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静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上腺素是抢救心脏骤停的首选而有效的药物。我们在心肺复苏中采用静注不同剂量的肾上腺素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6年2月~1999年4月在急诊科或病房发生的心脏骤停患者20例,患者有突然意识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或经心电图证实,时间在10分钟以内,以心肺复苏术(CPR)进行抢救,随机分为肾上腺素加大剂量组和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每组各10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见表1)。1.2方法1.2.1经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经上肢近心静脉穿刺给药,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相似文献
2.
3.
心肺复苏期间肾上腺素剂量对兔脑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脏骤停是心脏突然丧失了有效的泵血功能 ,使有效的血液循环突然完全停止 ,是心脏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成功的心脑肺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恢复 ,即脑复苏是否成功。在复苏术中最重要的药物是肾上腺素。为了探讨肾上腺素剂量在心脏骤停时对脑复苏的影响 ,我们设计了本次实验。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模型制备健康实验家兔 (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 ) 4 0只 ,雌雄不限 ,体重 1 5~ 2 5kg。 3%戊巴比妥钠耳缘静脉麻醉后 ,气管切开接人工呼吸器 ,呼吸频率20次 /min ,渐气量 15~ 2 0ml/kg ,吸氧浓度 10 0 %。分离左侧… 相似文献
4.
我们抢救4例心脏骤停在应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SDE)复苏无效后,改用大剂量肾上腺素(HDE)疗法使心脏复苏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肾上腺素心肺复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心肺复苏(CPR)中,肾上腺素的用量传统多主张用0.5~1mg静脉注射(即标准剂量SDE)。晚近研究提示此剂量偏小,采用大剂量(成人2~10mg,HDE)对自主循环有改善作用[1]。近年来我们采用HDE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42例系我院急诊科1995年1月~1997年12月抢救的心跳骤停患者,男28例,女14例,脑血管意外18例,肺心病2例,车祸外伤5例,农药中毒4例,冠心病10例,电击伤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开始实施CPR时间为3~30分钟,持续30~180分钟。所有病人均按1986年美国CPR标准进行… 相似文献
6.
心肺复苏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心肺复苏(CRP)使用肾上腺素可使用血管收缩,提高冠脉循环的血流,增强心肌收缩力,恢复自主心律;本文回顾对比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在CRP临床急诊应用的疗效。方法:23例急诊心搏骤停患者依治疗先后分为两组: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A组,每5min 1mg)12例,大剂量肾上腺素组(B组,首剂1mg,以后每3min递增2mg)11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结果:A组、B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6.67%、36.36%,B组明显高于A组;B组的存活率(27.27%)显著高于A组(8.33%)。结论:心肺复苏期间,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每3min 2mg)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自1995年至2000年10月以来,我科在心肺脑复苏抢救过程中,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5mg/分)24例,并与常见剂量(0.5~1.0mg/分)20例比较,确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林丹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3):180-181
心肺脑复苏 ( cardiopulm onary cere-bral resucitation,CPCR)是目前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有效手段。但影响 CPCR效果的因素较多 ,肾上腺素为其中之一。现总结我院 CPCR患者的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7例患者中 ,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7~ 5 6岁。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 1例 ,心肌梗死 3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 2例 ,电击伤 3例 ,溺水 3例 ,不明原因 5例。有机磷中毒 1例 (另 1例在抢救过程中突然心跳呼吸骤停 )、电击伤3例、溺水 3例、不明原因 5例送达医院时 ,心跳、呼吸均已停止 ;1例风心病患者在心电监护…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景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9):131-131
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cardion pulmonary resuseitation,CPR)抢救过程中使用的一线药物,其用于心搏骤停的救治已近百年。一般说来,CPR使用肾上腺素的标准剂量为1mg,但是据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这个剂量的疗效并不理想。于是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的54例心跳骤停(CA)的病人心肺复苏(CPR)时肾上腺素的不同用量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肾上腺素的适宜用量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者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附7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1例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术的同时,给予三种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弹丸式静脉注射,结果大剂量肾上腺素组(0.1mg/kg/次)心律恢复率70.33%,血压恢复率62.5%,呼吸恢复率41.76%,与中剂量组(1.0mg/首次 ̄0.1mg/kg/次)相近,显著高于小剂量组(0.5 ̄1.0mg/次,P〈0.05);大剂量组存活出院率33.33%,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结果提示,在对心脏骤停者进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为心肺复苏时正确合理使用肾上腺素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大剂量肾上腺素组(D组)和超大剂量肾上腺素组(E组)。用窒息使大鼠心脏停搏作为动物模型,进行心肺复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A组和B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正常,无明显区别。C组在复苏10分钟时心肌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复苏30分钟时,心肌细胞肌丝排列不整齐,线粒体轻度扩张。D组复苏10分钟时心肌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复苏30分钟时,心肌细胞部分损害,损害程度比C组复苏30分钟时严重。E组复苏10分钟时心肌超微结构略有部分改变;复苏30分钟时,其损害比D组更加严重。结论:在复苏早期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和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在复苏晚期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或超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破坏。忽略其它复苏措施,单靠加大肾上腺素剂量有危险,应合理使用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2.
