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 ,其并发高胆红素脑病极其凶险且愈后不良。我院自 1996~ 1998年采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根据目前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 ,出生后 2 4h内出现黄液 ,胆红素浓度 >85 μmol·L-1,出生后 72h至足月血清胆红素浓度 >2 0 4μmol·L-1,早产儿 >2 5 5μmol·L-1。1.2 病例选择 自 1996年至 1998年共收治 5 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2 6例 ,男 16例 ,女10例 ,最小 1h ,最大 2 2d。感染并发…  相似文献   

2.
正常足月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一般生后 2周消退 ,由于各种高危因素可导致晚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更易引起胆红素脑病。现对 1997年 1月至2 0 0 0年 10月收治的 15~ 2 8d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血清胆红素≥ 2 0 5 2 μmol/L即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1 2 一般资料 男 5 1例 ,女 2 3例 ;年龄 15~ 2 1d 3 5例 ,~2 8d 3 9例。黄疸出现时间 :出生后 2~ 10d。胆红素值 :2 0 5 3 1~ 3 42 10 μmol/L。 74例间接胆红素均增高 ,16例伴直接胆红素增高 ,其中直接胆红素 17 1~ 3 4 2 μmo…  相似文献   

3.
自 1 997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应用三种蓝光照射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就其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 0 5 2 μmol/L ,早产儿≥ 2 56 5μmol/L ,均为收住新生儿科患儿。蓝光箱组 (组 1 ) :选择1 997年 1月至 1 2月患儿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其中早产儿 (2 50 0g >体重 >1 50 0 g) 1 5例 ,脐炎 8例 ,新生儿肺炎 5例 ,败血症 2例。单面蓝光箱组 (组 2 ) :选择 1 998年 1月至1 2月患儿 30例 ,男 1 9例 ,女 1 1例 ,其中早…  相似文献   

4.
自1996~2004年我科诊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1例。本文对其综合分析,旨在提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水平。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第二版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i1)足月儿>220.6μmol/L,早产儿>255μmol/L,符合以上标准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1.2一般资料本组91例中,女48例,男43例;足月儿89例,早产儿2例;日龄<7天19例,<14天17例,<21天17例,>21天38例。黄疸出现时间最早在生后14h,最迟4天,平均2.85天。TBi1均>220.6μmol/L,其中220.7~342μmol/L83例,>342μmol/L8例,最高达471…  相似文献   

5.
张雅媛  范一新 《江苏医药》2000,26(3):244-24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致死或致残。 1 998年 4月至1 998年 6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 5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5 0例患儿均为本院新生儿科收住患儿 ,分为两组。中药组 2 5例 ,男 1 3例 ,女 1 2例 ;年龄 1天~ 7天 ;胎龄 <37周 3例 ,37~ 42周 2 2例 ;体重 1 80 0~ 42 0 0 g。血清胆红素 2 0 5~ 2 5 6 μmol/L 5例 ,2 5 6~ 34 2 μmol/L 1 7例 ,>34 2 μmol/L 3例。对照组 2 5例 ,男 1 2例 ,女 1 3例 ;年龄 1天~ 7天 ;胎龄 <37周 …  相似文献   

