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1例小儿麻痹症患者直肠癌手术的改良截石位护理要点。患者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肢体功能障碍,不能按照常规直肠癌手术标准截石位放置。手术前采取手术前随访,手术中采用改良的截石位放置,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回访未发生截石位的并发症和肢体功能障碍加重,手术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
改良截石位的摆放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改良传统截石位的摆放方法,探讨不同截石位对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且没有心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的直肠癌成年患者136例为实验组,术中采用改良截石位的摆法;选取2003年5月~2004年5月在我院住院且没有心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的直肠癌成年患者144例为对照组,术中应用传统截石位的摆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与体位有关的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有1例(0.74%)发生皮肤压疮;对照组有9例(6.25%)发生皮肤压疮,5例(3.47%)发生下肢胀痛等并发症。结论改良截石位摆放方法有利于减少截石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对患者双下肢血流动力学、循环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传统截石位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改良截石位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双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循环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开始后1h双下肢股静脉直径(R)指标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v)、静脉血流量(Q)指标高于对照组,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0d下肢麻木、下肢静脉栓塞、骶尾部压疮、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截石位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有效改善双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优化循环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腿截石位在直肠癌Dixon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42例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一侧下肢抬高、另一侧下肢平放的单侧下肢截石位;对照组采用双下肢均抬高的改良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压及心率波动程度小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疼痛、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Dixon手术中采用单腿截石位避免了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了下肢疼痛、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直肠癌手术术中体位均需采取截石位,而截石位是一种易导致并发症的体位,如腓总神经损伤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等[1]。故对此进行的改良截石位护理方法也应运而生,并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使其既充分暴露手术野,保证生理功能体位,又满足了越来越高的对医疗服务体位安置的细节要求。现将直肠癌手术患者体位摆放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手术体位为膀胱截石位,此体位是最容易导致并发症的手术体位[1],加之此类手术难度较高,手术时间较长,使之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加大。如何减少或避免截石位对周围神经的损伤是医护人员探索的问题,现将截石位引起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李斌  张惠萍  孙家邦 《现代护理》2006,12(28):2728-2728
截石位是普外科直肠癌(mills dixon)手术的常规体位,其目的是使腹部切口及会阴部切口暴露充分。常规截石位大腿关节、膝关节要向上抬高几乎达到90°;双腿外展亦近乎大于90°。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用改良截石位(特伦伯格体位),见图1[1]。在配合普外科直肠癌手术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肿瘤发病年龄的不断提高,老年患者逐渐增加,老年人多伴有关节活动不便、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在改良截石位时不能达到完美显露手术切口的要求;由于患者个体身高的差异,有时大腿上抬近90°时会影响到手术医生的操作;在术后随访及调查中得知有患者大腿膝关节、髋关节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式小腿腿套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手术患者(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60例,均采用截石位,术中使用间歇充气装置(IPC),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使用普通腿套者为对照组,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使用改良式小腿腿套者为观察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V)及股静脉的血流量(Q)。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下肢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小腿腿套联合IPC,能够更好地促进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从而更有效预防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截石位是普外科直肠癌(mills dixon)手术的常规体位,其目的是使腹部切口及会阴部切口暴露充分.常规截石位大腿关节、膝关节要向上抬高几乎达到90°;双腿外展亦近乎大于90°.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用改良截石位(特伦伯格体位),见图1[1].在配合普外科直肠癌手术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肿瘤发病年龄的不断提高,老年患者逐渐增加,老年人多伴有关节活动不便、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在改良截石位时不能达到完美显露手术切口的要求;由于患者个体身高的差异,有时大腿上抬近90°时会影响到手术医生的操作;在术后随访及调查中得知有患者大腿膝关节、髋关节酸痛、不适.我们就这一点对普外科DIXON和部分MILLS手术患者手术体位改变其两腿关节上抬及外展角度,臀下垫1个薄海绵垫,达到头低膀胱截石位(股伸和外展),见图2[2].收到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膀胱截石位术后摆放下肢的不同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直肠癌手术患者3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术后采用单腿慢放,对照组采用双腿同时慢放。记录两组手术结束后,改平卧位前即刻(截石位)及改平卧位后1、3、5、10min时的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结果体位改变后试验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明显下降,心率增快,与体位改变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两组体位改变后SBP、DBP、CVP、心率在对应时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直肠癌手术后改变截石体位采用单腿慢放可减轻老年患者血压和心率的波动程度,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对患者损伤最小、舒适度最高的截石位摆放方法。方法:对直肠癌手术传统的截石体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结果:改进后的截石位获得患者的主动配合更加人性化,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既省时省力,同时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提高。结论:对于传统截石位的弊端及时找出原因,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了各种医源性损伤,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在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病人摆放改良截石位,将托脚架置于病人左侧,将左小腿肌肉丰富的部位置于托脚架上且保持水平位略向后,右下肢平放于腿板上,观察肢体、神经、血液循环情况。[结果]120例手术无一受到体位的影响,手术均顺利完成,病人术后无诉任何不适及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截石位能满足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需要,保证手术病人的舒适和安全。  相似文献   

13.
