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子琪 《北方药学》2020,(4):188-189
目的:通过统计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1000张处方用药,分析用药合理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0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所开出的10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查阅相关医学文献、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等方式判断处方的合理性。结果: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处方主要采用抗风湿类药(DMARDs)辅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均有医学文献根据,并有良好的询证医学证据级别。结论:通过对西药治疗RA1000张处方的分析,处方均符合治疗指南的推荐,超说明书用药有合理的用药依据,处方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联合应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抗CC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并进行CCP抗体检测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与硫酸羟氯喹联合用药的方法,研究组采用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联合用药的方法。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抗CCP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联合用药方案。方法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2组,分别使用SASP+MTX和SASP+LEF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前者疗效优于后者;前者治疗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联合用药效果明显,SASP+MTX方案较SASP+LEF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联合胸腺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应用来氟米特和胸腺肽联合治疗24周,治疗前和治疗12周、24周后评价患者的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24周后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和91.4%;在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休息痛及握力等临床指标与用药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在RF、ESR、CRP等实验室指标与用药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来氟米特联合胸腺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作者长期从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强调该病的治疗补肾为本,调肝、养肝为枢机,辨证中寒热贯穿始终,扶正驱邪是治疗的根本大法,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全过程。病证结合,早期诊断,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6.
联合用药强化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尚未被证实。本文在多中心、双盲研究中对比了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加甲氨蝶呤(methotrexat)和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与单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155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平均患病4个月。随机兀例接受泼尼松龙(初始剂量一日60Tllg,第二周时减到一日40mp,第3周减到一日25mp,第四周减到一日20mp,第五、六周分别减到一日15mp和见江哈,以后减到一日7.5mp)、甲氨蝶哈(一周7.smp)和柳氮磺毗陡(一日Zg)(联合用药组),79例只接受柳氮磺毗晚(单纯…  相似文献   

7.
贺政新  陈兴  王薇  侯天文  白云  陈晶 《河北医药》2013,35(3):404-405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发病2年之内即可出现不可逆性骨关节破坏,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控制其病情非常重要.α1-酸性糖蛋白(AAG)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一些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有较大的变化[1],本文讨论AAG与CRP、RF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之间的相关性,以了解该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方法 :对传统的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与免疫疗法、基因治疗、骨髓移植、血液净化进行论述。结果 :给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结论 :治疗该病的方法多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以下简称AS)为一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该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主要区别是AS病人在35岁以后病变明显缓和,故早期诊断可获得良好效果。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等X线出现典型“竹节椎”时再予以确诊,则临床早已发生强直而致残,为了早期诊断治疗,减少致残率,本文对我院近年收治220例AS中的48例早期病人进行重点分析,提出AS的早期诊断依据及早期康复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线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实验室表现和软组织、关节及骨质改变的X线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1例患者中,手小关节病变26例(83.87%),足小关节病变5例(16.13%)。发生骨质疏松22例,占70.97%;关节边缘骨质破坏11例,占35.48%;关节软骨下小囊变16例,占51.61%;关节间隙狭窄21例,占67.74%。结论X线能反映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病理变化。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并可辅助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