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乾坤胶囊抗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乾坤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模型的抗肿瘤和延长生命作用,并探讨该复方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H22肝癌),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中药,观察乾坤胶囊的抗肿瘤作用(抑瘤率)和对荷瘤小鼠的延长生命作用,并观察药物对肝癌细胞株(H22)接种于BALB/c小鼠造成肝转移的抑制作用,以免疫学方法检测小鼠治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NK、LAKI、L-2、TNF-α、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动力学改变(凋亡率和增殖指数),以及肿瘤组织癌基因(p53和PCNA)的表达。结果:乾坤胶囊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并可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抑制肿瘤的转移。乾坤胶囊抑瘤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和调节癌基因的表达。结论:乾坤胶囊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调节癌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观察川牛膝多糖对小鼠肝癌细胞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瘤胶囊抗小鼠实验性肝癌的作用和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抗肝癌中药新药奠定良好的实验和理论基础。方法:抗瘤胶囊由仙鹤草、山豆根提取物按一定处方比例配比组成。建立小鼠肝癌(H22)动物移植肿瘤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药物小、中、大剂量组并分别给药。实验结束后,进行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肿瘤组织病理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抗瘤胶囊各组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2.11%、41.58%和45.26%,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肿瘤细胞生长旺盛,而各用药组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坏死,但各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经统计学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抗瘤胶囊对小鼠肝癌(H22)动物肝癌模型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祖国医学治疗肿瘤的新途径,作者进行了中国太极五行功(中太功)外气对动物移植性肿瘤小鼠肝癌的体内抑瘤试验的研究。经三次重复试验结果,其抑瘤率:受功组(由气功师发功)分别为70.3%、79.7%和78.7%,与对照组(不受功处理)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01;模仿组(由未学气功者模仿气功师动作发功)分别为9.5%、2.6%和2.5%,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电镜检查,受功组肝癌细胞的形态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大部分肝癌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核浆比减少;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断裂或消失,呈空泡变,有的细胞出现核碎裂,细胞间出现凋亡小体,结果表明气功外气对小鼠肝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及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联合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肝癌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低、中、高剂量组(4、8、16 g·kg-1·d-1),连续给药14 d,第15天处死小鼠。给药第0、4、8、12、15天测量肿瘤体积;称取瘤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将脾脏淋巴细胞与H22肝癌细胞共培养,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脾脏和肿瘤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脾脏和肿瘤组织中CD4+、CD8+ T细胞数量及PD-1、LAG-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给药后第8天,各给药组肿瘤体积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第15天肿瘤体积和瘤重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顺铂组下降最为明显。与模型组、顺铂组比较,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中、高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P<0.01),其中顺铂组升高最为显著;与模型组、顺铂组比较,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各组脾脏、肿瘤组织中CD4+、CD8+ T细胞数量和肿瘤细胞杀伤率均显著增高(P<0.01),LAG-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PD-1 mRNA表达较模型组、顺铂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可能通过下调LAG-3表达,促进H22肝癌荷瘤小鼠CD4+、CD8+ T细胞的增殖并向肿瘤微环境浸润,从而改善T细胞免疫活性、抑制肿瘤生长,为加味当归贝母苦参丸与免疫检查点抗体联用治疗肝癌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痹痛清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痛清胶囊为临床医师多年的经验方 ,主要由防己、薏苡仁、青风藤等组成 ,具有祛风除湿 ,清热通络 ,舒筋活血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痹病湿热阻络症 (主要为西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我们按药品注册管理法规中对原三类中药的要求进行了各项实验[1] ,结果表明 :以临床用量 5 0倍的剂量给大鼠灌服 6个月未发现蓄积毒性。