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30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施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进行矫正:按重睑切口切开皮肤去除睑板前一条约2mm的眼轮匝肌,于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潜行分离,达眶缘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界处,在眉缘下做1.5cm的辅助切口,分离额肌与皮肤,达眉上1.5cm左右,形成改良额肌瓣膜。观察并分析术后上睑的高度、睑裂的宽度、上睑缘的弧度、重睑形态及上睑的功能。结果:本组20例(30眼)随访3~24个月,19例矫正效果满意,上睑缘弧度及重睑形态良好,无暴露性角膜炎;其中1例术后矫正不足,于术后6个月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改良的额肌瓣矫正重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良好,作用持久,损伤小,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比较理想的可行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异体巩膜额肌悬吊术和阔筋膜额肌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对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76例90眼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额肌瓣悬吊术24例30眼,异体巩膜额肌悬吊28例32眼,阔筋膜额肌悬吊24例28眼,分析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上睑弧度、双重睑形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额肌瓣悬吊术取材方便,复发率低,上睑弧度匀称,但双重睑形成稍差.异体巩膜与阔筋膜额肌悬吊术,双重睑形成良好,但复发率稍高.结论:额肌瓣悬吊术、异体巩膜额肌悬吊术和阔筋膜额肌悬吊术均能有效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根据患者的条件和意愿加以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麻下额肌瓣悬吊术在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中的矫正效果。方法在全麻下,应用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37例49眼,随访6个月~1年6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术后矫正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儿术后上睑缘高度及重睑弧度基本满意。结论全麻下一个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要加强护理,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上睑提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2例37眼,上睑提肌肌力≥4mm患者18例(22眼)行上睑提肌缩短术,上睑提肌肌力〈4mm患者14例(15眼)行额肌瓣悬吊术,比较术后效果、上睑弧度、双重睑成形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术患者术后兔眼恢复时间短,外观自然,效果满意;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患者兔眼恢复时间长,外形欠自然。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但上睑提肌缩短术更符合生理状态,手术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朱建霞 《广州医药》2004,35(5):52-53
目的 评价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小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远期效果。方法 时48例(48眼)施额肌瓣悬吊术的重度先天单纯性上睑下垂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睑裂高度及弧度,上睑皱襞,眼睑开闭情况。平均随访6年。结果 48例患者中,成功满意42例42眼(87.5%),欠矫6例6眼(12.5%)。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是一种治疗小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高效安全、可靠持久的方法,远期疗效符合美容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提上睑肌折叠术联合额肌力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40例(68眼)中、重度上睑下垂进行上述方法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1~3年,68眼上睑下垂完全矫正60眼(88.23%),基本矫正8眼(12.77%);双睑裂对称度:平视时对称62眼(91.18%);双睑缘弧度满意68眼(100%);睑裂闭合度恢复好,上睑迟落现象轻度或消失;无一例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结论 提上睑肌折叠术联合额肌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单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17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切口额肌瓣悬吊术对外伤性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病人行单切口额肌瓣悬吊术,随访6个月-2年,观察其睑裂高度、上睑弧度、闭眼状态。结果15例效果满意,2例(单眼病例)轻度矫正不足。结论单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安全可靠,美容整形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距上睑缘3-4mm皮肤切口,向上潜行剥离至眉弓上1cm,在上睑眉弓皮肤下与骨膜之间制作2cm向下滑动的额肌瓣,将额肌瓣和上睑睑板缝合固定。结果:46例(57只眼),54只眼1次手术成功;2只眼欠矫,1只眼倒睫,经2次手术调整缝线眼睑位置及睫毛位置正常。随访6个月-2年,眼睑位置正常,无并发症。结论: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22例27眼。并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22例27眼,随访3-36mo,除1眼矫正不足外,余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适用于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三瓣法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恢复上睑功能和视功能,同时达到美容的目的。方法对36例(47只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行改良三瓣法额肌瓣悬吊的手术治疗。结果 36例(47眼)中,满意38眼,占80.85%,良好8眼,占17.02%,失败1眼,占2.13%。半年后对失败的上睑下垂患者予以2次手术,上睑下垂得到矫正。术后获随访6个月,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无并发症。结论改良三瓣法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力度分散,并发症少,效果良好,重睑自然,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L形与矩形额肌瓣悬吊术式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104眼采用L形额肌瓣悬吊术,87眼采用矩形额肌瓣悬吊术。