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间,我科采用翼点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21例大型颅咽管瘤,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8例。年龄8~56岁,平均31.5岁,病程4个月至7年。1.2 临床表现 头痛20例,视力、视野改变21例,  相似文献   

2.
3.
翼点入路切除鞍上大型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技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为探讨大型鞍上颅咽管瘤经翼点入路全切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随访分析和回顾总结我科63例颅咽管瘤病人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介绍充分开放外侧裂、暴露切除肿瘤、合理利用各手术间隙、重要组织结构保护及关键器械使用等方面的技巧。结果 本组全切51例,次全切12例,无手术死亡。经该入路切除鞍区肿瘤路径短、损伤少、暴露充分;在传统四个手术间隙基础上,合理使用颈内动脉上间隙增加了肿瘤的直视范围和角度,更有利于肿瘤的切除。结论 翼点入路是鞍区肿瘤手术的理想入路。熟悉显微解剖,充分利用各手术间隙及娴熟的显微操作技巧是全切肿瘤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间,我科采用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21例大型颅咽管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10月至2002年11月我们手术治疗颅咽管瘤35例,现将我们的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翼点入路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探索手术根治颅咽管瘤的方法。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23例颅咽管瘤病人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4.08岁,以视力障碍起病12例,月经紊乱或闭经3例,头痛7例,性欲减退1例。MR检查肿瘤<2.0cm者2例,2.1~3cm者11例,3.1~4cm者5例,4.1~5cm者4例,>6cm1例。肿瘤位于鞍上者14例,进入三脑室内者7例,鞍上和鞍内者2例。肿瘤钙化者13例,无钙化者10例;囊性18例,完全实性5例。二次手术者3例,初次手术20例。全部病人均在全麻后行右翼点入路,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可以从交叉前间隙,颈内动脉和视神经间隙及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结果:除1例二次手术病人肿瘤近全切除外,22例肿瘤全切,术后1~6个月观察,术后参加日常工作者21例,生活需要照顾者1例,1例病人术后7天因误吸窒息死亡。结论:翼点入路是对鞍上和三脑室内各种类型的肿瘤手术切除的优选入路,绝大多数病人可达到肿瘤全切除及良好的愈后。  相似文献   

7.
儿童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儿童颅咽管瘤由于其部位特殊,使得手术全切肿瘤较为困难。1996年12月到2005年12月我院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翼点入路手术切除30例颅咽管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93例,经鼻蝶入路8例,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4例,经皮质侧脑室入路3例,额下入路3例,颞下入路2例,额下+改良翼点联合入路2例,双侧额下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6例,次全切除30例,大部分切除10例。随访81例,时间1~60个月,平均42.3个月。GOS5分68例,4分5例,3分5例,1分3例。肿瘤复发18例。结论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改良翼点入路适用于大多数病人,充分利用颈内动脉分叉间隙有利于全切除肿瘤。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病人一般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翼点入路颈内动脉上间隙切除鞍上颅咽管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上间隙在切除侵及脚间窝、与下丘脑粘连的颅咽管瘤中的作用.方法位于第1~Ⅲ间隙难以全切除的颅咽管瘤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术中利用颈内动脉分叉部大脑前动脉A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及视束外侧缘围成的颈内动脉上间隙辅助切除肿瘤.结果本组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4例.颈内动脉上间隙增加了直视和分离肿瘤的范围和角度,特别是增加了向下、向前推挤肿瘤的空间,更有利于上方及后方的肿瘤分离和切除.结论在翼点入路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中,如肿瘤与后上方神经血管组织关系密切,利用颈内动脉上间隙切除肿瘤则可增加肿瘤全切除的机会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前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4例,1例因肿瘤大片钙化并粘连严重仅行部分切除。术中保留垂体柄12例,被肿瘤完全侵蚀的垂体柄切除4例,未见垂体柄或垂体3例。术后视力改善11例、恶化1例。术后1例出现额叶血肿行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16 d死于重度肺部感染。术后16例出现尿崩、电解质紊乱,14例出现垂体功能障碍,均给予对症治疗。1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肿瘤复发2例。结论对于以中线生长为主、无明显偏侧生长的大型和巨大型鞍区颅咽管瘤,前纵裂入路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手术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4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3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技巧加以总结。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5例,Ⅱ级切除31例,Ⅲ级切除7例。术后视力改善者24例,视力无变化者6例,视力恶化者2例;术后视野缺损恢复者21例;出现一过性尿崩者6例;出现高热、电解质紊乱者2例;死亡1例。