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SnoN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动态观察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糖尿病2周(DM2)、4周(DM4)和8周(DM8)组,每组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SnoN、TGF-β1、Smad2/3、APC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皮质SnoN蛋白的水平;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光镜检查肾组织的形态改变。结果: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发现DM2大鼠肾组织中SnoN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DM4组明显减少(P<0.01),至8周时减少为正常对照组的42%。DM2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GF-β1、Smad2/3、APC较正常组显著增多,并随病程进展而增加(P<0.01);DM4和DM8组,SnoN蛋白表达的减少与TGF-β1、Smad2/3、APC表达增多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表达增多,可能通过APC依赖的泛素化作用使SnoN蛋白降解,从而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和Smad2/3信号蛋白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并初步探讨它们与糖尿病肾病(DN)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复制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M2、4、8、12、16和24周组,每组均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6)。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Sno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连蛋白(FN)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SnoN的mRNA;生化方法测血糖、血肌酐及24h尿蛋白量。结果 DM4周起肾组织中Sno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 < 0.01),DM各组SnoN的mRNA表达无变化;TGF-β1、Smad2/3及FN的蛋白表达随DM病程进展逐渐增多;DM12周始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α-SMA阳性表达。结论 SnoN蛋白表达减少与TGF-β1/Smad信号通路共同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模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否通过下调Ajuba水平,降低Yes相关蛋白1(YAP1)的表达,进而减轻细胞外基质(ECM)沉积从而减轻DKD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程度。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DM+过表达BMP7腺相关病毒组(DM+rAAVBMP7组),每组6只。采用尾静脉注射55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M大鼠模型。NRK-52E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HG)组和HG+rhBMP7组。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肾皮质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皮质Ajuba、YAP1的表达部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皮质及NRK-52E细胞中BMP7、Ajuba和YAP1、Ⅲ型胶原(Col-Ⅲ)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大鼠肾皮质Ajuba和YA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生化指标检测显示DM组大鼠血糖、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水平较NC组显著升高(P<0.05),尿肌酐较NC组显著降低(P<0.05);与DM组相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和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的动态表达,并初步探讨Smurf2在DM大鼠肾组织SnoN蛋白表达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复制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M2、4、8、12、16和24周组,每组均设鼠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n=6)。生化方法测血糖、血肌酐(Scr)及24h尿蛋白量,计算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胰腺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胰腺组织胰岛素、肾组织Smurf2和SnoN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肾皮质Smurf2、Sno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磷酸化Smad2(p-Smad2)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肾皮质Smurf2和SnoN的mRNA。结果:(1)DM各组血糖、血Scr、24h尿蛋白量和肾脏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强,DM大鼠胰岛素表达则明显减弱;(2)Smurf2和SnoN蛋白均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从DM2周始各DM组Smurf2、TGF-β1和p-Smad2蛋白表达均多于正常对照组,DM4周起各DM组SnoN蛋白均少于正常对照组,DM各组SnoNmRNA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Smurf2mRNA随病程进展逐渐增多;(3)Smurf2和SnoN蛋白的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88,P0.01)。结论: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SnoN蛋白的表达减少可能与Smurf2介导其泛素化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B)和胱抑素C(CC)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成健康对照组(C组,n=30)和糖尿病组(M组,n=35),糖尿病组给予STZ 55 mg/kg腹腔内注射,72 h后随机血糖>16.7 mmol/L为造模成功。分别在第4、8、16周各处死10只,在处死前留取24 h尿量测24 h尿白蛋白,留取血清标本测血肌酐,留取肾脏标本做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CC、CB、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情况。结果: C组的各项指标各时点均未见到有显著变化,与第4周相比,第8周M组大鼠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24 h尿白蛋白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和PCR结果显示CB、CC、colⅣ、FN在第8周出现明显上调(P<0.01或P<0.05),CB在16周下调(P<0.01),而CC显著上调(P<0.01)。相关分析显示CB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colⅣ、FN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存在CB和CC平衡的失调,这可能是引起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在高脂血症引起的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n=10)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辛伐他汀组(n=10)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10 mg·kg-1·d-1灌胃。18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及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光镜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脏GRP78、p-JNK的表达。TUNEL检测肾组织凋亡细胞。RT-PCR检测肾组织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结果: 18周时,高脂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脂水平、GRP78及p-JNK蛋白的表达、GRP78及CHOP mRNA的表达、肾组织凋亡细胞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辛伐他汀组上述改变显著低于高脂组(均P<0.05)。结论: 内质网应激参与了高脂血症引起的肾脏损伤,辛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肾脏的内质网应激反应而起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骨调素(OPN)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的干预作用,旨在探讨MMF对糖尿病肾病(DN)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行右肾切除术2周后,随机分为右肾切除对照组(NC)、糖尿病组(DM)、霉酚酸酯治疗组(DM+MMF)。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 ) 诱发糖尿病模型,MMF15 mg·kg-1·d-1灌胃。