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剑虎  李良彬 《四川医学》1993,14(11):671-672
我院1982~1991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肺部硬化性血管瘤1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男4例,女11例;年龄22~64岁。二、症状及体征:本组15例,4例无症状,于体检时偶然发现。7例有咳嗽,胸部不适等。4例间断咯血,全部病例体检均无阳性体征。三、病史:发现病灶至入院治疗时间最短20天,最长11年。四、胸部X线表现:①形态:15例均为圆形块影,边界清晰,其中有2例块影周围  相似文献   

2.
3.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4 9岁 ,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一团块状阴影 ,于 2 0 0 2年 6月 19日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异常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腹未见异常。胸片印象 :右上肺肺癌 ?。胸部CT示 :右上肺显示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CT值 35~ 4 5Hu ,密度较均匀 ,约4 5cm× 3 9cm大小 ,边界呈轻度分叶状改变 ,周围未见卫星病灶 ,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印象 :右上肺占位性病变 ,肺癌可能性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隆突锐利 ,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内可见一肿物向腔内突出 ,表面光滑 ,中度硬 ,较韧 ,右肺中、下叶各段及…  相似文献   

4.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SHL)是一种少见的肺肿瘤,因其形态似皮肤软组织的硬化性血管瘤而命名[1],多见于中年女性。病因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孕期10周前的胚胎受未知因素的影响,局部肺组织发育受阻所致。1956年由Liebow等首次描述并命名以来,在此前有  相似文献   

5.
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少见,我院近两年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病例 例 1,女 ,4 6岁。体检发现右下肺阴影 1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长期服用降压药 ,血压控制良好。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 :胸片示 :右肺下叶可见 5cm× 4 5cm× 5 8cm不规则结节影 ,分叶状 ,密度欠均匀 ,边缘光滑。术前诊断右肺癌可能性大。于 2 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4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肺叶切除2例,肿瘤摘除2例.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术前误诊肺癌1例,肺良性肿瘤2例,可疑病变1例.结论该病临床症状无特征性,在影像学上主要有肺部圆形孤立的密度均匀阴影,表面光滑,不见钙化、空洞.下叶多于上叶,右肺多于左肺两个特点.术前确诊困难.本病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式以肺叶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胸腔镜下肺硬化性血管瘤切除术,并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体检发现左肺上叶结节入院。胸部增强 CT 发现左肺上叶舌段可见一结节灶,边界清楚,约11×9mm。患者在全麻下接受胸腔镜手术切除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报告肺硬化性血管瘤。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主要方法,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肺硬化性血管瘤 (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 ,现将 1991~ 2 0 0 1年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8例中男 2例 ,女 6例 ,年龄 30~ 6 4岁 ,平均 4 9 6岁。主要表现为咳嗽 5例 ,咳血丝痰 3例 ,低热 2例 ,胸痛、气短 1例 ;3例无临床症状 ,系常规体检X线胸透时发现。 8例体检均无阳性体征。从发现病变至手术时间为 15d~ 4个月。常规血、尿常规及血生化、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 ,有关肿瘤指标如癌胚抗原、糖链蛋白等均正常。辅助检查 :8例患者均行胸部X线摄片及CT扫描 ,其中7例为边界清楚、轮廓光滑、密度均匀的…  相似文献   

10.
王利民  李巧云 《浙江医学》2004,26(4):312-312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SHL)临床少见,我院于2003年7月7日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典型病例]患者,男,65岁,因“刺激性咳嗽伴血痰1周”入院。患者1周前出现刺激性干咳,少痰,有白色粘痰,伴咯血2次,为晨起痰中有少量暗红色血凝块。CT示左下肺叶近胸椎见2cm×4cm软组织影,边缘清晰,密度欠均,CT值25~35Hu,左胸腔内有少量积液。患者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左肺下叶后基底段4cm×3cm×3cm大小肿块,密度不均,无明显包膜,与周围肺组织界限欠清。剖面为灰黑色肺实变样组织,内有黄色脂质样沉淀,质地中等。术后病理示:左下肺硬化性血管瘤。[讨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青年及中年妇女,右肺较左肺常见,尤以中…  相似文献   

