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抑肽酶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脊髓神经功能及病理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抑肽酶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国产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为实验组(8只)、对照组(8只)和假手术组(5只).实验组,缺血60min,再灌注24h,于缺血前10min静脉注射抑肽酶30000kIU/kg,继而用Graseby3500微量泵持续注入抑肽酶10000kIU/(kg·h)直至实验结束.对照组,缺血及再灌注时间、方法同实验组,唯一不同的是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实验组的抑肽酶.空白组,只暴露腹主动脉,不夹闭,不给药.缺血前、再灌注8h、24h耳缘动脉抽取动脉血3ml形MDA及SOD检查,4h、8h、12h及24h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再灌注24h处死动物,取动物腰段脊髓(L3-L4)进行病理学处理,光镜、电镜下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变化.结果 再灌注后8h、24h,实验组MDA含量明显减少,而SOD活力增加(P<0.05).12h、24h.后肢运动功能改善(P<0.05).病理学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实验组较对照组增高(P<0.05),细胞凋亡减少,形态正常.结论 抑肽酶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活力、改善后肢运动功能,减少再灌注后细胞的坏死和凋亡,保护神经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兔脊髓分级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体感诱发电位(SEP)、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30min组、缺血45min组和缺血60min组。采用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5、10min、再灌注15、30min、1、2、24和48h监测SEP。于再灌注6、12、24和48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h进行脊髓病理学观察。结果 阻断腹主动脉血流30、45和60min后开放分别表现为轻、中、重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病理学改变特点。脊髓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中SEP波幅和潜伏期分别于再灌注15和30min时恢复至缺血前水平(P〉0.05);脊髓中度缺血-再灌注损伤中SEP波幅和潜伏期分别于再灌注30min和再灌注1h恢复至缺血前水平(P〉0.05);脊髓重度缺血-再灌注损伤中SEP波幅和潜伏期分别明显下降和延长,与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神经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SEP波幅较潜伏期恢复迅速。术中SEP监测能够敏感而准确地反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脊髓功能的变化,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氧液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高氧液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2 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 (n =1 0 )及预处理组 (n =1 0 )。预处理组每天静脉给予 1 0ml/kg高氧液 ,2 0分钟匀速泵完 ,连续 5天 ;对照组用同样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预处理结束后2 4小时 ,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 2 0分钟 ,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 ;再灌注后 4、8、1 2、2 4和 48小时分别对动物神经功能评分 ;再灌注 48小时后 ,处死动物取脊髓 (L5~ 7) ,制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预处理组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数明显增多 (P <0 0 5) ,而且神经功能评分与其对应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计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r=0 894,P <0 0 1 )。结论 高氧液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缺血预处理及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及二者联合应用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侧椎动脉结扎致颈髓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双侧椎动脉血流阻断对颈髓的影响。方法:结扎兔双侧椎动脉颈段,在术后4h、8h、24h、28d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定颈髓血流灌注量,并观察兔颈髓组织细胞形态学及相关免疫组化的变化。结果:术后4h、8h、24h组颈髓血流灌注量明显下降,术后28d组无明显改变;术后8h、24h组颈髓呈急性缺血性改变,而4h、28d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双侧椎动脉血流阻断可引起兔颈髓相应区域急性缺血损伤.但其后期代偿路径、代偿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衡亮  张昕  钱红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3):410-413
目的:探讨芦荟多糖(aloe polysaccharide,AP)对兔脊髓缺血损伤是否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3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 ),即对照组(C 组)、芦荟多糖组(A组)、溶剂对照组( V组 ) 及假手术组(S组).A组在脊髓缺血前30min经耳缘静脉给予50m·kg-1芦荟多糖;V组以同样方式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仅仅制备脊髓缺血损伤模型,不进行其它处理;S组仅仅暴露腹主动脉,而不阻断它,其他处理同C组;兔脊髓缺血模型采用夹闭兔腹主动脉肾下段20min.再灌注后48h,对所有动物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L5-7),制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A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数明显多于C组及V组(P<0.01);C组及V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数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神经功能评分与其对应脊髓前角正常神经细胞计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04,P<0.01).结论:芦荟多糖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程斌  李锋涛  李勇  罗文广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11):683-686,i0002
