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25-(OH)_2D_3受体缺陷性佝偻病,也称VitD依赖型佝偻病Ⅱ型,是靶器官对抗1,25-(OH)_2D_3的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佝偻病、低钙血症、低磷血症继发性甲旁亢,血硷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及1,25-(OH)_2D_3增高。脱发是此病的另一重要特征。由于受体缺陷的程度不同,对抗VitD程度也不同。近来,用大剂量1α-(OH)D_3加钙剂口服治疗,发现可促进部分病例的佝偻病改变获得康复,血1,25-(OH)_2D_3恢复正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现象消失,但脱发无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治疗小儿佝偻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1~3岁的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治疗1组每日口服骨化三醇1粒(0.25 μg),治疗2组每日2粒(0.50 μg),对照组则每日给予普通维生素D22000 IU.治疗1个月后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夜惊、多汗、烦闹、枕秃等)改善情况,以及身高、血清钙、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25羟维生素D3、骨密度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患儿临床表现(夜惊、多汗、烦闹、枕秃)均有改善;各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均有增长,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间血清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BALP下降、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及骨密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治疗2组最明显.结论 骨化三醇治疗儿童佝偻病疗效显著,0.50μ g· d-1对北方地区儿童佝偻病能够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受体与佝偻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国外对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与1,25(OH)2D3和钙代谢的研究已相当深入。本文借鉴国外的研究结果来推断佝偻病与VDR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佝偻病的防治工作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口服骨化三醇与磷酸盐合剂联合治疗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的长期效果。方法选取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患儿1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弯曲。血清磷明显降低,AKP活性升高,血清钙正常。骨X线片显示骨骺端增宽,呈杯口状、毛刷状改变及骨质疏松和不同程度的弯曲畸形。病例均用口服骨化三醇[10~50 ng/(kg·d)]与磷酸盐合剂(1~2 g/d元素磷)联合治疗。治疗开始后患儿每3~6个月到医院检查1次。检测血钙、磷酸盐、甲状旁腺素和AKP活性。治疗过程中每1~2年进行1次肾脏B超检查和骨X线检查。随访2~10 a。结果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好转。治疗后血钙无明显改变,血磷水平升高[(0.98±0.22)mmol/L],但仍低于正常值。骨X线片活动性佝偻病改变均于治疗180 d~3 a恢复。12例身高生长速度正常,随访2~10 a身高SDS明显改善;4例身高生长慢者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后生长速度为7~12 cm/a。未见维生素D过量,3例(18.7%)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6例(37.5%)B超发现肾结石。结论对表现较重、治疗效果不好的佝偻病患儿应及时考虑本病以避免漏诊;口服骨化三醇与磷酸盐合剂联合治疗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长期效果满意,但必须密切随访,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基因起始密码子(VDRSC)多态性在晚发性佝偻病组、维生素D缺乏状态组及正常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探讨晚发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晚发性佝偻病组30例、维生素D缺乏状态组35例以及正常对照组60例VDRSC多态性的分布频率。结果三组VDRSC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4,P=0.01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8.975,P=0.011)。组间两两比较晚发性佝偻病组VDRS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FF型频率(56.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7%,P=0.006),也明显高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组(22.9%,P=0.002);晚发性佝偻病组F型(7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8.3%,P=0.006),也明显高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组(47.1%,P=0.009)。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FF型仍是晚发性佝偻病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OR)=3.120。结论VDRSC多态性可能决定晚发性佝偻病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25-OHD是VitD在体内的主要循环形式,它反映体内VitD的代谢状态。自1971年Belsey等用竞争蛋白结合法(CPBA)测定血中25-OHD方法报告以来,许多学者做了健康人血清中25-OHD浓度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25-OHD的浓度随气候条件、季节、饮食习惯、人种及年龄而不同。我国在这方面的报告尚少,现将我院所做的一些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清25—羟胆骨化醇浓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放射免疫竞争性蛋白结合法,测定18例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anmia IDA)患儿单纯铁剂治疗前后,及11名正常对照儿童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浓度。