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妲 《中国妇幼保健》2015,(8):1287-128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在足月初产妇宫颈成熟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5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98例足月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宫颈管宽度及宫颈内口契形区宽度,并采用传统阴道指检进行Bishop评分来判断宫颈成熟度,并研究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超声测量引产前宫颈平均长度为(25.8±7.3)mm,宫颈平均宽度为(3.5±2.2)mm,内口开大的有12例,占12.24%。引产前Bishop平均评分(4.6±1.2)分。98例产妇引产成功88例,引产失败1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50例,剖宫产48例,剖宫产率为48.98%。引产成功的产妇引产的平均潜伏期为(12±8)h,阴道分娩的平均产程为(13±8)h;宫颈长度<30 mm的产妇引产潜伏期显著短于宫颈长度≥30 mm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道分娩的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长度<30 mm的产妇较宫颈长度≥30 mm的产妇剖宫产率低。结论: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判断足月初产妇宫颈成熟度及预测分娩方式显著优于传统的Bishop评分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探究产前检查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6年3月本院就诊的182例首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要求阴道分娩孕妇,根据分娩结局分为阴道分娩组118例和剖宫产组64例,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母婴结局、产前检查,分析产前检查对再次分娩方式的预测效能。结果;阴道试产成功组发生产后发热、生殖道感染、胎儿窘迫概率低于失败转行剖宫产组(P0.05)。再次妊娠间隔时间、宫口扩张程度、bishop评分、宫颈长度、超声测量胎儿体重、子宫颈后角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有关,bishop评分、宫颈长度、超声测量胎儿体重是影响分娩方式的可能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产前诊断时bishop评分、宫颈长度、超声测量胎儿体重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有一定预测价值,当bishop评分为5.789、宫颈长度28.29mm、超声测量胎儿体重4.263kg时,是选择阴道分娩的临界值。结论:bishop评分、宫颈长度、胎儿体重是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该3项指标对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有一定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评价足月初产妇宫颈成熟度的临床价值。方法:检侧138例足月初产妇宫颈长度、宫颈管宽度、宫颈内口契形区宽度,同时行宫颈Bishop评分。结果:宫颈长度、宫颈管宽度与宫颈Bishop评分显著相关(r=0.58、0.46,P<0.05),且均能预测3天内临产,其中以宫颈长度的预测效果最好。当宫颈长度<30 mm时,预测其在3天内分娩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0.82、0.89、0.90和0.82。多因素分析显示,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宫颈成熟度和分娩时间优于其他指标。结论: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可用于评价足月初产妇分娩前的宫颈成熟度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测宫颈长度联合Bishop评分对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37~40周时用超声检测其宫颈长度,并行宫颈Bishop评分。根据试产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产次、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是否自然临产、有无阴道分娩史、宫颈长度、宫颈宽度、宫颈内口契形区宽度、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是否使用分娩镇痛、孕次、出血量、Bishop评分等,观察两组宫颈长度、Bishop评分是否是影响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的独立因素。将宫颈长度为28 mm作为预测阴道试产成功与否的临界预测条件,计算超声检测的准确性、特异度和敏感性。结果 90例产妇中阴道试产成功41例,失败49例。失败组产妇宫颈长度、年龄显著高于成功组,且失败组产妇新生儿体重高于成功组,分娩镇痛使用例数及Bishop评分显著低于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颈长度、Bishop评分是影响阴道试产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 49例阴道试产失败产妇中45例宫颈长度28 mm,4例≤28 mm; 41例阴道试产成功产妇中6例宫颈长度28 mm,35例宫颈长度≤28 mm。