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ASIDs)的人群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未服用人群[1] ,目前基础研究认为NSAIDs主要作用点为环氧酶(COX)。本实验研究环氧酶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对胃癌细胞株MKN 4 5细胞增殖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胃癌细胞株MKN 4 5 (低分化腺癌)由山东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提供;吲哚美辛、MTT购自Sigma公司;RP MI16 4 0培养液购自Hyclone公司;其余还有酶联免疫检测仪(DG 30 2 2 ) ;激光流式细胞仪(FACScan) ;透射电镜(HI TACHIH 80 0 ) ;细胞培养箱(FORMASCIENTIFIC) ;倒置显微镜(COIC)等。1.2 方法1.2 .1 吲哚美辛对MKN 4 5细胞形态的影响将对数生长期的MKN 4 5细胞以1×10 6/瓶接种于培养瓶中。37℃,5 %(体积分数)CO2 条件下孵育2 4h后更换培养液,并加入吲哚美辛,使其终浓度分别5 0、10 0、2 5 0、5 0 0 μmol/L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1.2 .2 吲哚美辛对MKN 4 5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吲哚美辛对A549/DDP细胞摄取99Tcm-MIBI的影响及其逆转耐药性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对A549/DDP摄取99Tcm的影响及其逆转耐药性的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培养A549/DDP细胞,首先行99Tcm-MIBI摄取实验,然后用DDP和吲哚美辛干预A549/DDP细胞30min后计算99Tcm-MIBI的摄取率,再分别用RT-PCR,Westen-blot检测mdrl基因,Pg-P蛋白的表达.结果:A549/DDP细胞摄取率在90min时达到高峰(0.83%),吲哚美辛干预后99Tcm-MIBI摄取比干预前增加,达到3.79%.RT-PCR,Westen-blot结果显示吲哚美辛抑制了mdrl基因和Pg-P蛋白的表达.结论:吲哚美辛能提高A549/DDP细胞99Tcm摄取率并通过抑制mdrl和Pg-P的表达逆转肺癌耐药.99Tcm放射性摄取率可作为评价肿瘤耐药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观察吲哚美辛对含突变型p53的SW480细胞及经野生型p53转染的结肠癌细胞株SW480(wtp53/SW480)的影响,探讨吲哚美辛抗结肠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吲哚美辛作用于细胞株,采用Western斑点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SW480细胞及wtp53/SW480细胞中CDK2、CDK4和p21WAF1/PI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吲哚美辛作用于wtp53/SW480细胞24 h后,其CDK2、CDK4蛋白表达水平随吲哚美辛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调,呈浓度依赖性,以600μmol/L时抑制作用最强;而p21WAF1/PIC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其表达水平随着一定范围内吲哚美辛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上调,以400μmol/L吲哚美辛时作用最强,600μmol/L时回到基础水平.在未经转染的SW480细胞中CDK2、CDK4和p21WAF1/PIC1蛋白表达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吲哚美辛抗结肠癌作用部分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DK2、CDK4蛋白的表达和上调p21WAF1/PIC1蛋白来实现且存在p53-p21WAF1/CIP1依赖途径. 相似文献
4.
吲哚美辛栓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5年元月至1997年10月,我们在开展肿瘤生物治疗过程中,应用吲哚美辛栓防治生物因子TNF、IL-等的寒战、发热等副反应,收到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确诊恶性肿瘤住院病人108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人,男30人,女26人;年龄27~64岁,中位年龄51岁。对照组52人,男28人,女24人;年龄32~61岁,中位年龄53岁。病种分布:治疗组:肝癌10人、食道癌12人、直肠癌10人、腹腔淋巴瘤4人、肺癌10人、胃癌6人、卵巢癌4人;对照组:肝癌10人、胃癌8人、乳腺癌3人、食道癌11人、直肠癌8人、肺癌8人、腹腔淋巴瘤4人。二者在性别、… 相似文献
5.
