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发病24 h以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5例,依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将75例患者分为单纯脑卒中患者组和PSD组,再进一步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定.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确诊为PSD者32例(42.7%).入院第2天、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组PSD患者HAMD评分与单纯急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PSD患者HAMD评分随时间延长而出现明显变化,但与单纯脑卒中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单纯脑卒中、轻度PSD两组患者的SSS评分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呈增高趋势,两组S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 =9.75,P<0.05).而中度、重度PSD组患者SSS评分随观察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与单纯脑卒中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q =50.23、46.82,all P <0.05).单纯脑卒中组、轻度PSD组HAMD评分及SSS评分无相关性(r =0.062,P>0.05),而中度PSD组、重度PSD组患者HAMD评分与SSS评分均有相关性(r =4.682,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病率为42.7%,中、重度PSD患者HAMD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相关性.早期对抑郁进行干预治疗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青中年脑梗死后抑郁临床观察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中年脑梗死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和治疗情况.方法 分析符合PSD诊断的29例青中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并对其抗抑郁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青中年脑梗死患者的PSD发生率为41.43%,以轻、中度抑郁为主.PSD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采用综合治疗后,HAMD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 青中年PSD发生率亦较高,抗抑郁剂及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有效,在重视躯体康复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  相似文献   

3.
陈晓燕  王若丹  郭宇  张帆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09-2610
目的 探讨初发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卒中部位、严重程度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 对100例初发ACI患者通过CT或MRI进行病灶定位,于发病后第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指数进行评分.结果 初发ACI大脑半球左、右侧病灶、多发病灶患者间PS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91%、25.00%、33.33%,x2=0.2512,P>0.05),前循环梗死与后循环梗死PS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96%、14.89%,x2=4.8307,P<0.05);卒中严重程度与PSD发生率呈正相关(16.67%、31.37%、36.36%,x2=3.9188,P<0.05).结论 初发ACI患者PSD的发生与卒中部位无明显相关性,且前循环梗死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者PSD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PSD)与卒中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20例经CT/MR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其中PSD患者96例,研究额叶梗死组和其他部位梗死组PSD患病率差别。结果额叶卒中患者PSD的患病率为39.1%,其他部位卒中患者PSD患病率为2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 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PSD的患病率较高(30.0%),额叶卒中患者有更高的PSD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是由脑卒中导致的一种继发性抑郁症.以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绝望、睡眠障碍、焦虑及躯体化症状为主要表现,发病率随脑卒中发病率的增高而增高.PSD直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躯体和精神痛苦,不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自杀率,而且增加了社会及家庭负担[1-3].因此,对PSD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关于PSD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40%~50%[1],由于PSD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常不愿接受或不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导致康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PSD已成为卒中后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2].本研究通过对影响PSD因素的调查分析,以早期发现脑卒中患者潜在的抑郁状态,旨在探讨各因素与PSD的相关性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帮助脑卒中患者改善或消除其负性情绪,增加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过其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为30%~50%,脑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1],甚至部分患者出现厌世和自杀等行为,因此PSD的防治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本文选用护理干预配合西酞普兰治疗PSD,以寻求更好的治疗PSD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PSD组),以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CON组),比较两组间IGF-1的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IGF-1的差异.结果 PSD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为(47.7±6.5)ng/mL,CON组血清IGF-1水平为(20.3±3.6)ng/mL,PSD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高于CON组(P < 0.05).PSD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脑卒中部位及脑卒中分布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抑郁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抑郁程度越高,PSD患者血清IGF-1水平越高.结论 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与抑郁程度有关,可作为卒中后抑郁病情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对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收住于我院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199例。对入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确诊PSD患者91例作为PSD组,其余108例作为非PSD组。对2组康复治疗前、治疗后(6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前PS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非PSD组(P〈0.01);康复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但PSD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仍然明显高于非PSD组(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SD组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康复治疗前PSD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低于非PSD组(P〈0.05);康复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但PSD组评分仍然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SD组也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结论PSD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较非PSD患者差,PSD对康复治疗效果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弟莉  胡思军  谢刚 《河北医药》2013,35(12):1828-1829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率20%~55%[1]。PSD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因此PSD的预防与治疗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有研究报道,对卒中患者预防性应用氟西汀可以降低PSD的发病率并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2,3]。本研究旨在探讨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早期卒中患者并发PSD的影响,为PSD的预防性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药方剂柴桂温胆汤治疗PSD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106例PSD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分为中药组与百忧解组,两组均为53例.中药组的治疗药物为柴胡桂枝温胆汤.结果:百忧解组的有效率为84.91%,中药组为96.23%,中药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百忧解组(P<0.05).结论:柴胡桂枝温胆汤对于PSD的治疗效果显著,适合在治疗PSD时使用.  相似文献   

12.