宫颈长度对阴道试产成功与否的预测价值指标中敏感性为91. 83%,特异度为85. 37%,准确度为88. 89%。超声测量指标联合Bishop评分4分对阴道试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指标中敏感度为97. 96,特异度为92. 68%,准确度为95. 56。结论产前超声检测宫颈长度28 mm是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其联合Bishop评分预测准确度更高,临床可将其作为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成功与否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经会阴 B超宫颈成熟度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经会阴 B超观测宫颈长度、内口扩张度、HM分度对 15 7例孕妇宫颈成熟度进行评分 ,并与其临产时间、分娩方式相比较。结果 :随宫颈长度、内口扩张及 HM评分增加 ,宫颈成熟度增加 ,临产时间逐渐缩短。正常孕妇宫颈评分 >6分者 2 4h内临产 ,先兆早产 (5例 ) ,宫颈机能不全 (2例 ) ,评分≥ 7分者 ,2 4h内临产。 0~ 3分 (34例 ) ,4~ 6分 (34例 ) ,≥ 7分 (34例 )的手术产率分别为 70 .5 9% ,14.71%及 8.82 % (χ2 =36 .70 ,P<0 .0 0 1) ,0~ 3分组剖宫产率 (5 2 .94% )为≥ 7分组 (2 .94% )的 18倍。结论 :经会阴 B超宫颈成熟度评分 ,对临产时间及头位分娩方式有一定提示作用 ,且具有客观、准确、安全、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 ,可作为宫颈成熟度评分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宫颈病变后对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因宫颈病变行宫颈锥切术、有生育要求并妊娠者39例,回顾性分析宫颈锥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中异位妊娠1例,胚胎停育行清宫术2例。36例分娩的患者中,3例早产,1例早产剖宫产;宫颈环扎1例住院治疗,宫颈锥切高度为3.0 cm;胎膜早破发生率8.3%(3/36)。33例足月妊娠中25例行剖宫产术,总剖宫产率为72.2%(26/36),7例经阴道分娩。分娩的患者中38.8%(14/36)在不同妊娠时期曾住院行保胎治疗。结论:宫颈锥切术后对宫颈病变患者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但增加了剖宫产率及妊娠期间住院保胎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宫颈Bishop评分在预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VBAC)中子宫破裂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禄丰县人民医院70例VBAC(研究组)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同期首次阴道分娩70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55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78.5%;对照组63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90.0%,两组阴道分娩率无统计学差异(χ2=3.45,P=0.06)。研究组因宫颈条件不良行剖宫产率(17.1%)显著高于对照组(0.04%)χ2=11.43, P<0.05。研究组4例新生儿轻度窒息,对照组6例新生儿轻度窒息,两组无显著性差异(χ2=0.43,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67,P=0.30)。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是安全的,但阴道试产4小时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2分,建议及时终止妊娠,预防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8.
《sane》2014,(5)
目的动态观察宫颈Bishop评分在预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中子宫破裂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禄丰县人民医院70例VBAC(研究组)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同期首次阴道分娩70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55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78.5%;对照组63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90.0%,两组阴道分娩率无统计学差异(x~2=3.45,P=0.06)。研究组因宫颈条件不良行剖宫产率(17.1%)显著高于对照组(0.04%)x~2=11.43,P0.05。研究组4例新生儿轻度窒息,对照组6例新生儿轻度窒息,两组无显著性差异(x~2=0.43,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67,P=0.30)。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是安全的,但阴道试产4小时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2分,建议及时终止妊娠,预防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9.
