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银杏叶片有活血化瘀、通脉疏络之功能,可减少脑动脉痉挛,增加心、脑血液循环,有抗缺血、缺氧的作用,在心脑血管病治疗方面应用多年,并取得了很好疗效。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加康复训练对脑栓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分析。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务部。对象:选自本院2001-01/2003-01收治的脑栓塞患者54例。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均神志清楚,语言表达能力良好。54例均为男性,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服银杏叶片治疗加康复训练组和单纯康复训练组各半,两组各项指…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塞早期运动功能康复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患早期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可行性与方法。方法:将100例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床上训练,起坐训练,站立训练与步行训练。结果:总有效率康复组为96%,对照组为84%,差异有高度显性(P<0.01)。结论:参加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多数能提高生存质量,自理日常生活,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增加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辅助上肢和手的训练。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 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对患侧手最大握力和捏力、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和改良Barthel(M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患手最大握力、捏力及STEF、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手部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李凝  周斌  房红梅  张志杰  朱毅 《中国康复》2011,26(3):209-210
目的:观察手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单侧忽略的影响。方法:46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加用自行研制的手功能康复训练器进行患侧手功能训练。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单侧忽略异常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配合手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单侧忽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功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含Rood技术、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运动再学习技术、平衡控制训练、协调功能训练、步行和步态训练、作业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以及针灸。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TMS。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由2名通过专业培训的康复医生于双盲条件下对2组患者进行步行功能评估和步态分析(包括步行速度、患侧步幅、患侧下肢支撑期百分比、患侧下肢摆动期百分比、患侧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除患侧步幅[(48.35±8.20)cm]与对照组治疗后[(47.10±8.45)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速度及步行周期百分比,增大下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诱发手指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诱发手指功能训练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诱发手指的屈伸动作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12周分别采用Brunnstorm分级评定、Fugl-Meyer运动积分(FMA)、神经功能缺损(NFD)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手部功能及手精细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0.01)。结论 早期诱发手指功能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里吉妮 《现代康复》2001,5(6):140-14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肩关节功能恢复及预防肩关节并发症的作用。方法:指导脑卒中患保持良肢位,被运动训练,主动运动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结果:训练组的肩关节并发症的发生率显低于对照组(P<0.01),训练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肩膀关节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强化骨盆运动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出血偏瘫恢复期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骨盆运动训练。结果:治疗2周后,2组平衡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平衡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功能性步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功能性步行分级≥3级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强化骨盆运动训练在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和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血脂和脑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西医脑梗死诊断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脑心通胶囊组、脑心通胶囊加康复训练组、同类中成药胶囊组(对照组),连续4周服药和训练。治疗前后各组分别接受神经功能缺损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血脂检查、颈动脉超声多普勒、头部红外热像。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Barthel指数在脑心通加康复组较单纯脑心通组和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在脑心通加康复组及单纯脑心通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3组脑血流检测和红外热像检测均未能显示对脑血液循环改善的作用。结论:脑心通胶囊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血脂水平,效果比单纯用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9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C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者FMA、BBS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踝关节痉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国平  亢连茹  王艳  裴飞 《中国康复》2015,30(5):349-351
目的: 探讨有氧训练对早期脑梗死患者心血管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早期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对症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坐位下MOTOmed viva2踏车有氧训练。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阻力大小以及主观疲劳感,并检测患侧股四头肌肌力,患侧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肌张力,以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治疗4周后,2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肌张力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踏车阻力、股四头肌肌力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主观疲劳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早期给予踏车有氧训练安全可靠,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反射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作用。方法: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并使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运动积分及关节活动度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偏瘫肢体,疗效好,可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觉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功能训练基础,观察组另外增加感觉功能训练,8周后比较两组病人患侧感觉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感觉及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感觉功能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风患接受康复疗法及疗效。方法:200例中风后偏瘫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针灸治疗.治疗组患接受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积分法与Barthel指数法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肢体功能活动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差异(P<0.01)。结论: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提高中风患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肢体功能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对帕金森病定向手术并发症患肢体功能障碍康复的疗效。方法:46例患,按康复治疗方法不同分成3组:比较康复治疗前、后患肢肌力恢复程度,平均恢复时间,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及关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药物加血管扩张药物加肢体功能训练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加适当的血管扩张药物,可明显提高帕金森病定向手术并发症患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高夺氧合并功能训练对儿童脑性瘫痪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谭杰文  李建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2,6(7):955-955,961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患者综合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5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接受高压氧并用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只接受高压氧治疗,采用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奈氧治疗并用康复功能训练利于提高小儿脑瘫患者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7.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组影响的纵向fMRI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BOLD-fMRI技术探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脑功能重组的发生及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组的影响。方法:16例病程1—3个月初发的皮质下脑梗死患者基本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n=10)和对照组(n=6),分别接受、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第1次)、入组4周后(第2次)进行FMA、MAS和MBI等运动功能评定和BOLD-fMRI扫描。fMRI扫描时运动模式依次为患手、健手被动腕关节背伸运动,比较两组患者fMRI扫描结果的异同点,计算患手运动时对侧M1激活的体积、强度和LI值,观察LI值与患手功能恢复的关系。 结果:①康复训练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第1次fMRI扫描时,两组患者都出现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散在的激活,表现为M1激活的缺失、双侧PMC、SMA、CMA、IPL、PFC、CRB等的明显激活。第2次fMRI扫描时,康复训练组患手运动时以对侧M1激活为主,并有双侧SMA、PMC的激活;对照组患者前、后两次fMRI扫描出现的皮质激活情况改变不大。③康复训练组患手被动运动时,M1区的LI值第1、2次fMRI扫描分别为负数、正数;不论是对侧M1激活的体积,还是强度,均是第2次fMRI检查优于第1次fMRI(P<0.05)。④康复训练组患者前后两次FMA、MAS评分的改善程度与M1区LI的改变呈正相关(r=0.917,r=0.949)。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与大脑发生的功能重组有关。康复训练可使患手运动时对侧M1区出现更多、更强的激活。  相似文献   

18.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针刺加康复训练对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肌肉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康复训练组(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nh量表、Fugl-Mever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其患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痉挛程度均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康复训练能明显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痉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针对非瘫痪侧肢体进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2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只针对患侧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侧肢体运动和感觉等功能训练,如卧位或坐位或站位进行主动训练并进行深浅感觉训练,运动量适中,防止疲劳;对于健侧肢体活动受限或深度昏迷的患者采用被动训练,并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评定和平衡功能评定。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对健侧进行康复训练也可以对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推拿技术、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电针等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接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推拿技术、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电针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评定两组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