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病灶内化疗治疗脊柱感染性疾病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4月至2012年6月,采用经皮内固定结合病灶内化疗的方法治疗脊柱感染性疾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3685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术前均行X线片、CT及MRI检查,实验室检查,手术时同时进行病理活检。诊断:脊柱结核15例,脊柱非特异感染5例。胸椎10例,胸腰段6例,腰椎4例。17例患者涉及单间隙两个椎体,3例涉及双间隙3个椎体。固定方法:两对椎弓根钉5例,3对9例,4对3例,5对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85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术前均行X线片、CT及MRI检查,实验室检查,手术时同时进行病理活检。诊断:脊柱结核15例,脊柱非特异感染5例。胸椎10例,胸腰段6例,腰椎4例。17例患者涉及单间隙两个椎体,3例涉及双间隙3个椎体。固定方法:两对椎弓根钉5例,3对9例,4对3例,5对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3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术后患者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所有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在位,无松动、塌陷及断裂。术后后凸畸形纠正0.89°3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术后患者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所有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在位,无松动、塌陷及断裂。术后后凸畸形纠正0.89°27.33°,随访1年未见明显丢失。结论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能够一期完全清除感染病灶,脊髓减压,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脊柱感染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的护理特点;方法对17例实施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结合手术特点进行了术前检查护理、心理护理、术后专科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17例病人治疗效果好,健康状态恢复迅速;结论完善细致的护理计划保障了手术效果,提高了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视觉模拟评分、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椎间隙平均高度、椎体...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40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组选择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组选择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分析手术后住院的平均天数、手术后下地锻炼的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椎弓根钉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椎间隙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果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组手术后住院的平均天数、手术后下地锻炼的时间、术后负重时间、椎弓根钉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椎间隙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和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完成并做初步分析。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下,对17例患者共行76枚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所有手术过程顺利,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76枚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螺钉大小选择合适。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中透视次数减少。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有限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可动性内窥镜下腰椎管有限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患者34例,分别比较术前、出院时、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按Nakai标准将疗效分优、良、可、差四级。结果术前、出院时、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分别为(7.9±1.6)、(2.9±1.4)、(1.9±1.9)、(2.4±1.5)。术前与术后出院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次随访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疗效优29例,良2例,优良率92.5%。结论内窥镜下有限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可靠,对脊柱及后背部肌肉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96例椎体骨折病例作为受分析病例,随机分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各48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脊柱Cobb角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Cobb角恢复幅度与对照组相仿,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椎弓根钉能够改善脊柱Cobb角度,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是椎体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椎骨折采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方法48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研究组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情况;椎弓根钉内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手术应激指标(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0%(24/24),高于对照组的83.3%(2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37<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时间为(69.24±3.41)min、术中出血量为(23.24±3.42)ml、手术切口长度为(3.56±1.22)cm,均优于对照组的(125.21±2.67)min、(175.50±12.67)ml、(9.41±1.24)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41<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患者脊椎功能,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杜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193-19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对照组采用单纯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出院后随访的椎体高度、脊椎活动能力、Cobb角的矫正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确定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脊椎活动能力、椎体高度变化情况、后突角的矫正情况等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重建效果好、稳定性高、术后功能恢复性较好,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24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经椎弓根复位固定和植骨融合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7~28个月,临床优良率87.5%,滑脱复位率95.2%,椎体间Cage完全融合,横突间植骨融合率为89.5%,无椎弓根钉断裂及Cage移位。结论应用上述手术方式,可同时解除神经卡压、矫正畸形和稳定脊柱,达到有效恢复神经功能、维持脊柱正常形态和力学稳定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赵洪  曹晓建 《江苏医药》2012,38(11):1296-1298
