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解剖学角度探讨应用锯齿线行面部提升术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解剖学研究为基础,探讨应用锯齿线行面部提升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与手术层次。方法:对10例(20侧)防腐人头标本进行头面部逐层解剖,观察面部脂肪分布与眶上血管神经、滑车上血管神经、面神经的走行特点。结果:额正中部皮肤与皮下组织的厚度(1.9±0.2)mm,颞部发际缘处皮肤与皮下组织的厚度(2.4±0.3)mm,面颊部颊脂肪垫处皮肤与皮下组织的厚度(3.1±0.4)mm。眶上血管神经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分别穿过额肌、帽状腱膜进入头皮。滑车上血管神经穿过额肌分布于近中线的额部皮肤。面神经颞支向前上方走行于颞浅筋膜深面。面神经颊支出腮腺后走行于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的深面,其分支相互吻合呈立体网格状。结论:额部于额肌深面、颞部于颞浅筋膜浅面、面颊部于SMAS浅面,是锯齿线的安全植入层次。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面神经颅外段的走行,对120例由于各种原因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对其面神经出颅后的走行、分支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进行了解剖测量观察。观测包括面神经主干的长度、宽度以及各个分支发出的部位,各个分支的解剖特点。结果表明:颞支位置深在,分支较多;颧支位置深在,较粗大,分支相对较少,位置恒定;颊支分为①上下颊支型;②融为一支型;③一支再分型三种情况;下颌缘支位置较表浅,较细且走行长,分支多为2~3支。对手术时如何利用邻近解剖关系正确地寻找面神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除皱术中防止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为除皱术中防止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用防腐固定标本10例 (2 0侧 )和新鲜标本 5例 (10侧 ) ,观察下颌缘支的走行、分布 ,分析下颌缘支的分布特点及防止神经损伤的方法。结果 ⑴下颌缘支主干出腮腺后的走行方式可分为孤立型和共干型。⑵ 6 3.33%的下颌缘支走行在下颌缘上方 (2 .1± 0 .7)cm ;2 3.33%沿下颌缘走行 ;13.33%走行在下颌缘下方 (1.8± 0 .5 )cm。⑶下颌缘支出腮腺后走行于在咬肌筋膜中 ,在咬肌前缘 ,部分下颌缘支走行并支配颈阔肌 ,部分分支向深面走行支配口下组肌群。结论 下颌缘支出腮腺后走行在以下颌角为起点 ,以下颌下缘为中线、下颌下缘上下各一横指的区域内。在SMAS 颈阔肌下平面分离到咬肌前缘位置时 ,应注意防止损伤下颌缘支。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颊支和下颌缘支的解剖学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面神经颊支与下颌缘支肌外、肌内走行分布情况,为面瘫整复术中受区神经的选择和预防神经支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在24侧头部标本中,分别观测颊支和下颌缘支的分支数目、吻合情况、走行中的层次、颊支与腮腺导管以及下颌缘支与下颌骨下缘、面血管的关系,结合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明确其支配肌肉和在肌内的分布规律;并在40例面瘫手术患者受区面神经分支的寻找和选择中进行验证。结果 腮腺导管体表投影较恒定,面神经颊支以2~3支为主,占87.5%,多数分布在导管上方10.7mm和下方9.3mm的范围内,支配中面部表情肌。下颌缘支以1~2支为主,占95.9%,多数分布在下颌骨下缘上方13.4mm和下方4.8mm的范围内,跨面动脉浅面,支配下唇诸肌。结论 面神经颊支与腮腺导管、下颌缘支与面动脉及下颌骨下缘有着紧密的关系。应用改良Sihler法,可以更为清晰的显示人面部表情肌的肌内神经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面神经颅外段的走行,对120例由于各种原因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在术中对其面神经出颅后的走行、分支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进行了解剖测量观察。观测包括面神经主干的长度、宽度以及各个分支发出的部位,各个分支的解剖特点。结果表明:颞支位置深在,分支较多;颧支位置深在,较粗大,分支相对较少,位置恒定;颊支分为①上下颊支型;②融为一支型;③一支再分型三种情况;下颌缘支位置较表浅,较细且走行长,分支多为2~3支。对手术时如何利用邻近解剖关系正确地寻找面神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准确地描述面神经腮腺外段的分支,走行等情况,为颌面外科、头颈部整形与美容外科提供重要的形态学资料.方法 20具(40侧)新鲜成人头颈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并记录照相;利用上述形态学资料作为各种面神经损伤的诊断依据,指导相关手术的设计、分离和寻找面神经分支.结果 ①五组神经的分支数个体差异很大,平均颞支3.2支,颧支2.2支,颊支3.6支,下颌缘支1.3支,颈支恒为1支.②面神经急诊损伤探查缝合术12例,均成功.二级吻合前的损伤才具有神经缝合的条件,而二级(集中)吻合后的分支极其细小,探查、缝合基本不可能.③做面神经解剖术或者其他手术需辨清面神经各支时,颞中筋膜和咬肌筋膜是重要的标志.腮腺混合瘤切除面神经解剖术4例,跨面神经移植术2例,SMAS-颈阔肌除皱术千余例.这些手术中,发生明确的医源性面神经颧支损伤2例.结论 ①除颈支或单支的下颌缘支外,各组神经支可以被损伤或切断1~2支而不至于造成严重、永久的瘫痪;②在手术中,颞中筋膜与咬肌筋膜既是重要的保护结构,又是明确的辨别寻找标志.  相似文献   

