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慧宁  曹力  王鲜平  高进  梁慧 《武警医学》2007,18(9):664-666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出院的4 840例病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3.86%,医院感染人群以年龄>60岁者最多,占31.02%;感染发生时间以7月份最多;感染率前3名的科室为肿瘤科、移植科和血液科;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下呼吸道最多占28.34%,其次是切口感染占15.51%、泌尿道感染占12.30%;医院感染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40.44%,革兰阳性菌占32.00%,真菌占27.56%;抗菌药物使用率98.93 %.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人群是老年患者、肿瘤患者和移植手术患者,夏季应加强消毒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简明  罗俊卿  刘阳  黄灿英 《武警医学》2013,24(8):660-662,665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为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01至2011-12某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共25 147例,发生医院感染715例,医院感染平均发生率为2.84%,连续3年的医院感染率之间无明显差别。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6.08%;其次是手术切囗,占21.81%。患者感染标本检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以上。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发生因素的分析,加强监控、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现患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了解传染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危险因素等 ;在 18例感染者中 17例为慢性肝病患者 ,其中4 0岁以上肝病患者占 77 78% ;腹水、下呼吸道和血液感染占感染总数的 77 78% ;多数医生凭经验使用抗生素 ;传染病专科医院 4 0岁以上的慢性肝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 ;腹水、下呼吸道和血液为常见感染部位 ;腹穿、肝穿和腰穿为医院感染前 3位外源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某军队医院精神病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治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精神病科2010年度住院军队及地方患者337例,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共发生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10.1%。军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例,感染率为4.0%;地方患者28例,感染率为15.0%;地方患者医院感染率非常显著高于军队患者(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6例,感染率为14.7%。结论:应针对精神病科患者不同医院感染因素,进一步加强相关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结核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其原因,为预防与控制结核病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结合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年结核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904例患者中有2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6.92%,发生感染208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1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高为72.35%,泌尿道感染(8.79%)次之;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占46.91%,G-菌次之占37.04%;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与结核患者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抗生素及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各种侵袭性操作及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结论结核病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老年病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 《临床军医杂志》2007,35(2):242-244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年龄≥60岁以上发生医院感染的159例病人的医院感染部位、年龄分布、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检出菌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老年人医院感染率为13.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成正相关、基础疾病是影响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检出的菌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占前3位。结论老年人医院感染率高,其危险因素主要有病人的基础疾病、营养不良、高龄、长时间住院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脑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脑外科876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0.16%(89/876),其中外伤患者占21.96%,恶性肿瘤患者15.0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其次是手术切口;感染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结论脑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原发疾病以外伤者易感染,感染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  相似文献   

8.
章亚  张志芳  安晓杰 《人民军医》2013,(11):1292-1293
目的:调查了解精神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选择精神病住院患者307例,采用自制医院感染调查表,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病原菌等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307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9例,发生率9.4%。其中,呼吸道感染23例,占79.3%;其他部位感染6例,占20.7%。住院〈10天发生医院感染5例,占17.2%;10~30天8例,占27.6%;31~60天12例,占41.4%;〉60天4例,占13.8%。精神分裂症发生医院感染15例,占51.7%;双向情感障碍发生7例,占24.1%;神经症发生5例,占17.2%;其他精神病发生2例,占6.9%。发现病原微生物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74.1%;革兰阳性菌8株,占13.8%;真菌3株,占5.2%;其他4株,占6.9%。结论: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与抗生素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液系统肿瘤的医院感染的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 5 5 2例血液系统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94例发生医院感染率 ,占 5 3 3%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 ,病原体以G-杆菌为主。结论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与疾病本身和联合化疗导致的免疫抑制和骨髓抑制有关。为减少医院感染 ,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医院感染率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对≥ 5 6岁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统计。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对象为本院 1997年 9月~ 2 0 0 0年 9月间 ,年龄≥ 5 6岁的住院患者 ,共 5 192人次 ,占总住院人数的 19 12 % ,其中 5 6~ 6 5岁 2 6 95人次 ,6 6~ 75岁 182 0人次 ,76岁以上者 6 77人次。统计医院感染的年龄分布及感染率。2 结果2 1 感染率 本组老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 7 82 % (4 0 6 /5 192 ) ,同期一般患者医院感染 1138例次 ,感染率为4 44 % (表 1)。≥ 5 6岁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患者 (P <0 .0 1) ,…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7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伟玲  邵亚琴 《人民军医》1999,42(7):395-396
