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研究工作日益重要 1.呼吸系统疾病目前仍是我国人口重要死因之一。1984年我国首次全国性人口死亡主要原因统计研究成果显示:7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主要死因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死亡、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名列第二,仅次于心脏病。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1983年世界卫生统计年鉴》中说,每年世界上因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近25%,居首位,而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二位,占总死亡人数的18%。 2.根据病因学研究与流行病学调查,吸烟、空气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在美国是死亡的主要原因。1995年国家统计局报道,1993年美国总死亡人数中心血管病死者约占42.1%。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中风、心律不齐、及心脏的其他疾病。医务界和社会上传统认为心血管病是“男人的疾病”,这个概念是不精确的。65岁之前因心脏病而死的男人是妇女的两倍,但在65—84岁的年龄组男女间的死亡率相当,而在85岁以上组死于心脏病的妇女是男人  相似文献   

3.
1998年统计数字表明,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卒中和其他血管阻塞性疾病引起的死亡约占总死亡率的40%。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约半数是冠心病所致。发展中国家,冠心病在各种死因中占16%。在过去的20年,随着技术和治疗手段的提高,预后已明显得到改善,主要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尤其是吸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血管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同时也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有调查研究表明:人格特征、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联系。心血管疾病是一组与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疾病,各种心理应激引起的情绪反应常常伴有明显的心血管功能的改变。因此,对病人开展有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就使得像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以及动脉硬化等心血管方面的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在增加。经过研究数据表明,每年在临床上因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患者的人数明显的高于其他类型的疾患者的死亡人数。并且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原因的研究,在临床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临床应用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占全部死亡率的60%,其中各种疾病的死亡率在近10~20年来有较大变化。据厚生省统计,脑血管疾病的死亡虽从1970年起有所减少,但仍占第一位,约为全部死亡者的1/4。心脏病死亡者从1955年起有所增加,约为全部死亡者的1/6,占第三位。心脏病死亡者中约有半数患冠心病,因此心脏病死亡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冠心病增加的结果,这与人口年龄的高龄化有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东城部分地区15年死亡原因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丈分析了北京市东城区第六医院所辖社区1986~2000年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死因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历年人口与死亡诊断证明从派出所抄取的死亡资料,分析主要疾病构成。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死亡标化率)进行死因顺位排序。结果6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病例最高月份为1、3、11月份。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本社区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3.83%);其次为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20.03%):癌症(占总死亡人数的17.89%);呼吸系统疾病排第四位,其死亡率已呈上升趋势。结论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本社区人群主要死亡原因,应继续重点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也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8.
葛娟  刘铨民 《河北医学》1997,3(3):48-49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损害人类拉康的疾病之一.九十年代我国心血管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1/3。人到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进入老年期备器官生理功能衰退更加明显.内分泌紊乱、机体代谢夫调、功能调节回碍、血脂增高等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随年龄增长而加剧,临床最常表现为冠心病.随着年民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表明二者关系极为密切。目前认为引起冠心病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硬化。研究表明高血压、体重超标、胆固访过高或过低…  相似文献   

9.
李俊燕  李丽 《新疆医学》2011,(8):131-134
自我管理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亦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新途径,其核心理念是强调患者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作用。据2007年国家卫生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血管疾病仅次于恶性肿瘤,高居疾病死亡率第2位,其中冠心病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67.1%,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问题日益突出,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CVD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高。2019年农村和城市CVD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46.74%和44.26%,每5例死亡者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中国CVD现患人数为3.3亿,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 530万,高血压2.45亿。2019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为3 133.66亿元。CVD负担持续加重,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对疾病的认识较低及治疗的顺从性较差等原因,近几年农村地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持续超过城市地区。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在CVD的防控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吸烟率下降,高血压控制率不断上升,临床诊疗水平和基础研究也有大幅进步,社区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疾病后的康复工作愈发受到重视,医疗器械研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美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大约每34秒钟有1人死于心脏病。美国心脏病学会报告,1988年美国有980000人死于心脏病,其中妇女为503542人,约占总人数的51%。在1987年以前没有查到不同性别的死亡率。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HA)每年一度的科学作者会议的报告,1988年美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死于癌症、意外事故、肺炎、流感、自杀和艾滋病的人数总和。仅仅一年时间,美国用在心血管疾病上的医疗保健服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是最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的患病总人数已超过1亿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脂肪含量增多,饮酒、吸烟无节制,盐的摄入量增高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年高血压患病人数以10%数量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人群中79.7%的脑卒中事件和36.6%的冠心病事件均归因于血压增高。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也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的最有效的措施。据统计高血压病人服药率仅为24.8%。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只有5.8%,高血压控制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病人缺乏高血压相关知识,无良好的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病人的健康宣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常见为心绞痛型和心肌梗死型。为了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病人。  相似文献   

