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60例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精神障碍类型以及治疗结果等。结果 60例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中,有23例患者发生精神障碍,发生率为38.3%,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脑血管的同时治疗精神障碍,所有患者的精神障碍症状消失。结论在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的患者时,医师应给予对症治疗,细心诊断,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问题。方法:收集我院近15年来115例经CT证实的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神障碍发生率依次为意识障碍、智能损害、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神经症样综合征。老年组意识障碍和智能损害发生率高。各类精神障碍常可同时出现。结论:脑血管病常伴有精神障碍。临床医师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张陆 《中国医药指南》2014,(21):246-246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精神障碍患者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8例精神障碍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痊愈者44例,显效者32例,有效者19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6.94%。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可作为治疗精神障碍的主要手段而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8例脑血管病伴精神障碍患者为观察分析对象,对临床诊断与处置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指导诊治实践。结果 38例脑血管病伴精神障碍患者经诊断与综合处置后,治愈6例,好转27例,无效5例,临床有效治愈率达86.84%。结论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积极治疗能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或消除疾病症状和心理社会性不良后果,减少伴发疾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并发精神障碍并不少见,治疗及时、合用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焦虑药物可防止病情加重,有利于脑血管病的康复。本文收集了我院22例CVD后出现的精神障碍的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应用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由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奋乃静治疗,试验组患者运用奥氮平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奥氮平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2.56%,奋乃静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36%,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是(38.5±8.2)分,实验组患者的精神评分为(21.5±1.7)分,对照组中共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中共有3例不良反应。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指标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运用奥氮平治疗,有效率较高,症状明显缓解,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被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54例急性脑血管病致急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完善该方面的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54例患者,均经我院头颅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患者,平均住院1个月,没有发生褥疮和护理不当发生的意外。4例因抢救无效死亡,6例临床愈合,35例能自主行走,9例能保持生活自理。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快,病情发展迅速。护理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病情发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是影响治疗的关键,只有做好脑血管病变的护理工作,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恢复到最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30例中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30例中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后伴发精神障碍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精神障碍型根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4~11 d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96.00%。结论对脑血管病症患者进行治疗时,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精神障碍,使其能够给患者对症治疗,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将我院2005年9月~2007年3月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观察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病例来自我院2005年9月~2007年3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为发病均在72小时内,经头颅CT扫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7例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临床诊断发现,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中有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31例、缺血性患者36例;后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及临床诊断对于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6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1%患者的癫痫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发生,72.4%患者的病灶部位在皮质区。经过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以及抗癫痫治疗,所有76例患者的癫痫得以控制,其中4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结论脑血管病在急性期容易继发癫痫,病灶在皮质的患者发生癫痫概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控制发作和综合治疗可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以供参考。方法以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精神障碍表现,并观察预后情况。结果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表现以记忆障碍、智能障碍、人格障碍为主。经治疗后症状消失25例、症状改善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5%。其中10例患者建议长期使用抗精神障碍药物。结论精神障碍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记忆障碍最为常见。经对症综合治疗后效果满意,预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4.
刘钦 《中国乡村医药》2007,14(12):18-18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10月收住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男44例,女2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5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者均使用了苯二氮卓类药物及抗精神病药物.其中50(66.67%)例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痊愈达到68(90.67%)例,6例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在我院长期住院期间的患有精神障碍的125例死亡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58年至2008年我院125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精神障碍患者死亡与年龄分布情况,精神障碍患者死亡与疾病种类及精神障碍患者死亡原因分布。结果125例精神障碍的死亡比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1.11%,精神分裂症最多,情感障碍次之,多数的精神障碍患者是因为躯体疾病导致的死亡。结论为了降低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必须对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加强内科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监管,尽量避免和减少意外死亡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1.2分组资料将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胞二磷胆碱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进行步长脑心通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7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治疗显效,13例患者治疗有效,10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23例患者痊愈,12例患者治疗显效,12例患者治疗有效,3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步长脑心通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分析。方法将54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治疗组27例,奋乃静治疗对照组27例,进行治疗比较研究,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方面利培酮组明显小于奋乃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与奋乃静相比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致精神障碍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例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后,显效7例(77.78%),有效2例(22.22%),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强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进而保障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