膀胱截石位是较常见的手术体位之一,广泛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等均采用该手术体位。膀胱截石位具有充分暴露会阴,便于手术操作等优点,但在临床应用中极易造成损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膀胱截石位术后易出现皮肤软组织损伤、腰部酸痛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出现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体位性低血压、小腿筋膜室高压综合症等[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弹力袜联合抗血栓泵在改良截石位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改良截石位下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弹力袜联合抗血栓泵。比较两组股静脉直径、股静脉流速、下肢体温、患者舒适度以及下肢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 h的股静脉直径大于对照组,股静脉流速大于对照组,下肢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袜联合抗血栓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改良截石位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DVT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制截石位体位架在婴幼儿输尿管软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统计分析在婴幼儿输尿管软镜手术中以普通截石位体位架、自制截石位体位架进行体位摆放的时间和体位摆放后腿部松脱的发生情况;调查研究护士、医师、麻醉师对上述两种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使用普通截石位体位架、自制截石位体位架的体位摆放时间分别为(18.61±3.79)min、(10.06±1.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普通截石位体位架进行体位摆放后腿部松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制截石位体位架(P0.05)。护士、医师、麻醉师对自制截石位体位架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截石位体位架(P0.05)。结论:在婴幼儿输尿管软镜手术中应用自制截石位体位架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一种输尿管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的最佳体位.方法 用截石位和侧卧截石位进行URSL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 侧卧截石位行URSL术碎石取石成功率95.9%(404/421)明显高于传统截石位70.4%(31/44),平均手术时间26 min.结论 侧卧截石位行URSL取石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体位.  相似文献   

17.
<正>直肠癌手术中患者通常于麻醉后进行截石位摆放,易引起腓总神经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腓肠肌综合征和小腿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等并发症。我科2008~2010年对40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前安置截石位的方法,效果良好。1体位安置我院于患者全身麻醉插管前指导其进行截石位体位安置,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将患者臀部下移至手术台下1/3反折处,将托腿架安装于手术台两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的头低臀高截石位对妇科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妇科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试验1组头低截石位的角度为10°~20°;试验2组头低截石位的角度为20°~30°;对照组头低截石位的角度为30°~40°。分别监测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的变化,患者体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结果:气腹后进行体位安置,3组患者血压均升高,体位恢复前血压逐渐恢复正常,3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位恢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和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心率、不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1组和2组并发症发生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视野暴露满意度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2组优于试验1组(P0.05)。结论:在妇科宫腹腔镜手术头低截石位体位配合中,采用20°~30°,能满足手术需要,降低体位改变对于血动力学的影响,减少对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手术截石位两种安置时机的比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截石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主要用于妇产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的手术。由于该体位在临床上易引起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手术配合中选择了不同的体位安置时机进行截石位摆放。2004年8~12月对5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两种体位安置时机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5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男40例,女10例;年龄42~66岁;体重45.5~76kg。其中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5例,经腹直肠癌切除术35例。将上述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n=25),平均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Dixon)患者采用单、双侧下肢截石位时体位变换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的手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一侧下肢抬高、另一侧下肢平放的单侧下肢截石位;对照组采用双下肢均抬高的改良截石位.分别记录两组在手术前后不同体位、不同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对两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测量指标均有随时间变化趋势,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间因素与分组的交互作用检验结果 显示,心率和舒张压两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变化较对照组变化平缓.结论:直肠癌经腹腔前切除术应用单侧下肢截石位可减轻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的波动程度,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