12.
黄波 《中外医疗》2009,28(15):162-163
目的回顾性分析40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进一步认识这一少见肺部肿瘤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方法HE染色。结果女性33例,右肺25例,右肺下叶15例,左肺下叶11例。立方形细胞和圆形细胞构成乳头状、实性区、硬化区、出血区4种相互移行的组织结构,39/40见乳头状结构,37/40有实性区,38/40有硬化区,29/40有出血性结构(血管瘤)。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肿瘤,以良性为主,好发于中年女性,右肺下叶常见,组织学形态以4种或3种结构为主相互之间移行。  相似文献   

13.
14.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戈烽  高洁 《北京医学》1997,19(1):17-19
1983-1995年间,我院手术治疗1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皆为女性。年龄27-68岁,17例中6例无症状,11例有呼吸系统或胸痛等症状,瘤体直径最大6.0cm,最小0.5cm。CT片显示瘤体呈光滑,界清的胸膜下结节,其特点为阴影内有分界清晰的高,低两种密度区。  相似文献   

15.
<正>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是肺部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根据不同病灶内的成分,CT强化方式亦不同,术前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需注意鉴别诊断.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1年前体格检查时显示左肺占位病变,无明显阳性症状.CT检查示左肺下叶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边缘见浅分叶,周围见间质性改变,内可见斑片状钙化灶,平扫CT值40~55HU,增强扫描后呈轻中度强化(增强后CT值增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病例例 1,女,46 岁.体检发现右下肺阴影 1 d 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胸片示:右肺下叶可见 5 cm × 4 5 cm × 5 8 cm 不规则结节影,分叶状,密度欠均匀,边缘光滑.术前诊断右肺癌可能性大.于 2001 年 7 月 12 日行右开胸探查术中见右肺下叶内基底段近肺门处可见 5 cm× 5 cm × 6 cm 大小肿瘤,表面不光滑,周围无明显粘连,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均示肺硬化性血管瘤.例 2,女,38 岁.因乏力、消瘦 1 月,体检发现左肺阴影收入院.既往吸烟 20 年,每日 20 支.查体;右锁骨上可触及 2 cm × 1 cm 大小淋巴结,质韧,光滑,无压痛,其余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胸片:左上肺前段可见 2 cm × 2 cm 大小结节影.胸部CT:左肺上叶近纵隔旁可见 2 2 cm × 2 0 cm 大小球形软组织影,边界清晰,边缘光滑,未见明确分叶征及毛刺,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小斑片状钙化影.术前诊断:左上肺阴影,肺癌可能性大,不除外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先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示坏死性淋巴结炎.于 2001 年 7 月 26 日开胸探查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前段表面约 3 cm × 2 cm × 2 cm 大小,质地硬,与纵隔有粘连,完整剔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结果该病的病因不清,临床症状较少且轻微,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性、周围性结节影;病理表现有4种类型:乳头型、实体型、硬化型和血管瘤样型,镜下主要有2种细胞成分:立方状细胞和多角形细胞:免疫组化标记立方状细胞表达SP-B、LCK、CEA和EMA,多角形细胞表达Vim和CgA。其中部分尚表达NSE和EMA。部分患者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好,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少见,容易发生误诊,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平片及CT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CT与临床资料。结果 SHL表现为胸膜下、肺实质内孤立肿块、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偶见钙化、增强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CT尤其薄层及增强扫描有助于SHL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陆兆贵  章五一  倪武 《海南医学》2009,20(9):99-100
目的提高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8例PSH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全部病例均经开胸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的标本经蜡块病理切片均证实为PSH;术前全部误诊,误诊为良性肿瘤5例,炎性假瘤2例,周围型肺癌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8例随访5个月-7年无转移和复发。结论PSH术前诊断困难,临床医师应根据临床综合分析病情,认真总结误诊经验教训,可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孤立性肺结节(SPN)为表现的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从1999年7月~2007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20例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的肺硬化性血管瘤,该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CT表现、外科治疗与病理结果.结果 20例PSH占同期肺切除手术的0.63%,占同期手术良性疾病的3.66%;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痰中带血、低热、胸痛等,无症状者8例;术前胸部CT征像包括分叶、毛刺、胸膜尾征、脐凹征、钙化、较均匀的增强等;CT诊断及术前临床诊断误诊率高达80%和95%,术中冷冻病理检查18例考虑良性,但均未得到确切诊断;手术方式为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和肿瘤剥除,2例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结论 PSH少见,术前误诊率高,因以SPN为表现的PSH具有较多恶性肿瘤的CT征像,最易误诊为周围型肺癌;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可以分辨良恶性,为选择术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