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钡双重对比结肠灌肠造影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实施此种检查时,需向患者肠道内灌注硫酸钡溶液及空气,在X线下观察,在钡剂充盈至结肠脾曲时,停止钡剂灌注,注入空气,利用空气使钡剂充盈至盲肠,钡剂附着在肠壁上,在X线照射下,钡剂和空气在肠道中构成双对比像,从而观察到患者肠道表面病变情况[1].目前多数机构造影操作仍为钡剂与空气分步灌注,且非共用一套灌注装置,灌注时间长,不仅操作麻烦,并且由于不能由患者单独操作,在灌注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较频繁地出入患者所处的X线区域,故加剧了X线对护理人员的伤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一次性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灌注器[2],使气钡双重结肠灌肠造影操作更简便易行,并提高了检查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结肠双对比气钡灌肠造影,即是将钡剂及气体注入结肠经 X 线检查,由于气体及钡剂密度不同,增加了检查部位的对比度,从而达到诊断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迴盲部疾病的目的。放射科护理人员在进行钡灌肠造影时,应掌握注  相似文献   

3.
何谓钡剂灌肠造影  ( 1 )它是用来进行直肠和结肠的 X线检查 ,常被用作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的补充检查。 ( 2 )它是一种诊断性检查 ,如下消化道出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的检查 ,也可用来筛查结肠息肉及结、直肠癌。 ( 3)禁忌症包括 :急性结肠炎或憩室炎、近期息肉切除术及结肠活组织病理检查后 ,高龄患者 (超过 70岁 ) ,妊娠期妇女。钡剂灌肠造影作用机理 对比剂灌入直肠以增强肠道 X线成像效果。钡剂灌肠造影可使用单一对比剂 (即单钡 ) ,也可进行双重对比造影 (空气和钡 )。双重造影更常用 ,效果更佳。患者准备  ( 1 )肠道准备 :因人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张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在结肠息肉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9年1月采用低张结肠气钡双重造影264例患者,并与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并进行诊断符合率和诊断漏诊率比对。结果本组采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264例患者,检查结肠息肉X线征象阳性135例,阳性率51.13%;单发结肠息肉95例,多发40例,息肉直径大小5—35mm。〈2cm结肠息肉41例,〉2cm结肠息肉94例。乙状结肠71例,降结肠39例,横结肠25例。纤维结肠镜检查阳性132例,低张气钡双重造影阳性135例,诊断符合率97.77%;纤维结肠镜检查阴性121例,低张气钡双重造影阳性129例,诊断漏诊率5.94%。结论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痛苦小,能全而了解整个结肠和阑尾的情况,对结肠的解剖和各段结肠的位置显示较真实,同时也能观察到结肠外病变对肠壁的影响。与纤维结肠镜检查比较诊断符合率97.77%,诊断漏诊率5.94%。可以做为对结肠息肉诊断首选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5.
结肠气钡灌肠双重造影是目前放射科检查结肠疾病的常用方法,对结肠疾病的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老年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驰,在检查过程中病人往往失去控制能力使气钡外流而导致检查失败。作者等自1991年以来,将小儿加压灌肠管应用于老年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共检查40例,在临床应用中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检查成功率。现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钡双重对比灌肠造影检查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对气钡双重对比灌肠造影检查200例患者检查前的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包括充分的胃肠道准备、药物及使用器具准备、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减少心理压力等。结果通过在检查前对患者护理方法的改进,欲行气钡双重对比灌肠造影检查的20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精心的检查前准备、完善的操作技巧及心理护理是气钡双重对比灌肠造影检查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溃炎宁合康复新液序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的结肠造影价值;材料与方法:将选入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溃炎宁合康复新液序贯灌肠治疗前、后行结肠造影后记录并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前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小钡斑或小毛刺状改变;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均经过结肠造影,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造影的变化(表3),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钡剂造影技术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为临床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信息,结合临床与内窥镜检查可对UC作出更精细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是我国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纤维结肠镜和结肠内超声等都可用于结、直肠癌的检查诊断.自1980年开始应用CT对大肠癌进行术前检查以来,CT检查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应用日益增多.本文对25例临床怀疑结肠或直肠癌不愿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采用水灌肠CT扫描,术后作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殷文良  李书 《中国临床研究》2011,(7):623-624,548
目的研究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特征性表现及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8例新生儿的腹部X线平片及钡灌肠影像资料。结果 8例腹部X线平片均显示异常,均有全腹小肠胀气,伴气液平面6例,无1例结肠充气扩张;钡灌肠表现为结肠细小,宽径0.4~1.0cm,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管呈细绳状。钡灌肠正确诊断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6例,3/4诊断准确。结论腹部X线平片异常可提示巨结肠,钡灌肠可正确诊断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正确合理使用检查方法及掌握其影像学特征,对早期诊断新生儿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2月本院食管癌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50例食管癌患者接受CT检查确诊的有41例,包括6例上段癌,25例中段癌以及10例下段癌,诊断准确率为82%;接受X线气钡双重造影确诊的有31例,确诊率为62%。包括3例食管上段癌,24例食管中段癌,4例患者为食管下段癌。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均有各自优势,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能够更明显提升诊断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肠绒毛状腺瘤影像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通过重点分析98例结肠绒毛状腺瘤的X线表现,并包括其中4例B超检查,6例CT检查和7例MRI检查的结果。