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蛋白质组学技术方面的方法学进展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作系统总结.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1975-01/2005-04与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proteomics,cardiovascular 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5-02与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蛋白质组、心血管”,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排除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蛋白质组技术进展和/或心血管疾病蛋白质组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或无对照组的试验研究,对剩余文献查找全文.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收集到81篇关于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文章,共收集到2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排除的55篇为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对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关系、蛋白质样品制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进展,以及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合整述.扩张性心脏病是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的最为深入的一类心血管疾病.蛋白质组学为探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蛋白质组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将为医学和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结论:尽管目前蛋白质组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蛋白质组学以其深入揭示疾病状态下机体内所有蛋白质表达规律的优势在阐明人类心脏疾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力.不久的将来,随着蛋白质组研究技术日趋完善,现行的结构蛋白质组学必然向功能蛋白质组学过渡,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新药研发以及心脏康复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西地那非对治疗患有勃起功能障碍的心血管患者的研究进展,讨论该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对相关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有效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10/2006-02的文章,检索词为“sildenafil,erectiledysfunction,sexuality,cardiovas-culardisease”。限定文章语种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Medscape数据库相关文章,限定语种为英文,检索词为“sildenafil,cardiovasculardisease”。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西地那非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的文献并查找全文,排除与心血管疾病无关的性功能障碍研究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的实验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5篇相关文献,其中22篇符合纳入标准并仔细阅读全文。资料综合:22篇文献分别按照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西地那非对心脏病患者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效用以及普林斯顿共识会的建议进行归类。结论:大量研究文献表明使用西地那非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可能性相对较低,心脏病患者在治疗性功能障碍时不必过于担忧。目前有实验证明西地那非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的趋势,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西地那非对治疗患有勃起功能障碍的心血管患者的研究进展,讨论该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对相关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有效性。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10/2006—02的文章,检索词为“sildenafil,erectile dysfunction.sexualitv.cardiovascular disease”。限定文章语种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Medscape数据库相关文章,限定语种为英文,检索词为“sildenafil.cardiovascular disease”。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西地那非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的文献并查找全文,排除与心血管疾病无关的性功能障碍研究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的实验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5篇相关文献,其中22篇符合纳入标准并仔细阅凑全文. 资料综合:22篇文献分别按照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西地那非对心脏病患者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效用以及普林斯顿共识会的建议进行归类。 结论:大量研究文献表明使用西地那非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可能性相对较低,心脏病患者在治疗性功能障碍时不必过于担忧。目前有实验证明西地那非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的趋势,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组学在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及其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1-01/2006-03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roteomics、leukemi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1-01/2006-03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蛋白质组、白血病”。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近5年的研究进展,筛除重复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原著。②有关白血病研究的原著。③有关蛋白质组与白血病关系研究的原著。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7篇有关蛋白质组学与白血病关系研究的文献,排除重复或类似的研究,纳入30篇。其中蛋白质组学方面的有11篇,蛋白质组学与白血病的研究进展的有19篇。资料综合:蛋白质组学是指应用各种科技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新科学.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的蛋白组成,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生物学研究模式。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易出现化学治疗后多药耐药,其发生的原因及机制尚不清楚。血液蛋白质组指血液系统中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运用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异常转化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探索,阐明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一些相互关系及规律,也为进一步寻找新药和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即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预后判断、化疗药物选择以及个体化治疗带来了重大的意义。结论:将蛋白组学应用于白血病研究,可以对白血病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为该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3-01/2006-12期间相关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方面的文章,检索词“exercise AND protein chip,protein microarra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6-12期间相关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方面的文章,检索词“蛋白质,运动锻炼,运动医学”,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12篇相关文献,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80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资料综合:蛋白组学研究已成为基因组学研究后生命科学发展的大方向之一。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分离与鉴定、蛋白质功能的确定、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相互作用、各种疾病或疲劳标志物的筛选与疾病诊断、生物信息学及药物开发等方面。文章在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及其相关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运动人体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由于蛋白质组学的建立以及蛋白质芯片技术的逐步完善,对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结论:未来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运动与人体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热点将集中于从运动营养蛋白质组学、反兴奋剂的蛋白质芯片技术、运动员机能评定的蛋白质芯片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蛋白质组学所具有的对新的生物标记物的潜能使其正向一种高敏感性与高通量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能否准确合理地体现在神经系统疾病进展评估、发病机制研究和蛋白质芯片应用的实践工作中?