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25例患者脑脊液(CS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结果;AD患者CSF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较正常老年人显著为高(P均<0.01)。结论;AD患者CSFIL-1β、IL-6和TNF-α含量较正常老年人显著增高,为AD的慢性免疫炎症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探讨炎性细胞因子 (CK)在Alzheimer病 (AD)慢性炎性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ELISA法对AD病人 (1 1例 )、血管性痴呆 (VD)病人 (1 3例 )与正常对照 (1 3名 )的血清与脑脊液 (CSF)、白细胞介素 1 β(IL 1 β)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水平进行了测定。 结果 与VD(38 51± 1 4 39)pg/ml、正常对照 (33 98± 1 6 31 )pg/ml相比 ,AD病人血清IL 1 β水平 (60 1 3± 1 7 81 )pg/ml明显升高 ,P <0 0 1。AD病人血清TNF α水平 (81 2 0± 2 3 99)pg/ml虽较VD(71 77± 2 8 86)pg/ml和正常对照 (73 91± 1 7 69)pg/ml轻度升高 ,但并无统计学意义。AD病人CSFIL 1 β水平 (38 2 5±1 8 42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2 0 2 5± 1 5 86 )pg/ml和VD病人 (32 1 8± 1 9 81 )pg/ml,P <0 0 5。AD病人CSFTNF α水平 (1 4 2 58± 1 1 46)pg/ml也明显高于VD病人 (1 1 5 46± 1 9 52 )pg/ml,P <0 0 5 )和对照组 (1 0 6 2 3± 2 6 1 3)pg/ml,P <0 0 1。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 ,炎性细胞因子IL 1 β和TNF α在AD的神经变性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炎症可参与AD的发病机制。开发针对AD细胞因子网络的特异性治疗有着相当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小板中α、β-分泌酶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入28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以28例老年性痴呆(AD)及21例正常老人为对照,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小板中的ADAM10、BACE1基因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Aβ42含量。结果 3组中β-分泌酶(BACE1)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AD组、MCI组的表达水平是正常老人的4.51倍、2.22倍。α分泌酶基因表达水平及Aβ4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Aβ42含量与α、β-分泌酶基因表达水平无关(r=-0.1442,r=0.1611,P均>0.05)。结论 MCI患者血小板中的BACE1的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与MCI的转向(向AD转化)有关。MCI患者应尽早接受相关的酶学检测并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以及凋亡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不同临床阶段神经病理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夹心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轻、中、重度AD患者、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脑脊液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水平;以蛋白印记法及激酶活性测定法检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结果各AD组患者脑脊液中IL1β、TNFα的水平较其他组不同程度升高,而IL1ra则不同程度降低。各AD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随着痴呆程度的加重,IL1β与TNFα水平相应增高,IL1ra却相应下降,其中重度与轻度A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中度AD尤其是中度AD患者caspase3含量和活性较VD患者及正常老年人明显升高(P<0.05或P<0.01),重度AD患者caspase3含量和活性虽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但较之于轻、中度AD患者反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显示,各AD患者脑脊液中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与caspase3表达量和活性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失衡造成的级联反应在AD脑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过度凋亡可能是轻、中度AD患者神经元退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重度AD患者凋亡可能不再是其脑损害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小板α和β分泌酶活性及α分泌酶的产物sAPPα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48例其他疾病老年对照者、42例MCI患者及40例AD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用荧光法测定各组患者血小板α和β分泌酶的活性,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血小板sAPPα含量.结果 对照组、MCI组和AD组患者α分泌酶活性分别为100.0%±10.6%、78.2%±9.4%和61.8%±7.2%,MCI和AD组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35,P=0.001);AD组与MCI组相比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MCI组和AD组β分泌酶的活性分别为100.0%士11.2%、145.8%士12.7%和189.8%士14.2%;MCI组和AD组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68,P=0.001),AD组较MCI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Pα的含量MCI组和AD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AD组与MCI组相比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CI组和AD组患者的α分泌酶活性及其产物sAPPα均较对照组降低,β分泌酶活性升高;α和β分泌酶活性改变可能在MCI和A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MCI和AD的诊断中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IL-1β、IL-6和α2巨球蛋白(α2M)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40例AD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α2M水平,并与帕金森病(PD)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AD患者中各因子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分析AD中α2M水平与其它各因子的相关性。结果①PD患者中IL-1β水平明显升高(P 0.05),AD患者IL-1β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AD、PD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两组间无差异(P 0.05);③AD、PD组α2M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④AD中IL-6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281,P=0.016)。AD中α2M水平与IL-1β、IL-6无相关性(P 0.05)。结论 AD、PD的发病过程伴随着外周炎症反应,IL-6有可能与AD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有关,IL-1β与AD认知障碍程度无关,α2M尚不能作为AD的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轻度认知损害(MCI)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 (Aβ1-42)的含量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2例MCI,30例AD 和31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1-42的水平.结果 MCI组和AD组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浓度均高于正常组, Aβ1-42的浓度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和AD组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1-42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1-42的浓度对MCI和AD的诊断有应用价值,但不能用于MCI和AD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炎性反应是其显著的病理生理特点之一.炎性反应产生的炎性介质和神经毒性化合物如炎性细胞因子、补体、具有毒性作用的自由基等加剧了AD的基本病理过程.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具有神经炎性损伤和神经保护的双重作用,促炎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等,抗炎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等.在AD中,补体活化是一个独立的病理过程,其通过不断攻击细胞膜造成广泛神经元损伤.此外,许多小分子如硫化氢也可能在AD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神经炎症在癫痫发展中的基本作用,炎性细胞因子是大脑炎症反应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癫痫发作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有关,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这强调了神经炎症和炎性细胞因子对过度兴奋大脑的影响和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由于癫痫的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因此确定炎性细胞因子在癫痫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有助于解开癫痫的病理生理学。了解炎性细胞因子在癫痫中的作用可以为我们治疗癫痫特别是耐药型癫痫提供有希望的靶点。本综述概述了神经炎症及其主要介质的作用,包括IL-1β、IL-6、TNF-α和TGF-β相关性癫痫的病理生理学。