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组成黏着斑(focal adhesions,FAs)的关键蛋白,参与连接细胞外基质环境和细胞内信号.FA K作为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受整合素、生长因子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等调控,介导多种生理活动,如细胞迁移、侵袭、增殖、分化、血管生成等.研究表明,F...  相似文献   

2.
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起介导细胞外信号由整合素向细胞内转导的作用,FAK的磷酸化激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下游蛋白质的磷酸化,是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相互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关键环节,参与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调节过程。研究显示,黏着斑激酶表达及活化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杨慧  林春龙 《医学综述》2014,(22):4068-4070
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在体内分布广泛,它参与了多条细胞信号通路的转导,是胞内外信号转导的中枢。FAK影响细胞生长的多个环节,如细胞迁移、增殖、黏附、凋亡等。随着FAK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为预防和更进一步治疗COPD带来新方案,进而减少COPD的病死率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介导的滋养层细胞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人绒毛外细胞滋养层(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s,EVCT)细胞体外侵袭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黏着斑激酶抑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周期性张应变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寻找引起细胞运动的最佳张应变幅度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成纤维细胞培养于预敷胶原蛋白基质的6孔柔性培养板,对柔性培养孔施加10次/min的负压(-135 mmHg),每孔柔性板由中心到周边张应变幅度介于0%~24%.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旋转角度,细胞免疫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整合素β1在细胞内的改变,免疫印迹观察细胞整合素β1表达和黏着斑激酶(FAK)磷酸化.结果 发现15%的张应变幅度是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运动的最低张应变幅度.机械张应变诱导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在细胞再分布和FAK磷酸化,整合素抗体β1部分抑制了FAK磷酸化和细胞运动.结论 机械张应变通过整合素β1-FAK途径引起皮肤成纤维细胞运动.  相似文献   

6.
整合素(integrin)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作用的主要因子,它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参与新生血管管腔的形成和血管网络构建.细胞外基质是整合素的配体,胶原和层黏连蛋白的沉积形成新的血管管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成以及增加血管的通透性.现就整合素和VEGF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FAK、INTβ1在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的表达,探讨其在AS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1)空白对照组(正常组)8只,喂基础饲料;(2)阳性对照组(模型组)16只,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3)木耳多糖组(预防组)16只,每天每兔给高脂高胆固醇饲料+5g木耳多糖喂养。12周末所有实验用兔麻醉处死,行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学观察。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斑块内的病变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结果:FAK、INTβ1在正常组呈弱阳性表达,而在模型组和预防组中血管内膜和中膜呈阳性表达。预防组与模型组对照的结果显示,FAK、INTβ1在预防组中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AS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FAK、INTβ1的异常表达。INTβ1-FA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包含血管细胞和炎症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是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细胞内传递信号的共同途径,参与机体免疫反应、血管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活动.文章对目前JAK/STAT信号通路在AS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整合素(Integrin)在协调控制细胞基本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形态发生、组织分化、伤口愈合、免疫监视、炎症反应、肿瘤进展和转移等.然而,目前调节钙黏蛋白和整合素之间通信的根本性分子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尽管大量的证据支持两种黏附受体家族间存在有精细调控的串联,而且这种串联可以影响他们的表达、翻转、定位和/或功能,并可根据细胞内外的环境背景来增强或抑制黏附连接,然而这些重要的现象中涉及到的分子和分子调控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和FAK与整合素和钙黏蛋白调控的细胞间黏附和信号转导的过程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是综述Src及FAK在串联中的重要作用,及探讨这种串联对肿瘤细胞的集体迁移、浸润和转移的潜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代欣 《医学综述》2012,18(16):2539-2542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平滑肌细胞被认为是AS斑块形成的主要启动子,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在AS病变形成及粥样斑块破裂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现就血管平滑肌细胞在AS中的作用及其近年来针对AS斑块尤其是平滑肌细胞的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其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新生血管形成是指利用既存血管产生新的血管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出芽的形成及支持细胞的围绕。一般认为,血管生成只发生在胚胎器官发育时期,成人后血管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血管生成只出现在妊娠期和子宫内膜周期性重建期,以及某些疾病[2]。血管的形成通过某些生长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启动并被生长因子受体( GFRs)和整合素共同调节。这两种受体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任何单独一种GFRs或整合素的抑制剂并不能成功地治疗某些癌症[3]。 GFRs和整合素的信号下游都汇聚于局部黏着斑激酶( FAK),故若针对FAK的治疗或许可提供一个弥补GFRs和整合素抑制剂不足的策略。 FAK是细胞基质-整合素信号通路的重要传递者,作为多种信号通路的枢纽,它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多种功能的调节。 FAK在许多肿瘤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加,最近有研究发现它能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目前FAK抑制剂已被用于癌症的治疗。尽管在血管形成方面,体内外关于FAK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其确切机制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就FAK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是动脉粥样硬化 (AS)形成的早期表现。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 1)在介导单核细胞向血管内皮黏附、迁移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低密度脂蛋白 (LDL)是重要的致AS因子[1] 。血浆LDL具有异质性 ,它是由一系列大小、密度和化学组成各异的颗粒组成。LDL的密度范围为 1 0 19~ 1 0 6 3,现一般将LDL亚组份中颗粒较小 (直径约 2 5nm)、密度较大 (接近 1 0 6 )的LDL称为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LDL) ;将颗粒较大(直径约 2 7nm) ,密度较小 (接近 1 0 2 )的LDL称大而轻LDL。大量流行病学及体内外实验表明 ,sLDL具有…  相似文献   

