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对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咪唑安定和依托咪脂是近年来比较理想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等特点,但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有所不同.在复合静脉麻醉及全麻诱导期,与其他麻醉药复合应用后出现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依托咪酯、硫喷妥钠全麻诱导的临床观察及恢复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种全麻诱导药物对中枢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依托咪酯组)和Ⅱ组(常规用药组),采用2种麻醉诱导方法,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psB),舒张压(pDB),平均动脉压(pMA),心率(fH),脉搏血氧饱和度(xO2)及Ⅱ导心电图(ECG),心率-动脉心压乘积(RPP)的变化并对诱导、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Ⅰ组药物起效迅速,诱导插管前、后fH变化不大,pSB、pDB、pMA、RPP插管后10min接近用药前值(P>0.05),ECG无变化、苏醒期短、并发症少。Ⅱ组药物起效较慢,诱导插管时及插管后10min fH明显增快(P<0.01),pSB、pDB、pMA均于插管时、后明显升高,RPP值明显增大,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插管时及插管后10min,fH,PSB、PMA、RPP2组间比较差异无有显著性(P<0.01),ECG有异位心律和传导异常,苏醒期长,并发症多。结论:依插咪酯组全麻诱导方法优于常规用药组,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便于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静脉麻醉药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异丙酚及硫喷妥钠对离体灌流心脏收缩力及冠脉流量的影响。方法 以含不同浓度静脉麻醉药的克-汉重碳酸盐缓冲液灌流离体大鼠心脏,测定心率(heart rate,HR)、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收缩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异丙酚、依托咪酯和硫喷妥钠在麻醉诱导期间对人体血流动力学若干指标的影响。方法:用异丙酚(2mg·kg-1)、依托咪酯(0.3mg·kg-1)、或硫喷妥钠[(4mg~6mg)·kg-1]对30例ASAⅠ或Ⅱ级的病人进行静脉麻醉诱导,以无创伤监测仪测定动脉血压和脉率。结果:异丙酚、硫喷妥钠静脉注射以后,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硫喷妥钠组的脉率有显著增加,而异丙酚组的脉率相对平稳。依托咪酯组的血压、脉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异丙酚对循环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但控制心率的作用优于硫喷妥钠,依托咪酯对循环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研究异丙酚,依托咪酯和硫喷妥钠在麻醉诱导期间对人体血流动力学若干指标物影响。方法;用异丙酚,依托咪醋,或硫喷妥钠以对30例ASAI或Ⅱ级的病人进行静脉麻醉诱导,以无创伤监测仪测定动脉血压和脉率。结果:异丙酚,硫喷妥钠静脉注射以后,患者的血压明显下降,硫喷妥钠组的脉率有显著增加,而异丙酚组的脉率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7.
8.
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单次诱导剂量的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对眼压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45例择期外科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n=15),于插管前测基础状态的眼压值(IOP),并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诱导用药为:静注安定10mg,氟芬合剂1单位;A组;异丙酚1.0~2.0mg.kg^-1,B组,咪唑安定0.1~2.0mg.kg^-1,插管后接麻醉机,吸入异氟醚。分别在插管瞬间、插管后5mi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联合用药行先心病手术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24例择期先心病矫治手术的病人,给予依托咪酯0.3mg/kg、潘库溴胺0.1mg/kg、芬太尼10μg/kg、咪唑安定0.1mg/kg行麻醉诱导以及潘库溴胺0.05mg/kg、芬太尼20μg/kg、咪唑安定0.1mg/kg麻醉维持,观察麻醉诱导前、诱导药后3min、插管后即刻、1min,3min,5min,切皮药后1min,切皮、锯胸骨、剪心包、术毕各时段血压、心率等参数变化情况,并与基础值作对比。结果 麻醉诱导后SBP、DBP、MAP均分别降低10.2%、5.0%、4.9%,插管后各时段血压均有上升,与基础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药后SBP下降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恢复至术前水平,而DBP、MAP无变化(P>0.05)。麻醉后各时段心率稍增快与基础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心率增快,与基础值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 对先心病手术患者,采用依托咪酯和咪唑安定的联合诱导显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再加用一定量芬太尼、极大地减轻了插管反应,又维持了稳定的循环功能,其合适的剂量搭配和临床麻醉作用充分体现出较好的药物效应/价值比。  相似文献   

10.
0 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 组(各20 例) ,分别以咪唑安定、硫喷妥钠、安定作全麻诱导,观察记录患者的反应及平均动脉压、心率、经皮氧饱和度。经统计分析显示咪唑安定用于全麻诱导平稳,对循环呼吸的影响轻微,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11.
12.