此外,还讨论了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在癫痫治疗中的潜在靶向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的浓度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价值,寻找AD理想的生物学标志。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22例AD、20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和21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CSF中tau蛋白及Aβ1-42水平。结果 (1)CSF中tau蛋白平均浓度:AD组(318±249)ng/L,VD组(219±190)ng/L,对照组(119±65)ng/L,AD组CSF中tau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SF中Aβ1-42越平均浓度:AD组(344±166)ng/L,VD组(467±223)ng/L,对照组(480±217)ng/L,AD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依据CSF中tau蛋白和Aβ1-42浓度对三组进行判别分析时,有44%的研究对象被正确判别。结论 CSF中tau蛋白浓度的升高和Aβ1-42浓度的降低,可能对AD的临床诊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缺血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大鼠海马注射Aβ1-40成功建立AD大鼠模型后,于AD大鼠右侧纹状体注射内皮素-1建立脑缺血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脑缺血后AD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RT-PCR检测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和IL-1、TNF—α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AD大鼠认知功能明显下降(P〈0.01),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炎性细胞因子IL-1、TNF—α的表达都较单纯AD显著增加(P〈0.01)。结论:脑缺血加重了AD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炎性机制参与了脑缺血促进AD进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动态测定脑组织及血浆中 TNFα、IL- 6及 IL- 8含量变化。结果 :脑组织中 TNFα、IL- 6及 IL- 8含量相继释放增加并持续至再灌注后 2 4h仍维持较高水平 ,上述因子的血浆变化滞后于脑组织变化。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早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分裂症遗传高危人群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89名受试者,精神分裂症患者组94例、精神分裂症遗传高危组60例和健康对照组135例,采用Luminex多因子检测法测定受试者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β浓度,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受试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以及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结果患者组IL-6高于高危组和对照组(P0.05);患者组和高危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关联分析显示,患者组IL-6水平与HAMD、HAMA评分均呈正相关,在高危组IL-6水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组TNF-α水平与HAMA、BP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及精神分裂症遗传高危人群均存在炎性细胞因子激活,且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表达水平变化与AD发病及进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及同年龄正常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的表达水平; 采集并分离AD(n=28)、MCI(n=26)及NC组(n=20)外周血单核细胞;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Q-PCR)、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检测TLR-4的表达水平; 双抗体夹心法(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method,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水平。结果 与HC组比较,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均<0.05)。MCI组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 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与血清TNF-a、IL-6水平呈正相关(r=0.3885和0.3270,P均<0.05)。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上调提示炎性机制在AD的发病中发挥了作用,TLR4可作为评估疾病进展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给临床提供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客观指标,采用ELISAs法分析了21例AD、28例非AD痴呆、35例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脑脊液标本,观察正常老化和AD进程中脑脊液中Tau、Aβ1~40、Aβ1~42/43变化规律。结果:Tau水平随年龄而增加,AD组Tau水平为(491.5±35.7)ng/L且与临床进程存在相关性,Aβ1~42/43水平为(109.9±73.2)pmol/L,Aβ1~40、Aβ1~42/43为(16.03±4.07)。AD组Tau水平、Aβ1~40/Aβ1~42/43比率显著高于其组及Aβ1~42/43水平低于其他组的结果说明对CSF中Tau、Aβ1~40、Aβ1~42/43的分析可以帮助诊断A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致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半定量技术,分别检测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5名同胞和30名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β、TNF-α和TH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患者组与同胞组IL-1β、TNF-α、TH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同胞组与正常对照组的IL-1β、TNF-α、TH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致炎性细胞因子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过度表达,且可能受遗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IL-6、IL-1β、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3例为对照。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及疾病信息,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估其认知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β、TNF-α、CRP,及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并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AD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全部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炎症因子与Mo CA评分的相关性;以AD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CD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血清IL-6、IL-1β、CRP、Cys-C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整体人群中,血清IL-1β、Cys-C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r=-0.187,P=0.006;r=-0.524,P=0.000);AD患者血清IL-6、IL-1β、TNF-α、CRP水平与CDR评分无相关性,Cys-C与CDR呈负相关(r=-0.598,P=0.000)。结论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与整体人群的认知功能相关,但与AD患者痴呆严重程度无相关性。Cys-C可能与AD患者认知障碍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5名正常人的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同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1β、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亢进状态,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有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和促炎症细胞因子在AD发病机制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对36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用MMSE量表测定其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采用Elisa方法测定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前后脑脊液中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多奈哌齐组治疗24周后认知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认知功能改善比脑复康组明显,同时CSF中IL-1、TNF-α、IL-6和sIL-6R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治疗AD,改善认知功能的同时,可使脑内促炎症细胞因子有所降低。提示胆碱能功能与促炎症细胞因子在AD发病中相互影响,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采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同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1β,IL-2,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患者IL-6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IL-2 P因子分显著负相关,IL-8和TNFα与N因子分显著正相关。结论: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亢进状态,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有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