药效学显示 ,该药有良好的祛风除湿作用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蛋清、琼脂、甲醛致炎大鼠的足跖肿胀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 ,能减轻物理 (热板 )、化学 (冰醋酸 )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 ,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活血通络作用 (可增加小鼠毛…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将通过观察不同肿瘤细胞接种数于不同品系小鼠后的生物学状态、肿瘤进展状况及小鼠生存期等指标,分析肿瘤细胞接种数对建立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的影响,为今后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将收集种鼠腹水H22细胞按比例稀释,调整细胞浓度约为1.7×10~8/m L、5.1×10~7/m L、2.5×10~7/m L、1.0×10~7/m L,接种至KM小鼠、ICR小鼠右腋皮下。观察小鼠生物学状态、肿瘤体积变化及小鼠生存率等指标。结果:各组ICR及KM小鼠基本情况与接种数负相关,出瘤时间与肿瘤细胞接种数成正比,荷瘤小鼠预后及小鼠生存率与接种数负相关。结论:KM小鼠与ICR小鼠在荷瘤小鼠基本情况、肿瘤生长与进展及生存期方面无明显差异。将种鼠腹水按1∶10比例稀释,接种浓度为10~7/m L时,瘤体发展较为平稳,生存率较高,更利于监测和评估小鼠给药前后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槲寄生碱抗肝癌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槲寄生碱对小鼠H22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每只0.2ml肿瘤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24h后将小鼠随机分组,各组分别给不同浓度的槲寄生碱、5-Fu、CMC-Na,均连续给药7d,停药后1~3d将小鼠拉颈处死,剥取瘤块称重,按"抑瘤率=(1-T/C)×100%"公式计算抑瘤率.结果:槲寄生碱在120mg/kg剂量时对小鼠肝癌H22的抑瘤率可达73.8%.结论:槲寄生碱有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玲  章巧萍 《中成药》1995,17(10):33-35
本文观察了中药三根祛瘤方水煎液和水煎醇沉液对小鼠移植瘤S180的抗肿瘤作用和对该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对S180小鼠的抑瘤率水煎液在30.9%~42.7%之间,平均为35.9%,水煎醇沉液在26.8%~33.6%之间,平均为30.9%;病理学结果显示,本方具抑制瘤细胞分裂繁殖和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并促进瘤周免疫细胞的浸润。二种制剂均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LAK细胞活性和T、B淋巴细胞转化的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六味地黄汤对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怡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2):124-126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汤组及5-FU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六味地黄汤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0天;5-FU组隔天给予5-FU腹腔注射.观察比较各组小鼠的体重、瘤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小鼠体重和去瘤体重比较,六味地黄汤组显著高于5-FU组及模型组(P<0.01);血清VEGF值比较,六味地黄汤组低于模型组(P<0.01);肿瘤指数比较,六味地黄汤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5-FU组(P<0.01,P<0.05);各组S期细胞比较,六味地黄汤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5-FU组(P<0.01);各组G0-G1期细胞比较,六味地黄汤组高于模型组(P<0.01),与5-FU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G2-M期细胞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血清VEGF水平,影响瘤体细胞周期,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马璐  陈远才  熊明洲  王旭德  张雨蒙  赵余庆 《中草药》2018,49(11):2692-2697
D-葡聚糖是一类免疫多糖,可调节机体免疫力,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效应调节剂。羧甲基葡聚糖(carboxymethylated glucan,CMG)是D-葡聚糖的羧甲基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免疫活性。因此,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CMG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CMG作为防治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桃莲绞复方(Tao-lian-jiao Formula,TLF)增强全成分肿瘤细胞疫苗(Vaccine)抗结直肠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观察TLF和全成分肿瘤细胞疫苗单用及联合使用对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体质量和肿瘤质量的影响,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通过中药成分数据库(TCMSP、...  相似文献   

13.
