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血压     
关于高血压的研究每年都有不少新见解,基础方面的研究确实有了一定的进展。最近在这方面讨论的内容是阐明人的肾素或动物血管紧张素原的结构。无论使用自然发生的高血压白鼠或实验性高血压动物,过去发表过的论文成果可作为人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因素、病理生理和治疗等方面研究的依据,本文以“食盐与高血压”及“轻症高血压治疗”为中心加以阐述。一、再论食盐与高血压1.钠摄取量与高血压的发病1982年9月在美国的巴吉尼亚州阿林顿召  相似文献   

2.
近年随着生理生化学的进展及大规模高血压流行病学普查的深入进行,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病理研究更加透彻,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了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一、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分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原因不明的收缩压及/或舒张压长期升高的疾病。现将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血压病分期以及1939年由Keith—Wagener 提出的高血压病眼底分级列表如下(表1)、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学     
吕田 《日本医学介绍》2005,26(11):517-520
2003年临床高血压学方面美国JNC7和欧洲ESH/ESC的高血压管理的两个世界指南公布于世。这两个指南有很大的不同,两者对立,显示出高血压治疗现状及相关问题。另外,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目标也考虑在内,随着临床研究的发展,作为危险因素的肾脏损害、脉搏波速度(PWV)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又有新的认识。高血压与其它生活习惯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肥胖有密切关系,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发病和心血管危险双方面也在研究。细胞内Ca^2+和G蛋白等信号传递异常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关系的研究也在进行。进而伴高血压的心血管病治疗之一再生医学等前沿的方法也在进行研究中。  相似文献   

4.
生活习惯病与内脏脂肪蓄积型肥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指出,肥胖可引起许多疾病发生,在由肥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所形成的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状态中肥胖有重要作用。在肥胖中又有皮下脂肪型肥胖和内脏脂肪型肥胖,一般认为在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病因中,内脏脂肪型肥胖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下称EH)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迄今的流行病学研究与家系、孪生子等遗传学研究结果提供了这种证据。与血压有关的诸多因素关系到遗传形式,故应系一多基因遗传,但其详情尚不尽知。日本正在进行高血压自然发病鼠(SHR),和易发脑卒中的SHR(SHRSP)等高血压、高血压性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通过选择交配,证实遗传对高血压的发病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关于遗传机制和主要遗传基因数等,由于极难分析的人类高血压遗传研究模型实验的迅速进展,对EH的遗传分析也提供了许多线索。此外,因这些模型是以遗传做为基础,疾病又系自然发病,故不仅对EH发病机制的遗传学研究,而且对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遗传素质的早期发现,甚至对高血压发病的预防,也提供了条件。本文就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镁(Mg)在细胞外液中数量仅次于钠(Na)、钾(K)和钙(Ca),在细胞内是继K后第二多的阳离子。然而有关镁的病理生理作用以及对循环系统疾病预防方面的意义,迄今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早在1957年,Ko~-bayashi就从流行病学角度提出河川水质与脑卒中的死亡率有关,并发现了饮水的硬度与循环系统疾病的关系,尤其是心源性死亡、猝死在硬水地域较少,这都提示了Mg和Ca对预防循环系统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但二者是否有因果关系并未得出结论。直到最近,缺Mg引起高血压才在实验中得到证实,尤其是关于高血压和脑卒中,在高血压自然发病大鼠(SHR)和脑卒中易发病大鼠(SHRSP)这些常用动物模型身上证实有Mg的异常,而长时间给予含Mg食品可预防脑卒中。此外,从最近WHO心脏研究方面有关营养与循环系统疾病的研究结果来看,Mg在高血压和脑卒中方面的重要性愈来愈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季节变化作者用携带式24小时动态血压计(TM-2420型)研究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季节性变化。方法对象为本院门诊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27例,非药物治疗5例),64岁以下(壮年组)及65岁以上(老年组)各16例。四...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与肥胖症岛本和明等肥胖和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概率之高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作为危险因素无论哪一方都颇为重要。本文就肥胖导致高血压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原则进行论述。一、肥胖合并高血压肥胖患者合并高血压、缺血性心疾病、糖尿病者很多。另外,原发性高血...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     
最近,遗传基因杂交技术合成的人类胰岛素(HIrDNA)应用于临床,使糖尿病在病因、病理生理、治疗诸方面的研究进展极快。由于2.6二磷酸果糖(F_(-2,6)—P_2)的发现和借助于研究它在肝内浓度的增减变化,可了解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控制肝内葡萄糖利用和生成机制。在糖尿病的病因研究上,抗胰岛抗体(ICA)和抗胰岛细胞膜抗体(ICSA)研究进展较快。特别在日本,Ⅰ型糖尿病(IDDM)发病的早期阶段,这两种抗体检出率相当高,证明胰岛炎症或自身免疫机制可能是大多数IDDM的发病原因。为了IDDM的早期发  相似文献   

10.
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疾病名和田新等近年来由于基因重组技术、分子生物学分析及影像学检查的飞跃发展,使对内分泌疾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了惊人的提高,其治疗方法也有了进步。本文概述过去一年来内分泌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一、间脑脑垂体疾病一次膜贯通型生...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一般是指以肠道炎症为主的疾病,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且病因不明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二者。这两种疾病在肠道均有多发性炎症和溃疡,以腹泻、便血及腹痛为主要症状,有时发生肠穿孔及大量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由于治疗困难,症状迁延不愈,因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这两种疾病虽然有以上共同之处,但是其病理改变却完全不同。首先,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部位局限在结肠粘膜,并且为连续性。由于认为可能是病因的细菌和病毒无法鉴定,且往往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关节痛、皮疹等,因而人们开始注意免疫异常与本病病因病理的关系,结果发现本病患者血清中有抗结肠抗体  相似文献   

