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连续锁边缝合法吻合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在其不同的部位,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施行了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结果 缩短了血管吻合时间,提高了一次性吻合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连续锁边缝合法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缝合技术.适应于不同部位的内瘘吻合,特别适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刘春  王倩  周泽梅  彭献代  颜俊锋 《重庆医学》2008,37(10):1080-1081
目的探讨不同内瘘制作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优势。方法总结本院2000~2006年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施行的内瘘手术64例,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法行端侧吻合制作内瘘和钛轮钉端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比较两种类型内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直接缝合法行内瘘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年内瘘通畅率达93.8%;钛轮钉端吻合建立的动静脉内瘘为71.9%。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用直接缝合法行内瘘效果好,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3.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同时也是病人的生命线[1].回顾分析我科2000-2008年因慢性肾功衰竭而进行血透的患者施行的动静脉内瘘手术60例,分别采用连续缝合法行端侧吻合和间断缝合行端端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对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杨建科  王成  庞军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7):722-722,727
目的探讨直视下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手术方法。方法对3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在直视下桡动脉-头静脉部位采用连续缝合法并根据血管条件选择端侧吻合、侧侧吻合、端端吻合,施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结果32例血管一次性吻合成功(86.4%,32/37),3例患者吻合口有少量漏血,补1~2针即可;2例患者吻合后搏动、震颤不满意改行端端吻合术成功。均一次性成功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术后无感染、出血、窃血综合征、血管瘤、手背静脉怒张等并发症。结论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不同吻合方法是内瘘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与血管缝合法在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优缺点。方法对41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21例;外科缝合法20例。观察两种造瘘手术的手术完成时间、吻合成功率、内瘘使用时间、瘘管道通畅率、瘘口血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外科缝合手术完成时间、内瘘使用时间均长于钛轮钉吻合。钛轮钉吻合法的并发症少于外科缝合法。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行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操作方便,吻合口不易狭窄或扩张,并发症少,可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连续和间断缝合效果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两种不同缝合术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年通畅率,总结治疗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380例前臂桡动脉一头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间断及连续动静脉吻合术对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年通畅率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缝合术对一次手术成功率明显影响,间断缝合术瘘管1年通畅率好于连续缝合术.而性别、年龄、肾功能等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年通畅率均无影响,缝合方式、血管本身条件、血管吻合技术是导致手术失败及瘘管闭塞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间断缝合术因为良好的吻合口径而优于连续缝合术,应作为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老年糖尿病肾衰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际存  辛桂桐  姚新德 《广西医学》2006,28(10):1570-157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糖尿病慢性肾衰患者行动静脉内搂术:选择前臂桡动脉在无明显钙化处切断,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后冲洗后,与头静脉4点式垂直外翻缝合.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89.3%.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32 ml/min,3例术后8 h动静脉内瘘处形成血栓、2例行二次手术探查重新吻合,1例因表浅头静脉过细血管无法吻合,改用桡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手术后内瘘平均启用时间为术后28 d,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 垂直外翻缝合不易发生吻合口血管壁内翻,有效减小吻合口血栓形成.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冲洗可以扩大管腔,4点式垂直外翻缝合动静脉内瘘术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孙路  彭芳丽  余知灵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113-2115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的方法改良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2月12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传统的动静脉内瘘术及2008年3月—2011年10月308例尿毒症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传统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0%(108/120),改良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为100%(308/308),两组一次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平均吻合口内径、通畅率及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压扩张+选择性间断或连续缝合+吻合口上方静脉分支结扎方法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远期通畅率及血流量变化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与总结自体人工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本院4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钛轮钉血管吻合法和外科血管缝合法进行桡动脉和头静脉端端吻合。结果 40例人工内瘘术中,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36例(90%),外科血管缝合法4例(10%),吻合成功率100%。1例吻合后血管杂音小,第2天杂音消失,改作长期皮下留置导管进行血透;1例鼻咽窝内瘘因伤口肿胀,术后第2天发生内瘘堵塞,重作前臂内瘘成功;1例切口感染,但血管仍保持通畅,经抗感染治疗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轻度手背肿胀18例(25%),数天后肿胀自行消失。结论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成功率高,内瘘成熟快,血管通畅率高,不易形成动脉瘤和静脉血管曲张。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刘春  周泽梅  彭献代 《重庆医学》2003,32(6):688-690