吲哚美辛对A549/DDP细胞摄取99Tcm-MIBI的影响及其逆转耐药性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对A549/DDP摄取99Tcm的影响及其逆转耐药性的机制.方法:常规方法培养A549/DDP细胞,首先行99Tcm-MIBI摄取实验,然后用DDP和吲哚美辛干预A549/DDP细胞30min后计算99Tcm-MIBI的摄取率,再分别用RT-PCR,Westen-blot检测mdrl基因,Pg-P蛋白的表达.结果:A549/DDP细胞摄取率在90min时达到高峰(0.83%),吲哚美辛干预后99Tcm-MIBI摄取比干预前增加,达到3.79%.RT-PCR,Westen-blot结果显示吲哚美辛抑制了mdrl基因和Pg-P蛋白的表达.结论:吲哚美辛能提高A549/DDP细胞99Tcm摄取率并通过抑制mdrl和Pg-P的表达逆转肺癌耐药.99Tcm放射性摄取率可作为评价肿瘤耐药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吲哚美辛栓对154例晚期癌痛的镇痛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性疼痛是晚期病人的主要症状。WHO根据32篇发表文献分析指出,70%的晚期癌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其中约有40%的病人会发生恶痛。晚期病人中需要止痛的约占3/4个月左右,从出现恶痛到死亡一般需经历3~6个月时间。目前人们的习惯只限于一针一药的临时性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吲哚美辛(IND)与雄激素(Mib)对喉癌细胞增生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Hep-2细胞暴露于含IND(125,250,500 μmol/L),或Mib(1,10,100 nmol/L),或IND与维持剂量的Mib(1 nmol/L)同时存在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24 h;用MTT法、锥虫蓝染色法与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分别检测细胞增生、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IND使Hep-2细胞增生及细胞活力明显降低,S期细胞含量明显增加,且出现凋亡峰; Mib(100 nmol/L)明显促进Hep-2细胞增生; Mib(1 nmol/L)与IND(250 μmol/L)同时作用,下调细胞增生的抑制率,明显减少死细胞数,但S期细胞含量以及细胞凋亡比率明显上升。结论 IND强烈抑制Hep-2细胞增生与细胞活力,阻滞细胞从S期向G2/M期转化,并诱导其凋亡;维持剂量的Mib具有保护细胞膜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又具有促进IND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AR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测定及18F-FDG PET-CT显像等方式观察131碘-组胺-吲哚美辛(131I-His-IN)对小鼠荷Lewis肺癌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灌胃给予131I-His-IN后,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肿瘤组织及其它非肿瘤器官放射性计数,制成ARG切片及HE病理切片.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显像,获半定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抑瘤率.应用ELISA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标本VEGF含量.结果:ARG显示:131I-His-IN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黑色银颗粒主要在肿瘤细胞浆及细胞核分布.给药后8h肿瘤组织与肝脏、肾脏、肌肉、血液的放射性摄取比差异显著(F=3.46,P<0.05),肿瘤组织放射性强度达到最大值(52%).病理显示肿瘤坏死组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18F-FDG PET-CT显像,治疗后的肿瘤组织SUVmax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54,P<0.05),抑瘤率以131I-His-IN降低最为显著达54.8%;血清中VEGF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以131I-His-IN及His-IN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74,P<0.05).结论:放射自显影观察到131I-His-IN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上,作用靶点以胞核、胞浆为主,胞膜也有部分存在;随时间推移瘤组织坏死逐渐增加、抑瘤率升高、血清中VEGF水平逐渐下降,证明131I-His-IN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18F-FDGPET-CT显像通过SUVmax值动态变化,可用于监测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消炎痛和139—3对手术前后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诱导产生的各种免抑因子可强烈抑制细胞免疫。本试验是考察消炎痛及与139—3合用对癌症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将肺癌病人随机分三组,分别以①单纯手术:②139—3+手术,③消炎痛+139—3+手术治疗,测定手术前后不同时间各项免疫指标。 结果显示肺癌病人细胞免疫状态显著降低,与分期相关而与组织分型无关,麻醉手术会进一步损伤机体免疫,139-3能提高免疫机能,保护它不被手术进一步损伤及促进其较快恢复,若与消炎痛合用则协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放射自显影技术(AR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测定及18F-FDG PET-CT显像等方式观察131碘-组胺-吲哚美辛(131I-His-IN)对小鼠荷Lewis肺癌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灌胃给予131I-His-IN后,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肿瘤组织及其它非肿瘤器官放射性计数,制成ARG切片及HE病理切片。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显像,获半定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抑瘤率。