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于刺激条件下自主神经功能评定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介绍一种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系统。该系统由心电放大器、A/D转换器、心律失常分析、HRV分析等模块组成,能对被检测对象提供定量的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并能以Lorenz散点图、R-R间期分布图等更直观的图形形式显示分析结果。本系统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其它临床检查方法为空军选拔飞行员、飞行人员医学鉴定提供一种客观的、定量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价方法,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行的HRV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心率变异性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更年期患者的心率变异特点,研究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CS)患者与自主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5例更年期患者及100例健康女生做24h长程心率变异(HRV)比较,分析CS患者HRV的变化。结果 CS患者与健康女性相比较,其迷走神经活性明显增强,交感神经活性相对降低。结论 CS患者与迷走神经活性增强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高原或运动等生理性低氧或/和临床心血管、呼吸及代谢等疾病病理性缺氧均可改变机体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从而导致心率变异性(HRV)变化。HRV对机体功能状态评定、多种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本综述简要介绍近年来有关低氧与HRV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心率与血压变异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率与血压变异性郑达安综述 蒋有铭 审校(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早在十八世纪中叶,人们已开始注意到许多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动脉血压、射血分数、心率等都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它们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以一定的周期重复着,但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常数,它们在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焦虑症患儿与正常儿童心率变异性(HRV)的比较,探索焦虑症患儿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特点。方法:选择34例焦虑症患儿与30名正常儿童,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仪测定HRV并进行比较。结果:焦虑症患儿SDNN、SDANN、RMSSD与PNN50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焦虑症患儿LF/HF高于正常对照(P0.05),焦虑症患儿HAMA总分与SDNN呈负相关(r=-0.31,P0.05),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与LF呈正相关(r=0.35,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与PNN50呈负相关。结论:儿童焦虑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水平降低,以及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均衡性失调,并与焦虑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遥测技术的大鼠24小时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遥测技术连续记录大鼠在无束缚条件下24h心电信号,并通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频谱分析的方法研究大鼠24h自主神经活动。大鼠24hHRV分析结果表明:自主神经活动具有明显昼夜节律,在睡眠期迷走神经活动较活跃,而在清醒期以交感神经活动为主;HRV频谱中低频和高频成分的比值(LF/HF)随着睡眠深度的变化而波动。24hHRV分析可以获得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丰富信息,并有助于研究自主神经系统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心脏状态上作用已经有很多研究,除了反映心脏自身健康状况外,它尚对机体其他系统对心脏的调控能力有的映。我们利用动物模型设计了一系列特定的心脏状态,检测这一系列心脏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规律,发现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说明变异参数适用需要一定的限制,并且动态检测的方式明显优于静态检测。  相似文献   

9.
心率变异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心率变异性指窦性心率的波动变化程度.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心脏节律直接受心交感和心述走神经的双重调节并相互制约.传统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包括时域方法和频城方法,二类指标密切相关,非线性分析方法属近年来兴起的"新方法",目的在于描述RR间期的动态变化特征.心率变异性可用来预测心脏性猝死、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的活动性、均衡性有关的病理状态,因而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必须建立一种标准的测量分析方法,才能使心率变异性成为临床常规监测项目.  相似文献   

