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LM组(腹腔镜手术组)和TAM组(开腹手术组)各3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平均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M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TAM组为3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术创伤小、效果好,符合审美观,可作为剔除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吉林医学》2019,(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45例)和腹腔镜手术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病灶组织残留、术后疾病复发等术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盆腔粘连、肠梗阻及性功能障碍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病灶组织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情恢复快,且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病灶组织残留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术后1、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血清丙二醛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T-AOC、GSH-Px水平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康医学》2019,(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2 h、24 h及48 h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下床、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症状缓解率及肌瘤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开腹行子宫肌瘤剔术患者和同期5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住院费用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腹腔镜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合理选择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患者肌瘤残留情况、复发及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子宫肌瘤残留率为20.6%,复发率为22.2%,患者1年内妊娠率为61.8%;观察组子宫肌瘤残留率为2.9%,复发率为3.0%,患者1年内妊娠率为85.3%。观察组子宫肌瘤残留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1年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治疗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肌瘤残留较少,复发率低,可有效提高患者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LM的106例患者为实验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106例LM均获成功,无中转行开腹手术病例.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早、住院时间短,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LM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市中关村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TAM(TAM组),40例行LM(LM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TAM组比较,LM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LM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高于TAM组(P<0.05)。LM组和TAM组患者术后病率分别为7.5%(3/40)、30.0%(12/40),LM组患者术后病率显著低于TAM组(P<0.05)。结论 LM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等优点,但对于复杂的、位置特殊的子宫肌瘤更适合开腹手术,故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0.
莫西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9):2312-23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12月腹腔镜(n=128)与开腹(n=49)子宫肌瘤剔除术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日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1例因止血困难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86.2±20.7)min,与开腹组的(60.2±12.1)min,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02.5±38.7)ml,少于开腹组的(150.5±62.1)ml(P<0.05);腹腔镜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5.8±6.4)h,短于开腹组的(28.3±5.0)h(P<0.05);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正常时间(1.5±1.0)d,短于开腹组的(3.8±1.0)d(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5.0±1.5)d,短于开腹组的(8.0±1.0)d(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希望保全子宫生理功能及身体完整性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复兴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后患者排尿、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均小于开腹组,开腹肌瘤剔除组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且其剔除肌瘤数大于腹腔镜肌瘤剔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更适用于病情复杂的病例,术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该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间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98例,其中49例患者是从123例做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的,为观察组;49例患者是从97例做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的,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时的出血量,术后的不良反应,伤口愈合程度和住院时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3.56±7.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4.37±10.24)mL、术后不良反应5例、伤口甲级愈合度为77.55%。对照组手术时间(108.54±9.4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9.45±13.35)mL、术后不良反应30例、伤口甲级愈合度为57.14%。均明显好于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相对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医学综述》2016,(21)
目的比较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5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125例。经腹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个数以及最大直径、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后指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体温最高值、术后并发症),应用SF-36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种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经腹组[(78±21)mL比(128±32)mL],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经腹组[(116±27)min比(100±23)min],肌瘤剔除个数少于经腹组[(2.9±0.6)个比(3.5±0.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肌瘤的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1.7)cm比(6.3±1.7)cm](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经腹组[(40±6)h比(56±4)h、(45±5)h比(54±5)h、(8.3±2.1)d比(10.9±3.8)d](P<0.05);经腹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4%(13/125)比8.8%(11/125)、18.4%(23/125)比16.0%(20/125)](P>0.05),此外,经腹组切口愈合不良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5.6%(7/125)比0.8%(1/125)](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各维度评分、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躯体职能、社交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的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以及总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前两年在我院接受两种剔除术的74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是否用镇痛剂、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手术费用。结果经统计分析,开腹组的手术时间略短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腹组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需要镇痛例数、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的住院费用少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医者应严格掌握二者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I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abdominalmyomectomy,TAM)的临床效果,探索肌瘤剔除术术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腹控镜子宫肌翘剔除术140例及开腹86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生育情况、盆控手术史、肌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2月,14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我院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5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82例行腹腔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阴式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的肌瘤大小、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腹腔镜-阴式组剔除肌瘤个数较腹腔镜组多,而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较少。结论腹腔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出血少,术后粘连少,适于肌壁间或较深部位子宫肌瘤剔除。 相似文献
17.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组)68例和对照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63例,比较两种子宫肌瘤核除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8±2.1)天、平均排气时间为(21.3±3.2)小时、疼痛程度为重度的患者比例为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以上P均小于0.05;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325.4±21.4)ml,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经阴道剔除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术后创伤小、疼痛轻,患者恢复快,可以在条件适宜的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将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且有生育要求的309例患者分成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子宫肌瘤残留率以及复发率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腹组术后肠梗阻、尿潴留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时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施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70.3±12.3)min、术中出血量(55.7±15.3)mL、术后下床时间(14.9±2.4)h及住院时间(6.3±1.1)d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23%、 盆腔粘连率12.90%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对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进行客观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适合患者的术式.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该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接收的33例子宫肌瘤患者(实验组),该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同期选择33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该组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入选患者的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进行评定.结果 该研究所有入选患者都已完成手术,且实验组入选患者肌瘤残留的发生率3.03%,对照组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推行腹腔镜方案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可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