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常琳  吕友梅  臧程强 《安徽医药》2013,34(7):931-933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淮南东方医院神经内科近2年收治的3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3例均为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舞蹈症状均为急性起病,以一侧为主,头部影像学检查CT显示患肢对侧尾状核头和壳核呈高密度,MRI显示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稍低或等信号,DWI像呈稍高或等信号。经降糖、补液治疗,并服用氟哌啶醇症状控制较好。结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长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高血糖症患者,病变部位以纹状体为主,影像学表现特殊,控制血糖,服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有助于舞蹈症状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4例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经过.结果:4例均为未有效控制血糖的糖尿病非酮症患者,其中1例为1型糖尿病患者.所有病例均为突发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症状均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的高密度影像,并在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磁共振T1像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T2像则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信号,无水肿征象.患者均给予氟哌啶醇及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并给予控制血糖治疗,症状均在短期内迅速改善.结论: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系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血糖、服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症状可以短期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3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对疾病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的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可同时合并癫痫。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高密度,MRI表现为T1WI高信号。控制血糖及应用氟哌啶醇后症状可缓解。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认识,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妮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167-169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了2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影像改变,并学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糖尿病患者均未经过系统的降血糖治疗,且均为非酮症高血糖患者。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出现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患肢对侧侧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高密度影,一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MRI则表现为病灶区T1为高信号,T2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征象。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糸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以纹状体为主,CT早期表现为高密度影,易与脑出血相混淆,MRIT1像为高信号,T2像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认识该疾病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谢尊椿  吴裕臣 《江西医药》2014,(11):1249-1251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在血糖控制不良情况下急性起病,舞蹈样症状累及单侧、双侧肢体或头面部;头颅CT显示出现舞蹈样症状肢体的对侧豆状核和/或尾状核呈高密度,MRIT1加权像呈高信号;经综合治疗(控制血糖,口服氟哌啶醇和或氯硝安定等)5例患者症状有缓解。结论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症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有关;影像学显示脑深部灰质核团损伤,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可能是由糖尿病导致;综合治疗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高场强脑磁共振(MR)各常规序列的信号变化,评估对肝硬化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心理测试诊断并按West-Haven标准分型的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脑MR图像,分析T1WI、T2WI、T2FLAIR、DWI、SWI序列上的信号变化。结果 36例患者T1WI显示双侧豆状核、丘脑、双侧中脑大脑脚的高信号;8例T2WI、T2FLAIR和DWI显示豆状核、丘脑和放射冠白质高信号,9例T2WI、T2FLAIR和DWI显示豆状核低信号,余23例未见异常信号;40例患者SWI显示双侧豆状核、尾状核、丘脑和中脑大脑脚的显著低信号。各序列中的异常信号呈对称性分布。结论 双侧基底核、丘脑和中脑大脑脚的对称性T1WI高信号和SWI显著低信号是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尤其是SWI的低信号表现,对MR诊断肝性脑病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邹胜华  林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26-52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8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8例偏侧舞蹈症在血糖控制不良情况下发作,表现为累及单侧肢体和/或面部的舞蹈样运动,头颅CT检查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高密度影,头颅MRI检查为T1高信号,T2低信号,无水肿征象。结论偏侧舞蹈症可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偏侧肢体舞蹈样运动。CT表现为高密度影,MRI为T1高信号,T2低信号。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出血和缺血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影像学改变及预后,防止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①10例均为未经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其中6例为糖尿病非酮症高血糖症,4例为酮症高血糖症。②临床表现;7例为突发起病并以一侧肢体为主的持续性舞蹈样运动,3例为发作性口角抽动伴单肢不自主舞动起病。症状均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肌力均为5级,肌张力均正常。③影像学表现:早期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丘脑的高密度影像,内囊未受累,并在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磁共振(MRI) T_1像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在持续数月后信号减低,T_2则表现为稍低信号或病灶部位区域中心混杂信号而周边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明显水肿征象。④本组患者均给予氟哌啶醇及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并控制血糖,症状均在短期内迅速改善。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结合特定部位的变化性磁共振成像及肢体舞蹈样动作可以做出诊断。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偏侧舞蹈症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为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34例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患者的CT、MRI等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引起偏侧舞蹈症最常见病因主要为急性脑梗塞23例(67.6%),其次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5例(14.7%),少见病因为脑出血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病毒性脑炎1例,风湿热1例;(2)急性脑梗塞中责任病灶位于偏侧舞蹈症状对侧21例,多位于尾状核、壳核;责任病灶位于偏侧舞蹈症状同侧2例,分别位于尾状核、壳核;责任病灶对侧基底节区存在梗死病变者10例;(3)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双侧基底区区病变2例;(4)各类偏侧舞蹈症影像学特点不同.