舒芬太尼诱导对气管插管条件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诱导中的应用,评价其对插管时应急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后,S组以舒芬太尼静注,F组以芬太尼静注,然后均给予依托咪酯及罗库溴铵;记录诱导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由同一麻醉医生插管后评价插管条件。结果:(1)在给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后,SBP、DBP、MAP及HR均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1),S组SBP、MAP较F组下降明显(P〈0.05);在插管后即刻,除HR(P〈0.05)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插管后2、4min,F组HR高于插管前(P〈0.05),S组上述指标与插管前比较P〉0.05;(2)S组插管条件评分为优秀者多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全射麻醉诱导中应用,可以使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插管条件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用于后颅窝手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全麻后颅窝肿瘤手术后带气管插管躁动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咪唑安定组M组(n=30),异丙酚组P组(n=30)。分别首先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或异丙酚0.5mg/kg静脉推注,再给予咪唑安定(0.05~0.2)mg/(kg·h),异丙酚(0.5~3)mg/(kg·h)持续微量泵泵入,维持Ramsay镇静评分2~3级,于镇静前、镇静后10min、30min,1h、2h、4h、8h记录Ramsay镇静评分、用药量、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用胸阻抗法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结果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的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后,病人的心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MAP、CO和CI在镇静阶段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和SVR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用于后颅窝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很小且二者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经同种方法诱导后,按麻醉维持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组(S组)和异丙酚-瑞芬太尼组(P组),每组15例。在持续静脉输注10μg·kg-·1h-1瑞芬太尼的基础上,S组复合吸入2%~3%七氟烷,P组复合静脉输注4~6mg·kg-·h-1异丙酚。采用BioZ.com监测仪测定气腹前后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加速指数(ACI)、左心做功指数(LCWI)。手术结束即刻停用所有麻醉药,观察术后苏醒情况。结果气腹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趋势表现为HR、MAP、SVR、LCWI升高,CO、SV、ACI下降,放气后各指标与气腹期相比有所恢复,所有指标在各时点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气腹前比较,HR、LCWI、ACI在两组均无显著变化;MAP在两组均显著升高(P<0.05),但S组的波动幅度较小;CO、SV、SVR在P组显著变化(P<0.05),但在S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复合瑞芬太尼的基础上,七氟烷和异丙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趋势一致,但七氟烷更有利于气腹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且两种麻醉方法的苏醒情况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的 观察麻醉诱导峰浓度的异丙酚、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及同芬太尼复合后,对心肌细胞钙离子移动的影响,研究其对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方法 用Fluo-3AM钙荧光指示剂染色急性分离的大鼠心肌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用药前和使用异丙酚(50μmol/L)、咪唑安定(3μmol/L)、依托咪酯(3μmol/L)及复合芬太尼(20ng/ml)后,KCl诱发的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异丙酚明显抑制钙离子跨膜内流,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峰值较对照组下降15.3%(P<0.05),而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虽减慢钙的内流,但最终细胞内钙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合芬太尼后,各组细胞内钙荧光强度升高的速度和峰值较单独使用该静脉麻醉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复合使用芬太尼不会加重异丙酚、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对心肌细胞钙内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及拔管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D组在诱导前5min静脉滴注地佐辛0.2mg/kg,诱导用咪唑安定0.1mg/kg,依托米酯(乳剂)0.2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2 mg/kg;F组顺序给予相同剂量的咪唑安定,依托米酯(乳剂)及苯磺顺阿曲库铵和芬太尼4μg/kg。记录患者各时点收缩压(SPB)、舒张压(DS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拔管时Ramsay评分。结果两组插管前即刻(T1)、SBP、DSP、HR均显著低于其基础值(T0)(P〈0.01),尤以F组下降幅度更大,与D组相比有显著差异,T3时刻两组SBP、DBP较T0时低,拔管时(T5)D组SBP、DSP、HR均显著低于F组(P〈0.01),拔管后5 min(T6)、拔管后10min(T7)D组SBP、DSP、HR均低于F组(P〈0.05);D组Ramsay评分低于F组。结论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对小鼠海马脑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雌雄不拘,取其海马制成厚450μm脑片,分别应用10-9~10-4mol/L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在36℃恒温条件下孵育1 h。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等技术,用Gel Doc凝胶成像系统,半定量检测小鼠海马内p-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本研究应用的浓度范围内,咪达唑仑浓度的增加对ERK1/2磷酸化抑制程度无明显影响;在本研究所应用的浓度范围内,依托咪酯浓度的增加对ERK1磷酸化抑制程度无明显影响。随着依托咪酯浓度的增加,对ERK2磷酸化的抑制程度逐渐增加。结论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可抑制小鼠海马脑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磷酸化水平。在本研究应用的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依托咪酯对ERK2磷酸化水平的抑制程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芬太尼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芬太尼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胸腹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Ⅰ)和异氟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Ⅱ组)。分别观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时间。结果:Ⅰ、Ⅱ组在诱导3min时,SP、DP、HR较诱导前均明显下降(P<0.01),Ⅱ组插管后较诱导前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Ⅰ组。苏醒时间Ⅰ组较Ⅱ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Ⅰ组较Ⅱ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乳化依托咪酯与伍用咪达唑仑、芬太尼联合使用对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研究分为三组,咪达唑仑+芬太尼+乳化依托咪酯组(Ⅰ组),芬太尼+乳化依托咪酯组(Ⅱ组),单纯乳化依托咪酯组(Ⅲ组),分别观察患者SBP、DBP、HR及SpO2的变化、肌阵挛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肌阵挛发生率分别为4%(Ⅰ组)、1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全麻行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全麻诱导采用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1)、依托咪酯(0.3 mg.kg-1)和罗库溴铵(0.6 mg.kg-1),观察组加入瑞芬太尼(2.0 ug.kg-1),对照组加入芬太尼(2.5 ug.kg-1),观察2组给药前、插管前后呼吸和循环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插管前1 min心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诱导过程及插管后1min患者的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气管插管后1 min,观察组的SBP、D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后对照组SPO2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变化不明显(P〉0.05);2组BIS在给药后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能有效抑制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