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直肠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108例直肠癌患者(直肠癌组)血清TK1的含量,同时检测45例直肠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和48名健康人血清(正常对照组)中的TK1含量.结果 直肠癌组TK1水平为[2.45(1.27~3.85)pm/L],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的[(1.25(0.76~1.45)pm/L]和正常对照组的[1.16(0.69~1.38)pm/L](P<0.01);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K1检测在直肠癌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91例胃癌患者、90例胃良性疾病和84例健康人血清中TK1含量,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胃癌组血清中CA199、CEA含量。结果胃癌患者TK1平均水平2.1(0.69~2.60)pmol/L,高于胃良性疾病组的0.91(0.56~1.55)pmol/L和正常对照组的0.96(0.68~1.38)pmol/L(P〈0.01),而胃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TK1阳性率(56.0%)高于CEA(30.8%)、CA199(25.2%)(P〈0.01)。结论 TK1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手术前胃癌患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的含量,分析血清 TK1对胃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及其对胃癌患者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测6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TK1含量,同时检测6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和35例健康人血清 TK1含量作为对照,并检测胃癌术后1个月患者的血清 TK1的含量,结合临床和术后病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 TK1均值显著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胃癌组与胃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胃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胃癌患者 CA199和 TK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51.7%)高于 TK1的阳性率(45%)和 CA199的阳性率(20.0%)。结论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的检测不仅可用于胃癌的诊断,还可用于对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王丽君 《黑龙江医药》2011,24(6):904-90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20例肿瘤患者血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TK1水平。结果:肿瘤病人TK1阳性率为47.50%,健康体检者血清TK1阳性率为4%。不同组织类型阳性率分别为鳞癌TK1阳性率为25.0%,腺癌TK1阳性率为54.84%。其它肿瘤阳性率为52.31%。其中乳腺癌、胃癌、肝癌TK1阳性率较高,分别达66.67%、68.75%、71.43%。肺癌及宫颈癌的TK1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2.86%、22.22%。结论:血清TK1检测在腺癌的辅助诊断上是一个有价值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肿瘤标记物结直肠癌抗原 (colorectalcancerantigen ,CCA)、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 ,CEA)的检测对结直肠癌与胃癌诊断的实际应用价值 ,对 42例健康成人和 15 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进行CCA、CEA检测 ,并对其单独、联合检测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对照组 :健康体检 42例 ;病例组 :胃癌 92例 ,结直肠癌 60例 ,均为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病人。1 2 检测方法 CCA、CEA均为ELISA双抗体夹心法。CCA用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在直肠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3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血清TK-1水平。结果直肠癌组、正常对照组血清TK-1水平分别为(2.96±0.99)pmol·L-1、(0.92±0.31)pmol·L-1,直肠癌组血清TK-1水平显示高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5.294,P0.05)。肿瘤低分化组血清TK-1水平显著高于肿瘤高中分组(t=8.412,P0.05),肿瘤≥6 cm组血清TK-1水平显著高于肿瘤6 cm组(t=9.865,P0.05),TNM分期Ⅲ~Ⅳ期组血清TK-1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组(t=11.356,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组血清TK-1水平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t=9.842,P0.05)。结论 TK-1在直肠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血清TK-1的表达对直肠癌的诊断、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评估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NSCLC患者40例(A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0例(B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C组)血清TK1水平。结果 A组血清TK1浓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之间血清TK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腺癌和鳞癌TK1阳性率高于C组(P<0.05)。结论血清TK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FRP1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基因在结直肠癌(CRC)患者血清中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留取72例CRC患者术前血清标本及40例肠道良性病变血清标本,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SFRP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结果 72例CRC血清中,SFRP1基因甲基化比例为55.6%(40/72),而40例肠道良性病变患者中有4例发生甲基化(10.0%)(P<0.01).SFRP1基因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CEA、CA19-9水平无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SFRP1甲基化及CEA、CA19-9水平可显著提高CRC检出率.结论 血清SFRP1基因甲基化可望成为CRC诊断的新型分子标记,与传统肿瘤标记物的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319例65岁以上结直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达72.7%,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1.9%和3.6%。术前并存病的有无和多少、年龄以及是否急诊手术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P<0.05)。