结论 偏侧舞蹈症多由急性脑梗死引起;糖尿病或血糖升高是重要因素之一;偏侧舞蹈症以对侧基底节区尾状核、壳核病变所致为主,双侧病变并不少见,同侧基底节区病变也可致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连续住院的4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均为绝经期女性;1例临床表现为四肢舞蹈样症状,但影像学未见异常;1例单侧舞蹈样症状,但影像学见双侧基底节受累;各例MRI序列间表现出不匹配现象。结论高血糖渗透性所致代谢紊乱可能较血管功能不全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病鲤机制中起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DR及MRI征象,提高对本病早期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结果本组45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34例,年龄1872岁,平均33.5岁;病变部位手、腕关节部34例,足、踝关节部15例,膝关节6例,肩关节3例;肘关节5例;DR表现:关节周围软组织呈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及边缘骨质局限性侵蚀破坏,周围骨质疏松脱钙,5例患者出现关节半脱位表现。17例患者行MR检查,均为阳性,早期14例,MRI表现:滑膜炎渗出时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骨髓水肿时T1WI呈低信号,T2WI呈斑片状高信号,增强后T1WI强化;血管翳表现T1WI中等强度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T1WI明显强化;关节破坏软骨层次模糊消失和信号改变,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不规则高信号影,软骨表面可见毛糙和轻微的高低不平,成小囊状变;关节骨质侵蚀改变,表现为关节面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韧带、关节囊增厚及关节积液,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影像学DR检查是RA常规检查方法,MRI敏感性、特异性高,是目前诊断早期RA的最佳及首选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孟令惠  杜亚强  何丽  李淑青  刘怀军 《河北医药》2010,32(20):2890-2891
非酮症性高血糖可表现为多种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偏侧舞蹈症是其少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近期我院收治1例,查阅近10年来国内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DNT的3例患者平扫及强化MR资料。结果 2例表现为稍长T1,1例表现为等T1信号,2例为长T2信号,1例为等T2信号;3例压水像均呈稍高信号,无强化,无占位效应。结论 DNT具有一定特征性的MRI影像学表现,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169-172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46例进行观察,分析本组患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及其确诊率,总结肝硬化再生结节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45例通过核磁共振诊断为肝硬化再生结节,诊断率为97.83%。常规扫描:脂肪抑制T1WI多表现为稍高或等信号,T2WI大多为低信号,增强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期与强化肝实质比较为低信号结节,动脉期未见强化,癌结节T1WI多表现为稍低或等信号,个别可见稍高信号,T2WI多表现为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减弱。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临床诊断,能够早期鉴别良恶性疾病,同时还能对恶性结节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孔凡彬 《黑龙江医药》2013,26(1):151-152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硬化合并小肝癌、再生结节(RN)及肝不典型增生结节(DN)的MR表现,探讨其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0例结节性肝硬化病例MR检查资料.患者行正反相位TI WI、脂肪抑制T2WI、动态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DWI)扫描,总结肝内结节的信号特点.结果:RN在TIWI脂肪抑制上多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多为低信号;增强后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强化相似或信号稍低;DN在T1WI多为较高信号;T2WI多为稍低或等信号.增强后强化不明显;癌结节TIWI多为稍低或等信号,偶有稍高信号,T2WI多为较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强化多为动脉中晚期强化;门静脉期以后强化减退..结论:磁共振平扫加动态增强能对大多数RN、DN和小肝癌结节做出明确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6.
1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FNH的CT和MR表现,研究其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13例FNH的CT和MR中7例表现较为典型,CT平扫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中央区低密度瘢痕,增强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常见明显强化,延时期多为等密度,瘢痕可稍有强化;术前作出正确诊断。6例FNH表现不典型,CT低密度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瘢痕和轻度强化;术前3例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诊断为血管瘤。结论 FNH的CT和MR表现在术前进行综合分析,多数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内淋巴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提高淋巴瘤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30例病例均使用GE3.0T磁共振,进行SE序列T1WI、T2WI、FLAIR、DWI以及对比增强T1WI扫描,分析其在各序列图像上所显示内部信号和强化特征,以及与相邻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特征。结果病变在T1WI图像上均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图像上均为与灰质相似或明显低于周围水肿的稍高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图像上肿瘤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多呈均质或明显强化,周围水肿均明显,可见占位效应。结论磁共振增强扫描后淋巴瘤强化明显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可与其它颅内肿瘤进行鉴别,对淋巴瘤诊断有较高价值,可提高淋巴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骨化性纤维瘤的CR、CT及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的CR、CT及MRI表现,全部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非骨化纤维瘤发生在股骨8例,胫骨6例,腓骨与肱骨各2例,髂骨1例。CR及CT表现为囊状骨质缺损,边缘有硬化,内含软组织密度,无钙化。MRI表现为T1WI稍低或低信号,T2WI低信号,少部分T2WI为稍高信号,无软组织肿块。结论CR CT与MRI三者综合分析,对非骨化性纤维瘤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病变恶性程度胶质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01~2022-05收治的66例胶质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病变恶性程度胶质瘤MRI影像学特征并计算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66例胶质瘤中,低级别胶质瘤为18.18%(12/66),高级别胶质瘤81.82%(54/66);MRI检查诊断66例胶质瘤中,低级别胶质瘤19.70%(13/66),高级别胶质瘤80.30%(53/66)。低级别胶质瘤在MRI中影像学特征为不规则团片状,T1WI序列低信号,T2WI序列高信号,FLAIR序列低、高信号,DWI序列稍高信号,增强T1WI序列存在斑片状轻度强化阴影区,且无或轻度水肿,脑中线无明显偏移,占位征象轻度;高级别胶质瘤在MRI中影像学特征为类圆形信号影,T1WI序列等低信号,T2WI序列等、稍高信号,FLAIR序列等、稍高信号,DWI序列高、低信号混杂,增强T1WI序列存在斑片状无强化区,存在明显水肿,脑中线明显偏移,占位征象明显。MRI诊断不同病变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MRI影像表现。结果12例患者中,病变表现为肿块型的4例,弥漫型的3例,多发淋巴结肿大型3例,混合型的2例。单发于颈部淋巴结群者3例,单发于扁桃体者1例,颈部合并韦氏淋巴环多部位受累者8例。MRI检查T1WI呈稍低信号,T2WI为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一中度均匀强化。病理分类:B细胞来源10例,NK/T细胞来源2例。结论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影像表现与病理分型有一定相关性;MRI能清楚显示其生长部位、形态及侵犯范围,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