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发病危险因素,以便及时诊断与治疗,从而降低其致残率。方法:选择1998-06/2004-03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或门诊的67例早产脑瘫患儿,男41例,女26例。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非患脑瘫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和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其中男78例,女56例,均系早产儿。对67例脑瘫的早产患儿及134例无脑瘫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早产儿进行研究,所获数据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胎龄(OR=0.376,95%CI 0.239~0.591)、低出生体质量(OR=16.286,95%CI 4.032~65.781)、孕期感染(OR=6.081,95%CI 1.062~34.832),新生儿期严重疾病(OR=14.964.95%CI2.610~85.775),为其发病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脑瘫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集中在孕期和围产期,应积极预防和消除各种致病危险因素,从而减低脑瘫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背景孕期危险因素作用于发育中的胎儿,使得胎儿在出生后出现脑性瘫痪的表现.因此,应把脑性瘫痪病因学的研究转入胚胎发育生物学领域,重视对孕期孕母所处相关的环境、遗传因素及相关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分析.目的分析引起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发病危险因素.设计12配对设计,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单位佳木斯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研室.对象选择2002-12/2003-09在佳木斯脑瘫疗育中心、沈阳儿童医院及青岛儿童医院收治的103例脑性瘫痪患儿,男68例,女35例.监护人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采用12配对原则,选择同期本院就诊的非患脑性瘫痪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和健康儿童206例作为对照.选择对照的匹配条件为同性别,同民族,年龄相差±3个月.方法①自拟脑性瘫痪患儿和健康儿童调查表,调查因素主要包括分娩前因素(遗传因素类似疾病家族史;母亲因素一般情况如职业、学历、分娩时年龄;生育行为因素包括孕次、产次、异常产史;孕期保健和营养如产前检查、各类食物摄入情况;孕期患病或异常表现包括病原体感染、妊娠综合征、阴道出血等;孕期服药情况;胎儿胎盘因素如脐带绕颈、出生质量、双胎妊娠等)、分娩过程因素(产时并发症、分娩方式等)和新生儿期因素(新生儿期所患各类疾病).通过查阅医疗记录和询问知情人来完成调查问卷.②进行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值接近于0.05的因素,建立脑性瘫痪主要危险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影响脑性瘫痪发病的孕期分娩前、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期因素分析.结果脑性瘫痪患儿103例,健康及非脑性瘫痪患儿20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母亲因素母亲职业因素与脑性瘫痪有联系,母亲职业为工人与年龄≥34岁为脑性瘫痪危险因素(OR=13.333,2.864,P<0.05).②产前因素孕早期呕吐、孕期吃鱼及海产品、产前体温、出生体质量>4000g、孕周37~42周为脑性瘫痪保护因素(OR =0.028~0.576,P<0.05~0.01);异常产史、孕期阴道出血为脑性瘫痪危险因素(OR=2.313~4.095,P<0.05~0.01).③产时因素Apgar评分和剖宫产是脑性瘫痪保护因素(OR=0.458,0.343,P<0.01);产钳助产和应用催产素是脑性瘫痪危险因素(OR=16.338,2.116,P<0.01,0.05).④新生儿期因素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颅内出血是脑性瘫痪危险因素(OR=3.586,20.667,32.247,P<0.01).⑤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产钳助产最危险(OR=70.668),其他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母亲妊娠年龄偏大、孕期阴道出血和出生体质量异常(OR=19.083~4.138,P<0.05~0.01),孕期吃鱼和海产品与剖宫产是保护因素(OR=0.324,0.262,P<0.01,0.05).结论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主要集中在孕期和围产期,应积极预防和消除各种产前、产时、产后脑性瘫痪危险因素(如产钳助产、新生儿窒息、母亲妊娠年龄偏大、孕期阴道出血和出生体质量异常),降低脑性瘫痪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反复患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筛查高危人群,指导医生对儿童反复肺炎早期预防及临床干预。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3例反复肺炎患儿,及同期就诊的103例非反复肺炎的患儿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查反复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χ2检验显示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的变量为早产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既往住院史、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30 min)、居住平房、被动吸烟史。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OR=4.006,95%CI:1.827~8.786)、既往住院史(OR=9.408,95%CI:4.419~20.030)、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于30 min(OR=2.934,95%CI:1.289~6.679)、居住平房(OR=3.441,95%CI:0.786~15.060)、被动吸烟(OR=2.23,95%CI:1.030~4.861)是儿童反复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既往住院史、居住环境差、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少、被动吸烟等可以增加儿童患反复肺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痉挛性脑性瘫痪早产儿的断层影像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确定早产儿痉挛性脑性瘫痪的形态学危险因素的图像特征。方法:①选择1997-10/2004-06广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87例,男58例,女29例;平均年龄1岁11个月,男孩年龄5个月~6岁,女孩年龄6个月~5岁1个月。孕龄均小于36周;均有完整CT图像资料;监护人知情同意。②分析87例脑瘫患儿的CT影像资料,按形态学相关因素分为5组:X1(脑萎缩);X2(脑室扩大);X3(灰质异常增多异位);X4(白质丢失);X5(脑室周围白质角度)。③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早产儿痉挛性脑瘫的形态学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第一步将X4(白质丢失)作自变量强迫引入,Y作应变量。第2步将X1,X2,X3,X5变量采用向后剔除似然法由计算机模型逐步筛选,对肢体瘫痪变量的危险因素暴露度,回归分析结果作假设检验确定回归方程的意义。结果:①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侧脑室容积大小对于早产儿痉挛性脑瘫危险因素不如灰质异常,其危险度(诊断意义)及特异度显然不能与灰质异常增多和异位相比(多因素分析:脑萎缩危险因素的OR<0.7,P=0.032,wald值为4.624;脑室扩大变量的OR=0.752,P=0.536,wald值为0.383;而灰质异常增多和异位的OR=8.874,P=0.013,偏回归系数为2.183,wald值为6.142;白质丢失OR=1.792,P=0.039,偏回归系数为-0.233,wald值为4.274,95%CI:0.525~2.494;室周白质角度OR=4.311,偏回归系数为1.461,wald值为0.398,95%CI:1.079~17.227)。