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兔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通过测定兔内毒素休克时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自由基的变化,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兔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输入与其它2组等量的0.9%氯化钠液;内毒素组(B组)静注精制内毒素;防治组(C组)于注入内毒素前输入复方丹参注射液。实验期间定时测定TNF、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计实验7小时兔存活数。结果:在整个实验时间内,A组各项指标均保持稳定(P均>0.05);B组TNF和MDA均升高(P均<0.05),SOD活性降低(P均<0.05),MAP、HR均下降(P均<0.05);C组TNF和MDA升高程度均远低于B组(P均<0.05),SOD活性保持稳定(P均>0.05);实验7小时A、C组各存活8只兔,而B组仅存活1只兔。结论:TNF及自由基均参与了内毒素休克病理变化过程;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降低TNF的增加幅度,减轻自由基造成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并能对抗内毒素休克时SOD活性降低现象,使实验兔的7小时存活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肾病患者尿Tamm—Horsfall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抗Tamm-Horsfal蛋白(THP)的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了174例肾病患者和152例正常人的尿THP含量,结果显示:肾病组尿TH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9种原发性、继发性肾病患者的尿THP含量均分别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异常的患者,其尿THP含量与BUN、SCr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而BUN、SCr正常的患者,其尿THP含量与BUN、SCr无明显相关性(P>0.05)。提示:尿THP含量的减少与肾脏病变密切相关,检测尿THP可作为判断肾脏病变及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流式细胞仪分析50例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和12例健康献血员的骨髓细胞周期分布。结果显示:S+G_2M期细胞比例在MD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2);在RAEB和RAEB-t组明显低于RA组和RAS组(均P<0.01);与骨髓原始粒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63,P<0.001);与骨髓幼稚红细胞呈正相关(r=0.48,P<0.01)。还研究了MDS向急性白血病(AL)演变过程中S+G_2M期细胞比例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6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和112只Wistar大鼠用复方丹参、东莨菪碱和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方法:临床观察设常规治疗组(甲组)和复方丹参、东莨菪碱加常规治疗组(乙组)。动物实验设复方丹参、东莨菪碱治疗组(A组),激素治疗组(B组),综合治疗组(C组),空白对照组(E组),中毒实验组(D组)。临床观察X线胸片、血气、肝肾功能和病死率。动物实验观察病理组织学(电镜、肺系数)、动物死亡率等。结果:临床观察示甲组治疗前后血气及肝肾功能中仅血肌酐(Cr)降低有显著性差异,而乙组治疗前后PaO2、PaCO2、总胆红素及Cr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病死率甲组70.9%,乙组40.0%(P<0.05)。动物实验肺系数除A、D组外,其余各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死亡率A组52.0%,B组76.0%,C组40.0%,D组72.0%,E组0,B组与C组、C组与D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复方丹参、东莨菪碱和地塞米松综合治疗对改善百草枯中毒后机体重要器官功能、降低病死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观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 痛(UA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流变变化。AMI及 UAP 与NC组比较结果表明;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P<0.01),以AMI 组减少更 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有不同程度增高(P<0. 05 或 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 0.05或 P<0.01),以 AMI组增高更为明显。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 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有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见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1)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 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表明:AMI及UAP与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 P<0.01),以AMI组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式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AMI及UAP与NC组相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结果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内游离Ca2+、cAMP和TXB2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用Fura-2/AM荧光技术测定了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25例正常对照的血小板内游离Ca2+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小板内cAMP和TXB2的含量。结果:患者血小板内游离Ca2+和TXB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0.01),而血小板内cAMP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患者中血小板内Ca2+含量和TXB2含量均与血小板内cAMP含量成负相关(r分别为-0.766和-0.533,P均<0.01),而Ca2+含量与TXB2含量之间则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为0.707,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处于活跃状态,可能与其内Ca2+含量升高、TXB2生成增加、cAMP含量降低有关,三者相互作用来激活血小板  相似文献   

8.
