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单肺通气时预防低氧血症及肺内分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内麻醉时,输入高氧液对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中段癌根治手术20例,随机分为两组,N组(对照组)10例单肺通气时输入平衡液;O组(高氧液组)10例单肺通气时输入高氧平衡液。分别于麻醉前、双肺通气(DLV)30min、单肺通气(OLV)30min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Qs/Qt等。结果OLV时O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显著高于N组(P<0.01),O组动脉血氧含量(CaO2)显著高于N组(P<0.05)。OLV时,Qs/Qt较DLV时显著增加(N组P<0.01;O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可以明显升高SaO2和CaO2,高氧液对Qs/Qt的影响不明显。单肺通气时输注高氧液可能对低氧血症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入氧对减少肺内分流和预防低氧血症的作用。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2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观察组(B组)2组,每组各11例。B组在OLV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入氧气(1~3L/min),A组在OLV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并于OLV前(T1)、OLV 30min(T2)、OLV 60min(T3)、关胸双肺通气(TLV)30min,分别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值)。结果在OLV 30min及OLV 60min时,B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A组(P〈0.05);OLV 30min时B组Qs/Qt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OLV期间非通气侧肺持续吹入氧气可以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减少肺内分流,减小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对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triction,HPV)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ASAI~Ⅱ级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1)和对照组(Ⅱ),每组1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I组用异丙酚4-12mg/kg·h静脉持续输注Ⅱ组用普鱼卡因复合液维持麻醉。在麻醉后双肺通气(Two-lung ventila-tion,TLV)15min(T  相似文献   

5.
代志刚  何芳 《农垦医学》2009,31(6):545-548
单肺通气(简称OLV)目的是为了防止术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进入健侧肺,确保气道通畅、防止交叉感染和病原扩散,避免术侧肺膨胀,以利手术.进行OLV会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通气-灌流V/Q比值以及血液动力学状态,造成严重低氧血症.本文旨在对不同单肺通气方式对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以期提高单肺通气的效果,使单肺通气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阮林  黄冰  钱卫 《广西医学》2000,22(1):40-41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时PETCO2和Qs/Qt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8例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分别于TLV 20min、OLV 5min、15min、30min、60min测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气并同时记录PETCO2,计算Qs/Qt,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OLV时不同时段PETCO2、PaCO2、Qs/Qt比TLV时增大(P<0.05),TLV时PETCO2与Qs/Qt不相关(r=-0.0230,P=0.9077)。OLV时PETCO2与Qs/Qt相关(r=0.4739,P=0.00001),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3.4862+0.0147x(y=PETCO2,x=Qs/Qt)。结论:OLV时PETCO2与Qs/Qt呈直线相关,PETCO2随Qs/Qt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主要是为了防止病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流入对侧肺,确保气道通畅和避免交叉感染或病灶扩散,同时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随着OLV应用的增加,OLV的麻醉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本文就OLV时低氧血症的防治及麻醉管理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通气策略对腹腔镜手术病人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VT)、呼吸频率(F)、吸呼比(I:E)等通气参数对腹腔镜手术病人肺内分流及氧合情况的影响。方法:25例ASAⅠ~Ⅱ级全麻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麻醉诱导药物相同,呼吸机参数VT=8ml/kg,F=15次/min,I:E=1:2。气腹后通气参数设定分别为A组VT=10ml/kg。F=12次/min,I:E=1:3;B组VT=6ml/kg,F=20次/min,I:E=1:2;C组同气腹前。分别于气腹前、后测定混合静脉血和动脉血血气,计算各组气腹前后的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呼吸指数(RI)、肺内分流(QS/QT)及氧摄取率(ERO2)。结果:气腹后C组RI增加(P〈0.05),A、C两组的P(A-a)O2升高(P〈0.05),ERO2下降(P〈0.05),而QS/QT增加(P〈0.05),尤以A组QS/QT,增加显著(P〈0.01)。但各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3种通气策略对腹腔镜手术病人的P(A-a)O2、QS/QT、ERO2和RI等方面的影响无大差别。  相似文献   

9.
