鼻侧面形成植骨床,钳取颚骨边缘骨质修整为颗粒骨,植入牙槽突裂之间,唇黏膜瓣及腭粘骨膜瓣封闭口腔前庭瘘及腭侧面,对位缝合。结果研究中4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39例植骨效果良好,5例患者通过植骨可见牙齿萌出,1例患者由于感染导致植骨效果不佳。结论腭裂伴牙槽突裂,同期自体腭骨颗粒移植修复在技术和方法上是可行的。对植骨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
临床分析 1997年12月至1998年7月共施行先腭裂修复术140例,其中男120例;女38例,男女之比为27∶1,2~5岁30例,6~14岁95例,15~19岁12例;20岁以上3例;其中最小2岁,最大33岁。腭裂的类型及合并唇裂情况:双侧完全性唇腭裂19例,双侧不完全性唇腭裂7例,其中4例已行唇裂整复术,单侧完全性唇腭裂68例,其中5例已行唇裂整复术,单侧完全性腭裂11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腭裂25例,其中2例已行唇裂整复术;单侧不完全性腭裂6例,软腭裂7例。治疗方法:腭裂修复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分别采用二瓣、三瓣、四瓣后推法;双侧腭裂加用犁骨粘骨膜瓣法,软腭…  相似文献   

9.
1977~1980年,我们应用咽后壁组织瓣和改进兰氏法修复腭裂40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26例,女14例;最大年龄33岁,最小5岁。裂隙最宽3.2厘米,软腭距咽后壁最远者4厘米。一度腭裂2例,二度腭裂15例,单侧三度腭裂17例,双侧三度腭裂4例,继发腭裂2例。手术效果:①裂隙闭合方面:39例伤口一期愈合,只有1例难度大的患者在牙槽突后部留有小豆粒大小瘘孔,其原因是裂隙太宽,约3厘米,软腭距咽后壁为2.2厘米的双侧三度腭裂,而两侧健康组织瓣的宽度才2厘米,但发音仍有明显改善。②发音方面:按一般采取的三级分类法分类:“优良”系指  相似文献   

10.
传统修复软腭裂的手术方法是两大瓣法,此法破坏硬腭部骨膜与腭板的附着,破坏腭中缝.我科应用弧形切口术式,并将软腭部鼻腔黏膜进行"Z"形分离,交叉缝合,用腭黏膜瓣修复软腭裂2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腭裂的软腭延长手术中,用颊脂垫关闭软腭鼻腔粘膜松弛切口处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15例裂隙较宽、软腭发育较差的单侧腭裂患者,手术中应用带蒂颊脂垫转移复软腭鼻腔粘膜创面。结果:术后经6-9月的追踪观察,15例均用鼻咽纤维镜检查,发现颊脂垫均已完全上皮化,其外观与正常鼻腔粘膜相同,未见瘢痕形成;14例无腭咽闭合不全,1例有轻度腭闭合不全;均不需要二期咽成形术。结论:颊脂垫瓣应用于软腭延长手术中是成功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于登臣 《临床医药实践》2009,(5Z):1703-1704
目的:分析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原因,并探讨防治复裂的方法,提高腭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对169例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复裂的原因。结果:169例腭裂修复术后其中复裂15例,复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两侧粘骨膜瓣松弛不够;其二是上腭部缝线松脱;其三是病人上腭裂隙过宽;其四是病人发育及营养差,切口愈合减慢。结论:腭裂修复术后复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充分认识这些因素并加以防治,腭裂修复术后复裂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组织瓣在口腔上颌窦瘘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0年3月-200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口腔上颌窦瘘患者26例,分别采用带蒂颊脂垫瓣、颊侧黏骨膜瓣、腭黏骨膜瓣修复转移修复。结果7例采用带蒂颊脂垫瓣修复者均Ⅰ期愈合,采用颊侧黏骨膜瓣、腭黏骨膜瓣修复者各有1例失败,Ⅱ期采用带蒂颊脂垫瓣修复均正常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2年,全部患者创口愈合良好,颊侧黏骨膜瓣修补的患者术后口腔前庭沟均有不同程度变浅,采用带蒂颊脂垫瓣修复者无供区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结论颊侧黏骨膜瓣、腭黏骨膜瓣能良好地封闭瘘孔较小的口腔上颌窦瘘,对于瘘孔较大、颊侧黏骨膜瓣或腭黏骨膜瓣无法完全封闭瘘孔者或术后需行活动义齿修复者,需采用带蒂颊脂垫瓣转移修复。  相似文献   