结论重视老年病人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以及积极治疗并存病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昔激酶(TK1)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138例肿瘤患者血清和2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TK1水平。结果肿瘤患者TK1阳性率为44.2%,健康体检者血清TK1阳性率为5.7%。鳞癌TK1阳性率为26.7%,腺癌TK1阳性率为53.3%。其中乳腺肿瘤、消化道肿瘤、其他肿瘤TK1阳性率较高,分别达57.8%、62.1%、53.5%。肺部肿瘤及宫颈肿瘤的TK1阳性率较低,分别为15.4%、14.3%。结论血清TK1检测在腺癌的辅助诊断上是一个有价值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老年(45岁以上)体检人群,用血清胸苷激酶1(STK1)作为筛查肿瘤、癌前病变的广谱肿瘤标志物。方法选取中老年体检人群620例,采用高灵敏度点印染免疫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血清TK1的浓度,与常规体格检查平行进行,对中老年人肿瘤、癌前病变早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阳性组STK1为(6.72±4.05)pmol/L,高于阴性组(0.86±0.35)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K1检测结果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K1阳性病例35例,阳性率5.6%(35/620),阳性组疾病有: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18例,癌前病变5例,非肿瘤增殖性疾病5例,其他感染性疾病5例。结论 STK1作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广谱性,可作为肿瘤、癌前病变的普筛;符合检测成本-效果,中老年人需要做全身肿瘤的预测时,可作为价格不算贵且检测方法不复杂(通过血清学检测)的项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结直肠腺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结直肠腺癌患者38例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0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化疗;对照组18例,采用单纯FOLFOX方案化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reg细胞、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变化。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分级统计。结果:结直肠腺癌患者Treg细胞含量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2组化疗后Treg细胞含量均降低;试验组IFN-γ、IL-12含量升高而对照组出现同步降低;试验组化疗毒副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不仅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化疗效果,而且还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腺癌是一种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层粘蛋白(LN)在大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23例有转移的大肠癌患者,20例无转移的大肠癌2及20例健康献血员血 LN水平。结果显示,大肠癌患者血清中LN含量为203±3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6±20.8。已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血清的LN含量为256±12.8,明显高于未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血清中蛋白含量154±20.2。我们认为,血清中层粘蛋白的测定可作为大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uPA、PAI-1在大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侵袭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大肠癌、19例大肠腺瘤、11例正常大肠黏膜标本中uPA和P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uPA和PAI-1蛋白在大肠癌组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和腺瘤组,并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uPA与PAI-1在大肠癌中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uPA、PAI-1的共同表达是大肠癌的特征之一,二者的高表达可能预示着大肠癌组织学分化较差、存在侵袭、转移和较差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32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投币法随机分为4组。化疗组(A组,32例)采用FOLFOX(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d-1,静脉滴注;化疗对照组(B组,36例)仅采用FOLFOX方案化疗;复方苦参组(C组,34例)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d-1,静脉滴注治疗;复方苦参对照组(D组,30例)仅采用一般支持的保守治疗。A组连用复方苦参注射液10d,C组连用14d,各组28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生存质量、肿瘤病灶疗效、临床症状和外周血免疫指标等。结果:A组较B组可减轻化疗致外周血白细胞和肝功能损害(Ⅰ~Ⅱ度)(P<0.05),提高KPS评分(P<0.05),改善免疫功能(P<0.05),而2组肿瘤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睡眠、情绪、生活兴趣等方面有所改善,而B、D组有所恶化(P<0.05,P<0.01);A、C组偶见面色潮红,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苦参素注射液能减轻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DLL4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40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DLL4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DLL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组结直肠癌组织中DLL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浸润至浆膜外结直肠癌组织中DLL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浸润至浅肌层及深肌层者(P〈0.05)。结论 DLL4过度表达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STK1)水平变化在鼻咽癌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CL点印迹免疫-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28例鼻咽癌患者(A组)放疗前后的血清STK1水平,结果与49名健康体检者(B组)比较。结果 A组患者放疗前血清STK1水平为(1.93±0.63)pmol/L,显著高于放疗后的(1.58±0.40)pmol/L和B组的(1.36±0.86)pmol/L(P<0.05)。A组放疗前STK1阳性率显著高于放疗后和B组(39.13%vs.9.52%和10.20%)(P<0.05)。结论检测STK1对于鼻咽癌患者的筛检、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组织样本中检测ALK基因的表达状态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ALK在乳腺浸润性导管患者肿瘤组织样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FISH结果显示,在所检测肿瘤组织样本中无ALK基因重排阳性病例,但有13例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