结果表明:缺铁可能削弱肠道对维生素D的吸收,降低血清中25-(OH)D3浓度,从而导致体内维生素D缺乏。说明补允铁剂能促进维生素D在肠道的吸收,提高血清25-(OH)D3水平,改善维生素D缺乏状况。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山西汉族儿童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探讨个体遗传因素在佝偻病发病中的意义,为临床防治探索一条新途径。方法以血清25(OH)D3水平、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分组指标,确定佝偻病组(40例)、对照组(6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和放射免疫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方法进行基因分布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结果佝偻病组AA、A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0%、52.5%和42.5%。对照组AA、A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4%、55.9%、39.7%。佝偻病组等位基因A、a分布频率分别为31.3%、68.7%,对照组等位基因A、a分布频率分别为32.3%、67.7%。VDR基因型分布频率、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05;χ2=0.028,P>0.05)。两组间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9,P<0.01)。结论(1)本组汉族儿童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分布相对较均衡,a等位基因频率为67.7%,是优势基因。(2)本组人群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高加索人种相比明显不同,存在种族差异。(3)提示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在个体是否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方面可能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清25-羟胆骨化醇浓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放射免疫竞争性蛋白结合法,测定18例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患儿单纯铁剂治疗前后,及11名正常对照儿童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_3]浓度。结果表明,缺铁可能削弱肠道对维生素D的吸收,降低血清中25-(OH)D_3浓度,从而导致体内维生素D缺乏。说明补充铁剂能促进维生素D在肠道的吸收,提高血清25-(OH)D_3水平,改善维生素D缺乏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3岁佝偻病患儿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与佝偻病相关性,初步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在佝偻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组(佝偻病患儿)62例与对照组(正常健康儿童)60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较两组之间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比较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病例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4.1 ng/mL vs 16.1±6.9 ng/mL;P<0.05)。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病例组FF基因型明显高于对照组(53% vs 25%),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1,P<0.05),病例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 vs 57%),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1,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FokⅠ位点与佝偻病有相关性,提示其在佝偻病遗传易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7):544-546]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感染致内源性高磷血症患儿血清甲状旁腺素(PTH)、1,25二羟基胆骨化醇[1,25(OH)2D]、降钙素(CT)水平,以探讨内源性高磷血症对其合成与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高磷血症组和正常血磷组各30例,进行血清PTH、1,25(OH)2D、CT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磷血症组PTH为(77.26±48.57)pg/ml,1,25(OH)2D为(24.51±9.43)pg/ml熏CT为(124.03±49.80)pg/ml;正常血磷组PTH为(33.08±15.27)pg/ml,1,25(OH)2D为(30.80±0.40)pg/ml,CT为(72.46±33.59)pg/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感染可致血磷增高;内源性高磷血症血清PTH和CT水平均明显增高,1,25(OH)2D水平低于正常。内源性高磷血症可独立于血钙之外,对PTH的分泌起促进作用,并可抑制25羟化酶和1羟化酶,减少1,25(OH)2D的生成,又可促进CT的合成与分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法骨化醇对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细胞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诊断为HSP的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幼鼠肝脏中皮质醇代谢关键酶5α-还原酶1及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的表达及其对皮质醇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3周SD幼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高脂组(FC组)及高脂高盐组(FSC组)3组.