目的:观察抑肽酶预处理对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脊髓水电解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抑肽酶治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家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抑肽酶预处理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30只。建立家兔脊髓腰骶段缺血模型,恢复血流再灌注7d。A组于缺血前10min一次性静脉注射抑肽酶3×107IU/kg,继而用微量泵持续注入1×107IU/(kg·h);B组缺血再灌注时间同A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抑肽酶。缺血前、缺血再灌注后8h、24h、48h、72h和7d处死动物,取L4 ̄L5段脊髓做生化测定,L3 ̄L4段脊髓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在缺血再灌注后检测的各时段,A组较B组脊髓含水量、Ca2+、Na+降低,Mg2+、K+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缺血再灌注后48h,A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轻度肿胀,轮廓清楚,前索轴突分布较均匀;B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固缩变小,前索轴突数量减少,分布紊乱。结论:抑肽酶具有降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脊髓中含水量、Ca2+和Na+,增加Mg2+和K+含量作用;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缺血预处理对犬脊髓损伤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T  Duan ZQ  Mao Y  Yu ZY  Li J  Xin SJ  Zhang Q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2):1353-1356
目的评价缺血预处理对犬脊髓损伤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41条杂种犬随机分成假手术组6只、预处理组21只、对照组14只。预处理组主动脉阻断6min后开放6min,反复2次,之后阻断35min;对照组主动脉阻断35min。术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脊髓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结果在再灌注后6h、24h预处理组热休克蛋白70于胞质和胞核均有表达,且强于对照组;而且神经功能评分预处理组高于对照组。在再灌注后7d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改变,且仍见热休克蛋白70表达。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增加脊髓的缺血耐受;热休克蛋白70在胞质和胞核中表达可能在缺血耐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缺血预处理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4只健康兔,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先进行缺血预处理,再持续阻断后肢血流4h;对照组直接阻断后肢血流4h,制作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再灌注期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镜下观察骨骼肌变化。结果 实验组血清中CPK和AST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骼肌线粒体空泡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损伤细胞内 Ca2 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将 44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缺血组 2 0只 ,缺血预处理组 2 0只 ,假手术组 4只。缺血组于左肾动脉下夹闭腹主动脉 40分钟后开放灌注 ;缺血预处理组夹闭腹主动脉 5分钟 ,开放 15分钟 ,再次夹闭 40分钟后开放再灌注 ;假手术组动物手术操作同缺血组 ,但不夹闭腹主动脉。分别于夹闭 40分钟后即刻、开放再灌注 2小时、8小时、2 4小时和 72小时各时相点测定脊髓组织 Ca2 含量 ,并评定、记录动物后肢神经功能。 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脊髓组织 Ca2 显著低于缺血组各时相值 ;再灌注 8小时后神经功能评分缺血预处理组明显高于缺血组 (P<0 .0 1)。 结论 缺血预处理具有降低神经元胞浆游离 Ca2 浓度 ,防止Ca2 超载 ,稳定细胞内环境的能力 ,对主动脉阻断所致的脊髓缺血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表现为明显降低瘫痪发生率 ,增加术后神经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缺血脊髓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只,建立脊髓缺血模型。缺血预适应组(IPC组)采用腹主动脉阻断5min,开放15min的预适应方案后,再阻断40min后开放。对照组常规阻断腹主动脉40min后开放。分别于阻断前、阻断40min后、开放后2、8、24和72h,测定脑脊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脊髓脂质过氧化物酶(LPO)及脊髓组织含水量,并行双后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IPC组各时相脑脊液SOD活性及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脊髓LPO含量及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通过调动与增强脊髓组织内源性抗损害机制对缺血脊髓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短暂缺血预处理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再次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右侧颈内动脉灌注(SI)、双侧颈总动脉夹闭(BCAO)和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并生理盐水右侧颈内动脉灌注(BS)。每次持续3min,间隔7min,反复3次,24h后作经插线右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观察MCAO后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以脑伊文思蓝含量表示)后梗死体积。结果 BS组MCAO后24h和48h脑伊文思蓝(EB)含量和脑含水量明显较其他两组低(P<0.01);MCAO72hBS组脑梗死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并生理盐水右侧颈内动脉灌注对脑再次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缺血预处理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预处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方法,即使在小肠长时间缺血/再灌注之前,进行一次或多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过程.