检测各组8周末的左肾重/体重比值、24 h尿蛋白(Upro)、血糖(BG) 、血肌酐( Scr),观察肾脏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OPN、M-CSF及CD68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肾组织中OPN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Upro、肾重/体重比值均显著上升(P<0.01);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扩大(P<0.01);肾组织内OPN、M-CSF、CD68表达及OPN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MMF干预后,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被明显抑制(P<0.05或P<0.01)。结论: MMF减少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OPN、M-CSF、CD68及OPN mRNA的表达,降低蛋白尿,预防肾损伤。MMF明显抑制DN肾小管-间质损害,可能与其抑制巨噬细胞的趋化与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能否减轻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肾损伤。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模型组、厄贝沙坦治疗组。于22周测体质量、随机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观察肾脏形态改变。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92 mRNA在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GF-β1、Zeb1、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组大鼠体质量、随机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增高(P<0.05);与DN组比较,厄贝沙坦治疗组大鼠体质量、随机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厄贝沙坦治疗可以改善DN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肾脏病理损害。与对照组相比,DN组miR-192 mRNA在DN大鼠肾脏的表达下调(P<0.05);与DN组相比,厄贝沙坦组miR-192 mRNA表达上调(P<0.05);与对照组大鼠相比,DN组肾组织的TGF-β1、ZEB1和collagenⅠ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DN组相比较,厄贝沙坦治疗可以减少TGF-β1、ZEB1和collagenⅠ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Twis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及相关上皮-间充质转化和纤维化指标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SAHA对糖尿病肾病Twist表达变化的可能干预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复制DM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NC)组、DM组和SAHA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8周后,SAHA组用SAHA(25 mg·kg~(-1)·d~(-1))进行灌胃。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组织中Twist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wist、HDAC1、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V型胶原(Col-Ⅳ)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中Twist的mRNA表达。结果:DM组的血糖、24 h尿蛋白量和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NC组;而SAHA组肾脏指数与DM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24 h尿蛋白量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而血糖无明显改变。与NC组对比,DM组大鼠肾组织中HDAC1、α-SMA和Col-Ⅳ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Twist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SAHA组大鼠肾组织中的Twist、HDAC1、α-SMA和Col-Ⅳ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DM组(P0.05),且Twist的mRNA的表达比DM组低,E-cadherin蛋白表达较DM组有所上升(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wist与HDAC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AHA可下调DM大鼠肾组织中Twist的表达,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DAC1和Twist形成进而促进Ecadherin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蛋白激酶Cα(PKC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2周组(B组)、糖尿病4周组(C组)、糖尿病8周组(D组)、糖尿病12周组(E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TGF、PKCα、FN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TGF蛋白表达水平; PAS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的形态改变;生化方法测定血糖、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 结果: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出现肾小管和间质病变,肾小管表达PKCα和CTGF增多,表达部位一致,与此同步,小管间质FN表达也增加,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12周组大鼠血糖高于其余糖尿病组,血脂和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蛋白尿十分显著,并且与CTGF和PKCα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状态促进CTGF分泌增多从而使肾小管间质FN等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多,使肾脏肥大和纤维化,而PKCα参与该过程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nail 在AP-1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对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AP-1阻断组。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纤连蛋白(FN)的浓度变化,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HK2细胞AP-1的改变, RT-PCR法检测vimentin mRNA和Snail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的表达。结果:高糖作用HK2细胞48h后,高糖组FN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AP-1阻断组浓度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高糖能够刺激AP-1结合活性,AP-1阻断剂可显著抑制AP-1的活化;高糖组Snail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AP-1阻断组其水平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AP-1阻断组其水平显著高于高糖组(P<0.05);高糖组vimentin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AP-1阻断组显著低于高糖组(P<0.05)。结论:高糖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AP-1活化,诱导Snail表达而下调E-cadherin,同时导致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细胞外基质FN的分泌增加,诱导其表型转化,参与糖尿病肾病的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中锌指转录因子Snail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Snail1与IGF-1在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的关系。方法:高糖培养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 72 h后,给予Snail1 siRNA和IGF-1 siRNA处理,分为高糖组、non-targeting(NT)siRNA组、Snail1 RNAi组和IGF-1 RNAi组,并设置对照组。于转染后48和72 h两个时点收获细胞。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Snail1、IGF-1、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mRNA表达,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诱导NRK-52E细胞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同时,Snail1和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Snail1 RNAi组与高糖组比较,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FN、Snail1和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Snail1的mRNA表达减少62.8%。