测体质量、体长、腹围、血压,观测内脏脂肪重量、血脂、血皮质醇等,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价血糖及胰岛细胞功能.取新鲜肝脏组织,测定5α-还原酶1及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mRNA含量及两酶mRNA含量比值.结果 高脂高盐组大鼠腹围、血压、内脏脂肪、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血脂紊乱加重并表现出显著的胰岛素抵抗.高脂和高脂高盐组幼鼠5α-还原酶1 mRNA增加而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 mRNA含量减少,两酶mRNA含量比值显著增加,上述指标均与血皮质醇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代谢综合征模型组幼鼠肝脏组织高表达5α-还原酶1及低表达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紊乱,糖皮质激素代谢及调控异常可能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相关.针对性调控5α-还原酶1及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表达和活性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病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α(OH)VitD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a(OH)VitD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方法3例4~10a患儿,分别给予1a(OH)VitD3,治疗,疗程28d~57d。结果经1a(OH)VitD3诱导,3例患儿均获得完全缓解。结论1α(OH)VitD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腺素α1(Tα1)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的疗效。方法随机对66例12- 16岁体质量>33 kg CHB患儿随机分为Tα1 LAM组和LAM组;Tα1 LAM组为Tα1 6 mg,皮下注射,1次/d,连用5 d,后改为1.6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LAM为1次/d,100 mg/次,顿服,共用26周后停用Tαa1,LAM继续应用至52周;LAM组只用LAM 100mg/次,顿服,共用52周。评价治疗前后患儿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酸(HBV—DNA)、HBV标志物、ALT变化。结果治疗52周时血清HBV-DNA转阴率Tα1 LAM组为100%,LAM组为93 7%;Tα1 LAM组在治疗52周时ALT复常率为87.1%;LAM组为78.1%;治疗52周时Tα1 LAM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为58.1%,LAM组为21.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α1与LAM联合治疗CHB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单一应用LAM。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40例肾病(NS)患儿(单纯性32例,肾炎性8例)在发病极期及恢复期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40例患儿在发病极期(单纯性NS为1.84±0.63g/L,肾炎性NS为1.80±0.72g/L)与对照组(3.13±0.9g/L)比较,前者血清α_1-AT值显著降低(P<0.01),但两型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1)。动态监测血清α_1-AT值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方面具有实际意义,当α_1-AT值显著降低时应给予正规激素等药物积极治疗,如持续减低,提示对激素耐药可考虑加用其它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TXB2及6—keto—PGF1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及30例对照组儿童进行了血浆TXA2及PGI2代谢终产物TXB2及6-keto-PGF1α的测定,发现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浆中TXB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keto-PGF1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者之比值与对照组比也有明显不同,而且与24小时尿蛋白量呈正相关。本文结果说明肾病综合征患儿体内存在着明显的TXA2及PGI2的平衡失调,这一平衡失调可能参与了肾小球损伤的发生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围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先天性佝偻病(简称先佝病)的防治研究日益引起关注。目前常以血清25-OHD(HCC)及1,25-(OH)_2D(DHCC)的含量作为诊断的灵敏指标。我们于1987年4~6月份检查了临产孕妇及其新生儿各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振彪张继要董伟史丹丹王怀立罗强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20):1564-1564
目的分析来源于中国的4个家系6例家族性低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FHVDRR)患者的PHEX、FGF-23和DMP-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集4个FHVDRR家系成员及1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及TA克隆进行PHEX、FGF-23、DMP-1基因的外显子及侧翼序列测序,分析其基本突变。结果家系1中先证者及先证者姐姐在DMP-1基因第6外显子处发现DMP-1基因纯合同义突变(c1218 C>T,c1230 G>A),先证者母亲发现DMP-1基因杂合同义突变(c1218 C>T,c1230 G>A)。家系2中先证者在PHEX基因第12外显子处发现PHEX基因突变(c1333-1334GC>TT,p.A445F),TA克隆确认其为杂合突变,其父母及健康对照未发现相同突变;先证者及其母亲在FGF-23基因第3外显子处发现杂合突变(c716 C>T,p.T239M)。家系3中先证者在DMP-1基因第6外显子处发现DMP-1基因纯合突变(e205 A>T,p.S69C);同时发现在先证者和其父的FGF-23基因第3外显子处c716C>T,p.T239M突变。家系1、3、4中先证者及其他受累者未发现PHEX、FGF-23、DMP-1基因致病突变。结论PHEX基因c1333-1334 GC>TT,p.A445F突变可能是家系2中先证者患病病因,需进一步实验验证。家系2和家系3中发现的FGF-23基因c716 C>T,p.T239M突变,尚不确定其为发病原因,认为其不引起表型异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