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经胫骨隧道(TT)与经附加内侧入路(AM)钻取单股骨隧道膨胀界面钉内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生物力学。方法将6对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随机分为2组,一侧为经胫骨隧道组(TT组),对侧为经附加内侧入路组(AM组)。依次测试ACL完整、断裂及重建后3种状态下的胫前位移及胫骨内旋角度2个参数。结果中立位134 N载荷下胫前位移的比较:膝关节屈曲60°、90°时,AM组胫前位移比TT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立位5 N.m旋转载荷下胫骨内旋角度的比较:膝关节屈曲60°、90°时,TT组胫骨内旋角度比AM组和ACL完整状态下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M组与ACL完整状态下胫骨内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附加内侧入路单隧道膨胀界钉内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前后及旋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束重建与解剖双束重建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Ⅲ级损伤后膝关节稳定性差异,为临床MCL损伤治疗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取自愿捐赠的成人新鲜膝关节标本9具,随机分为3组(n=3)。其中,正常MCL组仅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离断并单束重建,保留完整MCL。单束重建组及双束重建组均离断ACL、MCL浅层(superficial MCL,sMCL)及后斜韧带(posterior oblique ligament,POL),制备MCLⅢ级损伤模型;ACL单束重建后,分别行sMCL单束重建、sMCL及POL解剖双束重建。采用生物材料动态力学试验机测量各组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及屈曲不同角度时,胫骨前方移位距离(anterior tibial translation,ATT)、胫骨内旋角(internal rotation,IR)、胫骨外翻角(valgus rotation,VAL),以及内旋及外翻力矩作用下MCL及ACL受力情况。结果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及屈曲15°、30°、45°、60°、90°位时,3组A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束重建组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及屈曲15°位时IR及VAL,以及屈曲30°位时VAL,均明显大于双束重建组及正常MCL组(P0.05);双束重建组与正常MCL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完全伸直位及屈曲15°、30°位时,内旋、外翻力矩作用下,3组MCL及ACL受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束重建,解剖双束重建治疗MCLⅢ级损伤可以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外翻及旋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对31例和30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手术,通过关节稳定性试验、Tegner体育量表评分和术后满意度来评价疗效。结果双束组和单束组Lachman试验阳性分别为1例和7例(P<0.05);边对边差异<3 mm分别为27例和19例(P<0.05);Tegner体育量表评分双束组优于单束组。结论双束重建符合正常膝ACL的空间结构,更能满足膝关节伸直位和扭转位时的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恢复膝关节前后方向稳定性的能力,并与单束单隧道重建法进行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方法]应用跟腱分别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单前内侧束和单后外侧束三种方法对10个新鲜尸体膝关节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分别于膝关节屈曲0°、15°、30°、60°及90°时对胫骨施行±100 N的作用力,测量胫骨相对于股骨移动的距离。[结果]在屈膝角度较小(0°~30°)的情况下,单前内侧束重建法术后胫骨的移动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但屈曲超过30°,特别是超过60°后,单前内侧束重建法术后胫骨移动的距离明显大于完整标本(P<0.05)。在屈膝角度<60°的情况下,单后外侧束重建法胫骨移动的距离明显大于完整标本(P<0.05):但屈曲超过60°胫骨移动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在膝关节的整个屈曲范围(0°~90°)内,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术后胫骨移动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结论]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在膝关节的整个屈曲范围(0°~90°)内,比单束股骨单隧道重建法能更有效的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双束及单束单隧道重建的近期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 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38例ACL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其中双束单隧道重建21例(A组),传统单束单隧道重建17例(B组)。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Larson和Lysholm评分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38例患者(38个膝关节)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关节活动度均正常,A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及IKDC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B组手术前后的3种评分同样有统计学差异;A、B两组比较,除了术后Larson评分双束组优于单束组(P<0.05)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ACL胫骨端双束单隧道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均能取得较为满意近期临床疗效,双束组可能优于单束组,但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自体腘绳肌腱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 Y  Ao YF  Yu JK  An H  Liu XP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4):274-276