香菇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畅  李小江  贾英杰  张晶 《中草药》2019,50(6):1499-1504
香菇多糖是从真菌香菇的子实体中分离出来的,主要成分为β-1,3-葡聚糖,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及抑制肿瘤生长的生物调剂节,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在增强放化疗疗效、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发挥作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因此,对香菇多糖在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自噬,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以及新型纳米材料联合应用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研究香菇多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黑色素瘤细胞粘附分子Mel—CAM,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肿瘤抑制基因P53在正常腮腺及腮腺多型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腮腺多型性腺瘤良恶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所用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取自1983年1月至2003年1月患者住院资料完整的腮腺多型性腺瘤患者,经随访两年以上,临床证实良性者44例,恶性39例,另取正常腮腺组织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部法检测Mel—CAM、MMP-2、P53的表达,分析其与腮腺多型性腺瘤良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Mel—CAM、MMP-2在正常腮腺组织及腮腺多型性腺瘤中均有不同表达。P53在正常腮腺组织中未见表达,在良性腮腺多型性腺瘤和恶性腮腺多型性腺瘤中有不同表达。结论:Mel—CAM、MMP-2、P53检测对鉴别腮腺多型性腺瘤良恶性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红花多糖对人PBMC增殖活性及NK、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charide,SPS)体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增殖作用及对NK细胞、LA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血,常规分离PBMC,体外与不同浓度的SPS共同培养,用3H-TdR法检测PBMC的增殖活性;MTT法检测NK、L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SPS对PBMC增殖有促进作用,其促增殖作用呈现量效依赖性,以1.25mg.mL-1和0.625mg.mL-1剂量组促增殖作用明显(P0.05);SPS对NK细胞与LAK细胞的杀伤活性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P0.05)。结论:SPS可促进PBMC的增殖,增强NK细胞、LAK细胞的杀伤活性,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前列清颗粒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肠埃希氏菌致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设前列清颗粒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以及前列泰胶囊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或蒸馏水。45天后处死大鼠,取全血、前列腺液、前列腺组织,检测全血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并对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前列清颗粒10.4、5.2、2.6g/kg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及前列腺指数(P<0.05,P<0.01);前列清颗粒10.4、5.2g/kg能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P<0.05),前列清颗粒10.4g/kg能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全血中白细胞数,减轻大鼠前列腺的病理改变(P<0.05)。结论:前列清颗粒对模型大鼠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总结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对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的免疫佐剂脂质体的理化性质与免疫原性、脂质体疫苗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分析和综述,对脂质体作为疫苗免疫佐剂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效果,初步探讨其体内抑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H22肝癌细胞实体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测定肿瘤生长抑制率,利用光镜、电镜等方法进行形态学观察,是否产生凋亡小体。结果: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小鼠的H22实体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形态学观察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团块较小,异型性不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和间质血管较少,淋巴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可见凋亡小体形成,其中以总皂苷组最明显。结论: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对荷瘤小鼠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及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参麦冻干粉针剂中细菌内毒素检查干扰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苟虹  程一帆 《中草药》2004,35(3):266-268
目的 对参麦冻干粉针中细菌内毒素检查干扰试验进行研究,证明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ET)的可行性。方法 用干扰初筛试验和干扰试验考察参麦冻干粉针对BET有无干扰,并寻求排除干扰的方法。结果 使用λ为0.5EU/mL的鲎试剂有抑制作用,使用λ为0.25EU/mL的鲎试剂,供试品溶液作适当稀释可消除干扰。结论 参麦冻干粉针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应使用灵敏度为0.25EU/mL或更高灵敏度的鲎试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以β-hCG为靶抗原的癌症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抗肿瘤效果.方法:构建基因疫苗pCR-HSP65-X10-βhCGCTP37,并将之与细胞因子佐剂GM-CSF合用.通过对其免疫原性和体内抗肿瘤效果的评价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pCR-HSP65-X10-βhCGCTP37基因疫苗能够成功地诱发机体产生抗β-hCG的特异性抗体,并能在体内起到抗肿瘤作用;GM-CSF能有效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抗肿瘤效果.结论:pCR-HSP65-X10-βhCGCTP37有望成为有效的抗肿瘤基因疫苗,GM-CSF可作为抗肿瘤基因疫苗的理想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