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血型及输血技术已将输血的疗效提高了一个层次.血液的配合型输注概念不仅仅是ABO系统的血型配合,还有Rh等多种稀有血型系统的配合。为避免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应为需输血患者提供同型血液且要求作交叉配血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多次反复大量输血及妊娠可产生免疫性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或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致血红蛋白下降,血红蛋白尿,肾功能衰竭,严重者造成死亡^[1~3]。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有效预防溶血反应的发生,对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地区导致临床输血交叉配血不相合产生的原因,为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拯救病人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06-2013年番禺、南沙两区各医院因交叉配血困难而送检的标本745例检测结果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结果:ABO血型不合引起的交叉配血不相合15例、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交叉配血不相合33例,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151例。其中ABO血型不合引起配血不相合的A亚型12例,B亚型3例;不规则抗体引起配血不相合分别是:自身抗体57例,药物抗体7例,同种特异性抗体87例.分别为:抗-E31例、抗-cE12例、抗-c5例、抗-Ce1例、抗-M10例、抗-Mur9例、抗-E伴抗-Mur3例、抗-Le^a 5例、抗~Le^b 3例、抗-P16例、抗-Jk^b 2例。结论:本地区导致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主要是同种不规则抗体,异常血浆蛋白次之,最后是ABO亚型。同种不规则抗体以1K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主,抗-E比例最多;建议交叉配血试验不配合时,应考虑ABO血型定型是否错误,排除异常血清蛋白影响,开展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建立Rh系统数据库,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在输血治疗过程中,由ABO血型系统以外的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血型鉴定困难、交叉配血试验不合,甚至溶血性输血反应等屡见报道.本文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2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同种及类同种特异性抗体检测分析,旨在探讨将检测结果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不规则抗体是指除抗-A、抗-B红细胞以外的血型抗体。不规则抗体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疑难配血及血型鉴定困难的主要原因[1-2]。对献血员和患者进行抗体筛选,可避免因为找不到相合的血液给患者而延误治疗,因此抗体筛查试验在临床配血中非常重要。引起临床疑难交叉配血最常见的抗体是Rh血型系统的相关不规则抗体,该系统不规则抗体可单独存在,也可以联合其他抗体的形式存在。本实验室在工作中发现1例抗-E合并抗-Dia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现将试验分析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是引起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尽管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凡交叉配血不合时,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需作不规则抗体筛选,甚至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多,但仍有一些医院血库输血前检测不规范,一些临床医生对此不够重视。现将本院在配血过程中发现的抗E抗体致配血困难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输血医学中,输血安全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又是安全输血的最重要的环节,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防止和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和同种免疫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院自2000年开展了Rh血型鉴定、并应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manual polybrene test,MPT)对供、受血者进行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检试验及ABO、Rh等疑难血型鉴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输血前正确的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是保证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手段.引起配血不合的因素诸多.不规则抗体所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也屡有报道,笔者对本院近年来因盐水法或抗人球法配血不合的98例标本进一步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规则抗体是指除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所有抗体,主要由妊娠或输血产生,它是引起交叉配血困难、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经常面临输血的风险,输血前更应该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以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曹爱国 《华西医学》2012,(7):1065-1066
目的检测对临床输血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保证输血安全。方法检测对临床输血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保证输血安全。结果患者血型为O型,CCDee,血清含抗c、抗E抗体,选择不含c、E抗原的献血者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并输注,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输血前血型血清学试验中,抗体筛选对检测抗c、抗E等临床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对有效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是导致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的原因,平常多在ABO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异常、新生儿溶血、溶血性贫血时经血型血清学试验被发现。对以往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本地区人群中的不规则抗体分布特点,为今后的血型血清学和输血工作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多次、大量输血及妊娠均可使机体产生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引起不良输血反应、血型鉴定困难及交叉配血不合。我们于200901/200906通过抗体筛选试验和交叉配血检出5例抗-E抗体,筛选无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输注,无一例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分析意外抗体的分布特征,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2006年9月~2010年9月申请输(备)血的患者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标本进行进一步抗体特异性鉴定,并分析抗体的类型与疾病分布情况,及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29例,其中同种抗体70例,自身抗体48例;抗-E比例最高占65.7%;疾病发生分布以反复多次输血的血液病为最多。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选择完全配合型的血液输注,能有效地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Jka免疫性抗体相起的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红细胞血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血清抗体筛查、抗体鉴定、抗体效价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等血型血清学检测,探讨抗-JKa致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抗-Jka较易漏检并可引起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抗-Jka效价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至消失,因此输血科有必要将抗体鉴定结果在及时通知临床医生的同时也应告知患者,方便其就诊时能及时提供输血前的依据,有助于医务人员在配血时积极查找Jka抗原阴性且交叉试验相合的血液输注,确保患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不规则抗体是指Rh、Kidd、MNSs、Daffy、Diego、Kell、Lewis等血型系统血型抗体,多为IgG抗体,是引起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血型鉴定和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不规则抗体检测须通过凝聚胺、木瓜酶、抗人球蛋白等介质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传统的检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输血检验工作的需要。因此,受血者在输血前,能明确配合相容的血液对于确保输  相似文献   

15.
