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大发  唐进  王滨  周本昊 《江苏医药》2007,33(7):717-717,F0003
患者,女性,17岁.2003年体检发现右肺肿块,一直未予治疗.1年后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不张入院.纤支镜检查见右肺下叶外段开口白色新生物阻塞管腔.  相似文献   

2.
滕俊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720-2720,F0003
1病例介绍患者男,17岁,因“右手及前臂无力、消瘦半年”于2011年2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8月无意中发现右手无名指不能完全伸直,有右手消瘦,但未给予重视.2011年1月,母亲发现患者右手比左手明显消瘦,并发现右手持筷子夹菜不能,伸手时可见右手明显小幅度颤抖.患者自觉在天气寒冷时右手无力更加明显,无肌肉疼痛,无感觉障碍,无视物模糊、双影,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和评价我市2001年至2012年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防治工作质量,为今后结核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梅州市全市2001年至2012年结核病患者发现、登记、治疗、管理和转归的相关信息,对全市辖区内确诊登记并治疗管理的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管理评价和化疗效果分析.结果 2001年至2012年全市发现并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7701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21132例,复治涂阳3338例,涂阴肺结核病人13231例,每年均超额完成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任务,完成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下达我市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任务的109.3%,已治愈了21731例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96.01%.结论 梅州市在2001至2012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期间,发现和治愈了大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有效控制了传染源,遏制了结核病在我市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赵琳  曹辉  李明兰  徐大道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200-320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5岁.因"耳道口皮肤变黑,反复瘙痒流水2年"于2009年4月来我院就诊.病史:2年来无意中发现耳道口皮肤变黑,最早发现有小指尖大小,搔痒明显,喜用手抓挠,反复抓挠,表面反复溢液并结痂,无出血,无疼痛.  相似文献   

5.
1939年,A.E.Oxfoxd从P.griseofuluum的培养液中分离出灰黄霉素(griseofluvin).1947年J.F.Grove等从P.janczewskii的培养物中分离出所谓的卷曲因子(curlling factor),后经鉴定与灰黄霉素是同一物质.这个抗生素当时作为农用抗生素被开发,后来发现经口服对人的表皮真菌病有治疗效果而受到重视,直到现在该抗生素还在临床上应用.1950年E.L.Hazen等发现制霉菌素(Nystatin).1955年W.Gold等发现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从此确立了真菌病的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6.
高宁  赵桂森  李明林  魏福会 《河北医药》2008,30(10):1598-1598
患者,男,17岁,主因发现智力减退14年,走路不稳4年,不能讲话7 d入院.患者从3岁起父母发现其智力稍弱于正常同龄儿,口齿不清,但可正常上学,成绩差.4年前开始出现四肢无力,走路摇晃不稳,姿势向右偏斜,日常生活可自理.始终未就医治疗.7 d前骑车时与他人相撞,头部着地,出现短暂昏迷,约10 min后醒来,家人发现其不能讲话和走路.  相似文献   

7.
马丽 《天津医药》2005,33(5):259-259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0岁.主因发现盆腔肿物3 d,于2003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任何不适,婚后2年与配偶同居未孕,体检发现肿物.  相似文献   

8.
余桂东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249-250
目的 评价宛城区非结防机构发现肺结核病患者的情况及追踪情况,加强肺结核病患者的管理.方法 分析2010年宛城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的肺结核和疑似者信息.结果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宛城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或疑似者353人,区级以上综合医院上报330人,乡(镇)级综合医院上报23人.追踪105人,追踪到位101人,主动就诊162人,总体到位345人.确诊活动性肺结核113人,结核性胸膜炎8人.排除活动性肺结核224人.结论 综合医院是发现肺结核病患者的主要场所.加强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的合作,是提高患者发现率的有效措施.追踪网络直报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患者,是发现肺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方法,可以确保肺结核病患者及时规律治疗.  相似文献   