应用ELISA免疫分析法分析血清标本VEGF含量。结果:ARG显示:131I-His-IN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黑色银颗粒主要在肿瘤细胞浆及细胞核分布。给药后8h肿瘤组织与肝脏、肾脏、肌肉、血液的放射性摄取比差异显著(F=3.46,P〈0.05),肿瘤组织放射性强度达到最大值(52%)。病理显示肿瘤坏死组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18F-FDG PET-CT显像,治疗后的肿瘤组织SUVmax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54,P〈0.05),抑瘤率以131I-His-IN降低最为显著达54.8%;血清中VEGF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以131I-His-IN及His-IN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74,P〈0.05)。结论:放射自显影观察到131I-His-IN选择性浓聚于肿瘤组织上,作用靶点以胞核、胞浆为主,胞膜也有部分存在;随时间推移瘤组织坏死逐渐增加、抑瘤率升高、血清中VEGF水平逐渐下降,证明131I-His-IN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18F-FDGPET-CT显像通过SUVmax值动态变化,可用于监测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 HSP70复合物抗人肝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 :用经 42℃热休克处理的 SMMC- 772 1细胞制备裂解液 ,免疫共沉淀法提取 HPS70复合物 ,采用 SDS- PAGE和 Western- blot鉴定蛋白性质及分子量 ;蛋白测定仪进行复合物定量。 MTT法检测 HSP70复合物体外致敏人脾淋巴细胞对 SMMC- 772 1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SDS- PAGE和 Western- blot证实获得相对分子量约为 7× 10 4的 HSP70蛋白 ;体外细胞毒实施显示在不同效靶比时 ,致敏的淋巴细胞对 SMMC- 772 1均具有一定的杀伤效应 ,且这种效应可被 CD4、CD8的单抗部分阻断。结论 :HSP70复合物能在体外诱导针对人肝癌细胞的淋巴细胞毒效应 ,CD4、CD8介导了部分抗瘤作用 ,提示 HSP70可能通过多种免疫途径参与抗瘤效应。HSP70复合物抗人肝癌免疫的初步研究为今后临床肝癌瘤苗的研制和生物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肝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实验为检测肝癌组织中是否有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与肝癌临床检测指标AFP及高低转移潜能是否相关而设计。 方法 本实验用TRAP法从组织中抽提端粒酶,经反转录并PCR 扩增后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作斑点印迹杂交( 肝癌标本部分) 和PAG电泳加银染法显色( 人肝癌高低转移裸鼠模型) 。 结果 本实验检测了11 例肝癌患者有肝癌组织和癌周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肝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为93-88(单位:IOD值) ,癌周组织端粒酶活性为24-09,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正常组织(n = 5) 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与AFP浓度的相关系数r=0 .72,与肿瘤大小的相关系数r= -0-298。人肝癌高转移模型裸鼠LCID20 的端粒酶活性为(77-67±6-93),低转移模型裸鼠LCID35 的为82-16 ±15-93),两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 结论 肝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明显地高于癌周组织,正常组织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与AFP及肿瘤大小无关。端粒酶活性和肝癌的转移潜能可能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华麦饭石阻止二甲基奶油黄诱发大鼠肝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中华麦饭石对二甲基奶油黄诱发大鼠肝癌的预防作用。方法给Wistar大鼠食用含二甲基奶油黄饲料26周诱发肝癌,同时饮用10%中华麦饭石浸液防癌。结果实验组肝癌发生率为41.9%,对照组达100.0%(P<0.001)在8周(中毒性肝炎期)、18周(肝脏硬变期)和26周(肝癌期),实验组白介素┐2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01)。辅助T细胞和抑制T细胞的比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0.001)。血中Mn、Si、Ba、Fe、Zn、Se和M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u和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中华麦饭石对二甲基奶油黄诱发的大鼠肝癌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和微量元素的作用可能是其预防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塞来昔布对胃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和吲哚美辛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比色实验检测药物对 SGC790 1细胞和 AGS细胞增殖的影响 ,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药物对胃癌细胞成瘤性的影响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前后胃癌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塞来昔布和吲哚美辛抑制 SGC790 1细胞和 AGS细胞增殖 ,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两者抑制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塞来昔布和吲哚美辛抑制荷瘤裸鼠肿瘤增殖 ,瘤结节重量分别为 (48.3± 2 .88) mg和 (83.3± 2 0 .81) m g,对照组为 (82 6 .7± 77.72 ) mg(P<0 .0 5 ) ;塞来昔布和吲哚美辛可诱导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分别增加了 30 .4 % (34.5 %比 4 .1% )和 2 3.9% (2 8.0 %比 4 .1% )。