应岩富  罗利飞 《海峡药学》2012,24(3):137-139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帕罗西汀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剂量为20~40mg·d-1,疗程均为8周.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帕罗西汀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同时血摹IL-2含量均明显增加.IL-6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及NIHSS评分、ADL评分、血浆IL2和IL-6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帕罗西汀可有效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良反应轻微,顺应性好,是治疗PSD较为理想的药物.改善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因子平衡可能是帕罗西汀治疗PSD的另外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等为特征的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约30%~50%的患者可发生抑郁[1].PSD对患者恢复健康有消极影响,它降低康复治疗的效果,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恢复,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明显增加病死率.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共收治PSD患者90例,45例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合用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柯君 《上海医药》2012,(22):31-3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等报告,在我国住院卒中患者中,在卒中发作2周内,诊断为卒中后抑郁(PSD)的患者占28.1%。PSD患者卒中复发风险为无PSD患者的1.49倍。但抗抑郁药物的应用率仅14.00%,说明PSD治疗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5.
<正>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临床发生率40%~50%,PSD是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主动活动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心理障碍。PSD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影响患者神经和躯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我们对PSD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开宇 《海峡药学》2012,24(2):148-150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抑郁症状、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7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和康复训练.帕罗西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治疗,剂量为20~40mg·d-1,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NIHSS、FMA及ADL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FMA及ADL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而帕罗西汀组下降或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帕罗西汀可有效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肢体运动、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轻微,顺应性好,是治疗PSD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随访研究急性期住院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01例卒中住院患者发病2周时分别进行抑郁情绪评定,调查不同类型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的发病率,同时测评患者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智力测验(MMSE)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RS),分析影响卒中后抑郁的相关临床因素。结果(1)2周时不同类型脑卒中后PS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周时PSD患者与非PSD患者,性别比、年龄、文化程度、基础病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卒中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时PsD与非PSD患者,婚姻状况、病灶部位、社会支持度、NIHSS、mRS、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时额颞叶卒中患者PSD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额颞叶卒中患者(P〈0.05)。丧偶、离异或独身者2周时PsD发生率显著高于已婚患者(P〈0.05)。社会支持度良好的患者,2周时PSD的发生率显著较低。2周时PSD患者MMSE评分显著低于非PsD患者(P均〈0.01),而mRS和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PSD患者(P〈0.01)。(3)2周时,婚姻状况、病灶部位、社会支持度、NIHSS、mRS评分,NIHSS、mRS与PS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SD在卒中后2周时发病率较高,卒中类型同PSD的发生无相关性,婚姻状况、病灶部位、社会支持度、NIHSS、mRS评分与2周PSD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精神障碍,国外报道PSD的总发生率多为40%~50%,国内报道发生率为30%~68%.患者除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外,常伴有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悲观失望、失眠等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有报道。近10多年来,研究证明PSD与卒中有直接关系,PSD对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康复产生极大影响,它不仅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以使病死率增加。抗抑郁治疗不但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有助于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现就PSD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临床试验证实早期应用西酞普兰对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300例经头部CT和MRI检查,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50和对照组150例,干预组连续3个月每晚口服西酞普兰片20mg,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3个月后抑郁状态.结果 干预治疗后,西酞普兰干预组PSD的患病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47.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证实早期应用西酞普兰能降低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