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机制复杂,尚未明确.现就缺血预处理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Wang N  Ma QJ  Lu JG  Chu YK  Lai DN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3):1533-1536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肝冷保存时间100min,无肝期控制于18min以内,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2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各24只。对照组开腹后仅游离肝周韧带;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受体大鼠供肝切除前仅以肝素化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后处理组供肝植入后完全再灌注前,给予多次短暂复灌复停作为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后处理组受体一半(6只)于再灌注后2h留取血液及肝组织,另一半(6只)于再灌注后6h留取肝组织。对照组于关腹后相应时间留取血液及肝组织。各组分别检测肝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Or.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根据酶促反应原理,利用分光光度仪测定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肝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肝组织过氧化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则明显低(P〈0.05);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肝组织抗氧化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则明显高(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和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是缺血后处理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 IPost)和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A组)、缺血后处理组(B组)、缺血预处理组(C组)、缺血预处理加缺血后处理组(D组)以及对照组(E组),采用切断患肢全部皮肤、肌肉和神经,保留患肢股动、静脉的动物模型,通过夹闭和开放股动、静脉造成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测定骨骼肌缺血4h、再灌注1h后血清丙二醛(MDA)和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再灌注6h后骨骼肌的坏死程度来观察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 B组、C组和D组再灌注1 h MDA和MPO水平以及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均低于A组(P< 0.05),但是高于E组(P<0.05);B组和D组再灌注1 h MDA和MPO水平以及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基本相同(P>0.05);B组和D组再灌注1 h MDA和MPO水平低于C组(P<0.05),但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基本相同(P>0.05).结论 应用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联合应用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没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8.
Transient ischemic colitis ordinarily involves a discrete colonic segment. An unusual case which affected the entire colon and yet was fully reversible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需要术中阻断胸腹主动脉的外科手术大大增加,由此引起的脊髓缺血性损伤会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甚至截瘫[1];脊髓慢性压迫性疾病如颈椎病、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等在行减压手术后可发生脊髓损伤,即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SCII)。对脊髓损伤目前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脊髓损伤和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远程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指一个器官或组织经短暂缺血再灌注处理后通过释放生化信使到循环中或激活神经通路而对远隔器官产生保护作用。1997年,Matsuyama等[2]首先报道了脊髓RIPC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目前已成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热点。现就RIPC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应用缺血后处理的时机.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采用切断患肢全部皮肤、肌肉和神经,保留患肢股动静脉的动物模型,通过夹闭和开放股动静脉造成骨骼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采用测定骨骼肌缺血4 h.再灌注1 h后血清丙二醛(MDA)、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再灌注6 h后骨骼肌的死亡程度来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再灌注5 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是否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结果 对骨骼肌缺血4 h再灌注6 h的损伤,再灌注开始后即刻应用30 s缺血、30 s再通,三次循环的缺血后处理对骨骼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即有保护作用,不仅减少了骨骼肌再灌注区域中性粒细胞浸润(MPO)和血清氧自由基水平(MDA)水平,而且减少了骨骼肌的死亡程度;再灌注5 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并没有降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区域的MPO和血清MDA水平,也没有降低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死亡程度,与直接缺血再灌注组相同,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没有保护作用.结论 骨骼肌缺血后再灌注开始前立刻应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可以减少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死亡程度;缺血后处理应用时机非常重要,再灌注5 min后应用缺血后处理则失去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