心肺复苏期间应用血管升压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血管升压系的复苏疗效,明确其最适剂量及安全性。方法:83例心脏停搏患者随机分为4组:标准剂量肾上腺素(SDE)组22例,大剂量肾上腺素(HDE)组21例(此2组肾上腺素首剂量分别为1.0mg和5.0mg),若无效,每5分钟重复首剂量),低剂量血管升压素(LDV)组20例,大剂量血管升压素(HDV)组20例(此2组血管升压素首剂用量分别为0.5U/kg和1.0U/kg,若无效,每10分钟重 相似文献
13.
心肺复苏时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盐酸纳洛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时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盐酸纳洛酮的疗效。方法 5 6例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 (对照组 ) 2 6例 ,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盐酸纳洛酮 (治疗组 ) 30例 ,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 ;2 4小时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 ;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 2 3.1%、6 6 .7% ;自主呼吸恢复率分别为 11.5 %、5 0 % ;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 (18.5±2 .5 )min、(7.5± 2 .2 )min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 (12 0± 11.2 )min、(5 0± 8.5 )min ;2 4小时存活率分别为 11.5 %、4 3.3% ;出院存活率分别为 7.7%、33.3%。治疗组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2 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的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 ,联合应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盐酸纳洛酮比单独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呼吸恢复率、2 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呼吸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84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成3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A组)28例;血管加压素加肾上腺素组(B组)35例;血管加压素加肾上腺素加纳洛酮组(C组)21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存活率。结果:3组自主循环恢复率C组、B组明显高于A组(P〈0.05);3组自主呼吸恢复率C组、B组明显高于A组(P〈0.05),C组自主呼吸恢复率高于B组(P〈0.05);B组和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和C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C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B组(P〈0.05);C组、B组存活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高于B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短于B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和纳洛酮比单独应用肾上腺素明显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率和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应用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明显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提高自主呼吸恢复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对犬心脏骤停复苏时平均动脉压、血清肌钙蛋白T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24只,雌雄不拘,体重(12.4±2.8)kg。按心脏复苏时肾上腺素给予的不同剂量分为A、B、C、D4组,每组6只。复制犬急性心肌梗塞心室颤动模型,24只犬随机分入上述实验组进行心肺复苏,测定复苏时主动脉压及平均动脉压,计算自主循环恢复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肾上腺素给药后2.5分钟及7.5分钟时的血清肌钙蛋白T含量。结果:心脏复苏时大剂量肾上腺素组(C、D组)平均动脉压及自主循环恢复率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A、B组),P<0.05;大剂量肾上腺素组7.5分钟的肌钙蛋白T含量显著高于2.5分钟的肌钙蛋白T含量(P均<0.05);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肌钙蛋白T含量在2.5分钟与7.5分钟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大剂量肾上腺素虽能提高犬心脏骤停复苏的成功率,但可加重心肌缺血及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制备兔窒息心肺复苏模型,研究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艾司洛尔对心肺复苏中的肺保护和心肌损伤的保护。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手术对照组6例;肾上腺素组12例(0.02mg/kg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组12例(0.02mg/kg肾上腺素+0.5mg/kg艾司洛尔)。麻醉后,气管切开,窒息诱导心脏骤停,制备心肺复苏模型。分别在窒息前和复苏后240min测量肺的干湿比、肌钙蛋白I以及血细胞比容以及评估肺的损伤和心脏的损伤,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两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肺的湿于比在肾上腺素组和联合应用组分别为(6.1±1.15)、(4.5±0.78),P〈0.01。血细胞比容在肾上腺素组明显高于联合应用组(11.3±2.9)%、(6.6±3.7)%,P〈0.01。肌钙蛋白I在联合用药组(0.51±0.13)显著低于肾上腺素组(0.74±0.12)(P〈0.01)。结论:在CPR中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艾司洛尔可以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和防止血细胞比容的增加,同时降低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肾上腺素与血管加压素对室息性心脏骤停大鼠早期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健康SI)夫鼠48只,体重200~250g,雌雄产拘,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n=12):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肾上腺素组(E组)和血管加雎素组(V组)。M组、E组及V绀大鼠均经气管夹闭1min,建立窒息性心脏骤停模型。肖窒息时间达1min时,分别在常规心肺复苏前:c组和M组大鼠经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1。