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评估临床见习对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影响,为完善护理专业教育、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参加临床见习的182名2008级四年制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见习前护生专业承诺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均值为2.79±1.821;见习后护生专业承诺程度下降,均值为2.60±1.711;专业生涯留驻意愿下降最多,均值为2.31±1.8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评估临床见习对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有影响,专业认同、专业努力、专业生涯留驻意愿均有所下降,应采取多种措施,让健康评估见习对学生专业承诺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临床护理本科生的带教质量,培养实用型全方位的护理人才,适应多元化的临床护理需求。方法本研究采用双向性评价(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的方法考察带教质量。结果有很多影响带教及实习效果的因素,能随时发现问题(管理方面、实习生本身、带教老师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结论规范临床护理带教管理,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服务理念,建立更合理的临床实习评估体系,共同提高教师及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内科临床见习专科带教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索医学生内科学临床见习带教模式。方法:2000年级和2001年级医学生临床专业294名和预防专业的130名,临床和预防专业各分为2组,(1)专科带教模式组:临床148名,预防68名;(2)大内科带教模式组:临床146名,预防62名。结果:专科带教模式组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轮科成绩为84.7±3.5分,明显高于大内科带教模式组(82.8±6.8分,P〈0.05);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轮科成绩为82.6±4.9分,明显高于大内科带教模式组(80.9±2.7分,P〈0.05)。结论:专科带教模式优于大内科带教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导向本科护生临床见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导向的本科护生临床见习现状。方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自行设计问卷对342名本科护生的临床见习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分为4个维度,调查护生见习中的老师、学生、组织和见习效果状况。结果总体均分为(3.37±0.40)分,老师维度均分(3.27±0.56)分,学生维度均分(3.52±0.51)分,组织维度均分(3.08±0.46)分,效果维度均分(3.58±0.46)分。不同性别、不同见习地点护生自评见习现状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3.161,F=8.071~28.049,q=3.64~9.88,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老师、学生、组织均是影响见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临床见习对护生知识的理解、累积、深化具有重要作用,见习的组织管理和老师的引导性是提高见习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护理临床见习是护生巩固知识、锻炼技能、开拓思维的必经之路,是护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临床见习质量直接影响护理教育的整体质量。我校从2010年开始对护理临床见习进行双向评价[1],即带教老师评价见习学生和学生评价带教老师,以督促老师带教和学生学习,提高临床护理见  相似文献   

6.
循证护理在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循证护理已经成为国际护理的发展趋势。临床见习是临床带教老师与护生的协同作用,使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合,是从课堂走向临床的关键。在护理本科生的临床见习带教中,我们按照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护理本科生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病例讨论中以引导为主,采取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和以案例为基础相结合的现代护理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问题-讨论-指导(PDG)教学法在心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在我院心内科见习的中山大学2004级护理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9人)和实验组(3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实验组采用PDG教学法带教。2周见习结束后对2组学生的护理病历成绩进行比较,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主观效果评价。结果从护理病历成绩来看,PDG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P〈0.01);实验组各项主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学生对PDG教学法的主观评价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P<0.01)。结论采用PDG教学法可提高见习学生整体素质和临床综合能力,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带教好临床麻醉学见习的体会。方法带教老师必须具备高度责任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见习方法要多样化;高标准严要求。结果提高临床麻醉学见习效果。结论带教老师与见习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搞好临床麻醉学见习。  相似文献   