目的 比较自体腘绳肌腱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12月采用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33例(双束组),单束重建患者41例(单束组),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双束组4例失访,随访时间14~22个月,平均18个月;单束组8例失访,随访时间14-21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标准(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KT-2000及Biodex肌力测试评价.结果 双束组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分别由术前的60、66、4分显著上升至术后的85、94、6分.KT-2000在134 N下30°和90°位移情况由术前的5.8和2.4 mm减少为术后1.2和1.1 mm(P<0.01).双束组伤侧膝关节伸膝及屈膝的峰力矩在60°/s下,相对于正常侧分别为81%和87%,120°/s下为76%和85%.各项值均显著低于对侧(P<0.01).尽管在30°位KT-2000测量值和伸膝肌力的恢复方面,双束重建较单束重建表现出了更好的趋势,但功能评分,KT测量值和BIODEX测量的结果,单、双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体胭绳肌腱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均可以恢复膝关节稳定,改善关节功能,双束重建患者在30°位前后稳定性和伸膝肌力方面表现出了较单束重建更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PCL)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并与单束重建法进行比较。方法用双束股骨双隧道、单束前位点和单束后位点三种方法对膝关节标本进行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分别于膝关节屈曲0°、30°、60°、90°及120°时,对胫骨施行200N的后向作用力,测量胫骨相对于股骨后移的距离。结果在屈膝角度较小(0°~30°)的情况下,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但屈曲超过30°,特别是超过60°后,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明显大于完整标本(P<0.01)。在膝关节的整个屈曲范围(0°~120°)内,双束股骨双隧道和单束前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在某些角度有轻微的过度限制胫骨后移的现象。结论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在膝关节的整个屈伸范围(0°~120°)内,可以有效地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的后向稳定性;单束前位点重建法维持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也较强;而单束后位点重建法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最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单股骨胫骨骨隧道双束自体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端移植物张力差异化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关节镜下行ACL重建患者32例,移植物均选用自体伤侧半腱肌肌腱,股骨骨道均应用带袢纽扣钢板悬吊固定,胫骨端均用纽扣钢板悬吊固定,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单股骨胫骨骨隧道单束重建ACL(n=16),实验组单股骨胫骨骨隧道双束重建ACL,胫骨端移植韧带张力差异化固定(n=16)。通过术后随访查体,膝关节功能Lysholm和Tegner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评价实验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关节感染发生,前抽屉试验、Lysholm和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可获得膝关节良好的向前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近期疗效满意,但与对照组相比,膝关节前后稳定性及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膝关节旋转稳定性及远期疗效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前交叉韧带(ACL)分成前内束(AM)和后外束(PL).双束重建可模拟正常的。ACL结构。该文前瞻性随机研究关节镜下腘绳肌腱双束和单束重建ACL.并比较不同屈曲角度下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本体感觉。108例膝关节单侧不稳伴ACL断裂病人中行单束重建(S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平均29.5岁).双束重建(D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平均29.2岁)。把半腱肌折为4股作单束重建.切除撕裂的ACL残端.克氏针从胫骨内侧插入附丽点中央并扩孔,  相似文献   

10.
股骨单隧道内分叉双束纤维重建后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在人膝关节标本上行股骨单隧道分叉双束纤维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探讨其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应用力学试验机对14侧捐赠新鲜冷冻人膝关节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男12侧,女2侧;年龄20~31岁。标本股骨段长20cm,胫骨段长20cm。首先测量PCL完整时胫骨后移距离和交叉韧带的应变(完整组,n=14);然后切断PCL(切断组,n=14),测量胫骨受力时的后移距离后,再将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单束重建组(n=7)和分叉双束重建组(n=7),分别测量屈膝0、30、60、90和120°5个角度时胫骨后移距离和移植韧带的应变。结果胫骨受到100N后向力量,完整组在不同屈膝角度下,胫骨向后移位1.97±0.29~2.60±0.23mm,前外束和后内束纤维交替紧张松弛。切断组膝关节明显松弛,胫骨向后移位达11.27±1.06~14.94±0.67mm,与完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束纤维重建组,在不同屈膝角度下胫骨向后移位1.99±0.19~2.72±0.38mm,移植韧带持续紧张。双束纤维重建组在不同屈膝角度下胫骨向后移位2.27±0.32~3.05±0.44mm,移植的双束纤维交替紧张,协同作用。组内比较:双束重建组在不同屈膝角度时胫骨向后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束重建组在屈膝90°时与屈膝30、60和120°时相比,胫骨后移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单隧道内分叉双束纤维重建PCL术在各屈膝角度均能有效防止胫骨后移,股骨单隧道单束重建术屈膝90°时后移较其他角度时增大。分叉双束重建PCL的两束纤维束交替紧张,生物力学特征更接近于正常PC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何种初始张力及屈膝角度下进行移植物固定能够使单隧道双束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膝关节更好地恢复原有的运动学功能。方法将16具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随机分为四组,每四个膝关节为一组,分别为T20A20(在20N的初始张力下屈膝20。固定)、T20A45、T40A20及T40A45。使用BOSE—ElectroForce材料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仪定量测量上述四组膝关节在屈曲30。及90。时胫前载荷(134N)下的胫前位移和旋转载荷(5N×m胫骨内旋)下胫骨内旋角度。所有组均采用直径相等的自体胭绳肌腱、相同的隧道定位方法及固定装置进行韧带重建。结果(1)胫前载荷(134N)下的胫前位移:T20A20、T20A45与完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56,P〉0.05),T40A20、T40A45与完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85.35,P〈0.05);(2)旋转载荷(5N×m胫骨内旋)下的胫骨内旋角度:T20A20、T40A20与完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74,P〉0.05),T20A45、T40A45与完整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145.24,P〈0.05)。40N初始张力下进行韧带固定会使重建术后膝关节伸屈约束过度,而屈膝45。进行韧带固定则使重建术后膝关节内旋约束过度。在20N的初始张力下屈膝20。进行韧带固定能使重建术后膝关节的前后及旋转稳定性更接近于正常。