12.
刘冲 《日本医学介绍》2003,24(3):128-130
一氧化氮 (NO)的循环调节作用 ,不仅有扩张血管 ,而且表现出多样的作用。其活性降低 ,与血压升高与多种血管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一、原发性高血压与NO现已知 ,高血压时一般会有NO活性的下降 ,这不单单是因为NO合成酶 (NOS)产生量的下降 ,还因为NO灭活增加 ,NO活性降低的原因 ,基本上是在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损害基础上 ,再加上NOS的活性异常 ,或者是游离的NO灭活亢进。但本病的病因中明显的含有遗传因素。从这种意义上讲 ,也有提示NO活性的降低并不是高血压形成的原因的报告。例如 ,Taddei等报告 ,有原发性高…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合并肥胖、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等,目前认为其背景为共同的代谢异常,即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的场合,由于胰岛素的作用低下,因而发生从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动员增加而引起的高VLDL甘油三酯血症及脂蛋白脂肪酶功能低下引起的低HDL胆固醇血症。另外,在肝脏高胰岛素血症通过甘油三脂的增加而使VLDL也增加。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即为高甘油三脂血症、低HDL胆固醇血症、高自由脂肪酸(FFA)血症。如以有无胰岛素抵抗把原发性高血压分为二类来观察其脂质代谢情况时,有胰岛素抵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甘油三脂和FFA呈有意义的增高,而HDL胆固醇呈有意义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在高血压患者中,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80mmHg,舒张压90~105mmHg)约占75%,但如在此时不加以注意,则可导致循环系统合并症,而用药物降压有半数能防止合并症的发生,该药物疗法即通常所指的对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很高,据HypertensioninDiabetesStudy(HDS)研究,在新近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中,男性35%,女性46%合并有高血压。此外,据Stameler等报告,在高血压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非高血压人群的2~3倍。近年来逐渐发现,在糖尿病病状中发生与糖代谢相关的胰岛素抵抗性,在原发性高血压中发生率也很高。进一步有多数报告,胰岛素抵抗性以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有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升压机制和脂质代谢异常有关。为此,认为胰岛素抵抗性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共同背景因子而存在,与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镁剂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降压效果。患者为30岁男性,给予口服氧化镁1000mg/d,折合Mg含量为600mg/d治疗2周。然后口服安慰剂1周观察血压变化。在给予MgO期间,每日晨起安静状态下测定血压和心率、血清电解质、血清脂质浓度、24小时尿中电解质排泄量。并测定红细胞内Na和Mg的浓度以及哇巴因敏感的钠恒定外流率(Kos)以判定红细胞膜的钠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     
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的在于对脑卒中、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进行一级预防。近年各国进行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也确认降压治疗的有效性。根据这些临床研究结果及新降压药的问世,降压药的用法也发生了改变,也认识到非药物疗法的有效性。现仅就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论述当前的观点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检测结果证明,在10多岁、20多岁的青少年中不少人患有高血压。青年高血压与中老年相比,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实际青年中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低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多由于肾炎及妊娠中毒症后遗症等引起,难以治愈。因此,要认真研究查明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尽可能找出治疗的方法。青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与病因根据日本厚生省1983年的资料,高血压按年龄划分,血压在160/95毫米汞柱以上的,10多岁占1~2%,20多岁占3~4%,30多岁占7~8%,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高血压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按男女性别划分,在高血压界限中,男的多,到更年期以后男女就没有差别了。可能是女子在更年期前的雌激素有抑制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的抵抗性与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本和明  杨少纯 《日本医学介绍》1992,13(7):289-289,F004
一、胰岛素敏感性低下与高血压继Harris 之后,不少人报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糖耐量的异常,即高血压患者糖负荷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都较正常人高。由此,人们推测是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另外,本患者中肥胖者较多,因此,有人认为肥胖是产生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原因。但Ferrannini 等发现,非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其加糖负荷时的血糖和血胰岛素值也居高值。可见高  相似文献   

20.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心肌梗塞发病2小时以内多因致命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故发病早期即予诊断,急速送CCU 是很重要的。本病的诊断依据:胸痛等特有的临床症状,ST 段上升,Q 波等特有的ECG 变化,心肌脱逸酶CPK、GOT、LDH 的改变等。可是,在发病早期多无大变化。从发病6小时内入CCU 的105例患者的调查结果看,根据初次ECG 表现而作出诊断的为62.9%,CCU收住时CPK 值异常的病例为59.2%,有特有胸痛的为93.3%。所以,在发病早期,仅有特有的胸痛即可怀疑本病。根据ECG 表现和CPK 值异常确认本病后,即开始进行初期治疗。二、心肌梗塞的初期治疗1.镇痛(抗胸痛)由于胸痛的持续发展,内因性儿茶酚胺的分泌可诱发心律不齐,加重心肌缺血。一般可静脉给予盐酸吗啡。非麻药镇痛剂镇痛新与吗啡不相上下,也没有增加心脏负荷的作用,也可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