前瞻性观察16例肾功能正常患者造影前、造影后24,48h肾功能动态变化。造影后24h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无显著变化(P>0.05)、尿谷氨酰转肽酶(γ-GT)、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乳酸脱氢酶(LDH)较造影前显著增高(P<0.01)。造影后48hBUN,SCr显著增高(P<0.0l),尿γ-GT,NAG,LDH显著恢复(P<0.05);但仍明显高于造影前,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1,0.01,0.05)。提示在肾功能正常患者泛影葡胺对肾小管损害呈一过性,尿γ-GT是评估碘造影剂肾毒性亚临床期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能量合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将41例CRF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能量合剂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一般对症及静滴葡萄糖、胰岛素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BUN、SCr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加能量合剂可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CRF的发展,有较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分子水平抑制溃疡性结肠炎(UC)免疫反应和白细胞粘附的机制。方法:采用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20例中重度UC患者应用泼尼松治疗前后淋巴细胞粘附分子表型的变化。结果:①中重度UC患者CD+4CD+29、CD+8CD+11a、CD+8CD+18、CD+20CD+54细胞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好转治愈组16例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除CD+20CD+54细胞外,其余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无效恶化组4例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且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②中重度UC患者CD+4CD+11a、CD+4CD+18细胞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好转治愈组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无效恶化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部分淋巴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来抑制UC患者自体免疫过程,控制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液稀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生脉主射液对百草枯中毒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采用20%百草枯以25mg/kg使大鼠中毒,中毒后8~9小时分别进行常规激素(C组,n=20)、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山莨菪碱(D组,n=20)、血液稀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E组,n=20)治疗。结果:与实验中毒(B组,n=20)对比,存活率以E组最高(80%),肺系数及伊文思蓝含量也以E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病理改变呈显著肺瘀血、肺水肿、肺组织炎症,大部分死亡鼠的肺实质呈肝样变性,而E组病变改善最明显。结论:控制性血液稀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2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静注治疗,并与同期单纯应用西药(病毒唑、能量合剂等)治疗的对照组26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效率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显效率46.15%。2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其中32例(治疗组)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治疗,并与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的32例(对照组)作疗效比较,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和43.8%,P均<0.01);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降低心肌耗氧量及降低LPO含量及提高SOD活性等方面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脉络宁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与给药时间、药物剂量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502例随机分为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组377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125例,连续治疗14日~28日。结果:脉络宁注射液的基本显效率(70.03%)及总有效率(95.7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6.40%和81.60%),P均<0.01。时效关系:脉络宁注射液的起效时间在7日,持续作用到14日;量效关系:脉络宁注射液每日40ml为治疗的最佳剂量;证效关系:脉络宁注射液可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各个中医证型。结论:脉络宁注射液更适合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斯匹林在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及预防AMI后早期再梗死、梗死延展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72例AMI患者急性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时首剂顿服阿斯匹林300mg,以后每日100mg维持。对照组30例AMI患者急性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时每日静滴丹参注射液16ml,2周后改口服丹参片。观察2组患者早期再梗死、梗死延展、病死率发生情况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凝聚试验和出凝血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小板计数降低,血小板凝聚试验、出凝血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AMI后早期再梗死、梗死延展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心脏性病死率亦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阿斯匹林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提高了溶栓效果,同时减少了AMI后早期再梗死及梗死延展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鹅冰舒冠滴丸对动脉脂质斑块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鹅冰舒冠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动脉脂质斑块的影响。方法:用食饵造成兔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并予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发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以及鹅冰舒冠滴丸小、中、大剂量组。施以不同的处理,从有关理化指标、病理组织学方面观察鹅冰舒冠滴丸对动脉脂质斑块发生、发展、稳定及消褪的影响。结果:鹅冰舒冠滴丸能调节血脂代谢,以大剂量组作用最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好于复方丹参滴丸组(P<0.05);调节ET/NO平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实验兔的缺血心电图,以大剂量组30min时降低升高的T波程度明显好于复方丹参滴丸组(P<0.05);减少动脉脂质斑块大小,以中、小剂量组效果较复方丹参滴丸组好(P均<0.05)。结论:鹅冰舒冠滴丸对缺血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延缓动脉硬化及对动脉内膜脂质斑块的发生、发展、消褪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联用黄芪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联用黄芪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黄芪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对照组3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对症处理相同,比较2组疗效和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6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分别为26.7%和73.3%,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联用黄芪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早期见效快,作用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经临床和脑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DF521治疗组(30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30例)。2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日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合治疗后患者的病残程度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2种治疗药物对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东菱精纯克栓酶可作为急性脑梗塞早期治疗安全、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再灌注损伤的有效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方法 :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AMI患者 12 6例 ,配对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 6 3例 ) ,两组均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使用尿激酶前 10~ 30 min或同时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2 5 0 m l,每日 1次 ,连用 7d。对照组仅用尿激酶及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再通分别为 4 8例 (76 .19% )和 4 0例 (6 3.4 9% ) ;住院期间死亡分别为 2例 (3.17% )和 8例(12 .6 9% ) ;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分别为 2例 (3.17% )和 8例 (12 .6 9% ) ;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分别为 16例(2 5 .39% )和 33例 (5 2 .38% )。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 (P<0 .0 5或 P<0 .0 1)。同时 ,治疗组在减少心肌耗氧量、缩小梗死面积、减少心肌酶释放、提高左室射血功能及减轻疼痛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抗 AMI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可减少心肌耗氧量 ,减少心肌酶的释放 ,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和左心室射血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安定中毒的疗效。方法 :70例急性重度安定中毒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34例用传统方法治疗 ;治疗组 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盐酸纳洛酮治疗 ,观察患者意识恢复及自觉症状改善、消失的时间。结果 :在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