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4-12与蛋白质芯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proteomics,pro-teinchip,seldi”,并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同时也检索了其他相关中文科学数据库网,相关研究的参考书目等。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疾病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未对盲法及对照组条件设限制。②关于pro-teomics,proteinchip和/或seldi最新研究,限定时间为5年以内。③关于seldi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35篇关于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芯片的随机和未随机试验。21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4篇中,6篇为时间>5年,6篇为综述性文章,2篇为内容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21篇试验包括397个病例,分别对用蛋白质芯片检测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予以评价。结论:尚无充分证据证明蛋白质芯片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评估和发病机制研究中应用的合理性,也无明确证明此技术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术背景: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寻找肝病的特异性标志物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肝脏的相关研究中,许多有潜在价值的标记物相继被发现.目的:综合分析蛋白质组学在肝脏发育、再生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1/2007-07有关蛋白质组学与肝脏疾病关系的文章,检索词为"proteomics,live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1995-01/2007-07 有关蛋白质组学与肝脏疾病关系的文章,检索词"蛋白质组,肝脏",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②蛋白质组与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共收集到156篇有关蛋白质组学与肝脏疾病、肝移植关系的文献,纳入32篇.文献评价:纳入的32篇文章中有关蛋白质组学研究背景的文献3篇,有关健康状态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文献6篇,有关肝脏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文献23篇.资料综合:蛋白质组学是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学科,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生物机体、组织、细胞甚至细胞器基因编码的全部蛋白质,从整体水平出发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在更贴近生命本质的层次上去发现和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然而目前针对肝病诊断、分期和治疗的策略十分有限.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脏疾病以及肝移植的早期预警、诊断、治疗预后以及肝移植方面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结论:随着蛋白组学在肝脏疾病中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肝脏疾病的诊治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与实验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出发,探讨蛋白质组学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及防治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5-01/2006-10相关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应用的文献,检索词“rheumatoid arthritis,arthritis、proteome、synovium”,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CNKI数据库1995-01/2006-10相关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应用的文献,检索词“类风湿关节炎,蛋白质组,滑膜”,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类风湿关节炎或实验性关节炎不同病变部位的蛋白质组研究水平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类风湿关节炎的蛋白质组研究。②实验性关节炎的蛋白质组研究。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②重复研究类文章。结果:共检索到20篇关于蛋白质组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应用的文献,最终纳入1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胜利完成,使得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热点逐渐发生了由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基因组学的转变。蛋白质组学的产生,使人们能够在分子水平上从动态的、整体的角度探讨生命现象本质和生命活动规律及药物作用机制。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多分子、多基因、多蛋白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本文叙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组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揭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有利的线索。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细胞胀亡的标志性蛋白质,以求建立标记胀亡细胞的有效方法,揭示心血管疾病中细胞胀亡的病理过程与意义。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96-01/2005-12与细胞胀亡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onc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5-12有关细胞胀亡的文章,检索词为“细胞胀亡、心血管疾病”,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细胞胀亡研究进展和/或心血管疾病中细胞胀亡研究方向的相关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或无对照组的试验研究,对剩余文献查找全文。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2篇关于细胞胀亡的研究文章,其中26篇为综述类文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的文献也有26篇,其他文献主要体现了细胞胀亡在心血管外的系统的发现和鉴别,并且文献中区分细胞胀亡和细胞凋亡的方法多重复。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符合标准文章20篇。细胞胀亡是细胞的死亡方式之一,常出现在心血管病变部位。细胞胀亡不同于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主要是病变早期细胞胞体肿胀,胞膜完整性破坏等,但仍难于与凋亡细胞相鉴别,需寻找标志性蛋白质加以区分。参与细胞胀亡的信号分子包括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和解耦联蛋白等。结论:尽管目前尚缺乏鉴别细胞胀亡的有效方法,限制了细胞胀亡在心血管疾病中病理意义的揭示,但通过信号通路研究,有望找到细胞胀亡的标志性蛋白;有利于心血管疾病防治建立崭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蛋白质组学所具有的对新的生物标记物的潜能使其正向一种高敏感性与高通量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能否准确合理地体现在神经系统疾病进展评估、发病机制研究和蛋白质芯片应用的实践工作中?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 1997-01/2004-12与蛋白质芯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proteomics.proteinchip,seldi”,并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同时也检索了其他相关中文科学数据库网,相关研究的参考书目等。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疾病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未对盲法及对照组条件设限制。②关于proteomics,proteinchip和/或seldi最新研究,限定时间为5年以内。③关于seldi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35篇关于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芯片的随机和未随机试验。21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4篇中,6篇为时间&;gt;5年,6篇为综述性文章,2篇为内容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21篇试验包括397个病例,分别对用蛋白质芯片检测疾病的生物标志物予以评价。结论:尚无充分证据证明蛋白质芯片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评估和发病机制研究中应用的合理性,也无明确证明此技术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3.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14.
15.
16.
论护理工作中的“慎独”与“慎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独"一词出自《礼记·中庸》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当君子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慎众"则是指在许多人违反原则时,君子却不随波逐流,不盲目  相似文献   

17.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injuries of the hip joint in both children and adults has been a major area of interest for surgeons treating injuries and non-traumatic conditions of the organs of locomotion. The work of prominent Polish surgeons and orthopaedists has contributed to progress in this branch of medicine over the la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