13.
FAK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酪氨酸激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酪氨酸激酶活性过高或过度磷酸化,激活下游信号途径,导致细胞过度增生、对抗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存,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FAK参与细胞的增生、迁移和存活,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苦杏仁苷抑制人肺癌NCI-H1299细胞体外侵袭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天然产物苦杏仁苷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1299细胞体外侵袭与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采用MTS法检测苦杏仁苷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和划痕试验检测苦杏仁苷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试验检测苦杏仁苷对MMP-2/9、integrinβ1、integrinβ4、整合素连接激酶(ILK)、黏附斑激酶(FAK)、p-FAK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以及Akt和RICTOR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杏仁苷可显著抑制H1299细胞体外增殖,0.5和1 mg/m L苦杏仁苷作用H1299细胞48 h后,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显著下降,MMP-2/9、integrinβ1/4、ILK、FAK、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MMP-2/9活性以及FAK、Akt和RICTOR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均<0.05)。  相似文献   

15.
Yin H  Wang L  Huo Y  Peng X  Xia C  Tang C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9):622-625
目的 研究粘着斑激酶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细胞外基质成分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纤粘连蛋白 (FN)诱导培养的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 ,以免疫沉淀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粘着斑激酶 (FA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4 2 / 4 4MAPK)及其磷酸化的表达量。将FAK反义寡核苷酸 (ODN)经脂质体转染细胞 ,观察其对FAK和p4 2 / 4 4MAPK磷酸化、细胞迁移以及增殖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FN(5、10、2 0、4 0、6 0 μg/ml)在有效诱导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时FAK和p4 2 / 4 4MAPK也呈明显表达 ,2 0 μg/mlFN可使其磷酸化处于较高的表达量。脂质体可有效地介导ODN转染 ,转染效率为 86 7%± 4 5 %。转染后FAK以及p4 2 / 4 4MAPK磷酸化表达量明显减少 ,10、2 0、4 0和 6 0 μg/mlFN组迁移细胞数也分别显著减少 (2 3 2 6 %、2 1 6 3%、19 31%、17 88% ,P <0 0 5 ) ,5~ 6 0 μg/ml不同浓度的FN组 ,细胞增殖减少 2 7 6 7%~ 4 6 6 7% (P <0 0 5 )。 结论 活化的FAK和p4 2 / 4 4MAPK是细胞外基质诱导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重要信号分子 ,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由其介导的信号转导促进了这一过程 ,反义FAKODN可有效地对此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黏着斑激酶(FAKpY397)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喉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喉部组织中FAK及FAKpY397的表达.结果 57例喉鳞状细胞癌中FAK与FAKpY39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84.4%,与正常喉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K、FAKpY397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FAK和FAKpY397在喉癌中有高表达,推测与喉癌的侵袭及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形态学的变化已基本清楚,主要有内皮细胞损伤、血浆脂质沉积、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向内膜下迁移、泡沫细胞的形成以及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吴校林  朱锐  李彬  刘文卫  周青  赵玉勤 《重庆医学》2017,(36):5049-5051
目的 探讨重组Wnt3a蛋白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和黏附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VSMCs,实验分为Wnt3a组和对照组,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VSMCs的迁移能力,细胞基质黏附实验检测VSMCs黏附细胞外基质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VSMCs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磷酸化β-catenin(Ser675)、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Ser9)、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Wnt3a组中VSMCs迁移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Wnt3a组中VSMCs黏附于胶原Ⅰ的数量和光密度值均显著增加(P<0.05),且Wnt3a组中磷酸化β-cate-nin(Ser675)、磷酸化GSK-3β(Ser9)和IL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 Wnt3a可以通过ILK调节VSMCs迁移和黏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当归对肺血管平滑肌细胞黏着斑激酶(FAK)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fibronection(FN)组:(作为刺激剂)40μg/mL;当归组:3mg/mL;联合组:FN40μg/InL+当归组:3mg/mL。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了FAK蛋白质的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FAK(蛋白质在对照组与当归组中无表达,在FN组中,FAK蛋白质呈高表达;FAK蛋白质在混合组(当归+FN组)中表达降低,与FN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表明当归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当归通过减少FAK形成抑制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凋亡,在防治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整合素与TGF-β受体介导的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10例增生性瘢痕标本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通过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经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整合素β1、TGF-β受体Ⅰ(TGF-βRⅠ)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经FAK抗体阻断后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β1、TGF-βR Ⅰ以及α-SMA的基因拷贝数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FAK可能是整合素和TGF-βR两条信号传导途径的交汇点,调节整合素、TGF-βR、α-SMA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在瘢痕增生和挛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