塞来昔布可使胃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良性转化 ,可见有凋亡特征的细胞。结论 :塞来昔布和吲哚美辛可抑制胃癌体内外增殖 ,前者作用更强 ,诱导细胞凋亡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和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姜黄素和阿霉素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DMMC-7721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应用Webb系数判定2药合用效果,应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观察药物对细胞周期分布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2种药物单独应用时随着药物判量增加,其效应也增加,2药大剂量合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小剂量合用时可产生协同作用。结论:在体外,2.5mg/L-5mg/L的姜黄素和0.125mg/L-0.5mg/L的阿霉素联合应用,对SMMC-7721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姜黄素对阿霉素有化疗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与PGE2 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消炎痛类药物做为胶质瘤辅助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对20 例胶质瘤标本进行细胞培养1周,测其上清液中的PEG2含量。对10例胶质瘤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消炎痛溶液,培养1 周后测其上清液PGE2 的含量。同时对15 例胶质瘤患者血浆中PGE2 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胶质瘤合成PGE2 的量高于正常脑组织合成PGE2 的2 倍以上(P<0.001)。不同浓度的消炎痛对胶质瘤合成PGE2 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 0.001)。胶质瘤患者血浆中PGE2 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人(P< 0.005)。结论 脑胶质瘤生长过程中可以合成大量PGE2,并使其宿主血浆中也含有过量的PGE2 ,消炎痛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胶质瘤细胞合成PGE2 ,这提示消炎痛类药物在胶质瘤治疗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3)、(GD3)对小鼠巨噬细胞抗肿瘤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密度扫描半定量PCR产物,比较测定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mRNA(信使核糖核酸)表达量。结果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3、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3对巨噬细胞作用24h后,与未处理组比较,GM3可极大地增加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分别在6mg/L、4mg/L和4mg/L时使3种细胞因子增加136、83和464倍。GD3对mRNA的表达仅见微弱调节作用。结论GM3可在转录水平上对上述3种细胞因子进行正调控,且与剂量呈相关性,而GD3则基本上无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GM3、GD3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Vit.A缺乏对胚胎Hox-3.5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方法 :初断乳的昆明种雌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Vit.A缺乏组(A)、妊娠第0d补充Vit.A组(B)和妊娠第7d补充Vit.A组(C)。按AOAC方法建立孕鼠Vit.A缺乏模型。在妊娠第12d ,一半孕鼠剖腹取出胎鼠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小鼠胚胎Hox-3.5mRNA的表达 ,同时检测孕鼠血清Vit.A水平。另一半孕鼠在妊娠第19d剖腹取胎 ,用于检查胚胎发育。 结果:孕鼠血清Vit.A缺乏时 ,孕12d胚胎组织Hox-3.5mRNA的含量明显减少 ;妊娠第0d补充Vit.A ,Hox-3.5mRNA的含量与N组无显著性差异 ;妊娠第7d补充 ,Hox -3.5mRNA的含量虽比A组增加 ,但仍明显低于N组。此外 ,Vit.A缺乏使胎鼠的体重、身长、尾长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 ,且出现脑膨出及细小肾等畸形。GD7补充Vit.A组明显好于Vit.A缺乏组 ,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差异。交配后0d补充Vit.A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结论 :Vit.A缺乏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可能与Vit.A在转录水平调控Hox-3.5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酸锗对小鼠Lewis肺癌放射增敏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物肿瘤模型实验方法探讨葡萄糖酸锗对肿瘤的放射增敏效应。结果显示 :治疗后单药组与对照组肿瘤平均体积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用药加放射 2 0 ,2 5 Gy组肿瘤平均体积分别明显小于单放 2 0 ,2 5 Gy组 (P<0 .0 1) ,当肿瘤体积达到 4 .4 cm3 时 (原照射体积的 4倍 )测得放射增敏比为 1.5 8~ 1.7。说明本药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并能使肿瘤放射敏感性提高 5 8%~ 70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