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是血液凝固系统的主要生理抑制剂和防止机体高凝倾向的主要因素,也是机体重要的凝血酶抑制因子。它对凝血酶与活化凝血X因子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也对活化Ⅸ、Ⅺ、Ⅻ、血浆素、胰舒血管素有抑制效应。其分子量为6.5万~6.7万,属于α_2-球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及母亲有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HDCP)早产儿生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抗凝血酶Ⅲ(AT-Ⅲ)的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早产儿,分为胎龄<34周组和34 ~ 36周组,结合母亲妊娠期有无合并HDCP,分为母亲HDCP组与非HDCP组,分别测定并比较生后24 h内与生后第5天血浆FIB与AT-Ⅲ活性.结果 共纳入96例早产儿,<34周组51例,其中母亲HDCP组与非HDCP组分别为21例和30例;34 ~ 36周45例,HDCP组与非HDCP组分别为25例和20例.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与生后第5天血浆FIB与AT-Ⅲ活性处于较低水平,且胎龄<34周和34 ~ 36周早产儿HDCP组均低于非HDCP组.胎龄<34周早产儿HDCP组比非HDCP组:24 h:(1.06±0.46) g/L比(1.53±0.84) g/L,32.9%±11.0%比38.2% ±11.6%;5 d:(1.34±0.36)g/L比(1.68±0.32)g/L,35.8% ±12.1%比42.4%±10.0%.胎龄34 ~ 36周早产儿HDCP组比非HDCP组:24 h:(1.13 ±0.21)g/L比(1.21±0.33)g/L,31.2% ±8.0%比40.7%±7.9%;5 d:(1.43 ±0.36)g/L比(1.71±0.42) g/L,34.2%±6.5%比44.1%±9.4%,P均<0.05.结论 通过动态监测早产儿出生后血浆FIB与AT-Ⅲ活性水平,有利于预防早产儿出血症,但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凝血及抗凝血酶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凝血及抗凝血酶Ⅲ的临床观察徐州市儿童医院(221006)时莉,陈绍志我们对1991年10月至1992年11月间住院的肾脏病患儿,观察了凝血功能与抗凝血酶巨的变化,以供临床诊断参考。资料和方采一、资料来源全部病例均为确诊的患儿。按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92例新生儿的AT-Ⅲ、PLG及α2-AP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初生儿AT=Ⅲ、PLG的活性分别为48.5±11.6%和44.8±13.2%,以后逐步上升,至出生第四周时两者均达成人水平的60%左右。α2-AP的活性出生时为72.0±13.6%,较成人为低(P〈0.001),出生第一周内达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92创新生儿的AT—Ⅲ、PLG及α2—AP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初生儿AT=Ⅲ、PLG的活性分别为48.5±11.6%和44.8±13.2%,以后逐步上升,至出生第四周时两者均达成人水平的60%左右。α2—AP的活性出生时为72.0±13.6%,较成人为低(P<0.001),出生第一周内达成人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综合治疗前后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的变化,了解SIRS患儿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情况,探讨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在SIRS/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住院SIRS患儿共43例,分为单纯SIRS组(22例)和合并MODS组(21例)。入院24小时内(初期)、综合治疗三天后(恢复期)、各收集血液标本一次,测定血浆AT-Ⅲ(发色底物法)、PC(ELISA法)指标。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 各组患儿在发病初期,血浆AT-Ⅲ、PC水平下降,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合并MODS组与单纯SIRS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性(P〈0.01)。恢复期,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分别较发病初期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SIRS患儿在发病初期,血浆AT-Ⅲ、PC水平下降;恢复期,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表明SIRS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并且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合并MODS组尤为明显,表明SIRS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在SIRS发展成MODS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SIRS/MODS的病理基础,有助于早期DIC的诊断及判断预后,并为临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综合治疗前后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的变化,了解SIRS患儿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情况,探讨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在SIRS/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住院SIRS患儿共43例,分为单纯SIRS组(22例)和合并MODS组(21例)。入院24小时内(初期)、综合治疗三天后(恢复期)、各收集血液标本一次,测定血浆AT-Ⅲ(发色底物法)、PC(ELISA法)指标。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各组患儿在发病初期,血浆AT-Ⅲ、PC水平下降,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合并MODS组与单纯SIRS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性(P<0.01)。恢复期,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分别较发病初期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SIRS患儿在发病初期,血浆AT-Ⅲ、PC水平下降;恢复期,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表明SIRS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紊乱,并且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合并MODS组尤为明显,表明SIRS患儿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在SIRS发展成MODS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SIRS/MODS的病理基础,有助于早期DIC的诊断及判断预后,并为临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肾病综合征儿抗凝血酶Ⅲ及血小板球蛋白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动态观察了3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及28例正常对照组血、尿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及活性、血浆中血小板球蛋白(βTG)的含量,结果在肾病发病或血浆中AT-Ⅲ含量及活性呈平行性降低,19例患儿的尿中测出有活性的AT-Ⅲ,血浆βTG含量明显增高。在缓解期,血浆AT-Ⅲ含量及活性仍高于正常,尿中未测出AT-Ⅲ,血浆日βTG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43例正常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新生儿红细胞C_3b受体(C_3bR)花环率为22.04±6.56%,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花环率为14.82±8.12%,均明显高于正常产妇、成人及儿童,P<0.01差异有十分显著意义,表明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提示可能是新生儿抗母体排斥的一种正常反应。  相似文献   

