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出、凝血检查的筛选试验中,各型HEMOCHRON~(R)仪最适用于进行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的测定。 ACT类似CT,但CT为不加任何试剂的试管法自然凝血时间,而ACT则加用白陶土-脑磷脂或二氧化硅-脑磷脂等激活因子Ⅶ、Ⅺ,以增加本试验的敏感性。CT因不敏感而被淘汰,而ACT的测定用于肝素抗凝治疗的监测中却声誉鹊起。  相似文献   

3.
全血活化凝血时间在局部枸橼酸盐抗凝血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展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监控枸橼酸盐的输注量;方法:采用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监测患者的凝血状态;结果:基础ACT值为110.5±10.09s;透析结束时动脉端ACT值为115.3±11.61s,与基础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透析结束时静脉端ACT值为146.6±30.35s,与基础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枸橼酸钠输注速度为30~40ml/h;结论:静脉端ACT值较基础值延长30%,枸橼酸盐能在体外循环达到有效抗凝效果,不会引起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在40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对肝素和鱼精蛋白的应用和剂量进行研究.通过测定病人的激活全血凝血时间(ACT)画出肝素剂量反应曲线作为肝素给药和推算鱼精蛋白剂量的依据.实验证明:肝素剂量反应曲线是体外循环术中术后控制肝素和鱼精蛋白给药剂量的一项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为保证检测结果质量,本科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的CA1500及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1资料与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11月8-17日新鲜血浆标本43例(男性19例,女性24例),均为静脉血1.8 mL,用  相似文献   

8.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作为凝血功能异常的筛查试验,是临床外科手术前患者止凝血功能检查的常规检测项目,特别是近年来全自动血液凝固仪的广泛使用,已成为全血凝固时间(CT)的代替试验。本文对手术前凝血试验结果PT、APTT延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是判断机体止血和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手术前筛查凝血系统和指导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指标.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该试验影响因素颇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主要针对标本离心时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凝血仪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止血与血栓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涉及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与其临床治疗和预后有密切关系。临床实验室对于止血与血栓方面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出血、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疗效观察、抗凝药剂量监测及预后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基础医学研究的进步,人们对止血与血栓的发生、发展认识越来越深刻,其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其中一个显的特点是凝血仪的迅速发展和在血栓与止血检测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得血栓与止血的检测从传统的手工方法发展到全自动凝血仪,从单一的凝固法发展到免疫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止血与血栓的检测也因此而变得简便、准确、精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一系列不同型号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r)和纤维蛋白原(Fg)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收集40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浆,在两个不同的凝血分析仪(CA1500、CA7000)测定PT、APTT和Fg,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来判断检测系统间的结果是否为临床接受。[结果]CA7000的门测定结果与CA15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系数(r)=0.999;CA7000的INR测定结果与CA15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0.999;CA7000的APTT测定结果与CA15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r=0.998;CA7000的Fg测定结果与CAl5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0.985。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大部分小于总允许误差的1/2(PT:T&#177;7.5%;APTT:T&#177;7.5%;Fg:T&#177;10%)。[结论]以CA1500作为标准检测系统,CA7000的测定结果具有临床可接受性;应定期对同一实验室不同凝血分析仪进行比对实验,以保证检验结果间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两种血液凝固仪测定PT、APTT、Fbg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评价两种血液凝固仪。方法:使用STA—Compcat全自动凝血仪凝固(磁珠)法,使用Sysmex-CA50半自动凝血仪光学(散射光)法,分别测定PT、APTT、Fbg。结果:一般情况下无显著性差异,但散射光法受标本纯度的干扰。结论:两种血液凝固仪测定PT、AFTT、Fbg结果具有可比性。但在标本浊度有变化时STA优于CA50。  相似文献   

13.
<正> 在血液透析时肝素用量的个体化对避免透析中凝血及减轻患者的出血倾向具有重要意义。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是调节肝素用量及实施肝素个体化的基础。为此,我们采用活化全血凝血时间(ACT)监测患者的凝血状态来指导肝素用量。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45岁。透析时间最长6个  相似文献   

14.
王成河 《实用医技杂志》2013,(12):1355-1356
<正>血液凝固分析仪,简称凝血仪,是对血栓和止血进行实验室检查的仪器。止血与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指标与临床各种疾患有着密切联系,使用凝血仪对血栓和止血进行实验室检查成为必要[1]。我科于2011年底引进美国Beckman Coulter ACL Elite Pro型全自动凝血仪(ACL Elite Pro),共开展了6项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g)、D-二聚体(D-D)、抗凝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A - 15 0 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bg)、凝血酶时间 (TT)的参数值。方法 随机选取每天术前检测的无血液病史者进行检测。结果  10 0 0名术前检测者PT时间 (11.72± 1.6 4 )秒 ,PR比值 1.0 0± 0 .16 ,INR国际标准比值 1.0 0± 0 .2 2 ;APTT (2 8.6 0± 8.6 )秒 ,Fbg(2 .94± 1.36 )g/L ,TT(16 .4 4± 5 .2 4 )秒。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T、APTT、Fbg、TT的均值可作为临床凝血指标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6.
陈楚  袁莉  张可可  李华 《海南医学》2023,(7):994-997
目的 建立Stago-R (max)凝血仪成年人和老年人凝血指标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取2021年5~7月期间分别在西安地区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或就诊的人员,根据年龄分为成人组(≥18岁,<60岁,180例)和老年人组(≥60岁,150例),使用Stago-R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非参数法分析各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 老年组相对成年组PT、TT缩短,APTT延长,FIB更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Stago-R (max)凝血分析仪各指标的参考区间分别为:成人组,PT,11.68~14.35 s,APTT,28.6~41.75 s,TT,15.6~18.54 s,FIB,1.95~4.59 g/L,老年组,PT,11~13.72 s,APTT,30.86~39.75 s,TT,15.08~18.37 s,FIB,2.18~3.95 g/L。结论 成年组与老年组凝血四项的结果存在差异,可根据临床需求设立不同年龄段的参考区间,自建参考区间与厂家SOP提供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对人体凝血系统分析及临床止血、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抢救和溶栓治疗更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109例我院门诊病人,78例健康献血员,同时采用ThromboScreen 400 C(TBS 400 C)半自动凝血仪和ACL 200(全自动凝血仪)分别测定PT、APTT、Fib。对比观察同一检测者(同一份血标本)利用上述两种不同凝血仪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 STAGO STA全自动凝血仪的测量原理和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罗金花  贺慈 《吉林医学》2022,(3):701-702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肝素治疗对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6例,基于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3例采用大剂量肝素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获取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的飞速发展,对止血与凝血和血栓性疾病的研究,无论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应用都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分子水平的研究,使人们对凝血过程和血栓形成的本质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血栓与止血这一边缘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其临床应用已远远超出了出血性疾病的范畴,而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本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