9.
医学系 5年制本科生在第 4学年进入各科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所必经的重要阶段。所以作为一名临床见习带教老师 ,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 ,是我们经常思考的一大问题。循环系统作为内科学的重点 ,内容繁多 ,而临床见习仅 4次课共 16学时 ,带教老师肩负的压力较大 ,应当如何安排课程 ,带好见习 ,笔者在见习带教中有以下几点体会。1 要精心安排课程内容  循环系统内容繁多 ,故在 4次课中 ,应抓住重点 ,按照大纲要求 ,着重讲述常见病、多发病如 :1高血压病 ;2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由学生对全科医学社区见习内容和带教情况进行评价,为今后完善社区见习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设问卷于2014年11月,对完成《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社区见习的151名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社区见习内容及带教的评价;答题选项采用李克特式五级评分设置,由“很不好”到“很好”程度依次赋值1~5分。使用Epidata 3.0和SPSS 17.0建立数据库与进行分析;定量资料计算平均分,分类资料统计例数和构成比;对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观摩全科医生接诊的总体评价与带教情况评价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151份。学生对社区见习的总体评价为4.34分,对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总体评价为4.25分,对观摩全科医生接诊的总体评价为4.34分。在对两次见习课带教师资的评价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评分最低,分别为4.21分和4.34分。社区见习中教师的带教意识、专业水平、与学生的沟通,分别与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观摩全科医生接诊的总体评价相关联(P<0.05)。结论 社区见习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应进一步加强社区见习基地和师资建设,完善对社区见习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在诊断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293名随机分成实验组(亚专科联合带教组,n=153)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n=140).两组学生各分为14~16人的学习小组;针对实验组各小组学生,将该学期诊断学见习课所有教学内容(全身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进行分解,并由不同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针对对照组各小组学生,由一位内科教师全程带教.比较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并行u检验;同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分数(75.2±8.9)和操作考核分数(88.5±6.2)高于对照组[(70.9±10.7)和(8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等于0.001).问卷结果显示,92.8%(142/153)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自身临床技能水平得到提高,86.9%(133/153)对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表示满意.结论 诊断学见习中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可以提高学生的诊断学理论和操作水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ease—basedlearning,CBL)在麻醉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08级和2009级麻醉学系本科生313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BL组(157人)和LBL组(156人),分别实施CBL教学和传统教学。授课结束后,对2组学生采用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对任课教师采用问卷调查进行CBL教学的认知和评价。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矿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BL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86.7±5.4)分,明显高于LBL组的(75.8±4.5)分。CBL组82%的学生认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LBL组仅有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5%的任课教师认为CBL的教学效果更好。结论CBL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师生接受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有患者出现痛感时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在我院做过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9名患者进行普通护理。实验组49名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身体痛感反应情况,以及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手术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轻度疼痛评分(2.43±1.02)分、中度疼痛评分(4.10±1.21)分、重度疼痛评分(7.32±1.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轻度疼痛评分(2.87±1.11)分、中度疼痛评分(5.53±1.44)分、重度疼痛评分(8.84±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6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比普通护理更能有效减轻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疼痛,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加快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可以将综合护理干预广泛应用于缓解结直肠癌根除术后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教学角色扮演法在骨关节专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至2012年在医院骨关节专科实习的100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实习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置换组,常规组的50名实习生给予常规临床带教,置换组的50名实习生给予角色扮演法教学,观察两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技能操作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教师对其满意度和患者治疗依从性。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置换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技能操作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分别为(97.3±3.6)分、(95.3±3.3)分、(97.2±5.3)分;常规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评分、技能操作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分别为(86.5±4.7)分、(81.6±3.8)分、(82.4±5.5)分;置换组的理论知识评分、技能操作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教师对学生满意度为80.0%(40/50),置换组教师对学生满意度为96.0%(48/50),置换组教师对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学角色扮演法在骨关节专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并且更好促进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整个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微视频教学在临床医学生肺部体格检查中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2017级临床系五年制本科生共80人为对照组,2018级、2019级临床系五年制本科生共82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微视频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程结束时应用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对照组学生测试成绩低于实验组学生测试成绩(83.16±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直观性和理解性得分对照组(8.09±1.94)低于实验组(8.96±1.36);易掌握性得分对照组(8.21±1.80)低于实验组(8.74±1.58);易记忆性得分对照组(4.60±0.89)低于实验组(8.41±1.85);练习可参照性得分对照组(7.76±2.03)低于实验组(9.05±1.62);老师反馈及时性得分对照组(8.35±1.90)低于实验组(9.29±1.16);老师反馈收获性得分对照组(8.49±1.69)低于实验组(9.26±1.30),实验组(微视频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的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且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结论  微视频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及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实验教学新模式对护生执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级护理专业本科护生40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选取2007级护理专业本科护生564人为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模式。进入临床实习3个月后对临床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护生在服务意识、知识运用、动手实践、沟通合作等8个方面的能力,同时记录护生对实验教学的满意度、首次就业率等。运用Epidata 3.1、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组护生职业能力总分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各条目等级结果采用秩和检验,2组护生对实验教学满意度及在校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和首次就业率行χ2检验。结果2007级护生沟通合作能力得分为(2.86±0.23),创新意识维度得分为(2.86±0.17),发现问题能力得分为(2.85±0.19),动手操作能力得分为(2.84±0.24),知识运用能力得分为(2.79±0.20),组织协调能力得分为(2.78±0.19),自主学习能力得分为(2.65±0.19),均高于2006级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7级护生对实验教学满意度为94.5%(536/567),首次就业率为84.5%(479/567),高于2006级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实验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护生执业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性特征和应付方式对妇产科临床见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对77名2001级临床医学系学生采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定期考核,见习期间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平均见习成绩82.27±5.61,病例分析平均成绩30.56±4.29。艾森克N、E、P、L量表T分与见习成绩、病例分析成绩无相关性(P〉0.05)。采取解决问题应付方式与见习成绩呈正相关性(r=0.240,P〈0.05),与病例分析成绩亦呈正相关(r=0.289,P〈0.05)。结论: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妇产科临床见习成绩无相关性,采取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见习成绩。  相似文献   

18.
唐文凤 《医学教育探索》2010,9(11):1480-1482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教学模式、方法、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护理系本科1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见习-问题-讨论"教学模式,应用学期考试成绩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按"见习-问题-讨论"模式进行胸心外科教学,课程成绩实验组分数高于对照组(P〈0.01);在开放思想等7方面实验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见习-问题-讨论"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理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9.
吴静  刘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4,(10):118-120
目的 评价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在消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2009级医学专业学生5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及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每组各26人.采用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总成绩、临床技能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80.7±7.8)分比(77.7±5.4)分、(15.9±1.2)分比(13.8±1.9)分、(41.7±4.3)分比(38.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在理论知识部分[(24.9±2.2)分比(25.2±3.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科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消化科实习医师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本科护生在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的沟通对提高本科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实习的100名本科护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强调加强沟通的教育模式,对照组行常规带教实习方法。并在实习第1周和第5周对两组护生的基础理论、实际操作、综合能力等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比对,以了解沟通在实习带教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加强沟通带教前后相比,观察组在综合能力、基础理论方面的成绩明显优于实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周成绩比较,观察组综合能力评分[(86.04±8.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3.72±5.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操作技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周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生基础知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88.3±8.5)、(89.07±7.9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6±5.9)、(87.03±4.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在实习中,应加强沟通带教,同时要因材施教,通过全面、人性的带教方法提高其综合能力。完善的临床教学计划,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重沟通、勤实践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