7.
现代面部除皱术的面神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 SMAS 与面神经的关系。方法对12具(24侧)成人尸头行大体解剖观察。结果 SMAS 分布于面中部,向前逐渐变薄,于口角水平外侧有小范围的“洞区”。面神经出腮腺后,并非在 SMAS 深面,而是在咬肌筋膜深面走行。面神经额支在颧弓以下0.5cm 区域穿出深筋膜,跨过颧弓。在颊脂肪垫区,大部分面神经分支走行在垫内,小部分分支形成面神经丛,分布于其表面。在颧大肌表面上1/3恒定有一颧支跨过,支配眼轮匝肌下外侧9例(占37.5%);颧大、小肌及眼轮匝肌8例(占33.3%);颧大、小肌7例(占29.2%)。结论面部多层次剥离除皱术应在颧弓以下0.5cm 区域行 SMAS 下剥离,至面中部时,应注意保护颧大肌表面上1/3段的面神经颧支,只在颧大肌中下2/3段区域进行剥离,向内掀起颧脂肪垫;或通过下睑缘皮肤切口,向下掀起眼轮匝肌(注意保护位于颧大肌上1/3段的面神经颧支),与经耳前 SMAS 下剥离腔隙连通,如上操作可避免面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确保面神经与下颌舌骨神经顺利吻合提供参考.方法在25具(50例)尸头上解剖观察了下颌舌骨神经在颌下的走行、分支及双侧分支吻合情况.结果下颌舌骨神经从下齿槽神经分出后在下颌舌骨沟内至下颌骨下缘处为第一段.从下颌骨下缘向前行至第一次分支为第二段,其长度为13.61±3.09mm,直径为1.21±0.14mm.从第一次分支后分别至二腹肌前腹与下颌舌骨肌的各分支为第三段,其中至二腹肌前腹支长度为13.07±2.49mm,直径为1.03±0.12mm,至下颌舌骨肌支长度为11.21±1.75mm,直径为1.04±0.11mm.两侧之间有吻合.结论该神经易于暴露,走行及分支均较恒定.适合于进行神经吻合.  相似文献   

9.
现代面中除皱术的面神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明确SMAS与面神经的关系。方法 对12具(24例)成人尸头行大体解剖观察。结果 SMAS分布于面中部,向前逐渐变薄,于口角水平外侧水小范围的“洞区”。面神经出腮腺后,并非在SMAS深面。而是在咬肌筋膜深面走行。面神经额支在颧弓以下0.5cm区域穿出深筋膜,跨过颧弓。在颊脂肪垫区,大部分神经分支走行在垫内,小部分分支形成面神经丛,分布于其表面。在颧大肌表面上1/3恒定有一颧支跨过,支配眼轮匝  相似文献   

