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泰胃美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泰胃美注射液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00例临床观察张云明潘欣荣郭晖我们对200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用泰胃美注射液进行止血治疗,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200例患者中男152例,女48例;年龄60岁~82岁,平均63.5岁。原发病:胃溃疡出...  相似文献   

2.
我们观察泰胃美注射液治疗21例激素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治疗16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37例患者均有不正确服用较大剂量非类固醇抗炎药病史,临床上有呕血或便血、腹痛等症状,粪潜血试验均强阳性。胃镜检查见胃粘膜...  相似文献   

3.
泰胃美注射液治疗中毒患者洗胃后急性胃粘膜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泰胃美注射液治疗急性中毒患者洗胃后急性胃粘膜损伤(AGML)32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997年1月~1998年2月,我们共收治各类中毒患者204例,选择其中既往无溃疡病史、慢性胃炎史或激素类药物应用史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  相似文献   

4.
泰胃美注射液预防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呼吸衰竭时,并发应激性溃疡可使患者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我们于1995年6月开始,用泰胃美注射液预防呼吸衰竭时并发应激性溃疡,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89例住院患者均经综合病史、临床...  相似文献   

5.
泰胃美注射液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胃美注射液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陆亿华1995年1月~1998年4月,将高血压性脑出血201例患者随机分成泰胃美注射液(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组(治疗组)112例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89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病例...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是肾功能衰竭(肾衰)主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急性肾衰合并消化道出血者占10%~40%,其中20%~30%死亡〔1〕。我们在1997年8月~1998年8月应用泰胃美注射液预防和治疗肾衰患者31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31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7.
泰胃美注射液治疗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性溃疡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导致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糜烂、溃疡及出血。我们观察了泰胃美注射液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应激性溃疡患者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7~81岁,平均52岁。...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泰胃美注射液治疗4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41例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8~70岁,平均46岁。急性乙醇中毒伴上消化道出血12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1例,胃溃疡出血9例,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伴上消...  相似文献   

9.
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是临床常见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较早出现的症状。我们对34例严重创伤术后并发SIRS的患者应用泰胃美注射液(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明显降低了AGML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  相似文献   

10.
出现应激性溃疡往往提示原发病未能控制及病情加重,可增加疾病的病死率。我们对102例危重患者随机分成泰胃美治疗组(治疗组)52例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治疗组52例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4...  相似文献   

11.
泰胃美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性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泰胃美在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性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345例急性脑血管病进行前瞻性分析研究。其中治疗组166例加用泰胃美治疗,对照组179例未加用制酸药或胃粘膜保护剂,分别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泰胃美组中24例占14.46%(24/166)出现应激性溃疡,对照组45例占25.14%(45/179)有应激性溃疡,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泰胃美在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性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中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泰胃美预防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王杰吴迪H2受体阻滞剂泰胃美(TA)治疗消化性溃疡已广泛应用。预防肺性脑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报道甚少。现将我们使用TA注射剂预防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993年1月~199...  相似文献   

13.
泰胃美注射液治疗应激性溃疡出血10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激性溃疡(SU)是危重病常见并发症。脑出血急性期并发SU出血发生率高。我们观察泰胃美注射液治疗SU出血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100例患者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42~82岁,平均(64.7±4.8)岁。均为脑出血急性期并发SU出血患者,既往均无消化性溃疡病史。基底节出血66例,丘脑出血22例,脑干出血8例,小脑出血4例。诊断标准:①有引起SU的原发病(如脑出血);②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③在脑出血发生后1~72小时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呕吐物带咖啡渣样物,潜血试验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10 2例用泰胃美注射液预防治疗重症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10 2例患者重症住院治疗组 5 2人 ,男 2 5例 ,女 2 7例 ,平均年龄 6 4 3岁。对照组 5 0人 ,男 2 7例 ,女 2 3例 ,均为脑出血、脑梗死、肺性脑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所有病人入院时均无溃疡病及消化道出血现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所患疾病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应用泰胃美注射液 0 6g静脉滴注。对照组未用治疗应激性溃疡的药物。2 结果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  相似文献   

15.
1997年10月~1999年8月,我们对30例严重口服毒物中毒患者应用泰胃美注射液(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进行预防性治疗,明显降低了急性胃粘膜损伤(AGML)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中毒症状及体征明显,且既往无慢性胃炎及溃疡病史或激素类药物应用史的口服毒物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5~35岁,平均31岁;农药中毒6例,杀鼠剂中毒5例,乙醇中毒5例,安眠药中毒14例。对照组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  相似文献   

16.
1997~1998年我院ICU科共收治资料完整重度脑损伤患者96例,均采用泰胃美注射液(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预防和治疗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96例中男74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513岁。交通事故伤51例(其中机动车事故最多),坠落伤24例,摔伤4例,砸击伤11例,爆震伤2例,塌方伤4例。患者均手术后送ICU病房,当日发生消化道出血14例,次日发生消化道出血37例,余45例在术后5日之内发生消化道出血。12 方法:患者均常规下胃管,禁…  相似文献   

17.
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97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与茵栀黄对比,观察思美泰对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192例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思美泰组97例,对照组95例。在使用甘利欣、复方丹参、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思美泰1500mg,对照组加用茵栀黄注射液40m1治疗,两组药物分别溶于5%葡萄糖液250m1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对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血清总胆红素(STB)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思美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生脉注射液治疗厥脱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生脉注射液治疗厥脱证临床观察李雪苓1994年6月~1997年3月,我们应用生脉注射液为主抢救厥脱患者48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48例厥脱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住院或留观患者,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厥脱协作组制订的中医厥脱证急症...  相似文献   

19.
加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空洞22例吴福荣应用大蒜素注射液结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空洞22例,与同期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7例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全部为住院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痰结核菌检查及X线胸片或CT征象确诊...  相似文献   

20.
参麦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汪玲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病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14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4例均系住院患者,临床经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确诊,均经单纯西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