9.
引言虽然青霉素的重新发现和临床应用的发展是在四十年代,但这类抗生素的构效关系是在六十年代才确定的.对头孢菌素这类五十年代发现的抗生素,时间差距被大大的缩短了,仅在发现后的十年里就获得了相当多的有关结构活性方面的数据.代表在β-内酰胺研究领域里最新发展的单酰胺菌素反映了当今抗生素研究技术.在1979年发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信宜艾滋病(AIDS)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流行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发现的HIV感染者进行统计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HIV感染者由2001年的3例增至2005年的17例,呈逐年增多趋势,且向一般人群传播.结论信宜HIV感染已向一般人群扩散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应把握时机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病例]男,65岁.主因多饮、多尿15年,发现尿蛋白5年,心慌、胸闷、气短4个月余,于2000年3月23日入院.患者缘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查空腹血糖18.2mmol/L,诊断为糖尿病,但未行正规治疗,1995年始查体发现尿蛋白(2+~3+),1996年出现血肌酐(Cr)增高,曾服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病例] 女,58岁.主因发现左侧下颌骨无痛性肿物半年入院.半年前偶然发现左侧下颌骨膨隆,肿物逐渐长大,无疼痛及其他明显不适.查体:体温36.3℃,脉搏80/min,呼吸22/min,血压115/65 mmHg.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生物基因组开发新型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建平  乐军  王洪海 《药学学报》2001,36(5):396-400
20世纪医药界最大成就之一是发现抗生素控制传染病 ,但是细菌很快对它产生了耐药性。例如194 3年开始工业化生产青霉素 ,但是 194 7年就报道了耐药菌株。随后世界上不少机构开始监测耐药性的传播。 1998年英国发现链球菌菌血患者中30 %是由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1994年的比例仅为 2 % ;美国 1979,1987年仅 0 2 %的肺炎球菌耐青霉素 ,1994年上升至 6 6% (www .fda .gov/fdac/features/ 795-antibio .html)。 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1997年分离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更严…  相似文献   

14.
1 病情简介 患者男性,58岁,于2000年发现左颈部皮下米粒大肿物,逐渐增大约2.0cm,突起于皮肤表面,无破溃.患者于2004年在局麻下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未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患者于2007年左胸部距原手术切口约5.0cm处(距左侧乳头约4cm)发现与原颈部肿物相似的皮下肿物,且缓慢增大.2012年6月来我院在局麻下行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睾丸扭转患者,本组患者确诊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并分析患者睾丸实质的血流情况和睾丸肿大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发现早期的2例,采用手法复位,预后良好;发现中期患者6例,采用手术复位,并进行了有效固定;其余发现较晚的患者22例,由于发现较晚,睾丸组织已经坏死,只好采取手术进行了切除.结论 睾丸扭转患者起病后应该尽早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可以避免睾丸切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陈伟娜  高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96-1296
患者,女,28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年就诊.患者1年前发现左侧乳房上方有一肿物,约鸡蛋大小,1年以来,肿物明显生长.患者发现肿块时恰怀孕6个月,当时未对肿块进行手术.入院后体检:左侧乳腺上方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左乳上方可及一约6 cm ×5 cm×3 cm大小肿物,质韧,边界较清,与胸大肌及皮肤无粘连,无压痛,挤压乳头有少量乳汁分泌,双侧腋窝、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对侧乳腺无异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4岁,主因"发现右乳肿物1年余"于2009年11月20日来我院乳腺门诊就诊.患者诉1年前洗澡时无意发现右乳包块,大小约2 cm×2 cm,当时未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2岁.主因发现颈部肿块2个月余,于2008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发现颈部肿块,并伴有食多易饥,怕热多汗,体质量减轻5 kg,情绪易激动,偶发房性早搏.  相似文献   

19.
[病例] 女,58岁.主因发现左侧下颌骨无痛性肿物半年入院.半年前偶然发现左侧下颌骨膨隆,肿物逐渐长大,无疼痛及其他明显不适.查体:体温36.3℃,脉搏80/min,呼吸22/min,血压115/65 mmHg.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14例在x线机透视下用欧乃派克作造影剂进行的椎管造影,介绍椎管造影的操作方法及其发现推管内病变的价值.为当前没有磁共振设备的医院提供一个发现椎管内病变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方法搜集我院2001年以来住院并怀疑椎管内病变而进行椎管造行者共14例,就其造影效果及其发现椎管内病变的价值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造影效果良好12例,造影效果欠佳1例,造影失败1例,发现椎管内病变8例,未发现异常X线表现4例.14例均未发现有显明不良反应.结论用水溶性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椎管造影是发现椎管内病变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