E组及V纰大鼠经股静脉分别注射肾上腺素0.04mg/kg及血管加压素0.4u/kg,H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及机械通气,观察自主循环恢复情况,5min无效则放弃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的大鼠连续监测心电和血压30min。记录在CPR30min内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及血流动力学;记录CPR30rain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实验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0水平。结果:E、V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率均显著高于M组(分别为73.4%.74.6%,和15.3%,P〈0.05).E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牢与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组大鼠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M绀大鼠(P〈0.05),V组大鼠MAP高于E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大鼠血清中自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E、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大鼠m清中肿瘤坏死阔子-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于V组(P〈0.05)。E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低于V组(P〈0.05)。结论:肾卜腺素与血管加压素在窒息性心脏骤停大鼠早期心肺复苏过程中复苏成功牢无明显差异,但血管加乐素町维持大鼠复苏后平均动脉搓在相对较高水平;同时血管加压素可提高复苏后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快速同步肾上腺素递增剂量方程与氨茶碱7 mg/kg联合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递增剂量方程G=(K+2n-1)mg/3 min(K=1、2,n=1、2……5,G≤0.2 mg/kg)与氨茶碱快速同步联合在心肺复苏(CPR)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376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成3组.采用肘静脉通道分别静脉推注(静推)给药:①对照组(130例):首次静推肾上腺素1 mg,若无效则每隔3 min重复首次剂量.②方程中首剂量K=1 mg为方程1组(122例);K=2 mg为方程2组(124例).方程1组首次静推肾上腺素1 mg和氨茶碱7 mg/kg,若无效则每隔3 min按方程计算出的肾上腺素递增剂量以2、3……17 mg和氨茶碱7 mg/kg快速同步静推1次;方程2组首次静推肾上腺素2 mg和氨茶碱7 mg/kg,若无效则每3 min按方程计算出的肾上腺素递增剂量以3、4……18 mg和氨茶碱7 mg/kg快速同步静推1次.当肾上腺素递增剂量超过0.2 mg/kg时则停药.监测各组心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时间,并进行复苏效果评价.结果 ①方程2组和方程1组+ROSC率(91.13%,88.52%)、24 h存活率(85.48%,67.21%)、出院存活率(49.19%,31.15%)、存活出院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2±1.27)分,(12.28±1.32)分]均较对照组[26.92%、25.39%、12.31%、(9.08±1.13)分]显著升高(P均<0.01),CPR开始用药至+ROSC时间[(8.93±3.27)min、(8.25±5.25)min]较对照组((39.25±9.75)min]显著缩短(P<0.01).②方程2组和方程1组从CPR开始至+ROSC所用肾上腺素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1.75±3.25)mg、(13.85±5.15)mg比(24.65±4.35)mg,P均<0.05],两组达到+ROSC所需静推肾上腺素次数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3.45±0.55)次、(3.85±0.75)次比(18.25±0.75)次,P均<0.01].结论 采用肾上腺索递增剂量方程和氨茶碱7 mg/kg快速同步联合应用,在CPR流程中能显著提高+ROSC率和存活率,显著缩短ROSC时间,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复苏时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Intracranial pressure follow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 Sakabe A. Tateishi Y. Miyauchi T. Maekawa M. Matsumoto T. Tsutsui H. Takeshita 《Intensive care medicine》1987,13(4):256-259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was measured in six patients follow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The causes of cardiac arrest were respiratory or circulatory problems and the primary intracranial pathology was not detected. The measurement of ICP started 3 to 10 h following CPR except one patient in whom it started on the day 7. Duration of ICP measurement ranged from 2 to 7 days. In five out of six patients, ICP persistently remained below 20 mmHg. In the remaining one patient, ICP elevation associated with seizure activity was observed and ICP ultimately increased to 57 mmHg. Among these, four patients died and two remained in a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CP following CPR does not necessarily increase if the patient has no primary intracranial pathology or seizures.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a great emphasis has recently been placed on training both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retention of resuscitation skills is poor. Although CPR certification is generally valid for a 1- to 2-year period, evaluation of trainees at all levels has demonstrated a marked lack of proficiency over this course of tim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udies that have disclosed this lack of skills retention, as well as proposed solutions and reinforcement techniques. CPR course content and certification criteria must be appropriate to maximize retention as well as learning. To this end a simplification of basic life-support training curricula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