6.
1998~ 1999年在住院病人中 ,用茵陈蒿汤加赤芍、白茅根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病人 60例 ,并随机设立 60例为对照组。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5年 5月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 。治疗前病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均大于68 4μmol/L ,黄疸出现时间均小于 10d ,以排除自然消退的可能。治疗组 60例 ,其中男 3 6例 ,女 2 4例 ;年龄 3~ 18岁2 2例 ,18~ 5 0岁 3 8例 ;总胆红素 68 4~ 169 3 μmol/L 5 6例 ,>171 0 μmo…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方金龙,赵冬梅晋城市医科所范静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新生儿高胆)为新生儿常见危重症之一,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科近十年来共收治新生儿高胆70例,采用以输注血浆为主的非换血综合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女17例。男:女23:1。发病日龄:新生儿早期(生后7天以内)31例,新生儿晚期(生后7~28天)39例。原发病:新生儿早期患儿中感染16例占51.6%,血肿6例占19.3%,溶血症7例(其中ABO血型不合5例,Rh因子不合2例)占22.6%,自然出血症2例占6.5%。新生儿晚期病例中,感染32例占82.2%,肝炎综合征5例占12.8%,血肿2例占5.0%。二、血清胆红素水平:0.702~0.878μmol/L37例,~1.17μmol/L23例,~1.463μmol/L6例,~1.755μmul/Ll例。超过1.170μmol/L者10例。直接胆红素升高16例,间接胆红素升高52例,双相升高2例。三、治疗:因条件所限,本组病例皆未行换血治疗而采用综合疗法:①一般治疗:抗感染、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多维乳酸菌散佐治新生儿黄疸58例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1997年~1998年12月收治新生儿黄疸65例 ,总胆红素值最高349μmol/L ,最低184μmol/L ,直接胆红素≤17μmol/L ,为对照组。2000μmol/L2001年8月58例 ,总胆红素值最高367μmol/L ,最低190μmol/L ,直接胆红素≤18μmol/L ,为治疗组。1 .2方法 :对照组给常规治疗 ,口服鲁米那 ,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丹参、能量合剂及对症治疗 ,对总胆红素≥280μmol/L、黄疸在24小时内出现…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是儿科急症之一 ,对新生儿的智力、听力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都有损害〔1〕。我科于 1 998年 8月~ 1 999年 1 2月应用妈咪爱辅治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取 1 998年 8月~ 1 999年 1 2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 63例 ,根据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2〕,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5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 4例 ,胎龄 38 2± 0 5周 ,就诊时间 1 8 0± 4 8d ,治疗前经皮测胆红素值 2 0 5 2~ 330 μmol/L ;对照组 2 8例 ,其中男 1 6例 ,女 1 2例 ,胎龄 38 0± 0 7周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本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黄疸发生时间、血清胆红素峰值(SB)及峰值出现时间,并寻求部分因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国产HD-368型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960例足月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进行生后1~7d的监测,并且用改良J-G法对所测胆红素浓度进行间断复核。结果发现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峰值平均为(232±57)μmol/L,峰值出现时间为生后5d,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102.6μmol/L者占27.84%,血清胆红素峰值〉205.2μmol/L者占47.22%,〉256.5μmol/L者占12.15%,〉307.8μmol/L者占1.47%。并指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下列因素相关:剖宫产(χ2=27.08,P〈0.01)、母亲使用催产素(χ2=21.56,P〈0.01)、新生儿体重下降偏多(≥7%)(χ2=38.31,P〈0.01),而与性别无关(χ2=1.12,P〉0.01)。新生儿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并不增加(χ2=l.02,P〉0.01)。结论新生儿保质、保量、合理的母乳喂养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键之一,孕母慎用催产素为其二。但是,对正常新生儿和窒息儿的黄疸治疗标准是否可适当增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均采用蓝光和白蛋白治疗,其中27例治愈;3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ABO溶血、感染和母乳黄胆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同胆红素水平与听力障碍的关系。方法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50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05.2~342μmol/L 75例,150耳,血清胆红素水平>342μmol/L 75例,150耳,对照组80例,160耳,为产科病房正常出生的健康新生儿,生后4~7d进行了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测,初筛未通过者生后42~90d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AABR)复筛,观察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时,患儿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率的改变。结果正常新生儿与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新生儿筛查结果比较:TEOAE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而重度异常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筛查通过率低于轻度异常胆红素血症,随着胎龄增加,黄疸消退,听力复筛通过率增加。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可造成损害,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增高,听力的损伤越明显[1]。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6年2月~1997年6月,采用中药制剂茵振黄注射液结合西医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回资料与方法1.lljg床资料诊断标准[‘j: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疽,胆红素浓度>85pmol/L,生后72h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04pmol/L,早产儿M255pmbl/L,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出生30min~28d。其中新生儿ABO溶血症1例,母乳性黄疽综合征8例,高胆红素血症合并重度窒息、合并早产儿硬肿症、合并败血症各3例,合并脓疗疹6例、合并新生儿脐炎5例…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 1994年 3月~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新生儿 174例 ,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36例 (占 2 0 7%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 >2 0 5 .umol/L ,早产儿 >2 5 6 .5umol/L者即可诊断[1] 。本组血清总胆红素在2 0 5 .2~ 2 5 6 .5umol/L者 2 6例 (占 72 .2 % ) ,2 5 7~ 2 72umol/L者 10例 (占 2 7 8% )。1 2 一般资料  36例中男 2 0例 ,女 16例 ,男女之比为1 2 5∶1,其中足月儿 2 4例 ,早产儿 8例 ,过期产儿 4例 ,发病时间 <7d 2 2例 (6 1 1% ) ,>7d 14例 (38 9% ) ;顺产 18例 ,剖宫产 1…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之一,可有不同的病因引起,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1997-01~2001-10收治的156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的病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病理性黄疸的标准:①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h内出现黄疸);②程度重(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2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且以间接胆红素为主);③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④持续时间过长,消退后重复出现。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之一的共156例,其中男87例,女69例。足月…  相似文献   