结论单隧道双束ACL重建术中,两束韧带分别在20N的初始张力下屈膝20°进行固定能够恢复膝关节的前后及旋转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恢复原有的运动学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背景: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布的单隧道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已被生物力学研究证实能够很好地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短期随访效果明确,但缺乏中远期的临床随访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布的单隧道单束重建ACL的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本组40例,均为男性,年龄18~35岁,平均(26.3±8.7)岁。均行关节镜下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布的单隧道单束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采用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麦氏征试验、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评分。 结果:4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48个月,平均(36.5±12.5)个月。术前麦氏征阳性8例,抽屉试验阳性27例, 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40例均阳性。术后上述4项试验均为阴性。术前后IKDC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胫前肌腱骨道内移植物更合理分布的单隧道单束重建ACL的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异体胫前肌腱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方法和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单隧道前内侧束与后外侧束双束异体胫前肌腱解剖重建ACL31例,屈膝60°拉紧固定。结果31例随访12-20个月,平均16.2个月。术后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全部阴性。IKDC评分术前(D级22例,C级9例)与术后早期(A级28例,B级3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7,P〈0.05);术前及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61.3±7.2和91.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62,P〈0.05)。结论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异体胫前肌腱重建ACL能恢复原有的解剖学特点及生物力学特性,操作简单,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腱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的恢复情况,并比较有无差异。方法50例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重建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单束重建组26例,双束重建组24例,移植物均为自体胭绳肌腱;正常对照组12例。术后对患者进行KT2000关节测量,膝关节被动位置重现和运动感知阈值测量,同时对其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观察;对照组进行双侧膝关节被动位置重现和运动感知闽值测量。结果比较两组病例术后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和功能评分以及位置觉和运动觉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位置觉和运动觉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患者膝关节的位置觉和运动觉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和双束重建术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恢复水平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胭绳肌腱单束与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09年11月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四股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46例,其中单束组26例,双束组20例,分别于术后3、6、12、18个月随访,比较2组膝关节稳定性,并按照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末次随访(术后18个月):双束组IKDC主观评分(89.2±4.5)分与单束组(85.7±4.9)分有统计学性差异(t=2.539,P=0.015),2组前抽屉试验、Laehman试验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7.7%(2/26)VS.0(0/20),P=0.498;30.8%(8/26)VS.15.0%(3/20),x2=1.878,P=0.391]。结论关节镜下白体四股胴绳肌腱单束与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均具有膝关节前向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膝关节主观评分优于单束重建。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ibiofemoral kinematics after double-bundl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reconstructions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of successful single-bundle reconstructions and contralateral normal knees using open MR images. We obtained MR images based on the flexion angle without weight-bearing, from 20 patients with successful unilateral single-bundle (10 patients) and double-bundle (10 patients) ACL reconstructions with tibialis anterior allografts and a minimum 1-year follow-up. The MR images of the contralateral uninjured knees were used as normal controls. Sagittal images of the mid-medial and mid-lateral sections of the tibiofemoral compartment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translation of the femoral condyles relative to the tibia. The mean translations of the medial femoral condyles on the tibial plateaus during knee joint moti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normal, single-bundle, and double-bundle ACL reconstructed knees (all p>0.05). The mean translations of the lateral femoral condyle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ormal and single-bundle reconstructed knees, or between single-bundle and double-bundle reconstructed knees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ormal and double-bundle reconstructed knees (p=0.220).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ouble-bundle ACL reconstruction restores normal kinematic tibiofemoral motion better than single-bundle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