蒋廷忠  封琴 《医学文选》2006,25(1):67-68
单肺通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病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流入对侧肺,确保气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和病灶扩散,同时塌肺也有利于手术进行,减轻非切除部分肺的损伤。临床上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本文着重谈谈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对肺癌患者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肺内分流和动脉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至8月我院胸外科30例行肺癌切除术患者,分为七氟烷预处理组(S组,n=15,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40~68岁,平均55岁,体质量50~71 kg)和对照组(P组,n=15,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38~69岁,平均52岁,体质量48~73 kg)。2组全麻诱导方法相同,插入双腔管后S组以七氟烷预处理维持麻醉至OLV前,单肺通气时2组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在诱导后双肺通气(two lung ventilation,TLV)平卧位(T1)、侧卧位(T2)、OLV 30 min(T3)、60 min(T4)、90 min(T5)及术毕(T6)共6个时间点,采集动脉血和右心房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intrapulmonary shunt,Qs/Qt),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相关的临床数据。结果 TLV时(T1~T2)2组Qs/Qt与P(O2)差异不显著(P>0.05)。OLV期间(T3~T5)2组Qs/Qt较TLV时明显增高(P<0.05);P(O2)明显降低,(P<0.05)。T3~T5时S组Qs/Qt较P组降低(P<0.05)。结论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相比,七氟烷预处理能降低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肺内分流,对动脉氧分压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CPAP对化疗后单肺通气时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一种新的持续气道正压 (CPAP)系统,对肺癌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时氧合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肺癌手术病人 22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 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和 CPAP组 (B组 ),每组各 11例.A组在单肺麻醉期间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口于大气中; B组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持续给予 CPAP( P= 0.2 kPa),仰卧双肺通气 20 min, 仰卧单肺通气 20 min,侧卧单肺通气 30 min, 60 min,于关闭胸腔双肺通气时 ,分别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 (Qs/ Qt).[结果] 于单肺通气后 30 min和 60 min时 ,B组氧合明显高于 A组 (P < 0.01), B组分流率 (Qs/ Qt)明显低于 A组 (P < 0.05).[结论] 化疗后病人单肺通气期间 , 非通气侧持续 CPAP,有助于提高氧合 ,减少肺内分流 ,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前单肺通气(OLV)期间不同体位对血液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ASAⅡ~Ⅲ级,于开胸前仰卧位双肺通气30min(T1组,n=20)、仰卧位单肺通气30min(T2组,n=20)、侧卧位单肺通气30min(T3组,n=20),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静脉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与T1组比较,T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和静脉血氧含量(CvO2)均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或P<0.01),T3组PaO2、Sa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或P<0.01),PvO2、SvO2、CaO2和CvO2无明显变化。与T2组比较,T3组PaO2、PvO2、SaO2、SvO2和CvO2明显升高,Qs/Qt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侧卧位单肺通气时血液氧合明显优于仰卧位单肺通气。应尽量减少仰卧位时单肺通气的时间,或避免仰卧位时应用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时应用术侧肺部分通气法对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左侧开胸食管癌手术的患者16例, ASAⅠ~Ⅱ级,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进行自身对照交叉研究。在双肺通气(TLV)后两组按不同顺序接受单肺通气(OLV)和术侧肺部分通气(PLV), 各通气30min。于TLV、OLV 和PLV后各30min等时点取动脉血和右心房静脉血, 记录动脉血氧分压, 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与OLV时比较, PLV时气道峰压Ppeak显著降低(t=3.712, P=0.009);平台压Pplat显著降低(t=4.124, P=0.016);动脉氧分压则明显增加(t=126.982, P=0.000);Qs/Qt显著减少(t=9.875, P=0.000)。结论 开胸手术中行术侧肺部分通气可减少肺内分流, 显著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异丙酚作对照观测地氟醚对单侧肺通气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左侧开胸的成年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0.5MAC地氟醚组(D组),每组10例。分别用咪唑安定0.2mg/kg(D组)、丙泊酚3μg/ml靶控输注(P组),及芬太尼4μg/kg和维库溴铵0.9mg/kg行静脉诱导,经口插入Mallinckrodt右双腔支气管导管。以3%地氟醚(D组)、丙泊酚(P组,以血浆靶浓度为3μg/ml速度输注)、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于双肺通气15min(TLV-15)、右单肺通气15min(OLV-15)、右单肺通气30min(OLV-30)时取足背动脉血和右心房静脉血做血气分析,计算Qs/Qt。结果 单肺通气后,D组和P组Qs/Qt增加明显(P〈0.05),但OLV-15时D组Qs/Qt增幅比P组小36%(P〈O.05);而在OLV-30时D组Qs/Qt增幅比P组小39%(P〈0.05)。两组单肺通气后PaO2降幅均超过40%(P〈0.01)。结论 与异丙酚比较,0.5MAC地氟醚对单肺通气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5.
