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方丝弓托槽技术和牙弓夹板技术在外伤性牙槽损伤的临床应用。 方法 随机将 91例外伤性牙槽损伤需进行单颌固定的患者分为两组 ,共 134颗牙齿 ,分别采用方丝弓托槽技术和常规牙弓夹板技术固定 ,记录患者复诊过程中固定装置的稳固情况 ,以及半年后临床疗效和牙周相关指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两组患者复诊过程中固定装置稳固情况和在牙龈炎、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的改变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在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方丝弓托槽技术是治疗外伤性牙槽损伤可靠的单颌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片段弓固定法与高强纤维夹板固定法在外伤移位前牙固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4例因训练和运动导致上前牙移位和半脱位的门诊军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片段弓固定法与高强纤维夹板固定法进行复位固定,8周后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比较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34例患者固位效果稳固、无松脱,牙龈组织健康;去除固定后检查外伤牙均无松动,无叩痛;X线检查未见牙槽骨及牙根吸收现象。在即刻效果的美观、舒适方面高强纤维夹板固定法优于片段弓固定法。结论对于外伤所致的上前牙移位和半脱位患者,两种固定法均可有效的固定松动患牙;高强纤维夹板固定法更为美观和舒适,是松动牙固定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影响离体牙再植成功的原因分析、讨论,以便提高临床治疗的成功率,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方法:将80颗离体牙随机分成四组,分别采用直接植入牙弓夹板网丝结扎固定或辅助釉质粘接剂粘接固定;离体牙牙髓治疗后植入牙弓夹板钢丝结扎固定或辅助釉质粘接剂粘接固定,一年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离体牙牙髓治疗后植入牙弓夹板钢丝固定并辅助釉质粘接剂粘接固定成功率,较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为提高离体牙再植成功率植前应做牙髓治疗,再植后必须采取可靠的固定方法,固定期内应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4.
熊亚南 《西南军医》2010,12(6):1132-1133
目的 正畸片段弓技术应用于全脱位恒前牙再植术后固定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用正畸材料、根管充填材料等对全脱位恒前牙利用方丝弓矫治技术中的片段弓技术,对伴有脱落超过2h的牙,进行根管治疗后再植固定.固定4-8周后拆除片段弓.结果 再植26颗牙,成功率96%.结论 片段弓技术适用范围广,结合方丝弓第二序列曲的弯制法在脱位牙区作一节段性垂直曲,对患牙有轻度龈向压力,使患牙更稳固,有效地保留了天然牙.  相似文献   

5.
由外伤造成牙根的一部分或全部脱离牙槽窝称为牙脱位[1]。它不仅导致咀嚼功能的障碍,还严重影响颜面部的美观和发音功能。用脱位牙再植可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和生理功能,也不存在排斥反应,许多病人尤其是青少年都有这种要求。本科自1993-05~1999-05共治疗各类脱位牙106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85例中,男68例84颗牙,女17例22颗牙;年龄11~50岁,平均28.5岁。皆因外伤引起牙脱位。其中半脱位60例78颗,全脱位25例28颗;离开牙槽窝时间最长8h,最短2h。合并有颌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急诊前路手术治疗的价值,以便尽早恢复颈椎正常排列、彻底减压、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解除对脊髓和神经的机械压迫,使患者能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及防止继发脊髓神经血管损伤,为脊髓神经损伤提供康复的有利条件.方法 总结2001年3月~2006年5月收治的2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资料,本组均在全麻下急诊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7个月,平均13.5个月.植骨于术后12周均获得牢固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均获得完全复位.10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者功能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13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临床症状(如疼痛、麻木等)得到缓解.结论 下颈椎骨折脱位可行急诊前路手术,并能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拔除上颌第二磨牙促进第一磨牙远移,矫治上牙列中度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面型较好的安氏Ⅱ类错(牙合),上牙列中度拥挤的患者16例.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后,推第一磨牙远移,同时促使第三磨牙自行向近中迁移代替第二磨牙,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治疗.结果牙列拥挤全部解除,推第一磨牙向远中顺利.治疗结束时7例年龄较大的患者第三磨牙已萌出,9例第三磨牙未萌出,但位置已明显向近中迁移.治疗结束3年后观察,16例患者上颌第三磨牙均从第二磨牙的位置萌出并建(牙合).结论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后,能顺利地通过推磨牙远移矫治牙列拥挤,也能促进第三磨牙的近移和萌出,并担当起第二磨牙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低剂量扫描对诊断外伤性恒中切牙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临床确诊80例(320颗)恒中切牙脱位的病例分两组,40例(160颗)行MSCT扫描,40例(160颗)行CT低剂量扫描(LDCT),判断是否为恒中切牙脱位,评价两种方法对恒中切牙脱位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对两种方法图像显示恒中切牙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9例老年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29例)和夹板组(30例),分析比较2组影像学参数,以及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评量表(PRWE)评分。结果:手术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术后6个月各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夹板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术后6个月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夹板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 d掌倾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掌倾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间术后各时间节点影像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2组PRW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桡骨远端形态恢复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更优;手术组术后桡骨远端形态得以稳定保持;骨折愈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比,2种处理方式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11.