目的 探讨不同内瘘制作方法的优势。方法 总结我院1997—2000年实行的内瘘手术327例,分别采用直接缝合法端侧吻合制作内瘘和饮轮钉端端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比较分析不同原发病的慢肾衰患者采用两种类型内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直接缝合法1年内瘘通畅率为90.7%,3年内瘘通畅率达88.3%;而钛轮钉吻合1年内瘘通畅率为75.5%,3年内瘘通畅率达65%。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两种术式比较,1年及3年通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术式选择以直接缝合法建立内瘘效果好,应为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贵要静脉移位后,桡动脉-贵要静脉吻合术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困难内瘘建立中的应用,探索该类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建立方法、安全性及可靠性等。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1例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的高龄患者,采用贵要静脉移位后,行桡动脉-贵要静脉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观察桡动脉-贵要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使用桡动脉-贵要静脉内瘘透析穿刺成功率及舒适度。结果51例患者该手术均取得成功。1例术后2d透析时发生低血压,使用肝素后出现剥离创面出血,其余均无感染、手指及手掌肿胀、缺血性疼痛、前臂及手指等皮肤颜色失常等并发症。术后1月桡动脉-贵要静脉内瘘成熟,成功应用于血液透析中。随访3月桡动脉-贵要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舒适度均较高。结论在高龄透析患者的困难内瘘建立中,贵要静脉移位后桡动脉-贵要静脉吻合术具有安全、有效、经济、舒适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陈顺兴 《中外医疗》2013,32(11):3-4
目的探讨两种动静脉造瘘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在随机对照条件下分别采取不同的动静脉造瘘术,比较效果。结果采用连续外翻缝合方法的造瘘术相较间断缝合术效果更好,并且并发症、不良反应也较少。结论连续外翻缝合动静脉造瘘术较间断缝合术效果好,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廖丹  张林  李红  肖欢 《西部医学》2011,23(12):2353-2355
目的探讨头静脉、桡动脉三种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术的优缺点及其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术中采取端侧、端端、侧侧手术方式的成功率、内瘘并发症,并做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92.9%,均能达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标准,端端吻合术组与侧侧吻合术组吻合口口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吻合术组与端侧吻合术组吻合口口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端侧吻合术组吻合口血流量与其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内瘘堵塞23例(7%),血栓形成是动静脉内瘘阻塞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组和(或)糖尿病组与其他组比较,其内瘘失败率明显增高(10.6%和3.5%),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连续缝合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作为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血栓形成仍是动静脉内瘘堵塞的主要原因,应注意防范。高血压肾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手术成功率相对较低,应把握手术技巧,并于术前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笪波  宋海屏 《安徽医学》2010,31(3):222-224
目的为提高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经手术治疗的42例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结果本组36例获得随访,均无复发,1例发生上肢缺血伴臂丛神经损伤,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结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及介入治疗后出现的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有逐年增加趋势,必须提高对假性动脉瘤的警惕和认识,以提高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Chen Z  Wu W  Wu QH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4):2111-2113
目的 评估两种不同部位透析用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半年通畅率,总结治疗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7年来102例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腕部及鼻烟窝部两不同手术部位等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半年通畅率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手术部位对一次手术成功率无影响,腕部手术瘘管半年通畅率好于鼻烟窝部手术。而性别、年龄、原发病等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及瘘管半年通畅率均无影响。吻合口内膜增生、血管本身条件、血管吻合技术是导致手术失败及瘘管闭塞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吻合口是否内膜增生、桡动脉和头静脉的直径、动静脉内膜是否光滑及远段流出道的好坏、手术及吻合技巧、血管吻合角度、动静脉之间的距离以及患者自身的保护等是保障动静脉瘘手术成功及通畅的重要因素。鼻烟窝部血管条件较好者,还直以此部位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尿毒症患者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方法:对43例行自体桡动脉-头静脉内瘘的尿毒症患者进行上肢血管检查,检测瘘口处动静脉吻合状况、血管壁及管内血流状态。结果:本组43例中,36例吻合口处血管充盈好,血栓形成2例,吻合口处狭窄4例,静脉瘤样扩张1例,高频超声能显示动静脉瘘口处血管和邻近周围组织,结合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血栓狭窄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提高异常声像图的显示率。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自体造瘘血管有重要价值,是监测自体动静脉瘘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连续吻合技术进行胰肠、胆肠吻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胰头部及胆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连续吻合组及常规吻合组,分别采用采用间断吻合及Poly线连续缝合技术处理胆肠及胰肠吻合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后胰瘘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胰肠吻合组吻合时间为39min,连续吻合组吻合时间为22min,连续吻合组少于间断吻合组;连续吻合组术后胰瘘发生率为0,间断吻合组胰瘘发生率为13.04%,连续吻合组少于间断吻合组(P〈0.05);连续吻合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9d,间断吻合组住院时间平均为26d,连续吻合组少于间断吻合组(P〈0.05)。结论:采用Poly线连续吻合技术进行胰肠、胆肠吻合能够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胰瘘的发生,并改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血流量参数超声测量的最佳方法及建议参考值范围。方法  应用Philips iU22彩超仪测量60例功能正常的前臂AVF血液透析患者的桡动脉、头静脉及肱动脉血流量参数,计算每个部位的检测成功率及组内相关系数以选择最佳的测量部位并评估测量的重复性;前20例患者同时采用直径法和面积法,获得内瘘血管截面积进而换算血流量参数并比较其差异;分析原发病类型及吻合方式对最佳测量方法获得的血流量参数的影响,并探讨血流量参数的可能参考值范围。结果  超声血流量参数测量的成功率及稳定性较好,以肱动脉为最佳测量部位。直径法和面积法两种截面积测量方式获得的血流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病类型及吻合方式对血流量参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流量参数值较其他原发病患者低,端端吻合患者的血流量参数较端侧吻合患者高(P<0.05)。由本研究60例患者肱动脉血流量参数得出稳定的血透前臂AVF血流量参数的建议参考值范围为297~1 909 mL/min。结论  肱动脉为超声血流量参数的最佳测量部位,对于肱动脉血流量参数值过低(<300 mL/min)或过高(>2 000 mL/min)患者需进行更为仔细的扫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