10.
我们利用动物模型急性实验与慢性实验的方法,进行心率变异性参数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心脏上的损伤,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有着显著的改变,能灵敏反映外来性调控和内在性调控双重作用.并且,在慢性实验的康复期中,心率变异性指标能够灵敏地反映心脏的内外调控过程,显示其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短时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主神经活动的变化和影响。选用THEW数据库中正常人子数据库作为正常对照组(n=189),对于PhysioNet中两个CHF子数据库的样本(n=44),按照NYHA等级,将NYHA I-II级划分轻度CHF 组(n=12),NYHA III-IV级为重度CHF组(n=32)。对每一个Holter记录选取日间和夜间安静态各5 min的RR间期(RRI)序列,分别进行时域、基于AR模型的频域和去趋势波动(DFA)分析。在正常组、轻度CHF组和重度CHF组等三组中,CHF患者日间的短时分形尺度指数((α1)d)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并存在下降趋势(依次分别为1.35±0.21、1.03±0.29和0.81±0.29),反映心率动力学从分形特性转向更随机化的结构。同时,日间HFn((HFn)d)在三组间的两两比较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并存在上升趋势(依次分别为23.89%±12.78%、37.22%±11.24%和56.30%±15.28%), 表明CHF导致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交互作用趋于消失。利用夜间RRI(RRIn),(HFn)d 和 (α1)d等3个指标进行Fisher线性判别,区分正常人和CHF患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1%和92.06%,而区分轻度和重度CHF患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38%和100%。所进行的研究将HRV非线性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评估自主神经状态, 为监测CHF病情或观察治疗效果等潜在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海拔健康青年男性心率变异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短程心率变异性(HRV)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分析法,对比进入三个不同海拔高度自主神经系统(ANS)调节功能的特点。发现:与进入海拔1856m相比.海拔2800m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差〉50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S0)、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以及总功率(TP)均有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与进入海拔1856m和海拔2800m相比.海拔3040mSDNN、rMSSD、LF和HF显著降低。这表明进入海拔3040m副交感神经活动显著减弱、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显著受抑。自主神经的这种变化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进入高海拔机体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已成为无创检测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一种手段。传统的频域分析,主要是计算HRV信号各频段功率,以及识别各频段的峰值频率,无论是采用经典谱估计还是AR模型都是以假设HRV信号近似平稳为前提的。这种假设在短程分析中可以基本满足,但在长程分析中,HRV信号的非平稳性便凸现出来。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率变异性动态分析方法,它不但可以获得传统的频域指标,而且可以获得它们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值,称为短时功率,短时LF/HF比,特别是后者,可以动态评估自主神经活动的平衡情况。最后将这种分析方法应用到阿托品药物实验中,跟踪分析了阿托品对自主神经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率变异性蕴藏了大量有关心血管调节的信息,可作为定量反映自主神经功能及其对心血管的调控作用和反映心脏活动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主要研究了几种常用的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方法:本论文应用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对HRV信号进行6尺度分解,计算小波系数的能量及其在各频段的分布,对cd3-cd6频段的能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充血性心衰患者各频段能量均值比正常人都要低,能量分别主要集中在高频段和低频段的偏低频部分,且两组的能量差异更为明显,与频域分析结果相比更为精确。结论:要得到带有普遍规律的实验结果,需要对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并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关联维数、分形维数、尺度指数分析38例受试者麻醉期心率变异性信号的分形特性。结果表明:麻醉期心搏周期有显著性的分形特性变化,麻醉状态下心率变异性信号的关联维数(P<0.000001)明显低于清醒状态,而短时程尺度指数α1(P<0.0001)显著性地高于清醒状态。说明了麻醉期心率变异性信号的分形特性有明显地变化,提示运用非趋势波动分析方法分析麻醉期心率变异性信号的分形特性更适合于临床麻醉深度监测。  相似文献   

16.
心率变异和RT变异频域分析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心率变异作为检测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平衡状态的无创性指标,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心电信号处理中的研究热点之一。QT是心室肌复极化时间,从另一方面来反映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QT变异分析在临床应用上与心率变异分析是否有互补作用,目前这方面研究工作开展得不多。由于QT间期检测困难,一般以RT间期代替QT间期。建立了心率变异和QT变异测定方法。在采集24h心电信号后,首先要完成标志点的检测。较好地实现了心电R波标志点的检测和异位心跳的剔除,并采用以相关系数为条件的模板匹配方法检测出T波标志点。频域分析方法分别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法(FFT)和自回归谱估计法(AR)实现了24h三维频谱显示图以及24hHF/LF和高频能量变化趋势图。以不同的频率控制受试者的呼吸,采集其心电数据,从RR间期和RT间期谱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高频峰受到呼吸频率的调制,高频峰可能与迷走神经活动有关。这一过程也检验了心电信号采集、检测和谱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建立的方法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随着心率变异和QT变异的检测和分析技术的日趋成熟,一定会在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监护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职业女性心理干预及其心率变异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围绝经期职业妇女心理干预效果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围绝经期103名职业女性.在心理干预前后分别测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率变异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干预后.SCL-90除恐怖因子没有变化外,其它各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心率变异性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上都显示,在心理干预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趋于平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围绝经期职业妇女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调整其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8.
基于心率变异性的精神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心率变异性指标对精神疲劳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对主动疲劳与被动疲劳进行区分,指出负荷、应激与疲劳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读书和笔算两种精神疲劳实验。比较读书阶段和音乐放松阶段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将笔算过程的HRV指标和工效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工作绩效检测精神疲劳有局限性;读书阶段的疲劳累积效应强于笔算过程引发的疲劳;随着读书或笔算过程中疲劳程度的增加,HRV增加而HR降低,说明精神疲劳促使应激能力降低。HRV直接反映的是应激水平,在严格的约束条件下,HRV可以反映被动疲劳程度;随着被动疲劳程度的增加,通常HRV升高,HR降低,这可能是生理抑制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