自1999年以来,我院将金属烤瓷联冠应用于152例患者的松动牙固定,增强基牙抗力,形成牙周夹板的作用,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外伤性牙松动患者152例,男性94例,女性58例;年龄20~64岁,平均38岁。其中伴有牙体缺损者102例,伴1~2个牙齿缺失者50例。1.  相似文献   

12.
50例外伤致多发性颌面骨骨折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其中6例术中配合行牙弓夹板外固定,术后行颌间弹性牵引术.临床效果良好,尤其是对个别极复杂的多发性颌骨骨折,配合牙弓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手术指征、技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30例寰枢椎不稳及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平均43.5岁,病程1周~16年。3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22例伴不同程度四肢感觉和运动障碍;4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8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及7例横韧带断裂的患者行后路植骨。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脊髓或椎动脉损伤、无断钉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伤口无感染,X线检查提示寰枢椎的解剖关系得到恢复。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6~18个月,X线及三维CT提示:获得骨性融合;随访中,螺钉未出现松动、断裂,位置满意。结论在对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治疗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能有效重建寰枢椎的稳定性,提高融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正畸治疗中,上下颌牙齿的咬合关系异常使正畸托槽不能正常粘贴,妨碍了正畸治疗程序的正常实施。如前牙区或后牙区的深覆[牙合]常使下颌托槽无法正常粘贴或粘贴后经常被咬合力撞击而脱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上前牙阻生患者治疗中,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数名上前牙阻生患者,其中134例患者愿意参与研究,分组实施常规、正畸治疗,各组均67例,对比两组结局。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4.93%、4.48%,差异明显(P<0.05)。两组组咀嚼功能、治疗满意度评分差异显著,分值高的为观察组(P<0.05)。两组时间指标差异大,观察组治疗时间更短,破龈时间缩短(P<0.05)。结论在上前牙阻生患者治疗中,采用口腔正畸治疗可缩短治疗、破龈时间,增强患者咀嚼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软组织贴扎术用于脑卒中患者预防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因脑卒中入院治疗、Bronnstrom Ⅰ-Ⅱ期(即软瘫期)的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临床治疗、理疗、良姿位摆放.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弹性胶布固定肩袖尤其是冈上肌,及喙肱韧带,定期或必要时更换胶布,持续贴扎1个月,临床预后评定疾病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疾病效果为95.0%、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临床疾病效果为75.0%、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应用软组织贴扎技术作用显著,可提高疾病效果,脱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在牵引复位失败的下颈椎脱位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9月一2012年1月,我科采用后路手术复位、短节段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经过颅骨牵引仍不能复位的下颈椎脱位19例,并对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6个月,平均12.3个月;术中未发生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损伤,术后患者颈椎序列恢复满意,脊髓功能除AISA分级A、E级患者外,均改善1—2级;共植入椎弓根螺钉42枚,38枚完全在椎弓根内;3枚向内穿破椎弓根皮质,未引起脊髓损伤;1枚向外部分穿入横突孔,未引起头昏、眩晕、偏瘫等症状。全部病例随访时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已融合。结论对于牵引复位失败的下颈椎脱位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可以实现单一切口下松解复位以及短节段坚强固定,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运用改良式固定型马里兰桥修复老年患者前牙缺失的可行性,并对修复的方法设计、修复体制作过程及适应证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个别前牙缺失,存在不同程度邻牙松动、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等体征的老年患者24例,运用改良式固定型马里兰桥修复缺失牙,并对完成修复的病例随访3~5年.结果 修复成功率为87.5%.24例患者有3例修复体脱落,需重新粘接;其余修复体未见明显松动.基牙无松动,桥体下方牙龈无明显红肿,患者对修复体的使用与外观效果均感满意.1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牙结石;2例患者存在舌侧轻度异物感,经过对症处理后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式固定型马里兰桥修复老年前牙缺失具有磨牙少、效果美观,并能同时固定松动牙邻牙等优点,修复效果可靠.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袁权 《放射学实践》2013,28(1):92-94
目的:探讨MSCT齿科扫描(Dental planning软件)对多生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多生牙患者术前均行口腔全景和MSCT齿科扫描(Dental planning软件)。通过影像检查判断多生牙的位置,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扫描方法对多生牙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患者共有多生牙47颗,口腔全景片正确诊断17颗,MSCT齿科扫描正确诊断47颗,口腔全景片和MSCT齿科扫描对多生牙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6.2%(17/47)和100%(47/47)。结论:通过MSCT齿科扫描的牙及牙槽骨的矢状面和冠状面重组图像,可清晰显示多生牙的异常结构及与牙列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采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前牙重度磨耗伴游离端牙列缺损重建咬合关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前牙重度磨耗伴游离端牙列缺损的患者,前牙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牙先以活动可摘局部义齿重建后牙咬合关系和牙合间距离,经过不断调整、观察2~3个月后,采用前牙桩核烤瓷连冠修复,后牙根据最后确定的垂直高度采用附着体义齿修复。结果 28例前牙重度磨耗伴游离端牙列缺损经过咬合重建序列治疗,采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后,患者面下1/3高度均得到恢复,面部丰满美观,关节无疼痛和弹响,前牙烤瓷冠牢固、美观,游离端附着体义齿固位良好,咀嚼效能高,无卡环,义齿美观舒适,恢复了垂直距离,确定了咬合关系。结论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是治疗前牙重度磨耗伴游离牙列缺损患者的一种有效可行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