结论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疗效满意。熟悉鞍区的局部解剖和术中对肿瘤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型鞍区肿瘤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8年来经翼点入路对23例大型鞍区肿瘤运用显微手术,根据肿瘤生长的位置,从鞍区各个间隙切除肿瘤。结果23例病例全切15例,占65.2%;次全切4例,占17.4%,大部分切除2例,占8.7%;死亡2例,占8.7%。结论翼点入路对于处理大型鞍区肿瘤显露好,熟悉鞍区的解剖间隙,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充分利用该间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纵裂入路在鞍上脑室内外型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中的应用,并比较与其他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采用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上脑室内外型大型颅咽管瘤患者,分析手术技巧及术后效果.结果 肿瘤全切20例,次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15例,尿量增多17例,2-7周后好转,术后1周内视力好转15例.随访6-60个月,肿瘤复发2例,均为12个月内复发.结论 前纵裂入路可直视下处理肿瘤在垂体漏斗部位的粘连,是鞍上脑室内外型颅咽管瘤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4.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40例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冀点入路成功夹闭40例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40例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术中困难及手术结果。结果术前3D-DSA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和附近血管的关系。40例患者中出院时按GO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者32例,中残3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段)发育不全与前交通动脉瘤有较高的相关性;尽早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能防止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引起的直接死亡和病情恶化,及时清除血肿能减轻脑血管痉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眶上外侧入路与经典翼点入路手术治疗急性期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收治74例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采用眶上外侧入路手术37例(眶上外侧组),采用经典翼点入路37例(翼点组)。结果 眶上外侧组手术时间[(138.9±15.9)min]、切口长度[(9.4±1.6)cm]、术中出血量[(52.6±5.9)ml]较翼点组均明显减少[分别为(174.8±22.6)min、(15.7±2.6)cm、(236.8±25.8)ml;P<0.05]。眶上外侧组术中动脉瘤破裂率(16.2%,6/37)和翼点组(18.9%,7/37)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比经典翼点入路,眶上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急性期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手术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6.
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介绍一种颅内动脉瘤微创手术治疗的入路和方法。方法对34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均采用一侧翼点锁孔入路,以直径约2cm×2.5cm的骨窗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34例患者共36个动脉瘤均一次夹闭成功。根据GOS评估标准,恢复良好者29例,轻残4例,死亡1例。所有手术无术后感染、出血及脑脊液漏等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翼点锁孔入路治疗颅内动脉瘤,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良好,是一种损伤小、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翼点入路显微切除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1月我科采用翼点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垂体腺瘤39例,术中充分利用鞍区周围的各个自然解剖间隙,应用良好的显微技术切除向各方向侵袭生长的肿瘤。结果全切除34例(87.18%,34/39)、次全切5例(12.82%,5/39),全组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1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经翼点入路是治疗大型垂体腺瘤的一种良好的手术入路,熟练掌握规范的手术入路和局部显微解剖以及良好的显微外科技巧是保证手术疗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和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咽管瘤显微手术的方法、并发症和治疗结果,总结临床处置过程中的体会.结果 31例患者经翼点入路、1例经前胼胝体入路完成手术.经术中观察及术后CT和MRI复查证实,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尿崩症24例,高钠高氯血症18例,低钠血症5例,高热11例.临床痊愈出院12例,好转出院19例,死亡1例. 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全切颅咽管瘤,效果良好;术前即有明显下丘脑功能损害者,手术风险较大,预后差;鞍区颅咽管瘤采用翼点入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部分巨大的垂体腺瘤向后上方浸袭第三脑室前部,向前推移视交叉致使视交叉前间隙(间隙1)狭小,以及部分病人先天前置视交叉的存在,术中很难通过视交叉和鞍结节之间显露肿瘤,加之肿瘤向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