结果191眼术后随访6个月-1年,L形额肌瓣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均少于矩形额肌瓣悬吊术。结论L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f生重度上睑下垂效果优于矩形额肌瓣悬吊术。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提上睑肌腱膜-额肌吻合术矫治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7例35只眼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提上睑肌腱膜-额肌吻合术(即采用双切口下制作提上睑肌腱膜眶隔筋膜复合瓣和额肌瓣,经眶隔后隧道重叠吻合)进行矫治,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随访3~18个月者共21例27只眼,术后效果分级参考林茂昌的方法,良好者88.9%(24/27),好转者11.1%(3/27),无无效病例。部分病例早期出现轻度眼睑闭合不全,3个月后均恢复好,无暴露性角膜炎,睑外翻和术后回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改良提上睑肌腱膜-额肌吻合术具有悬吊更牢固,不易回退,重睑和睑缘弧度满意,美容效果明显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14眼)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结果:随访0.3—3年,9例(14眼)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改进的额肌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24例38只眼,以探讨该术式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按重睑术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后于眼轮匝肌浅面向上分离至眉上2cm,在眼轮匝肌与额肌交界处模形切开,穿过切口于眶缘上骨膜面分离额肌深面,顺肌纤维方向纵行剪开肌瓣内侧,长1.5-2.0cm,向外上方斜形剪开肌瓣外侧,长不超过0.5cm,形成蒂蒂在上方,下宽下窄,边长不等的形肌瓣,向下牵拉和睑板缝合固定,上提上睑。结果:24例手术全部1次成功,无1例继发感染及上睑内,外翻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至2年随访16例,除1例因额外外伤左上睑上垂,手术后远期效果较差外,其它15例疗效满意。结论:改进的额肌瓣悬吊手术是增加肌瓣蒂部的宽度来减少自外侧支配肌瓣的神经和血管的损伤,保证额肌瓣有较强收缩力,因此在额肌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此术式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离断的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17例(29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行单侧离断的额肌瓣悬吊手术治疗,评价疗效。结果随访6~24个月,术后过矫2只眼(6.9%),矫正不足1只眼(3.4%),其余患者睑裂对称自然,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生1只眼结膜脱垂,行皮质类固醇激素眼药水治疗并加压包扎1周后治愈。结论单侧离断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持久满意。  相似文献   

16.
齐美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2):1449-1450
目的:观察改良额肌瓣悬吊矫正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20例31眼,施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重睑切口,切开皮肌及眼轮匝肌,于眼轮匝肌深面与眶隔之间潜行向上分离,然后再于眶缘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界处进入额肌浅层分离皮肤与额肌之间联系达眉上1.5 cm左右。结果:20例31眼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本方法减少了额肌瓣血管神经损伤,将额肌瓣直接与睑板缝合,增强了额肌瓣收缩力,术后提睑作用可靠、持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重睑术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后于眼轮匝肌下分离至眉上2cm,在上睑眉弓皮肤下与骨膜之间制作2cm宽向下滑动的额肌瓣,将额肌瓣和上睑睑板缝合固定,上提上睑。结果:29例34眼中29眼一次手术成功,无一例继发感染及上睑内翻等并发症。3眼倒睫,2眼欠矫。随访3月-7年,眼睑位置正常,弧形美观、自然。结论: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重度上睑下垂寻求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重度上睑下垂62眼行额肌腱膜悬吊术。结果:术后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48眼(77.4%),位于角膜上缘和瞳孔上缘之间11眼(17.7%),位于瞳孔上缘下3眼(4.8%)。上睑弧度及双重睑形成良好,术后早期轻度闭合不全及上睑停滞现象,2个月以上均不明显。结论:额肌腱膜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在治疗和关容方面均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联合筋膜悬吊术(CFSS)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系统化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56只眼)和参照组(n=35,52只眼),参照组患者采取额肌瓣悬吊术(FMFS)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提上睑肌-Müller’s肌复合体CFSS术治疗,于术后3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有效矫正率、美容效果(眼睑弧度、眼睑高度对称性、双重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眼睑状况(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睑裂高度)。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矫正率为96.4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2.69%(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睑弧度、眼睑高度对称性、双重睑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睑裂高度较术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睑裂高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提上睑肌-Mü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额肌腱膜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性。方法8例(10眼)重度上睑下垂采用额肌腱膜悬吊术,利用额肌力量提起上睑。结果术后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下1mm者8眼,2mm者2眼,无复发。结论额肌腱膜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