11.
尿滲透压,又称尿溶质浓度(Solute Concentration),系观察肾脏功能的指标之一,临床上已越来越多地用来代替比较粗略的尿比重测定。正常新生儿和成人的血浆渗透压极为恒定,约为300 mOs/L;但尿渗透压却变动极大,成人可上下于50~1,500mOs/L  相似文献   

12.
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简称FN)是人体血液内一种正常成分。临床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对FN的生物学功能和生化结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人体中FN  相似文献   

13.
85例正常新生儿血清酶谱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酶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酶的测定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血清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肌酸磷酸激酶(CPK)及同功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1984年10月~1985年3月对海拔2260米地区正常分娩且无合并症的足月新生儿512例各项血常规数值的测定.其中出生后1天196例、3天175例、5天141例。其方法为:(1)红细胞计数(经典法);(2)血红蛋白测定(氰化高铁法);(3)白细胞计数;(4)涂血膜(用瑞氏染色白细胞分类法)。结果除白细胞呈非正态分布外,其他各项呈正态分布。按正态分布计算算术均值±标准差(X±SD),另按非正态分布计算百分位数2.5~97.5%的可信区间。见表1,2。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示波血压计动态地观察了97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5分钟至6天的血压和心率。这个时期的新生儿血压与日龄呈正相关。除生后15分钟内阴道产儿血压高于剖腹产儿外,两者的血压无显著意义的差别。睡眠状态的血压明显低于清醒状态。本文还观察了该组新生儿的脉压并讨论新生儿脉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缺乏与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关系,明确Rex手术对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影响.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23例患儿因“门静脉海绵样变”就诊于我院,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2.1~17.5岁,平均6.5岁.18例患儿接受Rex手术治疗,2例患儿接受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治疗,2例为门静脉海绵样变Rex术后复发患儿入院后保守治疗,1例接受Warren手术治疗.所有患儿术前收集血液样本,17例Rex手术后、1例Warren术后、1例脾动脉结扎术后患儿收集静脉全血样本,2例Rex术后复发患儿入院后收集静脉血样本.18例正常儿童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试剂盒,利用ELISA技术检测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血清浓度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结果 术前患儿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P=0.001和P=0.000);术前患儿抗凝血酶Ⅲ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Rex手术后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0,P=0.001和P=0.000);Rex术后抗凝血酶Ⅲ浓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9).Rex术后蛋白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3);Rex术后蛋白S、抗凝血酶Ⅲ浓度和抗凝血酶Ⅲ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P=0.134和P=0.612).结论 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显著降低,Rex手术有利于改善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水平,可能与门静脉血流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天津市健康新生儿脐血八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并将此值与健康成人正常值做比较,发现新生儿血液粘度高于成人。新生儿血液粘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球压积较高,红细胞变形性较低而聚集性较高。了解新生儿血液流变学特点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顺产、剖宫产、产错产三组932例正常新生儿生后6天内C-反应蛋白值的观察,了解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CRP的影响。采用激光比浊法测定CRP浓度。测定结果,三组新生儿CRP平均值曲线趋势呈先后急剧上升,生后1天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至生后6天接近成人水平产错产组1天组.2天组,3天组CRP平均值明显高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P<0.01);该结果表明,生后6天内新生儿CRP值的变化与其母亲的分娩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产错产对新生儿生后6天内CRP值有增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不同胎龄出生体重及日龄的新生儿共545例,进行CRP值的观察,了解中国新生儿生后6天内CRP值的正常曲线变化。低出生体重儿组、巨大儿组、早产儿组、过期儿组生后6天内CRP平均值分别与相应日龄足月正常新生儿组CRP平均值相比较,P>0.5,显示无差异。测定结果表明,生后6天内新生儿CRP值的变化与新生儿日龄有关,与出生体重及胎龄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常和腹泻新生儿类便中分泌型免疫球蛋A含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