<正>足月妊娠羊水减少,包括羊水过少和羊水偏少,羊水偏少临床指经超声检查提示羊水指数AFI为≤8.0 cm而5.0 cm。羊水过少是引起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胎儿宫内缺氧的先兆信号,需予高度重视。为保证母儿安全,一般胎儿已成熟,妊娠不超过40周,需适时终止妊娠,而宫颈成熟度情况是决定阴道分娩能否成功的关键,计划分娩中,羊水偏少,宫颈评分差常导致高剖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足月乳房按摩对促进宫颈成熟及分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0例初产、单活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无明显阴道分娩禁忌的孕妇分为两组,两组孕38+5周确定胎儿成熟后首次记录宫颈评分,研究组50例孕妇在专人指导下进行双侧乳房按摩(手持温湿布交替按摩双侧乳房,每天3次,每次1h);对照组50例常规产检组。观察两组至临产后宫颈成熟情况、临产的孕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和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宫颈Bishop评分增加总有效率为100%.临产时宫颈Bishop评分(8.9±3.8)分,延期妊娠1例,剖宫产率为18%,平均产程为(7.92±4.10)h,新生轻度窒息1例;对照组宫颈Bishop评分增加总有效为76%,临产时宫颈Bishop评分(5.5±2.87),延期妊娠7例,过期妊娠2例,剖宫产率36%,平均产程为(12.28±4.18)h,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重度窒息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孕足月乳房按摩对促进宫颈自然成熟,促进阴道分娩,更加简便、安全、有效,同时能有效降低因延期妊娠、过期妊娠造成的剖宫产率.对适时分娩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脉参数及宫颈应变率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价值,为预测IVF-ET妊娠结局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7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行IVF-ET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142例和未妊娠组25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阴道宫颈弹性超声。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宫颈内口应变率以及宫颈外口应变率,绘制ROC曲线分析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宫颈内口应变率以及宫颈外口应变率对于IV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妊娠组PI、S/D及宫颈内口应变率分别为(1.12±0.24)、(6.63±0.78)及(0.17±0.07)%,明显低于未妊娠组的(1.78±0.22)、(7.42±0.69)及(0.39±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联合宫颈应变率预测IVF-ET妊娠结局的AUC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检测宫颈粘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及联合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在预测分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法对122例足月妊娠妇女的宫颈粘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进行检测,同时应用阴道超声测量其宫颈长度,观察分娩发动所需要时间和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在48小时内阳性预测值为8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阳性者剖宫产率低于阴性者,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4.81,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阳性组中孕妇宫颈长度>3.5cm者的剖宫产率高于宫颈长度≤3.5cm者,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9.85,P<0.01).结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检测联合宫颈长度测量可望成为判断足月孕妇临产和引产成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效果,探讨解决足月妊娠计划分娩的最佳手段。方法:将该院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1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以普贝生阴道用药,对照组仅催产素静滴引产,比较应用两种方法后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剖宫产率、对产程影响、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产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宫颈成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相比明显缩短第一、第二产程。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产后出血量等无明显差异。结论: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有效、安全,能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宫颈分泌物FFN联合宫颈Bishop评分预测足月妊娠临产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FFN及宫颈Bishop评分,探讨足月妊娠临产时间的预测。方法对56例孕妇进行宫颈分泌物FFN检测及宫颈Bishop评分,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自然临产。结果宫颈分泌物FFN(+)组无论宫颈成熟度如何,其在一周内分娩的机率均高于FFN(-)组;FFN在预测分娩发动时间上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3.04%、84.6l%、95.24%、78,57%,高于宫颈Bishop评分。结论宫颈分泌物FFN联合宫颈Bishop评分预测分娩时间,可提高分娩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程卫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2):395-396