灰质异常增多和异位、室周白质角度及白质丢失是肢体痉挛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其中灰质异常增多和异位较白质丢失和室周白质角度更为重要。②脑萎缩和脑室扩大对判断肢体痉挛脑瘫无特异性,年龄因素亦被回归模型排除。结论:早产儿脑灰质异位、增多等异常是痉挛性脑性瘫痪的主要相关因素,此异位发生于侧脑室上部室管膜旁的灰质时,对于诊断痉挛性脑性瘫痪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英国生物样本数据库(UKB)的前瞻性队列探讨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从2006—2010年UKB招募的约50万名参与者中选取研究对象(根据胰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1∶10匹配无胰腺癌对照者),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胰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各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538例胰腺癌患者与15 380例对照者进行分析。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ownsend剥夺指数高(OR=1.020, 95%CI:1.001~1.040)、吸烟史(OR=1.182, 95%CI:1.048~1.333)、1型糖尿病病史(OR=1.890, 95%CI:1.228~2.910)、2型糖尿病病史(OR=2.109, 95%CI:1.794~2.481)、急性胰腺炎病史(OR=5.266, 95%CI:3.679~7.538)、慢性胰腺炎病史(OR=17.345, 95%CI:8.820~34.111)、兼有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病史(OR=4.787, 95%CI:1.989~11.522)是胰腺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经...  相似文献   

6.
李小龙  田磊  谢静  滕思思 《全科护理》2023,(27):3760-3762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小儿全身麻醉术后低氧血症的风险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术后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分为非低氧血症组(53例)和低氧血症组(53例),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将单因素中P<0.2的因素纳入到多因素回归分析中。结果:非低氧血症组患儿胎龄高于低氧血症组(P<0.05),低氧血症组患儿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哭闹比例高于非低氧血症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儿术后低氧血症的因素是低胎龄[OR=5.153,95%CI(2.597,10.297),P=0.001]、合并基础疾病[OR=2.815,95%CI(1.572,6.253)],P=0.034)、术前哭闹[OR=6.194,95%CI(2.121,13.675),P=0.001)]、使用阿片类药物[OR=7.173,95%CI(2.674,21.193),P=0.001)]。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术后患儿发生低氧血症的因素有低胎龄、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哭闹、使用阿片类药物,应针对危险因素给予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云南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CH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心脏彩超、心血管影像学检查确诊并住院治疗的1~10岁CHD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在儿科住院部、门诊排除CHD和(或)其他先天性疾病的1~10岁儿童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母亲孕时年龄、孕期长短与病例组相近。与两组母亲进行面对面问卷访谈,调查家庭情况、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妊娠史、疾病及服药史、负性生活事件及精神状态、饮食营养状况等内容,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早期被动吸烟、孕早期接触农药、不良妊娠史、孕前患慢性病、孕早期感冒、孕早期发热、孕早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孕早期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孕早期服用抗生素是CH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母亲孕早期被动吸烟(OR=2.26, 95%CI 1.12~4.58)、不良妊娠史(OR=2.73, 95%CI 1.31~5.69)、孕早期感冒(OR=4.33, 95%CI 2.15~8.70)、孕早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OR=2.14, 95%CI 1.06~4.32)是CH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期常食用蛋肉鱼虾(OR=0.35, 95%CI 0.15~0.79)、孕前及孕期补充叶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OR=0.32, 95%CI 0.16~0.64)是减少CH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母亲孕前及孕期加强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合理搭配,同时减少烟雾暴露,减少感冒、负性生活事件及不良妊娠的发生,对预防和降低子代CH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越秀区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情况,分析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广州市越秀区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确诊的12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为病例组,121例非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横断面现场调查.采用<骨性关节炎调查问卷>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①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文化程度、家庭住址.②工作性质:职业分类、工作环境、膝关节是否经常负重.③曾居住环境(是否阴暗、潮湿).④遗传因素:骨关节炎家族史.⑤膝关节既往病史:外伤、骨病等.⑥其他内分泌疾病: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回完整问卷247份.参与分析的9个变量中,4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包括:性别(OR=2.646,95%CI=1.021~6.861)、曾居住环境[潮湿(OR=5.792,95%CI=1.503~22.326)、阴暗(OR=5.593,95%CI=1.476~65.722)、潮湿+阴暗(OR=13.582,95%CI=2.123~86.910)]、关节经常负重(OR=18.091,95%CI=5.861~55.842)、膝关节既往史(OR=27.298,95%CI=7.990~93.268).而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家族史、其他内分泌疾病史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相关.