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隐匿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骨质疏松性椎体隐匿性骨折患者35例共52椎,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共19例30椎用PKP治疗,对照组共16例22椎用保守治疗.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分级,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对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术后伤椎椎体形态学变化,分别在术后1周及3、6、12个月进行评价.结果 52节椎体穿刺全部成功,无椎管内渗漏和肺栓塞等并发症;治疗后1周及3、6个月各期疼痛缓解率观察组(分别为83.5%、89.7%、95.2%)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2.6%、65.4%、74.9%)(x2=7.12、6.24、5.92,均P<0.01),12个月时疼痛缓解率两组分别为96.4%、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05,P>0.05);治疗后1周及3、6个月各期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12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3、6个月各期随访椎体前缘、中央、后缘高度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12个月时对照组椎体塌陷较观察组明显[分别为(13.2±0.5)、(5.6±0.7)mm](t=3.03,P<0.05).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隐匿性骨折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可迅速缓解疼痛,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显著预防椎体进一步塌陷,防止脊椎后凸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胸腰段单一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3例,PVP组48例,PKP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透率的不同。随访并比较2组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畸形Cobb角的变化。结果103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PVP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明显低于PKP组(P<0.05);PVP组骨水泥泄露率明显高于PKP组(P<0.05)。2组术后2 d,6个月,12个月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各时间点椎体前缘高度PVP组明显低于PKP组(P<0.05),术后1年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纠正角度PVP组明显低于PKP组(P<0.01)。结论 PVP及PKP在治疗OVCFs中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均可明显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后凸畸形方面具有优势,但PVP费用相对较低,且术中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5例,采用PVP,对照组35例,采用PKP。观察两组术后12周及1年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1年,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VA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及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1年,两组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VP和PKP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明显减轻疼痛,且PKP在纠正椎体后凸畸形及患椎前缘高度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技巧、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老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C形臂x光机监视下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置入球囊扩张并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每个椎体平均充填pmma约5ml。结果30例椎体成形术操作全部成功,术后4~6h疼痛症状开始缓解,术后住院7~10天,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状况,疼痛症状无复发,后突畸形基本矫正,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pmma渗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术,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的疼痛,维持椎体稳定性,恢复椎体的高度,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于桂兰  王俊霞  刘莉莉 《河北医药》2010,32(12):1651-1652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脊柱微创手术,它主要用于因骨质疏松症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的顽固性椎体源性疼痛的治疗。我科应用PKP进行脊柱介入微创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10年国内外兴起的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的微创技术[1-2].PKP通过经皮穿刺向椎体内充填增强材料,可以即刻稳定骨折、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恢复椎体高度和力学强度及迅速缓解疼痛,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活动.PKD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一种新方法.现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周立  段洪  张启 《云南医药》2010,(6):616-618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因球囊扩张后在椎体内产生空腔,压力降低,并使松质骨向四周挤压更为致密,使注入骨水泥后渗漏率大幅减低,安全性高。已逐渐成为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和椎体肿瘤的重要方法。我院3年来对7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例多发骨髓瘤患  相似文献   

8.