大容量全肺灌洗对肺内分流和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lung lavage,WLL)中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灌洗对肺内分流和血气的影响.方法 对40例符合条件的尘肺和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进行80例次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在患者双肺通气时 (T0)、单肺通气时 (T1)、液体完全灌入后(T2)和液体引流完全后(T3)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吸呼比1:1(I:E=1:1)对侧卧位单肺通气患者肺顺应性和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选择46例年龄20-65周岁,ASAI-II级,全麻机械通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或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3),对照组(C组,I:E=1:2)和实验组(E组,I:E=1:1).机械通气期间在单肺通气后开始调整吸呼比.取平卧双肺通气后15min(t0)、侧卧单肺通气后30min(t1)、60min(t2)三个时间点,检测动脉血气并记录呼吸参数,计算肺顺应性及肺内分流率.结果 两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及肺内分流率与t0相比,均在t1、t2时明显增加(P<0.001);而动脉氧合、肺顺应性均有所下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E组的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台压明显降低(P<0.001),肺顺应性提高(P<0.001),肺内分流减少(P=0.021),动脉血氧分压(P=0.034)和血氧饱和度(P=0.03)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侧卧位单肺通气期间,采用I:E=1:1较I:E=1:2,有利于降低气道峰压及气道平台压,提高肺动态顺应性;减少肺内分流,相对改善动脉氧合.  相似文献   

17.
呼气末正压对低潮气量单肺通气氧合及气道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30例开胸手术病人行低潮气量单肺通气期间呼气末正压(PEEP)对动脉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人开胸后行容量控制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单肺通气20min后加4cmH2OPEEP,20min后再恢复0cmH2OPEEP状态。双肺通气20min后、单肺通气20min后、单肺通气加用4cmH2OPEEP20min后以及恢复单肺通气0cmH2OPEEP20min后分别采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气道压力,将组内单肺通气应用PEEP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值、脉搏氧饱和度及气道压力进行比较。结果低潮气量单肺通气与常规潮气量单肺通气相比气道压力大大减小;4cmH2OPEEP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且可显著改善动脉氧合、提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论低潮气量容量控制单肺通气时加用4cmH2OPEEP可作为改善单肺通气动脉氧合的一种方法,对开胸手术也是一种保护性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通气对脂多糖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以及谷氨酰胺的防护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实施麻醉和气管切开后,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5mg/kg,接小动物通气机进行机械通气,A组实施常规潮气量通气,B组实施大潮气量通气,C组大潮气量通气前1h静脉注入谷氨酰胺干预。每小时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通气4h后颈动脉放血处死大鼠。测定全肺湿重,并计算肺系数(肺湿重/体重×100)。测定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蛋白含量、TNF-α、IL-6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水平,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B组大鼠PaO2值、肺组织SOD水平较A组显著下降,肺系数、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蛋白含量、TNF-α、IL-6、CINC-1水平、肺组织MPO水平较A组显著增高;C组大鼠PaO2值、肺组织SOD水平较B组显著升高,肺系数、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蛋白含量、TNF-α、IL-6、CINC-1水平、肺组织MPO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结论大潮气量通气能加重脂多糖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而谷氨酰胺对此有较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俯卧位肺复张对改善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氧合指数、肺内分流的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26例患者实施仰卧位肺复张为对照组,26例患者实施俯卧位肺复张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指标的改变情况、氧合指数与肺内分流状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均显著增加,而Qs/QT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Qs/Q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时,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心脏排血指数、每博指数、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全心射血分数均显著降低,而全身血管阻力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肺复张可明显改善重症肺部感染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合指数,可有效减少肺内分流,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轻,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