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受到性别、曾居住条件(潮湿、阴暗、潮湿+阴暗)、关节经常负重以及膝关节既往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与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围术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确立与围术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提高该疾病围术期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199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于我院因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而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共262例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年龄(59.5±11.3)岁,男189例(72.1%),女73例(27.9%)。根据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学诊断,将患者分为单纯主动脉瓣狭窄手术组(n=10)、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手术组(n=149)及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手术组(n=10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围术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总在院死亡率为3.05%(8/2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栓塞(OR=2.23,95%CI:1.39~3.68)、术前危重状态(OR=3.86,95%CI:1.90~6.68)、左心室射血分数(OR=2.93,95%CI:1.54~5.74)、心室颤动(OR=2.72,95%CI:1.52~4.93)、肺部感染(OR=1.43,95%CI:1.08~1.76)、急性肾功能衰竭(OR=4.34,95%CI:2.98~9.77)为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手术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栓塞、术前危重状态、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室颤动、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这6个因素为影响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手术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畸形发生的一般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2015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黄浦院区建卡就诊且发现胎儿先天畸形的558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该院同期56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胎儿先天畸形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558例胎儿先天畸形中,单系统畸形397例,多系统畸形161例;其中,多系统畸形以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畸形的构成比最高。胎儿先天畸形主要危险因素是文化程度低(OR=2.355)、孕妇年龄≥35岁(OR=13.945)、多产次(OR=5.264)、异常生育史(OR=23.491)、情绪紧张抑郁(OR=6.929)、被动吸烟(OR=3.162)、饲养宠物(OR=3.840)、噪音环境(OR=2.485)、孕期接触化学制剂(OR=3.053)、孕期发热(OR=4.414)、孕期病毒感染(OR=6.603)、孕期服用药物(OR=4.228)及孕期贫血(OR=26.402),而孕期补充叶酸(OR=0.056)、钙和铁等微量元素(OR=0.115)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应通过减少与控制孕期主要危险因素,提高临床产前优生咨询、筛查诊断和综合评估的水平等一系列措施来降低胎儿先天畸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The adequacy of implementation of present proteinuria diagnostic thresholds under examination of pregnant women was examined. The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all urine samples of pregnant women from December 2009 to March 20010. The amount of protein in urine was concurrently evaluated by turbidimetric analysis with sulfosalicylic acid, colorimetric analysis with pyrogallol red, "dry chemistry" technology (the diagnostic strips).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mentioned techniques of analysis of protein in urine provide independent results. The results of colorimetric analysis are characterized by better precision and adequacy. However, in case of pregnant women the diagnostic threshold of protein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shifted from 0.120 to 0.150 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评价放疗对颈动脉溃疡斑块形成的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学证实为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后的颈动脉超声资料以及其他基线资料完整的患者93例,比较放疗前后放疗侧颈动脉和非放疗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溃疡斑块的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结果 放疗前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1.9)年;放疗前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与非放疗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放疗侧斑块总数量、平均内膜-中膜厚度、最大斑块面积、溃疡斑块的总数量、最大溃疡斑块的面积、最大溃疡口的面积均较非放疗侧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放疗可导致头颈部肿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且斑块具有易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国内镜杂志》2020,(5):F0002-F0002
雷光华男,1970年12月生,骨科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和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和骨科学科领军人才,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名医"。  相似文献   

20.
超声诊断主动脉窦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3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全部用二维超声(2DE)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手术治疗24例,超声符合22例,符合率为92%。误诊2例,误诊率为8%。故超声实际诊断主动脉窦瘤29例中右冠窦瘤18例(62%),无冠窦瘤7例(24%),二叶瓣型主动脉窦瘤4例(14%)。窦瘤破入/膨入右室和右房内的例数分别为16例和13例。本病主要的合并症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室缺。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二维加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主动脉窦瘤最有价值的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