不规则抗体是指ABO血型抗体以外的血型抗体,而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机体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1]。不规则抗体的出现是引起ABO血型鉴定困难和配血困难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最常见的是与Rh血型系统相关的不规则抗体,该系统不规则抗体可单独存在,也可以联合其他抗体共同存在。本课题组在工作中发现1例由抗-Ec合并抗-M抗体引起的正反定型不符及交叉配血不合,现将试验分析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交叉配血试验要求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配血,以杜绝ABO血型系统以外(尤其是Rh系统)不完全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本院自1997年6月起,在交叉配血中常规开展了凝聚胺技术配血,从而有效保证了输血安全,笔运用此法在工作中检出1例因IgG抗-C、抗-e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规则抗体指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临床上多因妊娠或输血等同种免疫刺激产生,也可由自身免疫性、药物诱发性产生,多为IgG和/或IgM性质的抗体,可不同程度地导致临床血型鉴定困难、疑难配血、新生儿溶血病及临床溶血性输血反应等,因而输血前或产前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非常必要。对于无法鉴定的疑难标本,可在血清学水平基础上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以及通过PCR和PCR—SS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母体血浆中抽提胎儿游离DNA基因分型或疑难配血患者基因分型,以进一步预测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性及为疑难配血患者提供合适的血液,以备临床采取措施早期防治不规则抗体导致的同种免疫溶血性疾病,实现优生优育和降低输血反应。本文就红细胞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原因、种类、实验室检测、致病机制、临床症状和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血样进行抗球蛋白试验检查,查找导致临床患者配血不合的原因,配合性输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性质。结果 61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抗球蛋白试验结果显示,由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影响配血不合30例;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同种免疫性抗体31例,由Rh血型系统同种免疫性抗体导致配血不合占大多数,其中与抗-E抗体有关的患者17例,占由同种免疫性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的54.84%。结论患者体内产生的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同种免疫性抗体或者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等几种因素的影响,是造成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Rh血型抗原的复杂性和多态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Rh血型同型输注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多次输血患者体内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情况及输血解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4月,本院住院患者中符合输血至少2次以上,且第1次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阴性,之后至少有1次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并与库存至少20单位同型献血者血液交叉配血,部分或全部不相合的患者9名,并对此9名患者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进一步抗体鉴定等多种血型血清学试验,确定抗体类型并结合临床病史,给与适合血液输注。结果随着患者输血量和输血次数的增加,患者体内出现不规则抗体的机率增大、抗体类型也越为复杂,致使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寻找相合血液输注的机率越小。结论对有输血史及妊娠史的患者应常规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时发现有临床意义的抗体,确保临床用血及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HLA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贫血的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而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并不高。以往 ,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大多与红细胞血型抗体有关[1] ,目前 ,由于聚凝胺方法简便、时间短、结果明显 ,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已在国内迅速推广[2 ] 。因此 ,由红细胞血型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已很少见到。由于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血小板的血液 ,产生的HLA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国内未见报道。笔者发现 1例胃癌患者 ,因多次输血发生了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后经一系列检查 ,认为可能属于HLA抗体引起 ,现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