目的评价克氏针钻头法在胸椎椎弓根置钉技术中临床运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横突上嵴与上关节突基底中线的交点为进针点,2.5mm克氏针钻头缓慢旋转进入钉道直至深度为30mm。椎弓根探子确认钉道5个壁后,直径3.5mm丝攻进行攻丝,再次探查骨道后,根据术前CT测量拧入相应规格的螺钉。25例患者共210枚螺钉纳入临床研究,螺钉位置根据术后CT扫描并按照Heary进行分级,评价其准确性及安全性。结果采用克氏针钻头法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210枚,术中及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及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CT扫描有18(8.57%)枚螺钉穿透骨皮质,4枚螺钉穿透椎弓根内侧壁<2mm。按照Heary分级,其置钉准确性达98.09%(206/210)。结论克氏针钻头法在临床运用中能准确而安全地置入胸椎椎弓根螺钉,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患人员的放射线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通道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A3型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A组21例行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结合单侧开窗减压治疗;B组22例行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板开窗减压治疗,从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9.8个月.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术后3 d及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114.29±14.52)min、(38.57±8.68)mL、(50.47±55.34)mL、(2.86±0.96)分、(1.14±0.79)分,B组分别为(123.41±12.38)min、(267.95±26.76)mL、(217.50±27.68)mL、(3.59±1.14)分、(1.86±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后凸Cobb角,椎管狭窄率(rate of spinal compromise,RSC)及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A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后凸Cobb角分别为(16.20±4.25)°、(4.89±1.22)°、(4.95±1.17)°,B组分别为(15.11±5.61)°、(4.56±0.93)°、(4.64±0.8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椎管狭窄率(RSC)分别为(31.23±8.21)%、(4.54±1.34)%、(4.30±1.33)%,B组分别为(29.25±9.66)%、(4.93±1.56)%、(4.71±1.4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A组术中1例发生脑脊液漏.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结合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选取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跨伤椎固定技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周、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腰背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围手术期参数对比和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 VAS、ODI、Vobb 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观察组 ODI 评分为(10.3±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87,P <0.05),此外观察组在 VAS、术后 Cobb 角以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突出,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安全性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38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椎间融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病人,26~72岁,平均51.3岁。行腰椎后路病变节段脊柱附件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椎间植骨融合术。平均随访4.7年。随访观察指标有JOA评分、植骨融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临床恢复率术后半年、术后1年及最终随访时分别为78.9%、92.1%和68.4%。最后1次随访的融合率达97.4%。2例未观察到可靠的融合,并在术后2年出现内固定的断裂而再次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3%,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2%。病人满意率达94.7%。结论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影像导航引导椎弓根钉加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系统引导椎弓根钉加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性和效果。方法对56例腰椎滑脱患者在脊柱影像导航系统引导下利用椎弓根螺钉滑脱椎体进行复位固定加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术。手术后对内植物和导航虚拟影像进行测量,疗效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定术前、术后分数,同时观察临床疗效及融合率。结果植入物实际影像图与导航虚拟手术路径图重叠,复查CT示内植物位置理想,椎弓钉位置评级:理想210枚(94%),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1年10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7分,随访时为12.5分,优良率91%。结论影像导航系统引导椎弓根钉加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植入前可以虚拟出内固定植入的手术环境和路径;植入中可以实时追踪手术器械的位置变化,使内植物精确植入最佳位置,提高了椎弓根钉和融合器植入安全性,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髓核摘除+经后路关节突单纯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JOA评分、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植骨融合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S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具有植骨融合率高、远期恢复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后路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1年4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40例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0例,采用后路伤椎置钉治疗;B组20例,采用跨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Frankel分级,后凸角,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患者随访1~2年,对比分析A组和B组患者术后的后凸角,术中出血量等数据,B组较A组出血量少。但A组后凸角治疗优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伤椎置钉是较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更为有效,更为安全的一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在齿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本院2007年8月~2011年2月,选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共18例,对其采用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以及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经X射线、CT复查示螺钉无松动,无断钉,均获得骨性融合。1例螺钉偏内致左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1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余螺钉位置良好,无脊髓、椎动脉损伤。3例术中在行寰椎后弓下方操作时损伤静脉丛,但无临床影响。4例骨折脱位完全复位,1例不完全复位;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5例D级均恢复至E级,13例E级无变化;患者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均完全恢复,旋转功能稍受限。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为短节段固定,直视下置钉、复位,对颈椎影响小,寰枢椎的稳定性良好,提高了植骨融合率,脊髓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复发性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再次翻修手术采用扩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Et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问卷调查及影像学随访观察。结果本组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所有病例脊柱节段均获融合,融合率100%,平均融合时间为8(6—12)个月。术后随访1~5年,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优良率为96.6%。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经扩大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植骨,治疗后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