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对照其诊断符合率。结果;结肠绒毛状腺瘤,特别是地毯型及菜花型在X线钡灌肠造影中有较特异的表现,X线检查对本组的诊断符合率较高,B超、CT、MRI对本病的特异性较低。结论:X线钡灌肠造影检查是诊断结肠绒毛状腺瘤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114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影像与手术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钡灌肠检查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术前诊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有完整钡灌肠及手术资料的3岁以内的先天性巨结肠病例114例,将其X线影像与手术所见进行时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手术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而钡灌肠检查97例肯定诊断、1例可疑诊断、4例诊断正常、12例在新生儿期未见明显异常,以后复查钡灌肠肯定诊断;在钡灌肠确诊的109例先天性巨结肠。痉挛狭窄段显示82例与手术所见一致,27例短于手术所见。【结论】X线钡灌肠检查方法时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确定病变范围、指导手术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贲门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显示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双重对比钡餐造影法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早期贲门癌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结果:贲门形态改变40例,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影35例,食管下段受侵29例,胃体上部受侵17例。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多轴位反复观察在贲门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秀杰  陈宏平  马强 《临床医学》2004,24(10):25-26
目的:通过对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和胃镜检查对比,进一步明确这两种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疣状胃炎经气钡双重造影及胃镜检查的诊断结果,并经病理证实。结果:疣状胃炎呈多种形态改变,气钡双重造影多显示出黏膜表面多发圆形或椭圆形隆起,中心呈点状龛影,表面呈痘疮样糜烂,胃襞柔软,随充气量不同形态可改变。结论:气钡双重造影与胃镜检查各有利弊,综合两种技术,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结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及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将33例结肠镜直视下活检、19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43例螺旋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对照。结果:诊断符合率内窥镜为90.9%,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为84.2%,螺旋CT扫描癌肿检出率为44.2%,淋巴转移符合率28.2%,肝脏转移诊断符合率87.5%,原发灶侵犯周围器官组织诊断符合率66.7%。结论: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及预防结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对不能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人,可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进行诊断;螺旋CT检查能发现和显示病变,确定病变的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是临床确定治疗方式及判定预后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气钡双重对比结肠灌肠造影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实施此种检查时,需向患者肠道内灌注硫酸钡溶液及空气,在x线下观察,在钡剂充盈至结肠脾曲时,停止钡剂灌注,注入空气,利用空气使钡剂充盈至盲肠,钡剂附着在肠壁上,在X线照射下,钡剂和空气在肠道中构成双对比像,从而观察到患者肠道表面病变情况。目前多数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钡灌肠联合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x线片在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先天性巨结肠或巨结肠同源病患儿的消化道钡餐、钡灌肠及钡滞留X线片影像资料。结果30例患儿中先天性巨结肠19例,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11例;钡灌肠显示,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组较先天性巨结肠组患儿狭窄段发生率少,直肠扩张发生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显示,病变部位钡剂传输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消化道钡餐联合钡灌肠及钡滞留X线片检查对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同源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X线造影及16排螺旋CT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4例食管癌患者,均经手术病例证实,采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及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分析两中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及影像学表现。结果: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CT检查的准确性分别为90.91%和95.45%,灵敏度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X线气钡双重造影主要表现为食管壁僵硬,食管充盈度缺损,食管中断等;CT检查主要表现为食管壁增厚,出现周围器官受累或淋巴结转移等。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CT检查均对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单一方法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联合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并可为患者的顺利治疗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结肠炎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气钡双重造影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由于缺血性结肠炎-过型多见,因此我们对10例患者在短期内作了多次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观察其变化。结果:X线主要表现为:①指压痕;②管腔狭窄;③多发龛影;④囊袋状改变。结论:钡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对本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数日到数周内动态观察可发现明显的变化,有助确诊。  相似文献   

20.
结肠双对比造影及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影像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06年至2010年经我院放射科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及CT扫描检查患者。结果:双重造影293例。查出结肠癌21例,其中,CT扫描8例。均已病理证实。结论:结肠双对比造影结合CT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