14.
1概述 肿瘤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抗生素的开发,感染性疾病逐渐得到控制,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了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发病率的上升,这两种疾病已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的主要死因。据WHO报道,2000年全球癌症发病人数达1000万,死亡人数达620万。过去10年间,全球癌症的发病与死亡增长了约22%。肿瘤也成为美国的主要死因,年发病人数138万,大体上每三个美国人中有一个人会患癌症,每四个人中有一个人死于癌症。据估计,2000年我国死亡人数约150万,发病人数为200万,在城市人口中,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所致的死亡率分别为135.6/10万,111/10万,95.8/10万,占死因的第一、二、三位,占全部死亡率(544/10万)的24.9%、20.4%和17.6%(合计63%)。2002年召开的国际抗癌联盟大会(UICC)预计,2020年全世界的癌症发病人数将从2000年的1000万人增加到1500万人,癌症死亡人数将2000年的620万上升至1000万。  相似文献   

15.
孙明华 《吉林医学》2012,33(25):5588-5589
<正>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老年心脏病死亡中约80%~85%为冠心病,所以对冠心病的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常可见到患者的精神因素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年来,随着心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我院18a来内科疾病的死亡特点,提高临床治愈率,对常见疾病人群的防治提供参考,收集我院内科18a的1883例住院死亡病历,统计各系统疾病的死亡例数、病死亡及死因顺位。结果显示:年病死率从1981年的9.66%逐年下降至1998年的2.66%,平均病死率为3.87%。前5位的死因顺位在80年代依次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消化系疾病;而90年代则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7.
石宝星  范忠才 《重庆医学》2016,(33):4691-4694
目的 通过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8 670例死亡病案,了解疾病分布及死因变化规律.方法 疾病分类2000年及2001年以ICD-9为标准,其他年份以ICD-10为标准,应用Excel2007、SPSS17.0软件系统对该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住院死亡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年来男女死亡性别比例约为1.92∶1,心脏病死亡男女性别比例为1.3∶1.15年来住院患者人数在迅速增加,而病死率逐年下降.死亡高发年龄段为60岁及以上(4 281例,占49.38%),尤其是60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死亡人数占心脏病总死亡人数的61.9%.其次是45~59岁年龄段(占20.30%),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心血管系统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冠心痛、高血压和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前三位死因依次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衰竭;恶性肿瘤死因的前三位依次为肺癌、白血病及肝癌.按季节分布来看,冬季死亡人数最多(2 362例,占27.24%).从住院天数来看,以住院时间小于或等于1d的住院患者死亡人数最多,为2 625例,占30.28%.结论 分析住院患者死因、疾病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医院管理方案改革,提高该地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也迅速,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生活方式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超重肥胖人数增加,血脂异常增高,生活节奏加快,体育运动减少等这些均导致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急速增长,而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患病人数极为庞大,发病人可在各个年龄段,不论男女性别,可由多种因素而发生,通过临床控制心律失常可显著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因此努力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控制率,从而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全球因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的人数为1750万,在每3个死亡的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预计到2020年,因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的人数将增加至2500万,其中的1900万可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冠心病和脑卒中同样是居于首位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S就有1人因此死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了4倍,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心血管疾病不仅是今天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更是未来20年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善春介绍,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