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风为六淫之首,为百病之长,其性善行而数变。风邪为患临床多见,且易变生疑难杂症。笔者运用风药因病随证辨治,多获良效,兹将临证一得介绍如下。1口舌奇痒用荆防败毒散林某某,男,27岁,1997年7月3日初诊。主诉:口舌发痒2月余。2个月前觉口舌发痒,日渐加重,继而奇痒不安,曾在多家医院耳鼻喉 相似文献
2.
3.
针刺和耳穴贴压治疗痤疮一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刺和耳穴贴压治疗痤疮一得161005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二院李淑兰150076哈尔滨红十字医院周亚杰痤疮是由于毛囊发炎而致有一种皮肤病变,多发于青年人,尤以青春期为甚,女子以月经前后更为严重,分布于面部的痤疮令青年们不胜烦恼。中医认为此为疔疮阳证,热... 相似文献
4.
患者彭某,男,48岁,农民。1988年7月22日前来就诊。患口舌干燥,脘腹胀满,夜间尤甚,已历4月余。伴神疲纳差,形体瘦削,大便溏薄,小便自利。脉沉细数,舌质淡、苔白腻。鉴于患者口干舌燥、脘腹胀满的主证,时又值暑热之令,故诊断为内热伤阴。法拟清热养阴,兼补中气。药选生石膏30克,芦根6克,黄连9克,石斛12克,麦冬10克,沙参15克,玉竹9克,党参10克,黄芪12克,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5.
6.
慢性肺炎由于正虚邪恋,缠绵不愈,严重地威胁小儿的健康及生命,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尚缺中“的”之法,笔者秉本病成因之特点,举成功之验案,浅谈临证之一得。 相似文献
7.
寻常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 ,且在青中年人群中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笔者临床运用消风解毒汤治疗痤疮 1 2 0例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我们自 1 992 - 0 1~ 1 999- 0 8选择临床症状典型 ,血尿常规、肝功能检查正常 ,皮损表面细菌、真菌培养阴性 ,诊断为寻常痤疮的患者 2 40例 ,随机分组。治疗组 1 2 0例 ,男 6 8例 ,女 5 2例 ;对照组1 2 0例 ,男 72例 ,女 48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消风解毒汤 [1 ] :防风 1 2 g,黄芩 1 0 g,丹参 1 0 g,益母草 1 0 g,龙胆草 1 0 g,苍术 1 0 g,白蒺藜 9g,夏枯草 9g,连翘 9g,生石膏 9g。 …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风药用于尿血的治疗,主要原因为:(1)风邪是尿血的主要病因之一,血尿只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单纯予以止血,虽然也可奏一时之效,然病因未除,疾病必然进一步发展。对于风邪所致尿血者,风邪为其主要矛盾,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当以风药疏风、熄风为要;(2)由于风药具有升、散、宣、通的作用,经配伍后可引药入经,可透邪外达,予邪气以出路,邪去正安,血尿自止。风药虽经加减可用于治疗多种证型的尿血,然而用药当取其轻清灵动之气,应单味、少量"少佑之",切不可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因此,运用风药治疗尿血,必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中病即止,同时当辅以止血之品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4.
15.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本人采取内服中药结合大椎穴刺络拔罐治疗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0例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36岁,平均22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14年,平均32年。病发于面部42例,胸背部10例,面部与胸背部同发8例。皮损多为丘疹、脓疱、黑豆?.. 相似文献
16.
针药并举治疗痤疮2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口服中药与面部微针的方法治疗痤疮,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56例门诊患者,男92例,女164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13岁,以18~20岁多见;病程最短1周,最长15年。皮损主要分布在颜面部,以粉刺、丘疹、脓疱多见,少数为结节,囊肿。2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 用本院经验方“痤疮平”加味,药用:虎杖、山楂各12g,银花、蒲公英、生地各15g,炒枳壳、大黄、栀子、连翘、丹皮各10g。1剂/d,水煎,早晚各服1次,10剂为1个疗程。脓疱较多、肿痛甚者加白花蛇舌草、地丁、赤小豆;颜面肤红,日久难退者加红花、凌霄花;月经不调或经前皮疹… 相似文献
17.
针药并用治疗痤疮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症 ,中医称为肺风粉刺。我们从 1 991年开始采用刺络拔罐法结合中药治疗痤疮 60例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60例全部来源于门诊 ,其中男 2 3例 ,女 37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36岁 ;未婚 45例 ,已婚 1 5例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 2年。诊断按 Pillsbury分类法 [1] ,分为 ~ 度 : 度 (轻度 ) 黑头粉刺 ,散发至多发 ;炎症性皮疹 ,散发 ;计 9例。 度 (中度 ) 在轻度基础上加浅在性脓疱 ;炎症性皮疹数目增加 ,局限于颜面 ;计 35例。 度 (重度 ) 在中度基础上加深在性炎症性皮疹 ,发于颜面、颈部、… 相似文献
18.
一般资料
病员均为附属医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皮损类型临床可分为红斑丘疹型、结节囊肿型、化脓型、瘢痕疙瘩型及聚合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痤疮患者,均给予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汤剂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18例,占40.0%,显效15例,占33.3%,好转12例,占26.7%,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痤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针药并用治疗痤疮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自2001年5月~2002年5月,针药并用治疗青年痤疮6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符合《实用皮肤科学》中的有关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16~25岁42例,26~35岁18例;病程15天~6个月。2 治疗方法2.1 刺血疗法 上午8~12点在大椎穴及其左右旁开1寸处选3个进针点,先按摩局部2min,然后常规消毒进针部位,再用三棱针分别点刺3个进针点放血,直刺0.2~0.5寸,点剌后用中号罐一个拔在3点之上,时间5~10min,使之出血约0.5~3ml。隔日1次,连治5次为1疗程。2.2 穴位救药疗法 药膏组成:牛膝、吴茱萸各等份,共研为细末备用。用时加醋调成糊状,现调现用。晚上临睡前先用温水泡双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