16.
赵丽娜 《河北医药》1998,20(4):204-20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常由多种病因所致。现就我院儿科1990年~1996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40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凡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即: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重症黄疸,血清胆红素>205μmol/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6μmol/L均收在内共140例,其中男94例占67.1%,女46例占32.9%,足月儿78例占55.7%,早产儿52例占37.1%,过期产儿7例占5%,小于胎龄儿3例占2.2%,发病日龄7天以内96例,超过7天44例。 1.2 病因:所有入院患儿均化验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其它相应的必要检查。结果:14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早期病例以围生因素占首位共64例,其它为溶血性黄疸12例,败血症5  相似文献   

17.
我科新生儿室1994年6月~1998年5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0例,约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0%,现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89例,女31例;足月儿104例,早产儿16例。按发病因素统计,感染因素所致65例,占54.16%;围产因素所致15例,占12.5%;溶血性疾病14例,占11.67%;母乳性黄疸19例,占15.83%,硬肿症和原因不明7例,占5.83%。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合并胆红素脑病8例。本组新生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采用日立牌7170型机检测。所有病人均于入院后抽血查总胆红素,结果浓度均>205.2μmol/L,早产儿>255μmol/L,以后每天用…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病 ,如不适当预防及治疗 ,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遗留后遗症及听力障碍 ,且预后差。引起新生儿高胆的原因很多 ,而肠 -肝循环重吸收增加是主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肠腔内的胎粪约含有胆红素 136 8~ 1710 μmol/L ,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生量的 5 - 10倍[1] 。如胎粪粘稠 ,排出延迟 ,可导致胆红素血症。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对 40例新生儿采用少量不保留灌肠法 ,促进胎便排出 ,防止胆红素的吸收 ,从而避免了因高胆红素血症的发展对患儿产生的危害。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由不同病因引起。我院从1990年~1998年共收治新生儿高胆72例,现就其病因及临床治疗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72例均符合新生儿高胆诊断标准即足月儿血胆红素>205μmol/L,早产儿血胆红素>256μmol/L,且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其中男59例,女13例,早产儿8例,过期儿3例。1分钟Apgar评分≤7分14例。1.2 病因:感染因素共32例(44.4%),其中新生儿肺炎10例、败血症9例、脐炎9例、脓疱疮3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围产因素共29例(40.3%),其中窒息7例、早产8例、吸入性  相似文献   

20.
影响正常新生儿黄疸的产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琼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065-1065
目的探讨产科因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用微量胆红素检测仪测定51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7天的血清胆红素(SB)浓度,并记录可能与新生儿黄疸有关的产科因素。结果产前用催产素、剖宫产、孕次越多、胎龄越长者SB峰值越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SB≥205.2μmol/L)的发生率增加,产次对SB无影响。结论提高产科质量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