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目前认为它是一种一定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大多数患儿死于后期心肌梗死或猝死。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呈自限性经过,适当治疗可以逐渐康复。由于心血管的病变,既是本病自身症状又是可致死的并发症,故需早发现,及时正确有效治疗。我科于2005年8月收治一名川崎病患儿,现将病例特点及相应的治疗护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朱杰  郝有孝 《陕西中医》2010,31(11):1543-1544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是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先发现,故名“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小儿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以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杨梅舌、颈部淋巴结肿大,手足关节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状片脱皮等为主要表现,本病好发于4岁以前小儿尤以6~18个月者更多见。一般7~9月份发病较多,因为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故而西医尚无特效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肺脾两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40例患儿,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期使用抗生素及抗病毒制剂治疗,感染缓解后采用小儿推拿治疗。结果:痊愈5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推拿能明显改善肺脾两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脾两虚症状,使患儿感冒次数减少。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亦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以变态反应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出现时间不一,给临床早期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若错过急性发热起的干预治疗,则往往造成严重并发症。为准确、尽早认识该病,力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28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研究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将60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使用了青霉素等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28例,在使用了青霉素等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然后观察两组患儿他们的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肺部哕音几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肺部哕音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尤其他们的发热消失的更快。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非常肯定,尤其在缓解发热上十分有效,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值得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Kawasa disc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日本川崎富于1967年首先报道,是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的疾病,80%~85%在5岁以下发病,6~18个月好发,男女比例为1.3:1~1.5:1,无明显季节性[1].目前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我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但该病迄今为止病因尚未明确.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伴眼结膜充血,口腔柯氏斑.2007至2008年度,我科共收治了26例麻疹并川崎病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瘤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嗪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瘤18例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30061)华能,段有仙,罗兰堂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发病原因不明,预后较差。我科自1992年3月~1995年8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09年06月-2012年06月我科收治的188例川崎病患儿,观察并总结患儿的临床症状特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并于确诊后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儿具有发热、结膜充血,均未见眼部分泌物、口唇改变、杨梅舌、皮疹、四肢末端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本组病例中发病早期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血沉增快等实验室检查异常发生率分别为63.3%、92%、75.5%,37.8%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存在冠状动脉损害。治疗上95.7%的患儿静脉滴入人免疫球蛋白后48小时左右体温降至正常,有3.7%静注人免疫球蛋白72小时体温未降至正常,按原剂量再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后体温可降至正常。结论:小儿川崎病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眼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皮疹、手足硬肿、颈淋巴结肿大等.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考虑到川崎病可能,并结合其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对川崎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抗炎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发热症状,以期减轻冠脉病变程度,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正>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本病发病急,病情重,初起高热,伴有眼结膜充血、唇皲裂、杨梅舌、手足指肿胀等症状,并有皮疹、淋巴结肿大症状。病程较长,可引起冠状动脉损害,包括动脉扩张、狭窄、动脉瘤等。笔者共收治川崎病确诊病例32例,采用辨证为主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氏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以持续发热,球结膜充血,口腔和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等症状为临床特征,以抗菌素治疗无效。近3年来,我们对收治的5例患儿采用清营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 ,多见于 2个月~ 8岁小儿。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 ,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从 1998年 7月起共收治本病患儿5例 ,其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9个月~ 5岁。1.2 临床表现 :1发热 ,持续 5天以上 ;2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 ,恢复期可见趾端甲床出现膜状脱屑 ;3皮疹 ,以躯干部较多 ;4双眼球结膜充血 ,呈一过性 ;5口腔粘膜充血、舌乳头增生 ,呈草莓舌 ;63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1.3 转归 :本病自愈倾向强 ,一般在 4周内症状可…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本病主要损害全身大中小动脉,尤其冠状动脉损害,有引起冠状动脉栓塞、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当今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发热10天内未经及时治疗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达20%~25%,即使经阿司匹林治疗也有约15%患儿发生冠脉病变,因而其危害性应予高度关注。现将川崎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川崎病近年发病人数增多,对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临床医师已重视,但有关川崎病患儿脑电图的改变报道不多。1997年3月-2004年9月本院共收治川崎病患儿59例,现将其脑电图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傲 《双足与保健》2018,(12):88-89
目的观察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诊的62例川崎病患儿,按入院日期先后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给予患儿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清IgA、IgG和IgM的水平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发热、淋巴结肿大、黏膜充血和手足肿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IgG和IgM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川崎病患儿在应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疗效确切,有利于加速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提高其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的诊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本病主要损害全身大中小动脉,尤其冠状动脉损害,有引起冠状动脉栓塞、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当今川崎病已取代风温热,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引起人们的重视.据统计,发热10天内未经及时治疗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迭20%~25%,即使经阿司匹林治疗也有约15%患儿发生冠脉病变,因而其危害性应予高度关注.现将川崎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蟾酥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4年 1— 6月我院应用蟾酥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5 0例 ,均经血常规和 /或胸片确诊呼吸道感染 ,均有发热、咳嗽、咳痰及喘息。年龄 3.5个月~ 9岁 ,平均 3岁。急性扁桃体炎 9例 ,急性支气管炎 30例 ,支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研究安儿宁颗粒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将158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在使用了喜炎平注射液基础上加用安儿宁颗粒;对照组79例,只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然后观察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流涕、喷嚏、咽痛等几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发热、咳嗽、流涕、喷嚏、咽病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尤其他们的发热消失的更快。结论:安儿宁颗粒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非常肯定,尤其在缓解发热上十分有效。所以,安儿宁颗粒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值得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8.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病因尚未明确.其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肿、球结膜充血、口腔粘膜充血、唇红干裂、舌乳头增生和颈淋巴结肿大等.  相似文献   

19.
<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急性的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发病年龄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合并巨大胆囊患儿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案资料患儿,男,4岁,因"发热伴左侧颈部肿物1d"于2013年12月4日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 38℃,神清,反应可,  相似文献   

20.
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小儿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1组35例,单纯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治疗2组35例,给予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结合喘可治注射液肌肉注射。于治疗前后观察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测定患儿唾液sIgA的水平,并对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治疗2组的临床疗效优于治疗1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对于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疗效,穴位敷贴配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唾液sIgA疗效更为显著,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