14.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兰氏法是一个年代较久的的经典手术方法,修补裂隙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二瓣法对恢复腭部解剖形态和语音效果优于其它手术方法。咽后壁瓣移植手术封闭裂隙可靠,但因其破坏了腭咽括约式运动,远期语音效果欠佳。腭、颊瓣碍裂根治术则弥补了前法的不足,是修复宪大腭裂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甘雪冬 《黑龙江医药》2011,24(4):645-646
目的:探计多年腭裂修复手术中的体会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217例腭裂患者的修复手术,对手术时机、手术方法的选择、高频电刀的使用、粘骨膜瓣的剥离及松弛、无创可吸收缝线的使用、牙槽突及前腭部的处理、鼻腔粘膜的封闭、松弛切口的处理及术后护理等临床应用的一些手术技巧进行临床总结分析.结果:217例怠者术后除有4例在软硬腭交界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能够恢复腭咽部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主观耳测评判和客观评判法,对97例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的语音学特点进行评判。结果主客观评判方法结果显示:采用提肌重建术和软腭反向双"z"瓣移位术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70%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采用兰氏法,语音改善明显。结论提肌重建术和软腭反向双"z"瓣移位术能够充分延长后退软腭,充分发挥腭帆提肌的作用,对实现完善的腭咽闭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将我院腭骨水平板后退加翼内板内移修复腭裂40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2例,女18例;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22岁,其中6~10岁14例,11~15岁11例,16~22岁15例。腭裂类型:Ⅱ度19例,Ⅲ度16例,双侧4例,复裂1例。裂隙宽度1.5~2.5cm不等。36例患者软腭活动功能良好,4例患者软腭肌薄弱,收缩无力,活动度差。对于能识字会讲普通话的24例患者进行术前语言录音记录,术后两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ommerlad法联合Furlow法修复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腭裂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Sommerlad法,观察组采用Sommerlad法联合Furlow法。对比两组的腭部长度、瘢痕程度、软腭动度和腭咽闭合功能;统计对比两组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腭部的曲线长度和直线长度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瘢痕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腭咽有闭合功能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软腭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感染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mmerlad法联合Furlow法可明显延长腭部的长度,减轻瘢痕程度,提高软腭动度和腭咽闭合功能,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王思明  徐慧高  孙媛  杨华 《淮海医药》2009,27(6):489-490
目的探讨应用长庚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整复效果。方法应用长庚法修复22例单侧唇裂。按长庚法设计切口,应用健侧唇上端形成一组织瓣(c瓣)旋转插入健侧下降后形成的鼻小柱下方的缺损内;将口轮匝肌解剖复位,再造人中嵴;游离并悬吊固定患侧鼻翼软骨。结果22例中创口均I期愈合。除2例外,患侧唇的高度、长度与健例一致,患侧鼻底宽度适中且有较好的丰满度,患侧人中嵴较明显,红唇部形态自然、丰满。结论应用长庚法修复单侧唇裂,可基本恢复患儿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度,手术整复效果满意;但Ⅲ度唇裂患侧唇峰下降不足。  相似文献   

20.
Millard氏在1957,1958,1959,1960及1961年著文介紹其所设計的旋轉—推进原則 修补裂唇法。从1961年起,我科采用本法治疗单侧裂唇患者26例,疗效較滿意。旋轉—推进设計法的理论基础:裂唇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无定論,但从其外观来看,除了在胚胎时期額鼻突与上颌突未融合而形成一先天裂隙外,裂隙两侧唇組織尚有生长停頓现象,本应位于上唇下缘之組織,停留于患侧鼻小柱附近,使这部份組織呈现一种扭轉現象,故可认为存在有組織缺損。初看时,组織缺損为三角形,且位于裂隙下方,故过去常采用三角瓣設計法(Brown-McDowell氏法)及矩形瓣設計法(Le-Mesurier-Hagedorn,Tennison氏法等)均系将組織修补到裂隙下方。实际上,缺損位于裂隙上部,Millard氏的旋轉—推进手术設計方法即根据此論点設計,将扭轉的唇組織松解下来,将三角形組織缺损由唇下方移到原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