精神科医院内感染与其他临床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如何控制精神病人的医院内感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作者对精神病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NP)7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以全国医院内感染监测中心统一诊断标准为依据,详细查阅了3个精神病区病历3169例(份)。发生医院感染319例,总感染率10.1%;NP75例,占总感染的23.5%。75例中男52例,女23例;年龄17~76岁;住院12~153d;住院至发生肺炎时间4~87d;首次住院52例(69.3%),住院2次13例(17.3%);住院3次以上10例(13.3%);精神病总病程1d~30年。1.2 NP的精神疾病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及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作为对照资料,共1214例住院患者,其中男743例,观察对比两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的院内感染率(6.17%)低于实施前(1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可起到较好预防及控制的作用,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刘静  韩忠学  王俭  巩静  于兰 《武警医学》2013,24(10):892-894
 目的 研究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烧伤病区1165例烧伤患者的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血液、脓汁、痰液等标本分离出的菌株,回顾性分析所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96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18株,占 53.9%,革兰阳性球菌382株,占39.7%,真菌62 株,占6.4%;2009年病原菌检出率由高至低前4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阴沟杆菌;2010-2012年病原菌检出率由高至低前4位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可见某院烧伤病区感染病原菌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逐年上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非常突出,呈现出多重耐药性。结论 病区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优势菌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菌耐药问题非常严重,警示应不断监测该病区菌种变化及耐药情况,以便有效控制医院耐药菌株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08~2011年收治的432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8.1%,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为5~47 d,平均16.5 d。各部位感染中,以自发性腹膜炎占首位,其次为呼吸道、肠道感染。革兰阴性菌阳性率为65.6%,革兰阳性菌为21.9%,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为12.5%,革兰阴性菌有较高的耐药率。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脾功能亢进、肝功能状况及预后的关系密切。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二重感染;使用防止肠道菌群失调药物,加强支持疗法,补充人血白蛋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可降低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手术医院感染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94例患者中医院感染8例,感染率为2.72%;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感染最高,占60%,下呼吸道占20%,胸膜腔和胃肠道各占10%。结论:患者年龄、手术种类、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合并慢性病等是引起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吉林市医院感染状况,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监控系统,随机和一所医院内科、 外科系统进行随机抽样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结果共监测1359例,院内感染总例次为228例,发生率为16.80%,以呼吸内科感染率最高,为18.63%。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38.60%)、泌尿道(26.32%) 、伤口(17.11%)等。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20%,其中铜绿假单孢菌最多见,占25.60%。各种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及盲目用药问题。提示必须建立完善的院内感染监 控系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卒中836例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明急性脑卒中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对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1月神经内科住院的 8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15 2例 ,感染发生率 18 2 % ,其中 6 0岁以上患者占89 5 %。 93 4 %患者发生在入院 1周后 ,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高于缺血性卒中 (P <0 .0 5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为主。结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发病年龄、住院天数、原发病及侵袭性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8.
397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英  杨秀英  林世华 《武警医学》2000,11(11):655-655
1 材料和方法11 资料收集 资料为397例出院病历,其中恶性肿瘤273例,良性肿瘤124例,男性246例,女性151例,年龄11~91岁,平均年龄455岁,平均住院天数235d,手术196例,入院后48h之内血象正常,无感染及潜在感染因素。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认真查阅住院病历,择出所需项目,填入调查表进行统计。2 结果和分析21 医院感染情况 397例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有87例发生过院内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191%,87例患者先后发生医院感染108次,例次感染率2720%,同期全院医院感染率为525%,例次感染率为574%,表明肿瘤病人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感染病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对治疗的80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共有65例发生感染)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医护人员分析患者的临床感染发生率、患者的感染部位等,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结果实验中,患者进行手术后65例(平均感染率为8.125%)发生感染;感染的患者中主要以呼吸道和肺部感染为主;实验中,从感染的患者身上提取出1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多(80株,占66.7%);患者中33.3%的为上呼吸道感染,20.83%为尿路感染。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故应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密切关注,防止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感染率的途径。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ICU的患者进行监测,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日志并根据患者临床病情予以分级评定,同时对3种侵入性操作的相关性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239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2例(9.21%),33例次(13.81%),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23.81‰,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为35.71‰,患者病情平均严重程度3.54分,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73‰,日医院感染例次率为10.09‰;3种侵入性操作中使用呼吸机相关的日感染率(44.03‰)居首位,留置尿管相关日感染率(10.93‰)次之;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57.58%),医院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61.22%),真菌感染率(34.69%)也逐渐升高。结论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进行目标性监测可及时准确获得ICU医院感染资料,掌握ICU院感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效控制宿主和医源性两方面的危险因素,可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