李聘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97-2798
目的:总结KMC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经皮病变椎体内注射骨水泥,以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消除或减轻腰部疼痛,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结果:该手术具有创伤小,不需开刀,可减少患者痛苦,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结论:总结该手术的配合步骤及护理要点,有利于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于本院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32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椎体结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1、2周时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的Cobb角及椎间隙高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手术后1、4周时观察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而椎间隙高度则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所致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不但具有迅速止疼和稳定脊柱的作用,同时具有使新鲜骨折椎体压缩复位及矫正后凸畸形的作用。我科自2007年9月~2008年9月共完成椎体后凸成形术30例共43个椎体,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2年10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的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且所有患者术前都进行测定双光子骨密度、磁共振(MRI)以及CT显影和X线的检查来对疾病进行诊断。经过C型臂X线机的透视后,用经皮穿刺双侧椎弓根入路,在X线透视下注射骨水泥。手术之后对患者在X线下的椎体高度变化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疼痛程度用视觉模式数字评分法分析评价。结果手术后48例患者的访问结果中没有其病椎椎体高度再塌陷。手术后3d内,患者胸痛、腰痛和背痛等不良症状有较大的缓解,且没有不良症状变严重的患者,此外,脊神经未有被损伤,有3例患者中出现了在椎体前骨水泥的少量外溢,但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手术前可视疼痛评分(VAS评分)为(8.82±0.81)分,手术后VAS评分为(3.27±1.29)分(P0.01);手术前伤椎体的高度为(15.1±2.8)mm,术后伤椎体的高度为(25.1+3.1)mm(P0.01)。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在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中有显著的疗效,明显改善了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往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其不能恢复椎体高度,止痛效果欠佳。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老年OVCF 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OVCF患者25例,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55~82(70±9)岁。受伤或出现疼痛至手术的间隔时间为3 d~4个月,平均13 d,其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并发症防治对策。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的PBMV并发症相关中文文献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共纳入15432例患者,发生心脏穿孔或心包填塞162例(1.049%),死亡6例;动脉栓塞71例(0.460%),死亡7例;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32例(0.207%),死亡3例;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689例(4.465%),死亡2例;严重心律失常76例(0.493%),死亡1例;房间隔左向右分流106例(0.687%),死亡2例;低血压及一过性脑缺血发作372例(2.412%)。结论:心包填塞、动脉栓塞,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二尖瓣关闭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房间隔左向右分流是PBMV的最常见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方式与方法,规避手术失败因素。方法选择1999年12月至2009年12月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及随访的53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平均年龄58.9岁。结果采用"定位针"引导下房间隔穿刺、二尖瓣引导钢丝、同时测压二尖瓣弹条,53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技术成功率100%。结论通过改进手术方法和器械,减少了操作步骤,简化了操作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48例,患者均经进行双光子骨密度测定、磁共振显影、术前X线、CT/MRI等临床影像学检测进行病症诊断。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穿刺双侧(或单侧)椎弓根入路,在X线透视注射骨水泥。术后观察X线下患者椎体高度变化,采用视觉模式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衡量评价。结果:术后随访48例患者病椎椎体高度均无再塌陷或高度丢失。术后3 d内,患者胸、腰背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无症状加重者,且未出现脊神经损伤症状,患者中4例出现骨水泥于椎体前方少量外溢但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前后VAS分别为(8.75±0.77)分及(2.31±1.32)分,P〈0.01;伤椎体高度分别为(14.4±3.1)mm及(24.8±2.7)mm,P〈0.01。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文剡彬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68-169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腰椎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30例老年陈旧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通过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VAS评分及疼痛缓解情况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VAS评分显著降低,同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明显缓解;术后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恢复椎体高度61%~90%的例数同其他范围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陈旧腰椎压缩骨折,止痛效果显著,椎体恢复情况较好,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临床中接受了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对所应用的护理的方式进行探究分析并总结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该病患者30例,行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术后3 d内均出院,加以12个月的跟踪随访,效果比较理想。结论临床当中接受了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后加以行护理干预,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9.
李超  王庆明  张晋  庞书舰  李珅 《河北医药》2012,34(12):1824-1825
经皮肾镜技术是腔内泌尿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Fernstrom和Johansson首次报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首例成功至今,经皮肾镜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与输尿管镜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共同成为现代主要的治疗方法[1].它与碎石技术相结合,避免了开放性手术取石的较大损伤,残留结石率高,诸多手术并发症以及难以重复手术等问题.影响PCNL手术疗效最关键的步骤是工作通道的建立,建立理想的工作通道是成功碎石的先决条件.本文就超声引导下肾造瘘球囊扩张建立标准通道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高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kyphoplasty技术对19例高龄患者临床确诊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25个椎体,在C型臂下准确定位,局部麻醉下经椎弓根路径穿刺至伤椎,正侧位透视无误,置入高压球囊,用高压注射器向球囊内渐行注入造影剂,C型臂下观察伤椎撑开高度复原即止,抽出造影剂后取出球囊,将调制好的骨水泥缓慢注入由球囊扩张而形成的椎体腔内,期间全程C型臂下监控骨水泥在伤椎内无外溢。结果19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立即消失或明显缓解,其中8例患者术后当天下地活动,11例患者术后次日下地活动。经X线检查确认伤椎高度基本恢复,椎内骨水泥分布均匀,无外溢。随访1~24个月(平均18个月),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见效快、并发症少、疗程短等特点,是治疗高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