与高糖组比较,IGF-1 RNAi组细胞IGF-1的mRNA表达减少61.1%,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NT组E-cadherin、FN、Snail1及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RK-52E细胞中Snail1与IGF-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52,P0.01)。结论:Snail1及IGF-1的mRNA和蛋白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过程中表达升高,且沉默Snail1基因,IGF-1表达随之减少,提示Snail1/IGF-1可能促进DKD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1型糖尿病脑病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EGB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EGB组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其余2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12周末通过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血清中的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密度;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Bax、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DM组大鼠血糖浓度(P<0.01)、海马神经细胞中Bax(P<0.01)、caspase-3(P<0.01)蛋白的表达、Bax/ Bcl-2比例 (P<0.01)及Morris水迷宫潜伏期(P<0.01)均高于C组,而胰岛素水平(P<0.01)、海马CA1和CA2区域的神经细胞密度(P<0.05) 及Morris水迷宫搜索策略能力(P<0.01)均低于C组。EGB干预治疗后大鼠胰岛素水平(P<0.05)、海马CA1和CA2区域的神经细胞密度(P<0.05) 及Morris水迷宫搜索策略能力(P<0.01)均高于DM组,而血糖浓度(P<0.01)、海马组织中Bax(P<0.05)、caspase-3(P<0.05)蛋白的表达、Bax/ Bcl-2比例 (P<0.01) 及Morris水迷宫潜伏期(P<0.05)均低于DM组。各实验组大鼠Bcl-2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提高糖尿病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可能通过减少Bax、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Bax/ Bcl-2比例,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提高神经细胞密度而发挥作用。提示通过有效调节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是EGB治疗糖尿病脑病的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TGF-β1和MAPK1/3表达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动态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3)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周、2周、4周和8周组。用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间质TGF-β1、MAPK1/3和F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蛋白质;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动物肾组织形态;生化法测定血糖、血肌酐及尿蛋白。结果: 正常肾小管可见少量MAPK1/3表达,而未见TGF-β1表达。糖尿病1周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TGF-β1,并且随着病程发展而增加。MAPK1/3和FN从糖尿病两周开始表达亦呈持续增加,并且与TGF-β1及肾重/体重比呈正相关。糖尿病1周时MAPK1/3与TGF-β1无显著相关,但与FN呈正相关。 结论:大鼠糖尿病状态诱导肾小管表达TGF-β1并激活MAPK1/3,MAPK1/3介导高糖和TGF-β1的信号而促进FN的生成和沉积,在糖尿病肾脏肥大和纤维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大鼠糖尿病模型肾内炎症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建立STZ诱导的单侧肾切除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对照组、糖尿病组与依那普利给药组,每组 10只。8周末检测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肾组织与尿丙二醛(MDA)含量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应用PAS染色观察肾小球病理组织学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ED-1(巨噬细胞表面标志)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表达。 结果: 依那普利给药组大鼠肾重、肾重/体重、AER与肾小球面积、肾小球容积及系膜区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P<0.01);模型组肾组织和尿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依那普利可明显缓解这些变化(P<0.05);模型组肾小球ED-1阳性细胞数及 MCP-1、ICAM-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依那普利给药组肾小球巨噬细胞浸润及MCP-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ICAM-1表达无明显差异。 结论: 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机制部分可能与抑制肾内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厄洛替尼(erlotinib)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剂量(55 mg/kg)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以1周后血糖值16.7 mmol/L的大鼠为造模成功的标准。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2组[STZ组和STZ+erlotinib(100 mg·kg~(-1)·d~(-1))组],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control组)。Erlotinib处理4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肌酐和24 h尿蛋白含量的变化;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脏组织中EGFR、p-EGFR、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p-Smad2/3、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的蛋白水平;活性氧簇(ROS)和丙二醛(MDA)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肾脏组织中ROS和MDA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TZ组血糖、24 h尿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形态学出现异常变化;与STZ组相比,STZ+erlotinib组的血糖、24 h尿蛋白水平和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结构恢复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明显减弱。厄洛替尼明显抑制了STZ大鼠肾组织中p-EGFR、TGFβ1、p-Smad2/3、ColⅣ和fibronectin蛋白水平,也明显抑制了STZ大鼠肾组织中ROS和MDA水平。结论:厄洛替尼可能通过抑制EGFR/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的激活来抑制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的纤维化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肾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动脉钙化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及DN合并肾动脉血管钙化组(DN+VC组)。DN组和DN+VC组大鼠在高脂高糖饮食基础上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DN+VC组肌注维生素D3及尼古丁灌胃,分别于实验第8、12和16周末处死大鼠,用Von Kossa染色观察大鼠肾动脉钙盐沉积,Ca2+试剂盒检测肾动脉钙含量,免疫荧光双染观察肾动脉α-SMA/BMP2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肾动脉BMP2 mRNA水平等判断肾动脉钙化程度。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及24 h尿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DN组及DN+VC组肾动脉的钙盐沉积及钙含量、BMP2蛋白及基因表达均较同时间点CON组明显增加,DN+VC组较DN组增加更明显(P0.05)。DN组和DN+VC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及24 h尿蛋白随时间进展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同时间点CON组(P0.05)。与DN组相比,DN+VC组大鼠仅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P0.05),24 h尿蛋白量在第16周时明显增加(P0.05)。DN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呈进行性加重,DN+VC组大鼠的病理改变较DN组明显加重。肾动脉钙含量与血清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24 h尿蛋白以及BMP2 mRNA呈正相关(P0.01)。结论肾动脉钙化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可能参与和促进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