目的有先兆早产的初产妇经阴道超声评价宫颈长度和内口宽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先兆早产危象的初产妇216例,利用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及宫颈内口宽度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216例均在我院分娩。发生早产43例,发生率为(19.91%),随着宫颈的缩短,发生早产的危险性增加。结论对有先兆早产的初产妇,阴道超声检测宫颈是一种客观、简便、无创伤、可重复的有效预测妊娠结局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及形态对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为预测早产发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经腹、会阴、阴道超声检测100例早产的孕妇的宫颈管长度及宫颈形态,比较不同长度和形态的早产率。结果:100例早产中70例宫颈长度检测,宫颈长度<25mm早产率约70%,宫颈长度在25~29mm早产率约21%,宫颈长度≥30mm早产率约9%。100例早产中30例宫颈形态检测,"T"形宫颈早产率约10%,"Y"形宫颈早产率约13%,"V"形宫颈早产率约30%,"U"形宫颈早产率约47%。结论:超声对宫颈长度及形态检测在早产中的应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球囊扩张器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引产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1日~8月31日使用催产素引产患者78例(对照组),2013年9月16日~2014年9月17日采用一次性宫颈球囊扩张器促宫颈成熟孕妇共230例为研究组,其中孕20~28周(研究A组)要求放弃妊娠患者62例和孕37~42周(研究B组)排除阴道试产禁忌证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正常妊娠患者168例,其中研究B组按照水囊拔除时间分为研究B1组62例(24 h后即拔除水囊),研究B2组106例(48 h后拔除水囊);研究A组在48 h内不干预等待其自然脱落,大于48 h仍未临产者予拔除水囊进行宫颈Bishop评分,分析分娩结局。研究B组分为研究B1和研究B2两组。研究B1组在24 h后拔除水囊进行宫颈评分,研究B2组均在48 h后拔除水囊行宫颈评分,分析分娩结局。结果对照组78例阴道分娩成功59例(75.64%),感染2例(2.56%),产后出血1例(1.28%);研究A组62例在48 h内自然临产56例(90.32%),3例胎盘早剥,但是因宫颈评分8分行钳刮术结束妊娠,3例患者48 h后未临产予拔出水囊并行催产素引产(4.84%)。研究B1组62例阴道分娩成功49例(79.03%),感染1例(1.61%),产后出血1例(1.61%)。研究B2组106例阴道分娩成功99例(93.40%),感染1例(0.94%),产后出血0例。研究B2组明显缩短了孕妇产前待产时间、产程时间、平均住院日,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结论宫颈球囊扩张器在妊娠中晚期促宫颈成熟作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显优于催产素引产组,为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建议在临床推广宫颈球囊扩张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改良瘢痕子宫阴道分娩预测评分在瘢痕妊娠产妇再次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产妇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住院分娩的230例瘢痕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在孕周达到36周时均行改良瘢痕子宫阴道分娩预测评分,同时观察和记录所有产妇的最终妊娠结局。收集改良分娩预测评分结果,并与Flamm法和Bishop法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根据ROC曲线截断点情况比较产妇的最终妊娠结局。结果 Flamm法、Bishop法和改良预测评分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68、0.755、0.938,改良预测评分法的ROC曲线下面积较Flamm法和Bishop法更大。改良预测评分法的诊断效率较Flamm法和Bishop法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预测评分法的ROC曲线最佳截断点为17分。以ROC曲线截断点17分为界限,将230例孕妇分为两组,分数17分组共158例,分数≤17分组共72例。其中,分数17分组阴道分娩率(82.91%)与分数≤17分组阴道分娩率(54.1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数17分组和分数≤17分组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或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瘢痕子宫阴道分娩预测评分能够有效预测瘢痕妊娠产妇再次妊娠的风险情况,且诊断效率较高,以便于妊娠前及时对产妇采取有效干预,为母婴分娩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 POP-Q)评分在分娩后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75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经临床检查、尿道动力学检查证实,40例合并SUI,设为研究组。余下35例为单纯盆腔器官脱垂,未合并SUI,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POP-Q评分、经会阴盆底二维超声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经会阴超声及POP-Q评分在分娩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a(距处女膜3 cm的阴道前壁)、Ba(阴道前壁脱出离处女膜最远处)及联合预测是否合并SUI的AUC分别为0.721、0.711、0.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a、Ba联合检测用于判断是否合并SU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5%、80.0%。膀胱后壁最低点下降值、尿道旋转角及联合预测在是否合并SUI预测中的AUC分别为0.745、0.723、0.8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后壁最低点下降值、尿道旋转角及联合预测用于判断是否合并SU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0%、80.0%。结论 POP-Q评分中Aa、Ba指示点与盆腔脏器脱垂是否合并SUI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超声检查可以为盆腔脏器脱垂是否合并SUI的诊断提供影像学定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地诺前列酮和双球囊导管在羊水过少产妇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羊水过少产妇分为药物组与球囊组2组,每组各25例,对比2组促宫颈成熟效果,统计2组24h内阴道分娩成功率、记录2组引产至阴道分娩的时间.结果:药物组促宫颈成熟评分增加明显优于球囊组,药物组从引产到阴道分娩的时间明显短于球囊组(P<0.05);2组剖宫产率以及24h内阴道分娩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孕妇,两种引产方式均可提高阴道分娩率,但在促宫颈成熟效果上,地诺前列酮明显优于双球囊导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