10.
除皱术(二)高景恒(接上期)4.面神经分支的体表投影及各分支与SMAS的关系面神经穿出颅骨进入腮腺深浅间走行,然后分出五支穿出腮腺,即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面神经各支穿出腮腺后行程范围称危险区.其外侧和后面及腮腺区为安全区。根据国外文献...  相似文献   

11.
上提折叠面中部软组织的面部三维除皱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面部除皱中为了使患者恢复年轻时的面部轮廓,达到三维除皱效果,延长有效时间,从理论及实际观察中探讨面中份老年化及面部轮廓改变形成的原因,并通过相应手术方法进行矫正。方法:全麻下进行全面部除皱术,术中在皮下、SMAS筋膜及骨膜下广泛分离,在面颊部,颧弓下定一关键点,并在此上提折叠面颊部皮下软组织及移位折叠SMASA筋膜,下垂脂肪上提复位。结果:从2002年2月至2003年5月,完成手术12例,术后患者面部轮廓改善明显,除皱效果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旨在通过折叠上提面颊部皮下软组织及移位折叠SMAS筋膜,使面部松弛软组织向上和外侧方向牵拉同时使软组织向前方隆起,从而重塑年轻时的面部轮廓达到三维除皱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摘要] 目的 观察内窥镜上面部及中面部年轻化不同手术层面的满意度。方法 选择本门诊2015年11月5日至2018年11月5日,符合行内窥镜面部提升术患者192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6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解剖层面手术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窥镜行在额部骨膜下行剥离眶支持韧带,骨膜下剥离眼轮扎肌支持韧带、眶外侧筋膜增厚区,耳前切口骨膜下分离颧支持韧带,辅助经口腔内切口骨膜下剥离颧颊韧带,然后面部上提。观察组采用内窥镜下从帽状腱膜下处理眶支持韧带、眼轮匝肌支持韧带,从颞深筋膜表面离断眶外侧筋膜增厚区,同一层面向前离断颧支持韧带及颧颊支持韧带,沿眼轮匝肌下脂肪(SOOF)下离断颧唇沟。比较分析两组的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5.6%,对照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镜在深筋膜上行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眶韧带、颧支持韧带和眶外侧筋膜增厚区、颧颊韧带,颊唇韧带离断上提面部提升术微创整形手术的满意度比较高,解决求美者恢复快,恢复快,美容效果相同,有意义的新手上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应用改进的综合方法对中下面部进行三维除皱术,以恢复年轻时的面部立体轮廓形态。方法:局部麻醉下进行中下面部三维除皱术,术中应用了改进的筋膜悬吊、面颊部软组织折叠,下颌部超声去脂、面部局部吸脂、脂肪充填等手术方法;其中将传统的筋膜悬吊改进为多层次的分段提紧和选择性的连续提紧方法。结果:2006年1月~2009年10月间,采用此法完成手术56例,不仅提高了除皱效果,还减少了愈合后瘢痕的形成。结论:通过以上手术方法不仅术后除皱效果良好,而且使面部轮廓形态得到了显著改善,三维面部年轻化的概念也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6.
面瘫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交都带来了极大困难。通过相关学者多年的努力,探索出很多治疗面瘫的新方法、新理论,应用这些方法可使面瘫患者表情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动力性肌肉游离移植重建表情肌功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肌肉采用不同的方法游离移植治疗面瘫的效果不同,不同的肌肉采用相同的方法游离移植治疗面瘫亦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需要对肌肉、面神经供支、手术方式三者综合考虑动力性治疗面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Abstract

This correspondence comments on the challenges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and aesthetic surgery on the facial recognition algorithms employed by biometric passports. The limitations of facial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n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facial plastic surgery are also discussed. Finally, the advice of the UK HM passport office to people who undergo facial surgery 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19.
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竞鹏  柳大烈  陈兵  罗奇  张劲  王飚  安阳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624-1626
目的:研究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10例成人头颅标本,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观察内容包括:主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其与下颌角的位置关系。结果:面动、静脉在下颌骨下缘水平距下颌角(30.06±4.25)mm、(27.55±4.02)mm;下颌后静脉距下颌骨升支后缘(3.00±0.56)mm,距下颌角(12.20±1.09)mm;面神经下颌缘支出腮腺位置距离下颌角(10.36±0.41)mm。结论: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解剖学特点研究,总结一般规律,为下颌角区域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